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必備】兵馬俑的作文錦集5篇

兵馬俑的作文

【必備】兵馬俑的作文錦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兵馬俑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兵馬俑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媽媽去天津博物館看“秦兵馬俑”珍品展,從小我就在電視裡看過秦始皇兵馬俑的新聞,今天我真是大開眼界。

  秦始皇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皇帝,年近13歲的秦始皇剛稱帝不久,就下令為他自己修建墳墓,他認為自己是開天闢地以來第一位皇帝,所以他處處要佔第一。據說秦朝首都咸陽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城市。講到這兒真令人讚佩。

  來到展覽廳,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映入眼簾。跪射俑單腿撐地,另一條腿膝蓋向上,眉宇間透出警覺,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步兵俑面目清秀,身材矯健,身上的盔甲製作精細,是秦軍中的主力軍;騎兵俑神情穩重,一手握住牽馬的韁繩;而將軍俑則顯得異常魁偉,特別是它們的鎧甲甲片小而細,前胸還繫著彩色花結,足可看出他們的身份。

  最為獨特的是中央的一輛馬車,它由四匹馬組成,在馬車的傘下有一位駕車人。車蓋是圓形的,馬車是方形的,代表著天圓地方。在每匹馬中都有橫樑,是為了保持馬的平穩性,也是為了使馬與馬之間保持距離。駕車人手中握著四條韁繩,在車上也有四條韁繩,這是為了保持車的穩定性。這樣複雜而龐大的工程,凝結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

  透過參觀兵馬俑展,我感悟到了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他們能在幾千年前製造出巧奪天工的兵馬俑非常了不起。這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性和卓越的藝術才能。它不愧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的作文 篇2

  八月二日,爸爸帶我們去秦兵馬俑博物館,我可高興呢!

  那天上午,爸爸開著朋友的汽車帶我們去秦兵馬俑博物館遊覽。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的臨潼區,距西安市大約20多公里。一路上,沿途秀麗的城市風光,郊外大片大片的石榴園,掛滿青黃柿子的柿子園,從車窗前一掠而過,漂亮極了。

  汽車開到了博物館門前,來這裡旅遊人可真多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中國人、外國人,一群群、一隊隊,絡繹不絕。

  一進大門,迎面一座巨大的拱形建築物首先映入我的眼簾。我們先進了第一個俑坑,我問爸爸:“怎麼這麼多陶俑?”爸爸說:“這只是第一個俑坑,三個俑坑有近8000個傭人,現在出土的只有幾百個。這些傭人中包括有將軍俑、武士俑、文官俑、車馬俑、軍吏俑等等。他們身份不同,裝束不同,神態也不同。我仔細觀察,那些方陣隊伍最前面的一定是將軍俑,他們一個個頭戴金盔,身披鎧甲,手握寶劍,威風凜凜。後面那些沒有盔甲的,一個個挺胸而前,目視前方,精神抖擻,一定是武士俑。

  跟隨講解員,我們又來到了戰車俑坑,我彷佛一下子走進了20xx多年前的古戰場,戰車滾滾、萬馬嘶鳴。健壯的馬匹,拉著戰車上秦國的勇士馳騁疆場的壯觀場面。戰馬造型逼真;勇士們神態各異,或站、或蹲,摩權擦掌,強弩待發,壯觀極了。

  最讓我驚歎的是秦國軍隊的軍事指揮部和後勤保障系統。各級指揮分列,佈局合理,等級分明;後勤物資儲存豐富,堆放整齊。無不顯示出秦國軍隊的強大,國家的富裕。講解員說:“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我想:這麼宏偉壯觀的巨型工程,在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全靠民工勤勞的雙手建造。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同時也反映了封建帝王的奢侈與浪費。

  下午,我懷著戀戀不捨的心情離開了。我想:中華民族不愧是一個有著燦爛文化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一定會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兵馬俑的作文 篇3

  這天,杭州可能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但在西安,小小的雨滴夾著冰冷的寒風撲面而來。就在這個細雨綿綿的早晨,我們去了秦兵馬俑。

  俗話說得好:“到西安不去兵馬俑將後悔半生”。聽著像是開玩笑,只有去看一看,才知道這話真的很有道理。兵馬俑有三個坑,一號坑最大,差不多有七個我們學校的操場那麼大。一號坑中的兵馬俑近八千多個,但其中只有一千九百多個兵馬俑被修復完畢。你可別小看這些平平淡淡的兵馬俑,據說一具修復過的兵馬俑價值一億美金呢!

  在近處看,你才會發現每具兵馬俑雕得是那樣的細緻,那樣栩栩如生。兵馬俑的上身穿著鎧甲,每個甲片上的凹凸都刻了出來,衣服上的都雕得十分明顯,就連嘴唇上的每條皺紋、腦袋上的.每根頭髮都被雕刻了出來,真讓人吃驚不已,秦代的雕刻師真可謂能工巧匠啊!

