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奉獻> 【推薦】奉獻的作文8篇

奉獻的作文

【推薦】奉獻的作文8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奉獻的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奉獻的作文 篇1

  蜘蛛很得意,它覺得自己織的網最好看。但是,有一天它聽到小兔說:“哇,蠶織的網好漂亮呀,都比蜘蛛的好看了。”蜘蛛聽後很不服氣,心裡就想:“哼,為什麼小兔說蠶織的網比我的好看?我要搞一次織網大賽,向大家證明,我織的網最好看。”

  於是,它找到蠶說:“我要跟你比織網。”蠶答應了。它倆邀請孔雀來當評委,並懇求孔雀邀請森林裡的動物都來看這次大賽。孔雀說:“那我就用我的羽毛搞一個獎盃,送給獲勝者。”蜘蛛與蠶拍手贊同。

  大賽開始了,蜘蛛首先登場。蜘蛛飛快地織出了一張網,然後爬到自己織的網上,悠閒地休息著。大家看到這樣驚歎不已,場內瞬間響起了掌聲。它聽到掌聲,更得意了,便說:“每天小蟲子都會糊里糊塗地到我網上來,我不用親自出動,就能吃到蟲子。我厲不厲害?”大家都說厲害。

  蜘蛛下場,蠶登場。蠶動作精細地織了一張網。大家看到小小的蠶也能織出這樣美麗的網來,都鼓起掌來。蠶一聽,不好意思了,說:“其實我自己不能保護好自己,但是我能吐絲,人們的衣服有的就是用我吐的絲加工而成。”

  這時,孔雀上臺評獎。孔雀說:“蜘蛛和蠶織的網都很漂亮,但蜘蛛是為自己而織,而蠶是為人類貢獻,很大公無私。所以,這個獎盃應該給蠶。大家同意嗎?”“同意。”大家一起說。

  蜘蛛越聽越不自在,孔雀看出了它的心思,便安慰說:“蠶有蠶的長處,你也有你的長處。你的長處也是蠶代替不了的呀!你說對不對?”蜘蛛點點頭。

奉獻的作文 篇2

  這世界很大,大的讓我們永遠不會有交集;這世界很小,小到一轉彎就會看到彼此。但無論世界大與小,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也許拔地而起的高樓湮沒了鄰里間的友誼,但當‘微塵”出現,終喚醒了人與人之間友情,讓一種精神在你我之間蔓延,這種精神叫奉獻。

  又是春暖花開日,花團錦簇,競相開放,人們讚美著鮮花的美麗,高頌著自然的恩賜,然而又有幾人能看到在陰暗的地底,有那麼一些根,它們不畏潮溼與黑暗,夜以繼日的汲取養分,來供養著些外表亮麗的花朵們。花根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只為讓這些自然的寵兒開的更加迷人。

  於我們,這些無私奉獻的根是那麼的傻,但對社會來講,這些“傻”人正是我們需要的。當“微塵”們將自己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無私的捐助給那些貧苦的人們時,他們好傻;當日本9.0級地震之後,我國政府立刻撥下賑災款,幫助日本重建家園時,他們好傻;當草原曼巴——王萬青捨棄了城市的優越生活,隻身一人在瑪曲草原為鄉親們看病四十餘載時,他好傻……因為他們的“傻”,百姓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近網路上流行著這樣一篇帖子,看完後心底有種莫名的感動,這篇帖子名為“我們被解放軍寵壞了” 語言雖不華美,但質樸,每一個字都是真正發自內心寫出來的,其中有這麼一句 “當我們面臨著地震、洪水災害的時候,我們習慣性地眺望天際,我們知道,那裡一定會出現身穿野戰服的軍人隊伍。看到他們我們就踏實了:解放軍來了,一切都會好的。”是啊,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是被解放軍寵壞了的小孩,他們默默的為我們奉獻著,沒有酬勞,有的只是滴不盡的汗水,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他們常常高喊著“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而我們又為這社會奉獻出了什麼?是遍地的垃圾,是風景勝地上的“xx到此一遊”亦或是……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人來說,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雖然我們不是百萬富翁,隨手便拿得幾十萬。但要知道奉獻從不分大小。即使是貧民百姓,我們也可以保證不隨手亂扔垃圾,就是這樣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對於我們的社會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有一種精神叫奉獻,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緩緩穿行著……

