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精選兵馬俑作文600字彙編6篇

兵馬俑作文600字

精選兵馬俑作文600字彙編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兵馬俑作文600字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兵馬俑作文600字 篇1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很多,有萬里長城,明清故宮,敦煌莫高窟……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位於秦始皇陵的東側1.5千米處。它裡面有許多姿態各異,大小不一,各具風格的陶俑。據說把這些東西建在秦始皇陵的東方,可以在陰間保護秦始皇,使他在陰間也能過著和陽間一樣的生活。

  秦兵馬俑在人們挖掘出來後,有四個坑,因為四號坑有坑無俑,因此參觀人少。這三個坑中,一號坑最大,約有陶俑6000個,最小的是三號坑,有陶俑918個。在所有坑中,二號坑的兵種俱全,推測此坑是總主力軍陣,此坑中的陶俑排列秩序井然,不像一號坑那般雜亂。

  三號坑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一號坑為“左軍”,二號坑為“右軍”。這樣的軍陣佈局是秦國軍隊編組的縮影。

  遠遠望去,在那一道道寬闊的土牆之間,一個個兵俑排列整齊:有的神情嚴肅,佇立著思考,大有將軍風度;有的躍躍欲試,滿腔熱血,彷彿要在戰場上與敵人決一死戰;有的面帶微笑,彷彿想起自己凱旋,和家人團聚的情景……

  在所有陶俑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跪兵俑了。只見他右膝跪地,背部挺直,兩手在右側,彷彿在拉弓放箭。他自信滿滿,好像覺得自己放的每一支箭都能射到敵人。

  那些馬俑也各具特點。那一匹匹駿馬,初看似乎一樣,但仔細去瞧,則各有特色。有豎耳細聽的,也有張嘴嘶鳴的。

  所有的陶俑都幾乎和真人真物一樣大小,更讓我們感受到秦始皇“軍隊”的真實。

  望著這排列整齊的軍陣,我彷彿看到了昔日神威的秦始皇,駕著馬車,率領著他的大軍,浩浩蕩蕩地行走在天地之間。

兵馬俑作文600字 篇2

  今天是出門旅遊的第二天了,我們又乘了大概六個小時的車,趕到了西安,去了名揚中外的兵馬俑博物館。

  我們來到兵馬俑博物館門口,只見那裡遊人如織,各種膚色、各種語言相互映襯著,我們隨著人流走進了博物館的大門。

  我們這個團隊還請了導遊,兵馬俑有好幾個展廳,我們先去了一號,剛走進門,我連聲讚歎:哇!好壯觀呀!聽導遊說:1、2、3這幾個展廳中,一號最大,長230米,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不過現挖掘的兵馬俑只有現存的兵馬俑的一萬分之三!可想而知,兵馬俑的數量之多!規模之巨大!

  眼前的兵馬俑活靈活現、神態各異。有的身穿鎧甲,頭髮向後,腳半蹲,平視前方,好像想著遠方的親人;有的頭戴官帽,身披鎧甲,皺著眉頭,好像在想著攻打敵人的妙計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一個特別的俑,這個傭身披龍袍,頭戴皇冠,兩手放後,不錯,這就是秦始皇。我們不得不讚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隨著導遊,我們又去了2號坑和3號坑,2號坑裡沒有一個完整的兵馬俑,經導遊的介紹我們才明白:一號坑的兵馬俑都是經過藝術家的修補而產生,2號坑根本沒補過,有的身體完好,但是一個無頭怪俑,有的是個瘸俑,兩腿不知哪裡去了,還有的只剩下四肢,身體都不見了總體看上去凌亂不堪。三號坑和二號坑的狀況不分彼此。

  出了展廳,我很疑惑,我們國家只有萬分之三的兵馬俑被挖掘出土,其餘的為何讓他長埋於地下!也許,我國的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緣故吧,與其挖掘後不能把那些俑完好無損地儲存下來,還不如索性不去挖掘,讓他們長眠於地下,不會受到傷害。等國家日益強大了,有了能力後再去處理也不遲。也許,我們國家還不夠富裕,沒有經濟實力去開採,建房保護

  我們從兵馬俑出來,又去了華清池,去領略古代四大美女的楊貴妃的風采。

兵馬俑作文600字 篇3

  隔一重山水,致我回不去的原鄉。冷月如霜,波光素影,品茗夜讀,凝望深邃夜空下的點點繁星,思緒飄飛,時光流轉,穿越一個神秘而又古老的時代。

  20xx多年的黃土地古老而神秘,跨越20多個世紀,一支龐大的地下軍陣軍團還世界一個奇蹟!天降大旱禍兮福兮,若不是一雙能手偶然穿井於地下,你還會沉睡幾個世紀?歷經劫難,你神話般的甦醒重見天日,當20xx年前的秦軍以8000餘兵馬俑的恢弘磅礴陣勢展現在世人面前,雄渾的威懾力讓整個世界為之一震。20xx多年來這支龐大的軍團長埋黃土默守著秦魂王靈,披甲執銳,視死如歸。武士俑揚眉張目,堅定果敢,隨時準備擊敵百萬;御手傭緊握髻繩,目視前方,彷彿嚴陣待命而發;戰馬傭膘肥體壯,兩耳豎立,昂首嘶鳴,似乎奮力疾蹄於雷霆萬鈞的'戰場之上......