  秦代的兵馬俑雖然看起來默默無聞,但他們卻創造了世界的一大奇蹟,讓遊客們流連忘返。

兵馬俑的作文 篇4

  現在我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兵馬俑是我國首批的5A旅遊景點,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的墓主人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生於公元前259年,13歲登基,22歲加冕親政,在他39歲時,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終於“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統一了東方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秦王朝。而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他的作為也非常多,建立了長城,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還統一法律、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統一車軌修馳道,統一思想。中國人的大一統思想形成,秦始皇的是功不可沒的。

  秦始皇的墓葬非常非常華麗,傳說裡面有江河和五湖四海。不過至今考古學家也未能挖掘出來。我就去參觀一下挖掘出來的兵馬俑吧。

  現在來到一號坑,一號坑是整個軍陣的主體,是三個俑坑中最大的一個,它東西長230米,寬62米,均深為5米,面積為14260平方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再看一看那些兵馬俑,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情、姿態沒有一個是一樣的。而且再看看細節部分,髮絲、鞋帶、指甲也雕刻得非常精細。以前的王就是用真人陪葬,但後來覺得太殘忍了,於是就換做兵馬俑陪葬。剛出土的兵馬俑,臉是紅撲撲的,頭髮是黑乎乎的,戰甲是綠油油的,鞋子是黑亮亮的,非常好看。不過現在看到的兵馬俑呈土色,因為顏料在土裡埋了太久,一接觸空氣,就馬上氧化,顏色就掉光了。

  接下來我來到二號坑,二號坑位於一號坑東北端,它的面積為6000平方米,據推測可出土陶俑、陶馬1300餘件,木質戰車89輛。二號坑是一個由步兵、騎兵、車兵、弩兵共同組成的曲尺形軍陣,又可以分為四個小陣:即弩兵陣,車兵陣,縱陣,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的聯絡成為一個大陣,又可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攻能守,靈活機動,反映迅速,是最具戰鬥力的部隊。

  來到了三號坑,三號坑看起來比一、二號坑小得多。但是三號坑是整個地下軍隊的指揮部,非常重要的。

  在秦陵西側20米處,挖掘出了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按照出土的順序分別被命名為一、二號銅車馬,兩乘車都是駟馬單轅,一號車叫高車,也叫立車,二號車叫安車也叫轀輬車,兩車的總重量為4000多斤,都是按照真車真馬二分之一比例打造的,通體用青銅製作,配以金銀飾件,再施以彩繪,它們是形體最大,結構最複雜,系架關係最完整的陪葬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

  兵馬俑剛出土時,並不是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那樣完完整整,而是破碎成瓦片。經過考古學家精心修復,才有了現在氣勢磅礴、場面壯觀的兵馬俑。兵馬俑在土裡埋葬了那麼多年,為什麼不會腐爛呢?因為這些製作兵馬俑的土不是一般的土,是把各種材料放進鍋裡,經過炒熟,變成了熟土,以熟土為原料來製作兵馬俑,所以才能完好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看到如此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兵馬俑,我彷彿看到當年大秦的鐵騎踏遍六國。

  專家點評:

  語言平淡,中心不突出

兵馬俑的作文 篇5

  復活的俑士------兵馬俑

  暑假裡,我全家去了古城西安,古城西安的兵馬俑是最有名的,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所以我們就去參觀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宏偉、豪華的地下宮殿,兵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1974年在秦始皇陵東側發現並挖掘一號俑坑,坑中有6000兵馬俑軍陣,氣壯山河,接著又挖出二號俑坑和三號俑坑,三個俑坑約有八千個陶俑一萬件兵器。兵馬俑有許多,大概分為文官俑、武士俑、將軍俑、跪射俑和馬俑。

  我最喜歡的就是將軍俑了。將軍俑又稱高階軍吏俑,目前只出土了7件,是秦俑坑中級別最高的陶俑。這類俑頭戴雙尾鵑冠,身穿雙重長襦,腳尖是方口並向上翹的鞋穿在腳上,身上穿著鎧甲,甲片是魚鱗形狀,有一角硬幣那麼小,上衣短,甲的周邊裝飾有精美的花紋圖案,雙肩與前後胸部多有綵帶系的花結,看起來英姿颯爽,威風凜凜。

  回來時我買了兩個複製俑,一個是高十五釐米,寬七釐米左右的跪射俑。這個“人”有寬大的臉龐,黑黝黝的皮膚上鑲嵌著炯炯有神的眼睛,濃黑的眉毛栽在眼睛上,鼻孔冒著粗氣,八字鬍在鼻子下方寬厚的嘴唇微張著,招風大耳為整張嚴肅的臉添加了幾分可愛,製造者把他體現的活靈活現;另一個是武士俑,有二十釐米高,七釐米寬左右。那是一張慈父般的臉,眼睛微彎,露出幾分笑意,大大的鼻子下有粗黑的鬍子。

  我非常喜歡兵馬俑,經常拿出來把玩。

  透過西安一遊,我感受到了中國的博大精深,與兩千多年前中國精湛的雕塑工藝和高超的冶金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