奉獻的作文 篇3

  奉獻,這二字看似普通,卻透著不平凡,因為奉獻,方使人的心靈豐滿而充實。我們學校門口那位日日護送我們上學、放學的交警爺爺給我留下默默奉獻的形象。

  在那烈日炎炎的盛夏,雖然忙碌讓他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但交警爺爺依然盡職地守著自己的崗位。

  在那白雪茫茫的寒冬,雖然大雪讓他瑟瑟發抖、睜不開眼,但交警爺爺還是認真護送我們過馬路。

  記得四年級的一天,烈日無情的燒烤著大地。放學了,又渴又累的我們無精打采地走在銀晃晃的柏油馬路上,對身邊的危險渾然不知。忽聽交警爺爺一聲大喊:“當心!”他這麼一喊,我們心裡一驚,不由停下腳步,只見一輛白色集裝箱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一陣涼風讓我清醒了許多,暗自慶幸躲過一劫。同學們很快忘記此事,又加快了回家的腳步。我卻停下腳步,帶著感謝、欣賞的眼光打量起這位樸實的交警:一張飽經風霜的臉曬得黑黑的,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不停地注視著來來往往過馬路的學生,黑黑的頭髮中夾著一根根醒目的白髮,他的年齡也就50歲左右,身高1米70不到,身上天天穿著一件橙色衣服,上面印有“交警”兩個字,胸前掛著一個鐵哨,經常被他咬在嘴上來維持交通秩序,提醒來往車輛及行人的速度等。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人,讓我們這群無憂無慮的小朋友過馬路絲毫不用擔心,我心中默默地說了一聲:“交警爺爺,您辛苦了!”。交警爺爺注意到我放慢腳步,急忙揮手致意,“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不要停在馬路中央”。我急忙加快步伐,心中不禁回想起剛才那驚險的一幕,想著交警爺爺一年到頭不知為我們排除了多少危險,想著交警爺爺為了我們的安全默默的奉獻著自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多麼偉大、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我要學習交警爺爺無私奉獻,那橙色身影將成為校園的一道亮麗風景,它背後蘊藏的精神和力量,值得我們銘記終身!

奉獻的作文 篇4

  愛,作為一種實存的感情。並非是在主觀之中憑空生出,而是作為-種客觀的感情現實切切實實地存在於人們的交際與感受之中的。正如同,各自擁有自尊之心的兩個人才能夠互相尊重,各自擁有自愛之情的兩個人也才能夠誕生出交融之中的友善與愛。

  有的人說,愛就是奉獻、愛就是給予。這話沒有錯,可是前提卻應當是這奉獻與給予者本身的情感的自愛與精神的充實。因為,愛的本質即是對於生命的歡樂之感與喜悅之情,以及建立在這歡樂與喜悅體驗之上對於其他生命的尊重與呵護。這就好像是:你在陽光下看到了一隻翻飛在花叢中的蝴蝶,你看著那如同飛舞著的花朵一般的蝴蝶羽翼,心頭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悸動。想要保護這美麗的小生命,讓它不受到來自世界的傷害,讓它可以作為一首美好的詩篇於世永存。這是生命對於生命的寶愛,是靈魂對於靈魂的珍惜,是兩顆逆旅之中的孤寂心靈相互溫暖。

  愛,即是一種名為奉獻的獲得,一種名為依偎的孤獨,以及一種名為理解的隔閡。愛是一種溫暖的色彩、一股馥郁的芬芳,以四月陽春一般的春風化雨,撫慰世人的心靈於冰冷枯寂之中。可是,有的人的愛卻是這樣的:他們認為愛便是歇斯底里地奉獻,外加上急功近利地給予。他們還認為,愛就應該捨棄自我,而將自我所有的一切都奉獻予一個虛無縹緲的目標。

