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錯誤> 精選錯誤的作文合集9篇

錯誤的作文

精選錯誤的作文合集9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錯誤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錯誤的作文 篇1

  只如驚鴻照影來恰如平靜的湖心裡誤投的一枚石子,恰如幽藍的天幕中驚飛的一隻鴻雁,恰如荒僻的草叢中偏巧開出的一朵嬌花——人生的有些際遇,即使錯了,也錯得那麼美麗。情感的青藤就在那美麗的錯誤中蠕蠕而生。

  著一襲紗衣,撐一把紙傘,從鄭愁予的江南里緩緩走來。他筆下的三月,那三月裡達達的馬蹄聲,是個秀美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輕輕地,悠長而略帶惆悵的情感從他口中吟詠而出。人的一生,永遠都在尋找心靈的歸屬。漫漫長途,一腳踏進路旁小屋,想要停下,可是,遠方才是你真正的家。感謝錯誤,因為憂傷之餘,你發現,再遠的征程都擋不住自己歸家的腳步。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間精神小屋是完全屬於你的。它等了好久,等你把它當成溫暖的家。

  執一卷詩詞,覓一縷春愁,從陸放翁的滿城春色裡緩緩走來。他心中的沈園,是個悽美的錯誤。“東風惡,歡情薄。”與唐婉表妹的錯誤,成了鐵血男兒一生的柔軟的遺憾。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或許,這個悽美的錯誤用天各一方的距離讓他們的心緊貼在一起。“錯錯錯!”幸福,如果唾手可得,便體現不出金子般的價值。那個在沈園,在《釵頭鳳》裡演繹了千年的錯誤,直到今天還可以將淚水喚回我們的眼睛。

  掬一捧江水,尋一份豪氣,從蘇東坡的大江東去裡緩緩走來。他眼中的赤壁,是個壯美的錯誤。東坡的一生,本來就受到許多錯誤的對待。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勞,棄雕樑之美,而居松茅之椽。在不公的命運裡,他尚且吟嘯徐行,這小小的赤鼻磯,又何足掛齒?錯誤的地點遇上不錯的人,錯誤的地點引發不錯的詩情。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為情感找一個載體。不必太在意載體的對錯,只要能讓你向著天地高昂起靈魂的旗幟,便已足夠。你還在為小小錯誤糾纏不清嗎?且看東坡壯懷激烈,歌大江東去。

  在這個過分講究是非對錯的時代,有些不傷原則也不傷大雅的小錯誤,恰恰成就了人生的美麗。美麗的錯誤,讓你擁有砰然心動的巧合,讓你珍惜生命裡的點點滴滴,讓你包容命運中深深淺淺的`緣分。

  生命,本是一潭靜水,小小的錯誤,像是照影的鴻雁,只用羽翼輕輕一點,便留下了美麗的漣漪。

  在我八九歲的時候,曾發生過一件事情,這件事情讓我終身難忘。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家裡的碗打碎了。當時沒有人在家,我想:要是媽媽知道的話,她一定會責怪我的。所以我就趕快把碎玻璃片給收拾起來了。

  但是碎玻璃片最終還是被媽媽發現了。我心裡想:為什麼當時會把碗打碎,我真是太倒黴了!媽媽嚴厲而認真地問我:“小楷,誰把碗打碎了?是不是你?”媽媽嚴厲的神態把我嚇壞了,我結結巴巴地說:“我……不知道,好像是……爸爸打碎的。”

  此時我非常害怕,就像一塊大石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萬一媽媽一問爸爸,那我就要受到批評了。事情到了這一步,沒有辦法,我只好到媽媽那裡向她道歉。我又沒有勇氣說,但自己做錯事絕對不能錯到底,最後我還是慢慢吞吞地去了。

  我把事情告訴了媽媽,並向她道歉,她並沒有批評我,而是和我說:“小楷呀,你雖然做錯了事,把碗打碎了,但你知錯就改是值得表揚的。”

  我心裡覺得輕鬆了許多,那塊大石頭也沒有了,因為我已經戰勝了我內心的恐懼。

錯誤的作文 篇2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而是曲曲折折的。只要是人,都會犯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的對待錯誤。我們一定不能錯誤的對待錯誤,我們一定要勇敢地對待錯誤。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我是如何正確的對待錯誤的吧

