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臘八節> 【精品】臘八粥的作文合集八篇

臘八粥的作文

【精品】臘八粥的作文合集八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臘八粥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臘八粥的作文 篇1

  兒時的記憶中,每當邁進了臘月的門檻,母親便開始扳著手指數起日子來,唸叨著:“快到臘八了,又該給你們熬臘八粥喝了……”

  在我小的時候,鄉村還是比較貧困的,粥可謂是莊戶人家的主食了。那年頭,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寬裕的家庭,因為捨不得多放米,有時稀得能照出人影兒。只有富裕點的人家,那粥才濃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們就誇張地說成“豎勺子不倒”了。這粥,最好喝的當然還得數臘八粥,但除了過臘八節,尋常的日子裡更是難得吃上一頓的。

  每到農曆臘月初八,母親就會早早起床燃起炭爐給家人熬“臘八粥”。臘八粥的食材是很豐富的,除了可以選用米、豆等糧食作物之外,還可加入青菜、茨菇、荸薺、紅棗、白果、蓮子、杏幹、核桃仁等蔬菜和乾果混合煮成。聽母親說,據“臘八”一詞中的“八”字,一般在配料時都是以湊齊八樣為宜,搭配可隨各人喜好而定。

  熬“臘八粥”是很費時的,但母親卻總是很有耐心。她先將豆油在鍋裡燒熱,再放進蔥花和鹽爆鍋,然後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鍋燒開後才會放點菜葉進去攪勻。其中,花生米是母親用菜刀在面板上挨個切成碎塊的,喝著母親的臘八粥,每當嚼到裡面的花生米時,感覺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

  臘月正是呵氣成霧、滴水成冰的季節,每當從被窩裡鑽出來,渾身早已凍得發抖,然而一家人坐在飯桌前,圍著一大鍋香噴噴冒著熱氣的臘八粥,你一碗我一碗,一邊品嚐著香稠的美味,一邊稱讚著母親的廚藝,待到額頭上、鼻尖上沁出細密的汗珠時,那心窩裡就別提有多溫暖了!

  冬去春來,物換星移,近三十年的時光一晃而過。如今,家鄉人如果不怕麻煩,天天吃、頓頓吃臘八粥都不成問題了。前些日子回老家,我便嚷著叫母親給我熬臘八粥喝,說城裡的粥店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我就饞那一口。母親笑了,說,還是等到臘八再說吧,現在別說在你們城裡,就在咱鄉下這也早成稀罕物了,誰還願意去操那份心呢?

  我沒有堅持再要臘八粥,倒不是怕麻煩母親,而是我覺得許多留在記憶深處的美食,只有讓它塵封在心底,久經歲月的發酵,那味道才會是最美的。

臘八粥的作文 篇2

  臘八節一定要吃的就是臘八粥,關於臘八粥,在我很小的時候發生那麼一個故事讓我難以忘記,而奶奶的臘八粥對我來說就是最美味的臘八粥。

  這臘八粥是由紅棗、糯米、桂圓、花生、葡萄乾等很多種乾果糧食一起熬成的。臘八粥吃起來非常香,由於放了紅糖,也非常甜,真是兩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鍋臘八粥,就是我們一大家子每人喝兩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說過,臘八粥是由十八種乾果、紅糖和糯米煮成的,這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天上的十八羅漢,讓他們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所以每到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臘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氣,喝多了奶奶開心。

  每到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這一天,是我最討厭的一天。因為我小時候比較喜歡喝臘八粥,可是一年過去了,二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每年都得喝這種粥,慢慢地我就討厭喝臘八粥,可是奶奶有辦法讓我喝臘八粥,奶奶說:你要是不喝臘八粥,我今年不給你壓歲錢。天呢,奶奶沒壓歲錢怎麼行呢?所以這臘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雖然以前不愛喝臘八粥,但是現在的我卻覺得奶奶的臘八粥可是最美味的臘八粥。

臘八粥的作文 篇3

  每當到了一年一度的臘八節,人還在上班,心已經惶惶地回家了。記不清已經多少年沒吃臘八粥了,在外面嚐遍了天下美味,臘八節還是想吃媽媽做的臘八粥。

  我們家鄉的臘八粥,就是將稍微浸過水的玉米,在村口的石碾子上碾成半顆粒狀,用簸箕簸出玉米皮,篩去麵粉和小顆粒,再配以胡蘿蔔、菠菜、豆腐、臊子肉、蔥、姜、蒜之類佐料,經過一夜的忙碌,一大鍋撲鼻的臘八飯香,就在我兒時的睡夢中飄蕩起了。