  實際上,這樣的愛,非但不是對於生命的呵護與尊重,反而是一種對於生命的蔑視與損害。因為,這樣的愛在最初就沒有對於生命美好的最切身的體會,而更多的只是照貓畫虎地選擇了一種極具形式化的愛與奉獻。

  我認為,這樣自損性的愛其本質應當是一種自私。它是在根本不能理解愛之真諦的基礎之上,過度彰顯自我的一種倒錯的本能。它將一種感受貧乏的自我滿足視作奉獻強加在他人的頭上,並且還常常滿嘴說著什麼:“我這是為你著想。”之類的言辭,但所作所為卻只是強迫他人改變成為令自己滿意的模樣。究其根本,還是由於這是一種出於不自愛的愛人。其核心特徵是全然不能理解愛,卻又要不住地為愛加上一個錯誤的定義。而由這本身錯誤的定義,會引申出這樣的一系列的更加偏離正軌的行為,也就更是不足為怪了。

  正所謂,“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難道不是這樣麼?當我們得到了一個不能自愛者的關愛的時候,不是會比得到一個貧窮者的饋贈更令人難堪嗎?如果要是愛需要被定義為一-種痛苦的繳納,那麼為什麼又會有那樣多可愛而美好的心靈會為它深深打動?不,絕不應當是這樣的,愛不是一種令人壓抑的強迫。它是豐富心靈之間的相互昇華,是一帖治癒冰冷靈魂的良藥。

  因而,我總是這樣認為:唯有自愛的心靈才真正可能為他人帶來暖人胸懷的愛與奉獻。

奉獻的作文 篇5

  奉獻愛心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傳統美德。但是許多人卻將它忽略,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一點點愛心來溫暖需要幫助的人們。就象歌中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在今年的5月12日大地震中,四川省汶川縣受災嚴重,許多人失去了自己的美好家園。這些家園需要全國人民幫助他們重建。而我力所能及的就是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我從皮包裡拿出平日的零花錢20元捐給了災區的人們,在學校裡又組織了義賣活動,錢雖然不多,但是也給災區的孩子們提供了一點點的幫助。我知道災區人們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愛。

  我們小區的環境還是挺不錯的,但為了是環境更好。我們要從身邊的事做起。當樓道中的垃圾變多時,我們要把它及時清理掉。每次放暑假或寒假時,我總會把家門前的一塊空地掃乾淨,好讓人們在此玩耍。如果在寒假中下了雪,影響了大家的出行,我也會幫助居委會掃雪。雖然我做的不多,但如果人人都像我這樣,我想我們環境一定更乾淨,更舒適。這也是我為小區環境整潔奉獻出的`一份愛心。

  在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知道一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沒有書讀,校園也很簡陋,學習條件差,但他們眼睛裡那種對知識渴望的眼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們,我們都有一個信念,把我們平時看過的圖書,一些沒用過的作業本,都捐給他們。大家捐完書本後,臉上露出了快樂的笑容。

  一個月過後,大家又從電視上看到了那些貧困孩子們在簡陋的校園裡,拿著屬於自己的書,笑的比我們還燦爛。

  愛心需要每個人去奉獻,就身邊的點點滴滴開始,無論奉獻的多少,只要你做了,就會得到快樂,奉獻愛心,從我做起。

奉獻的作文 篇6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歷史文化就有上下五千年的時間之久。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有勤勞、節儉、團結、謙虛、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孝敬長輩、樂於助人

  我的身邊有一位老師,她有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她就是宋老師。

  宋老師有一頭烏黑光亮的齊耳短髮,短髮梢上帶著卷兒。這個髮型就如同萬馬奔騰似的。這個髮型很適合宋老師,因為她的性格就這樣豪邁。記得宋老師剛剛把頭髮燙成卷兒的時候,吳海東曾說,看到宋老師的髮型,就會想到一個書法名詞狂草。我們都覺得真正抓住了特點。宋老師的眼睛炯炯有神,散發著智慧的光芒。她還有一副老花鏡,那是她必不可少的東西。每當上課的時候,陽光從窗外射入班級教室,就會照到宋老師的老花鏡。陽光會讓她的眼鏡反光,這樣一來,她就更像一位教授了。

  宋老師經常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我們講解知識。三年來,我們不知道吃掉了多少這樣的免費大餐呢。而宋老師卻常常把一句名言掛在嘴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可見,她把無私奉獻當成了一種樂趣,無私奉獻是她的一種境界!