  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一起罵一些同學,用一些不文明的詞語,我和那幾個同學一到下課就去罵其他同學。

  結果有一些同學忍受不住了,就去辦公室跟老師說,我們每到下課就用一些不文明的詞語和語言來罵同學。

  到了第二節上課,老師生氣地走了進來,並且生氣的說:你們那些用不文明的語言來罵同學的人都統統給我站起來,可別讓我點名。”我和那幾個同學個個都自覺的站了起來。

  老師問:你們罵同學什麼?你知道你們罵的是什麼?”老師的問題就如同炮彈一直射向我們。可是沒有人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看沒有人回答,他就當機立斷懲罰我們幾個人寫一張檢討書給老師。

  自從我寫完檢討書後,我再也不敢罵人了。

錯誤的作文 篇3

  俗話說得好,“吃一塹,長一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很多小錯誤,但是“人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今年的期中考試中,因為成績在我理想的範圍內,所以對學習有所放鬆。下午放學後,我和同學們高高興興的奔跑到車站,坐上車之後,有一個同學提議說:“咱們去盛世廣場玩玩玩吧。”“哎,我得回家做作業,恐怕不能玩了”,而我的其他同學齊聲說:“走吧!走吧!白自涵,去玩一小會也沒有關係,然後再回家寫作業也不遲。”我在想,到底去還是不去呢?如果我去了作業有可能會寫的很晚,而被爸爸打,但是這也是建立同學之間友誼的好機會,最後我還是說服我自己去玩一小會,我們玩的很開心,我也就不知不覺的忘了時間。

  玩的正開心的時候,我突然摔了一跤,但是這一跤也把我給摔醒了,呀!現在都5:30了,我背上書包一路狂奔往家趕。

  終於到家了,我快速的拿出作業寫了起來,這時爸爸回來了,爸爸問:“叮噹,作業怎麼才寫了這麼一點,幹什麼去了?是不是玩去了?”我見瞞不過去,我回答說:“沒有啊,剛才放學我和同學在圖書館看了一會書”,爸爸聽到我這樣的解釋就沒有繼續追問我,我竟然撒了一個謊,雖然這樣會免了一頓皮肉之苦,但是我還是覺得心裡不踏實,媽媽經常教導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竟然怕被責罰而騙了父親,心裡有一點點不安。

  第二天,我因為這件事上課都沒有認真聽講,我一回到家就給爸爸說了實話,爸爸不但沒打我而且摸著我的頭說:“孩子,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每當我想去玩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這件事對我的教訓。透過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

錯誤的作文 篇4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不用說你和我了。犯了錯誤不重要關鍵是改了就好。

  做事撒了謊,要及時承認;打鼓落了拍,要及時改正;

  學習狀態不好,要及時調整;忘記做作業,要及時補上;等等,等等……

  我也經常犯錯,有一次陳老師讓我幫她把她整理好的卡片放到辦公室去,在路上我卻把卡片弄亂了,我害怕極了,只好站在辦公室等著捱罵。

  這時陳老師來了,她果然很生氣,質問道:“是誰弄的?”我本想說不是我弄的,但是我想我不能說謊,於是就說:“是我不小心弄的,請你原諒”陳老師的氣一下子就沒了,對我說:“下次小心點!希望沒有第二次!”

  走出辦公室時,我暗暗高興,如果我採用逃避的辦法,想必會找招來更大的麻煩呢!

  從此以後,我便知道了一個道理:凡事都有它的重要性,錯誤也一樣,如果採用逃避的話,會招來更多的麻煩,對自己也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親愛的同學們,你懂了嗎?

錯誤的作文 篇5

  我經常犯一些小錯誤,可有一個錯誤至今都讓我記憶猶新。

  記得那天是星期六,下午應該是我在學校上劍橋英語課,也許是學習壓力太大了,對老師上的課也產生了厭倦情緒,當我的同學提議不要上課,溜出去玩時,在老師眼裡一直是好學生的我竟然一口同意了,於是我們來到鄰近小區玩。其實,我的心裡是一直忐忑不安的,所以,可想而知,這種玩並不開心。也許是我第一次逃課,大概過了一小時,我就開始擔心老師會晚來上課,便問我原因,我做賊似的低聲回答是家裡有事,所以晚來了,張老師竟然信以為真,讓我趕快把書開啟上課。我坐到位置上鬆了一口氣,心想:早知如此,我就不用擔心了。

