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有關端午粽子作文四篇

端午粽子作文

有關端午粽子作文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粽子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粽子作文 篇1

  今天,老師教我們大家包粽子。

  首先,我把泡了12小時的粽葉拿出來,把它折成漏斗形。再把糯米和肉包進去。然後,再把它做成粽子,不讓米和肉漏出來,再用繩子把它繫好。就這樣一個綠油油的粽子包好了。

  它像一隻小豬胖胖的,圓鼓鼓的,真可愛!

  我拿給媽媽品嚐了一下,媽媽對我說:“這是媽媽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了。”

端午粽子作文 篇2

  如今,有關端午點點滴滴的記憶,時常湧現在我的腦海,聞著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麼近,彷彿那些事就發生在昨天。

  那時,鄉下特別重視端午節,當時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裡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兒時腦海中雖然有一點點關於紀念屈原的傳說,而所謂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傳說,我卻一無所知。

  小時候過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農曆五月初一早上,趁著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大人們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們的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 一進五月,家裡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簍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乾的蘆葦葉放在水裡浸透做棕葉, 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一直是這樣做。

  端午前一天,媽媽和姐姐就一起動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裡備著。我偶爾也會搗亂,試著學她們的樣子,左手拿著粽葉彎過來,做成圓錐形,然後右手向漏斗裡放米,把米壓緊抹平後把棕葉反饋過來蓋好,握住後再用絲線捆緊繫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記住纏繞的絲線千萬不能鬆散,否則煮粽子的時候就容易散開了。你可別小看了這手頭功夫,因為我多次失誤過,也曾被媽媽數落了多次。

  包粽子的時候還可以放一些花生、紅豆、大棗、雞肉等摻在糯米里做餡,製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媽媽喜歡在米里摻紅棗以圖吉利,據說,小孩子吃棗粽多,將來讀書就會早中狀元,我還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後來狀元倒沒有中上,學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還算靈驗吧!而我最喜歡吃米里加肉的,吃起來香而不膩,現在回想起來還特別嘴饞呢!

  端午節的早晨,大人除了打掃房前屋後的衛生還要準備早餐,而我們小孩子算是最忙的了。我們凌晨兩三點就起來,一群夥伴先去遠處的樹林找拔艾蒿,然後抱著艾蒿要到麥田裡洗臉,沾沾麥葉上的露珠圖吉利。順路還要折一枝帶著桃子的桃枝,放在大門口,老人說那樣可以逃避災禍。而且還要在太陽出來之前趕回家,把艾蒿掛在門楣、插於視窗,並用艾葉泡在水盆內裡洗臉,據說有驅魔祛鬼之神效。我們高興地做著,感覺不到一點點累,算是應對盛大的節日吧。

  家裡人在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小時候家裡雞少,為了過節讓全家人都能吃上雞蛋,媽媽要攢上很久的時間,那時很少會用錢買雞蛋的。我和姐姐一樣都會把自己分的雞蛋放在衣袋裡不捨得吃,還真不忍心把帶著粽香的雞蛋吃了,只好等和小朋友頂過之後再慢慢消滅掉。

  有關端午節的記憶,充滿了我的童年,雖然清貧卻讓我回味。

  童年的端午節是快樂的,那種幸福開心的感覺好像離我很遠很遠,也許是好多年沒有那麼開心隨意地在家過節的緣故吧!

  而現在遠離家鄉的我,每逢端午會依然早起,雖然尋不到艾蒿的蹤影,卻只能觸控一下桃枝,行走在街道上,用心感覺一下端午的氛圍。

端午粽子作文 篇3

  端午節到了,我要包個粽子給家人吃。

  包粽子首先要拿兩片粽葉疊成一個半圓錐形,然後放點糯米,接著放一個紅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最上面放一個紅棗並且用勺壓實,用捲成圓錐形剩下的粽葉把它用力裹起來,這時要注意勁兒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捏散開來,勁兒太小粽子又容易漏。裹好之後用線多纏幾圈然後打一個結,一個立體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裡面蒸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鐘後,又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就出鍋啦。

  剛出鍋的粽子要晾涼了再吃,我把粽子給了媽媽,問媽媽∶媽媽,粽子好吃嗎?媽媽嚐了一口微笑著說∶好吃,真好吃,你包的粽子最好吃啦!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我跑到哥哥、爸爸那裡說∶我做了一些粽子,快來吃。哥哥、爸爸一起來到廚房裡,看見桌上放的粽子,拿起一個慢慢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上嵌著的紅棗看起來有食慾極了。他們吃了一口說∶嗯,真好吃!聽到他們的誇獎,開心的說∶這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的。

  香甜軟糯粽子簡直讓我們停不下來,在吃了好幾個粽子後,我忍住了想要繼續吃的慾望,幫媽媽把廚房打掃乾淨後,就去午休了。

  到了下午,媽媽讓我看了一場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賽龍舟,邊看著精彩的龍舟比賽,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開心極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粽子,而且還能看龍舟比賽,我真喜歡端午節。

端午粽子作文 篇4

  不知不覺中,又到了粽子飄香的端午節!走在街上,看著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粽子,心裡卻更懷念小時候外婆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經濟條件不如現在好。所以每年的端午節,中秋節這類凡是和吃有關的節日,我都特別喜歡。

  端午節前夕,外婆就會去家門旁邊的山坡上割棕葉。棕葉矮矮的,一叢一叢密密的長在山坡上。外婆會把大的無洞的割下來放在井邊,打上井水一片一片的清洗乾淨。帶回家後再把棕葉的頭一束一束的捆起來,倒掛著晾乾備用。接下來就是準備粽米。那時候只有兩種口味的粽子,一是甜的,一是鹹的。甜的就是洗淨的糯米,什麼作料也不要;鹹的就是在糯米里加上一些赤小豆和鹽,攪拌均勻即可。做完這些,就只欠東風了。這東風是什麼?就是我外婆的那雙巧手。只見她手拿一片粽葉,像變魔術一般,手指快速的一動,粽葉轉眼就變成了一個小漏斗形狀(漏斗下面是封口的),接著用勺子往這個小鬥裡裝糯米。裝的和漏斗口差不多一樣平的時候,再用筷子在糯米里面戳幾下。接著把剩餘部份的粽葉往漏斗口拉過來,給它蓋上蓋,再把鬥口兩邊多餘的粽葉往內一折,分別捏在左右兩邊。一個小巧玲瓏的四角粽子就誕生了。接著嘴裡咬住線頭的一邊,用拇指捏著線頭的另一邊,往粽身上那麼一繞,牢牢的就把衣服給粽子穿好了。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會用無限崇拜的目光看著外婆。心裡更是躍躍欲試,恨不得那個可愛的粽子立馬能從我的手中變出來。可是無論我如何求學上進,這粽子還是包的搖搖欲墜,有的甚至還少了一個角。然而外婆是那麼的慈祥和溫暖,每當這個時候,她總會用溫暖的目光看看我,再看看我的粽子。讓我一下從挫折沮喪中蹦到快樂的天堂。糯米和粽葉就在這樣幸福的時光中變成了一個個小粽子,並被我前仆後繼的扔進了開水鍋裡接受它的洗禮。不一會兒,粽香滿屋。我愛吃甜的,每當此時,外婆會先剝一個白米粽,澆上她自己弄的釅釅的紅糖,一個香噴噴的甜粽子就端到了我的面前,咬上一口,又香又甜。那一刻的那一種滋味,已經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多年以後,外婆已經不在了,街上的粽子種類也越來越多了。然而,我卻再也吃不到那種美好的味道了。

  又是一年端午節,外婆,我又想念您的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