  宋老師還經常會幫值日生打掃衛生。她都60多歲的人了,還依舊為大家無私地奉獻著。

  記得有一次,宋老師生病了,她本應該向學校請假,在宿舍裡好好休息。可她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繼續為我們上課,她那堅強的毅力令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時,我心裡很疑惑不解,她為什麼為了我們付出如此高的代價?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講臺下鴉雀無聲。這節課的40分鐘過得特別漫長。講課一向聲音宏亮的她,此時就像洩了氣的皮球,說話聲音很低,有氣無力,講課越來越沒勁兒。

  下課鈴終於響了,我們如釋重負,宋老師也鬆了一口氣。只見她累得筋疲力盡,一下子爬到了桌子上。我們一下子全部圍了上去,把她扶回宿舍。

  在宋老師的身上有很多優秀品質,讓你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是的,她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叫你不得不佩服!

奉獻的作文 篇7

  《感動中國》這本書裡有很多很多為我們做奉獻的人,比如一名忠於職守的護士葉欣,為了孩子們也要拼命掙錢捐獻的老人白芳禮,為集體財產不怕犧牲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們重返校園讀書而日夜趕場的叢飛。葉欣每當有傳染性的疾病的病人前來就診時,葉欣總是一馬當先,衝鋒在前,不讓年輕的護士沾邊,對病人耐心,細緻,把自己的錢捐獻給病人,這件事體現葉欣關心同事,愛護病人,把病人當親人,無私奉獻精神。

  葉欣上夜班,感到全身痠痛、疲倦、此時正值非典時期,她雖然全身病痛發作,但是她堅守崗位,不幸染上了非典。

  白芳禮老人也是這樣一位無私奉獻的人。白芳禮老人回河北滄縣探親,走在一個小村子裡,他發現該入學的孩子們全部在地裡幹活,老人把自己的錢全給了孩子們讀書。

  白芳禮老人在天津火車站旁邊一塊8平方米的“支教公司”,自己規定每月要給孩子們捐去800元,達不到目標,自己就去蹬三輪車,借錢也要完成!為了在車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著公司搭了個3平方米的小鐵棚子,裡面用木板搭了一塊算是“床了”,棚子頂上露著一道青天,夏天,棚子裡的溫度達到40攝氏度,冬天,杯子裡的水可以冰成冰坨子,老人整整住了五年。這件事表現了老人對孩子們的愛心,如果我們住進去,四十我們喊熱,老人不會喊。冬天,我們住進去的話,肯定凍的受不了,可是老人在這裡熬了整整五年,但是老人把每月800元捐過去,老人的這種精神何等感人。

  叢飛也是這樣一位為四川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孩子們作奉獻的年輕人。

  1994年叢飛到深圳打工拼,憑著出色的藝術才華,成了人們深受觀眾喜愛的歌手,一場慈善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叢飛參加在四川就行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活動中,見幾百名失學兒童,他當場把2400元捐了上去,使20名小學生完成了兩年的學業。從那以後,叢飛把每次掙的錢全部給了孩子們,而且以各種形式幫助孩子們,孩子們叫他為爸爸,朋友叫他為“叢飛大哥”這些事表達了叢飛多麼偉大的胸懷想!