  轉眼又過了一星期,又要上劍橋英語課了,這回我索性就不去了。於是我對爸爸媽媽說老師有事,劍橋課暫停一次。這天中午,爸爸按照我說的時間到學校接我,就在我得意洋洋地坐在車裡回家時,爸爸的手機響了。爸爸和對方說了一會兒話,然後神情嚴肅地問我:“你今天下午劍橋課到底上不上?”我心想,糟了,一定是老師打電話來了,我低著頭髮出了蚊子般的聲音:“不知道,老師好像今天有事。”爸爸二話不說,立刻“押”著我回到了學校,面對張老師的責問,我真想找個洞鑽進去。

  這天晚上,我被爸爸媽媽嚴厲地批評了,並被懲罰取消一個月裡安排的一切娛樂活動,尤其是我向往已久的一次觀看魔術表演也被取消了!那時的我,心裡的後悔勁就不用談了。

  可是現在,我長大了,不會再逃學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少犯錯,做一個好學生!

錯誤的作文 篇6

  我來到學校,老師問昨天晚上有沒有練習跳大繩,我嘴上說是練習了,但是昨天晚上連大繩都沒碰。

  最後被老師發現了。老師把我叫到她旁邊,開始教育我。回到班裡我心裡想:“我今天撒謊了,同學知道了會不會不理我,不和我開心的玩耍。爸爸媽媽如果知道了會不會覺得沒面子,所以我應該給他們爭光,而不是去丟臉,也為了讓同學們能跟我玩耍。我應該去面對它而不是去逃避。要學會面對它。想到這裡我又跑到老師辦公室那裡對老師說:“老師對不起,我不應該騙您的,請您原諒我吧!”老師關懷的說:“沒有關係,只不過你要記住跳繩是給你練習,而不是給我練。以後再也不能撒謊了。”我高興的說:“好的,我一定不會在犯了。”隨後我便回教室了。

  經過這件事情,我以後再也沒有說過慌。懂得了面對錯誤,而不是逃避或一錯再錯。

錯誤的作文 篇7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絕大多數的大人都認為小孩子是沒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觀的,但其實小孩子也是有自己心中的立場的,可是那種立場卻不被大人們認同,反而被當做是兒童幼稚的證據。這樣一來反而會使孩子的心中受到打擊。

  很多大人都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自己做什麼都是正確的,所以有些時候當孩子提出觀點時,大人就認為孩子錯了,但其實是他們自己錯了。有些孩子知道是大人的錯時卻因為大人的威嚴而步步退讓,有些孩子呢,知道是大人的錯時便勇於提出他們的錯誤,但卻遭到他們的謾罵。這樣一來又會使孩子的心受到打擊,直到對他們灰心。

  生活中便有這樣的例子:一個小女孩到廚房去洗手,她的奶奶叫她把肉放到冰箱。她奶奶又說幹嘛不到洗手檯洗,女孩說我要是不來這裡,你的肉就不能放到冰箱裡了。而她奶奶卻說做點小事也不願意。這件事女孩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反而是她的奶奶扭曲了她的意思。

  在這裡,我只想說不要讓孩子對家人灰心。

錯誤的作文 篇8

  一個人默默的坐著,回想一些人一些事,有時感覺自己真的很矛盾,當選擇的時候問過自己N遍:這是自己需要的嗎?回答總是;是當局面不能改變的時候才清醒,原來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有時候真的好恨自己生在封建的農村,多煩那些閒言碎語,如果不是人言可謂我又豈會這樣不能回頭。

  一直安慰自己的話是:一切都會好的。當忍到極點嘆口氣嚥下那暴躁,我多想表達一下自己的真實感覺,但是我沒有,我怕影響我努力許久才偽下的情。

  單身的時候想找個依靠,當依靠有了卻想單身,多少次告訴自己一切都已是定局,好好過好好活,呵呵我卻總還以為是單身的那個我,還是想著童話般的愛情等待白馬王子的出現

  當你不懂得愛情的時候,愛情卻經常與你擦身而過;

  當你正式等米下鍋的時候,金錢卻總是遠方的呼喚;

