與雷鋒的作文600字3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與雷鋒的作文600字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與雷鋒的作文600字 篇1
雷鋒,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漸漸走進我的世界,他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我的思想,改變著我的生活。
“一百元”與“一雙破襪子”
初“見”雷鋒,他的那雙補丁補得成了千層底的襪子,讓我印象深刻。可再“見”雷鋒,他卻悄悄拿出一百元捐給災區。他一個月津貼只有六元錢,這樣的“鉅款”該攢了多久?對這些人,他是那麼慷慨。相反,生活中的我對自己是極為“慷慨”的,衣食住行,無不講究。而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就有些“節儉”了。捐款時,我不捨得將儲蓄罐掏空;獻書時,我只拿出了幾本舊書。這樣的我,真是自行慚愧!
“普通士兵”與“不朽士兵”
上前線抗敵與部隊開車,前者似乎更具意義。雷鋒主動請纓抗戰,但在指導員的教導中,他明白了“不管在什麼崗位,我都要盡一切力量,想一切辦法,為人民服務。”於是,他幫助工地義務勞動,冒雨護送老大娘和孩子回家……無數的小事讓他由一名普通士兵變成了“不朽士兵”。生活中的我也曾信誓旦旦,想做出一番大事來,但遲遲沒有機會。沒曾想,這樣的機會無處不有:撿起一張廢紙,丟入紙簍,讓教室可以更乾淨;借一把雨傘,遞給路遠的同學,讓他可以順利回家;讓一個座位,給年邁的老人,讓他可以更舒適。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到能做的事,我們就去做。如此,持之以恆,就是一件“不朽”的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話我將銘記,亦將付之於行動。
與雷鋒的作文600字 篇2
雷,一個普普通通的姓,鋒,一個普普通通的字。湊到一起,就成了連毛澤東都敬佩的人,並親自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七個字表達了毛主席對他的敬意。
雷鋒,他雖然只活了短短二十幾年,卻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路過雷鋒的家鄉。雷鋒看見宿營的隊伍一住下來便向老鄉問寒問暖,還幫助老鄉挑水,掃地。買柴買菜按價付錢,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就從心底萌生了要參軍的願望。雷鋒找到部隊的連長,堅決要當兵,當連長得知他苦難的身世後告訴他還小,等長大了才能當兵,並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保衛和和建設中國。雷鋒聽了,更加堅定了從軍報國的念頭。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當兵。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鋒領到了入伍通知書,隨新兵一同由遼陽來到駐地營口市。他做為新兵代表在歡迎戰友入伍大會上講話。雷鋒非常高興,他終於實現自己兒時的願望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從那以後,雷鋒就經常做好事。他做好事,從不求回報,甚至連姓名都不留下。
1962年8月15日:上午8時,雷鋒與戰友喬安山在準備前去洗車時,雷鋒下車指揮倒車,車輪打滑,碰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木杆,這根木杆打到了雷鋒右太陽穴上,雷鋒當即昏死過去,經撫順市望花區西郊職工醫院搶救無效,於12時5分不幸英年早逝,年僅22歲。在部隊兩年零八個月中,雷鋒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績,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受嘉獎多次,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並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雷鋒,他無愧於毛主席的題詞!更無愧於他的軍人稱號!
與雷鋒的作文600字 篇3
雷鋒,一個光輝的名字,他不是將軍,卻立了無數的功勳;他不是文豪,卻寫下了不朽詩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輕,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卻滲透著------億萬人的心!雷鋒雖然已經早逝,但他的精神卻常在我們身邊,時常會零距離的接觸我們。
有人會問:為什麼六億人民的心裡,卻念著這個二十二歲士兵的名字?
他是一滴水,卻能夠反映整個太陽的光輝。
他是剛展翅的鳥,卻能夠一心向著黨飛!
他是才點亮的燈,只不過每一分光都沒浪費!
他是剛敲響的鼓,卻能把每一聲都化成雷!
呵,雷鋒!
你不為自己編歌曲,你不為自己織羅衣。
你不為自己梳羽毛,你不為個人流一滴眼淚。
從你的日記裡,我看到了你的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我清楚的記得你1958年6月7日的日記:……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什麼?在生活的倉庫裡,我們不應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
雷鋒!你是《國際哥》裡的一個音符,你是紅旗上的一根纖維;你是花叢中的紅花一瓣,你是浪花裡最清的一滴。
在校園裡,處處不瀰漫著你的精神,我們與你的精神之間如紙之薄,你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我們會將你的精神傳出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