  我們也要像這三位無私奉獻的英雄好好學習,將來也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

奉獻的作文 篇8

  莎士比亞說:“上天生下我們,就是要我們當火炬,不是要照亮自己而是要普照眾人。”奉獻是石,敲擊星星之火,點燃暗滅的燈;奉獻是燈,閃爍熒熒微光,照亮了前方的路;奉獻是路,引領我們前行,迎向前方的光明燦爛,找到生活的定位和價值。我想成為樂於奉獻的人,在這廣袤的天地間,如一星子兀自折射出黑夜裡最璀璨溫馨的光彩。

  掌起奉獻的舵,我的生命之舟,因它而找到定位。徐超斌醫生,從小住在農村,後來考上的醫學院,因而離鄉背井來到完全陌生的城市讀書。在攻讀醫學院的那幾年,他最惦念的仍是他的家,他的家鄉。畢業後,他毅然決然地放棄大醫院的高薪,回到家鄉服務。或許是一顆歸根落葉之心,他一待就是好幾十年。他為偏鄉的居民服務,因為他知道家鄉的醫療資源極為貧乏,於是他竭盡自己所能,盡力為人們多服務一些。多麼偉大的愛呀!使他能放棄一切,投入自己所喜愛的這片土地,以及居住於土地上的人們,併為他們奉獻自己,作一盞燃燒自己的蠟燭。他不僅照亮了民眾的心,帶給他們溫暖;更點燃我心中一盞明燈,使我懂得付出和奉獻。

  奉獻自己,能提升生命的價值,並讓社會更趨祥和與美好。泰戈爾曾雲:“愛讓人類親吻著無限。”奉獻的出發點正源自於,愛它讓我們的心保持炙熱與熱情,並樂於付出一己之力,營造一個盈滿動人溫情的社會。愛如一把火炬,燃起溫熱明亮的烈焰,在黑暗中照耀出一片光明;似冬日的暖陽,暖暖霍霍的曬著隆冬的大地,在寒冷刺骨之際以燦爛的溫度增添幸福;像絲絨般的薄霧,默默地縈迴繚繞於你我之間,帶來幾分甘甜清新的滋潤。愛的力量是強大的,奉獻出一分自己,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能讓社會因此多一些改變,多一點美好。我想成為一個樂於奉獻的人,伸出關懷的雙手,修築一座座愛的橋;付出熱忱的心靈,傾聽一處處不同的聲音。

  我願奉獻些許物質的資助,雖然無法太多,卻代表著我腦海中,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寒冬夜裡,踏出補習班的門,一路腳步蹣跚的走回家。路上,我照例到便利商店買我的晚餐,結帳時心血來潮,將找回的零錢投入一旁的捐款箱,只聞得零錢叮咚乍響,那似乎是這份愛心在心靈深處響起的樂音,清脆悅耳。每一枚硬幣,雖然極微小,卻能為其它生活困苦的人們盡一分心力;每一次改變,雖然看似輕微,卻是一種改變社會的動力。夜裡的風依舊凜冽,我的心卻因為這份關懷而升起陣陣暖意與喜悅之情。就是這一次的改變,使我明瞭了奉獻的意義和實踐之重要,生命因此找到了定位。我相信我自己做得到,知道該如何實現奉獻付出的價值了。

  我願奉出一片誠摯的愛心,多為我們的社會服務一些,生命也將因此豐實,且更具深度。有一次,我和同學一起到孤兒院做志願者,我懷著滿溢的熱情與一顆奉獻服務的心,付出一點愛,營造更美好的生活。當天我們先幫他們打掃、清潔,再陪他們一同玩耍、嬉戲。我看見了他們臉上的笑靨如陽光般燦爛,他們的眼神如星子般生動光彩,他們的心更像充滿了繽紛多彩的花田,燦燦然恣意綻放那童稚純真的喜悅。我們之間好似糝落了金黃色暖陽,溫暖又藏著些許美麗。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曾雲:“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生活是美好的,快樂的。”我學會了奉獻出自己滿心的愛,用愛串起一絲絲美麗因緣,織就一張張溫暖祥和的社會網。

  當闃寂的夜降臨,我願當顆緞墨色天幕的星斗,兀自折射閃耀,為他人帶來希望;當嚴冬之際,我願化作一道金黃陽光,柔和的足跡在人間糝落傳遞愛的溫度;當漆黑籠罩時,我願化為一盞燭火,燃燒身軀,發出光明與暖意。我想成為樂於奉獻的人,因為徐超斌醫生回饋鄉梓的愛,那感動彷佛瞬間擦出的火花,點燃我心中那根燭芯,永遠不會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