  很多時候,我們走錯了路卻不能回頭,選擇了事業卻發現並非所愛,

  生在富貴裡想去體會窮人的滿足,生在貧困不知道富人的煩惱。

  我們經常的做夢,卻總是難以醒來;經常的幻想卻總是難以實現;

  經常的抱怨卻總是不去努力;經常的計劃卻總是沒有勇於實踐。

  不喜歡讀書,卻不得不為了文憑奔波;不喜歡運動卻難以忍受一身贅肉;

  有人說人生無奈,但人定勝天,我們可以改變。的確,也許唯有充實人生,才能彌補一些遺憾不足,讓自己快樂多一點煩惱少一點。

錯誤的作文 篇9

  看幾百年來走紅民間的三國英雄,單說武將,沒一個是曹操旗下的,全部出自劉備集團。如果某一商品要用三國武將做廣告,肯定要在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這“五虎上將”裡選一位,而決不會考慮用張遼.樂進.于禁.張頜.徐晃,沒讀過《三國演義》的人,誰知道這五個人是誰。不過在曹操眼裡,自己的這五隻虎一點也不比“關張趙馬黃”差,讓他換他還不換呢!尤其是張遼。

  瞧瞧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溫酒斬華雄,美髯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關雲長刮骨療毒,華佗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只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進前。“雁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張飛一將退敵。

  再說趙子龍單騎救主,一人衝進曹軍十萬人馬中,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一場廝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有詩說: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當下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徵袍。看他們,個個英雄虎膽,看過後讓人蕩氣迴腸.

  說起張遼,就離不開他的“八百破十萬”。有讀者詫異,八百破十萬?那不是岳飛乾的嗎?評書就這麼說的。岳飛是不是領八百人打敗了金兀朮的十萬人,我自從《三國志》裡看到——張遼帶八百人破了孫權的十萬人。

  大家知道,赤壁之戰後,曹操不是留張遼和樂進、李典鎮守合肥嗎?這一戰就是發生在合肥。但是曹操在西邊忙著打張魯,孫權瞅著是個空子,急忙率十萬大軍殺奔合肥。張遼則挑選了八百個不怕死計程車兵組成敢死隊,趁天色尚早開啟城門,片刻工夫,他“殺數十人,斬二將”。他邊殺邊大喊:“張遼在此,不怕死的過來!”直衝孫權近前,孫權大驚,手下兵將也慌了手腳,一窩蜂退到身後的土丘。吳軍眾人圍一圈把孫權保護在中間,當時張遼站在土丘下就像陽橋前的張飛,高聲衝孫權叫陣。

  孫權呢,也如當年的曹操面對張飛,死活“不敢動”。張遼畢竟只有八百人,定下神來的吳軍潮水般從後面包圍上來,張遼腹背受敵,頓成“三明治”。

  書上是這麼寫的:“遼左右摩圍,直前直擊。”大概應了“一人拼命萬人難敵”那句話。張遼殺出重圍,不過只帶出了幾十人,其他幾百人還陷在包圍圈裡。張遼又接連兩次殺進殺出包圍圈,當時孫權的部隊就軟了手腳,嚇得沒有敢靠前的了。

  這一仗打的吳軍丟了魂,曹軍信心“爆棚”。在隨後的守城戰中,張遼雖無援軍,內徑兵士七千,但硬生生扛了十幾天,直到把孫權耗的沒脾氣,幾十萬大軍灰溜溜的撤走。

  以寡敵眾不用說非常難打。《孫子兵法》給人出了那麼多主意,卻沒告訴人怎麼“以寡敵眾”,看來老將軍對這事撓腦。張遼這一仗甚至影響了魏吳之間的戰爭態勢,後來每次曹魏東路吃緊,曹操或曹丕都派張遼前去鎮守,曹家父子是看出來了,孫吳一聽張遼的名字就膽顫了。尤其是孫權,哪怕帶病守城,他都叮囑眾將說:“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遍觀三國諸名將,像張遼這種僅憑一人智鬥“八百破十萬”,且影響了今後戰局的漂亮仗,沒有第二個人打過。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也講了這場戰鬥,但沒用“八百破十萬”這樣的字眼,而且說張遼是帶了“兩千人”,還是讓李典帶一路人馬把甘寧,呂蒙引開,張遼打埋伏,《三國志》描述的那個神勇超凡的張遼盪漾無存。但是我們做一種假設,倘若這一仗是關羽或趙雲打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