  然而,那時加工臘八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村就那一個石碾子,還要用生產隊的毛驢拉。臘月初五,冒著刺骨的嚴寒收拾好石碾子,毛驢蒙上眼,一聲“駕”,就開始碾臘八豆了。全村人爭先恐後地排好隊,一家接一家地加工,晚上還點上煤油燈幹。臘月時光,大人們要做點小本生意掙過年錢。這排隊等候的苦差事,就落到我們這些饞嘴的小孩子身上,大家雙手揣在袖子裡,哈著熱氣跺著腳,不時地向前挪動自己的袋子或盆子,人群不時爆發一陣歡笑。快輪到自己了,趕緊捎話讓父母來,那一刻不知有多激動。

  初七晚上,媽媽是最忙的。淘菜、泡豆、切肉、炒豆腐,案板剁得當當響,鍋灶上煙熏火燎。已經鑽到被窩的我聞到悠悠的肉香,頓時饞得叫起來了,媽媽夾來一塊剛出鍋的肉,火急火燎地吃下去,一直香到夢裡頭。

  睡意朦朧間,媽媽端來第一碗美味可口的臘八粥,立刻爬在炕頭,一碗又一碗,狼吞虎嚥地吃起來,直到不能再吃為止。

  早飯時間,東家大姐、西家大嬸笑語盈盈地端來自家的臘八粥,父母連忙放下碗,說著感激的話兒找碗盆盛,又說說笑笑地送她們出門,迎來送往中洋溢著鄉里鄉親間相濡以沫的關愛。媽媽也將我們家的臘八粥一碗接一碗地端送給街坊鄰居。於是,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中,多了包著頭巾、端著臘八粥的大嬸大媽。臘八粥氤氳的熱氣也溫暖了那個天寒地凍的清晨。

  一大鍋臘八粥要吃好幾天,天太冷了也不會壞,早晚吃臘八粥,中午還吃臘八面,父母趕年集回來,生把火也能吃上一頓省事的好飯。

  多少年過去了,臘八節家鄉人還是喜歡做臘八粥吃。如今做臘八粥沒那麼辛苦,街上有賣的臘八豆,都是經過剝皮機精心加工的,口感相當不錯,菜餚也相當豐富。臘八節早上,依然互相端送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繼續著這一傳統的人文關懷。每年的臘八節,媽媽都能吃到各種口味的臘八粥。為她高興的同時,也感到自己在外面鑄就人生的精彩,卻日漸淡出濃濃的鄉情、鄉韻了。

  ——好想吃一碗家鄉的臘八粥。

臘八粥的作文 篇4

  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不僅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思念,更飽含了後一代對上輩領袖的敬愛。而在我們這個時代,誰還會去追究臘八粥的含義,只是吃吃罷啦!而冰心奶奶卻不同,她用這碗香甜可口,而又象徵著團結的臘八粥用來紀念母親和周總理。其實那十八種乾果包含的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尊敬與思念。

  文中講述了作者冰心每年都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給孩子們煮臘八粥吃,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著吃的,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也象徵著人民團結一心,冰心奶奶用這香甜可口的臘八粥來紀念她的母親,而小朋友們則用臘八粥來紀念我們的前輩,我們敬愛的周爺爺。

  是啊!和平年代是來之不易的,沒有老一輩英雄烈士們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呀!難道我們不應該在臘月初八吃上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來紀念我們的前輩嗎?

  緬懷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思古,來思今,後輩思先人。這種美德又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傳,就如同文章所講香甜的臘八粥也是後代對先人的思念,對英雄、對周總理、對烈士們的敬愛!讓我們傳承這種美德,同時以此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而奮鬥!

臘八粥的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家家戶戶都要製作。傳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穀物。光看著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穀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在終於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裡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彷彿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彷彿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臘八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也都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唉,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那該有多幸福啊!

臘八粥的作文 篇6

  從前,有對貧窮的夫婦,家裡窮得都沒有吃的了。

  有一天,夫婦倆看見牆角下有一個小洞。於是丈夫拿來一個錘子,砸開牆一看,原來是一個老鼠的糧倉。他們數了數,有玉米、紅豆、小米。一共有八樣米。妻子說:“太好了!可以給孩子們做一鍋粥了。”丈夫說:“那我們趕快做吧!”說幹就幹,他們就用這八樣米做了一鍋粥。粥熬好了,丈夫嚐了一口,說:“真好吃!”於是,一家人三下五除二把這鍋粥喝完了。從此,人們就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這天都喝八樣米熬成的粥。

  這就是臘八節和臘八粥的來歷。

臘八粥的作文 篇7

  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不僅是冰心奶奶對母親的思念,更飽含了後一代對上輩領袖的敬愛。在我們這個時代,誰還會去追究臘八粥的含義,只是吃吃罷啦!而冰心奶奶卻不同,她用這碗香甜可口,而又象徵著團結的臘八粥用來紀念母親和周總理。其實那十八種乾果包含的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尊敬與思念。

  文中講述了作者冰心每年都在臘月初八這一天給孩子們煮臘八粥吃,臘八粥是用糯米、紅糖和十八種乾果摻在一起煮著吃的,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十八種乾果象徵著十八羅漢,也象徵著人民團結一心,冰心奶奶用這香甜可口的臘八粥來紀念她的母親,而小朋友們則用臘八粥紀念我們的前輩,我們敬愛的周爺爺。

  是啊!和平年代是來之不易的,沒有老一輩英雄烈士們浴血奮戰,哪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呀!難道我們不應該在臘月初八吃上一碗香甜的臘八粥來紀念我們的前輩嗎?

  緬懷祖先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思古,來思今,後輩思先人。這種美德又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傳,就如同文章所講香甜的臘八粥也是後代對先人的思念,對英雄、對周總理、對烈士們的敬愛!讓我們傳承這種美德,同時以此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輝煌而奮鬥!

臘八粥的作文 篇8

  年末,春節臨近,大魚大肉滿足著人們的胃。而臘八那天,奶奶熬的那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卻是我最期待的。

  奶奶信佛。記得在小時候,屋子裡總放著一張小小的供桌,供桌上總放著兩盞油燈。每逢十五或過節時,奶奶會將買來的棉花搓成燈芯,浸上油,插在油燈裡,點亮油燈,護著火苗,放在擺有幾碟供品的供桌上,虔誠地拜一拜。兩束火苗靜靜地照亮奶奶的臉。

  我並不懂得,奶奶為什麼做這些,只是知道,那些供品最後都到了我的肚子裡。到了臘八這一天,奶奶就會熬一大鍋臘八粥。

  臘八粥裡有糯米、核桃、花生、桂圓、紅棗、杏仁、枸杞、葡萄乾、各種豆子等等。這些材料先要泡上兩三個小時,奶奶說,這樣各種材料就“活”了。等到把各種乾果泡好後,奶奶便燒一大鍋水,把這些材料倒進去,添旺火。待到湯色漸漸變濃,奶奶敲下一塊紅糖,放到沸騰的粥裡。我站在一旁,看著紅糖一點點融化,纏著奶奶要嘗一口,假裝用湯勺把紅糖攪勻,其實不知道已經偷偷嘗過多少勺了。紅糖漸漸把鍋裡的粥染成糖色,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就出鍋了。

  奶奶先盛出一碗臘八粥,端著它走向供桌,我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碗臘八粥,不停地砸吧嘴。奶奶將臘八粥放在供桌上,拜了拜。我的手偷偷地伸向那碗臘八粥,隨即手背上就捱了一巴掌。奶奶板著臉,說:“小小年紀不學好!”接著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

  終於能吃了!粥清香黏稠,各種豆子和乾果早已煮得綿軟,葡萄乾也甜到了心裡。奶奶笑眯眯地看著我們喝粥,像是自言自語地說:“喝了臘八粥,糊里糊塗地過年嘍!”然後起身,將鍋裡的粥盛出來,送給左鄰右舍。

  多年後,我也學著做臘八粥,步驟都沒錯,但沒了灶膛上的旺火,電磁爐上做的臘八粥,儘管放了糖,卻已沒有了兒時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