  親見這歎為觀止的史秦遺蹟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不覺而生,一個個肅立冷峻的戰士,一匹匹強健善馳的戰馬,一件件古老精細的兵器,跨越千年絲毫都富有神祇的靈性。當神秘揭開的一瞬我夢迴秦朝,彷佛這一切都變得鮮活生動起來,穿越那戰國時期秦王一掃六國統一天下的時代,我看到那波瀾壯闊的金戈鐵馬和半城煙沙的氣吞山河。長河落日,孤雁雲天,秦軍猖狂霸氣於六國之上。飛沙狼煙,鼓震金鳴,群豪與共在中原掀起一場風雲叱吒。征戰,弓箭,戰馬,神殿......一顆雄心,一場廝殺,一曲神話。血染黃沙,軍營帳內,秦王運籌江山指點天下。西風劍吼,縱橫捭闔,這位曠世君王在中華大地上締造一段神話。千秋功業雖成,奈何盛世煙花璀璨如一瞬,弦驚霹靂動天於一時。殘陽如血,凡身肉體終逃不過黃土碑文墓銘下的長眠。日月洪荒越經年,當千年之後百代之過,當年烽煙四起的黃土戰場極盛大秦的星月神話如今平靜唯一輪明月;時過境遷,星斗恆在,青光微透,留重重謎團供與後人談......

  缺月疏影,夜色如水,涼風又起,凝視飛螢明滅,我冥想那一遠古而又神秘的時代,許久,許久……

兵馬俑作文600字 篇4

  你知道秦始皇陵兵馬俑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嗎?是一尊跪射俑。

  專家介紹說,這尊跪射俑被稱為“兵馬俑中的精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傑作”。秦兵馬俑坑至今已出土一千多尊兵俑,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復。而這尊跪射俑是儲存最完整,唯一沒有經過人工修復的兵俑。仔細觀察這尊跪射,就連衣紋髮絲都還清晰可見。

  是什麼原因使跪射俑經歷幾千年還得以儲存的如此完整呢?

  專家說,這得益於跪射俑的低姿態。首先兵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的土木結構,當頂棚坍塌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俑和兵馬俑首當其衝,頂住土木,低姿態的跪射俑受損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做蹲跪的姿式,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支撐上體,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性,就像地震時專家所說的“救命三角”一樣。跪射俑與兩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傾倒、破碎,因此在經歷了兩千多年風霜雪月,日曬雨淋後依然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由跪射俑想到處世之道。我們做人處世又何嘗不像跪射俑一樣呢?

  初涉世事的年輕人,往往個性張揚,太過於孤傲不能正視自己的實力與目標,率意而為,不會委曲求全,結果可能是處處碰壁。或許這對於初涉世事的人是一個可以銘記終身的教訓。而涉世漸深後,就學會分清輕重,知道了主次,學會了內斂。少爭風頭,不爭閒氣,專心做事,就像跪射俑一樣保持生命的低姿態,學會避開無謂的紛爭、意外的傷害,從而更好的保全自己,發展自己,成就自己。

  學會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適當的低姿態,絕不是一種懦弱和畏縮,而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兵馬俑作文600字 篇5

  大家好,我是秦兵馬俑展覽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超”,今天我將帶領大家探索秦兵馬俑的奧秘,解讀它們背後的故事。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秦兵馬俑了,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城東,俑坑長320米,寬128米,大約有50個籃球場那麼大,關於它的發掘,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有一天,兩個農夫在一塊山坡上挖坑,挖著挖著,鐵鍬好像碰到了什麼東西,挖出來一看,是一塊小小的瓷片和一個陶做的人頭,於是他們立刻就向文物部門做了彙報。考古專家經過多年的發掘、討論後認定,這就是秦始皇陵墓的兵馬俑!

  秦始皇是秦國的開國君主,也是我國第一個皇帝,他統一了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王朝,在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他的兵馬俑規模宏大,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種類繁多,個性鮮明。

  大家請看,這位身穿鎧甲,頭戴長冠、雙手抱起的是什麼俑呢?沒錯,就是將軍俑!看他那風度,一看就是所向披靡、身負重任的大將軍!

  這位身穿鎧甲、跪在地上、雙手呈拉弓狀的是什麼俑?您說是步兵俑?錯了,這是大名鼎鼎的跪射俑!大家再看看其他的兵馬俑,有的露出微笑,好像打了勝仗勝利歸來似的;有的人神態自若,非常平靜;有的人眉毛上揚,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好像正在罰站軍姿!輕輕地靠近他們一下,好像還能感覺到他們的呼吸聲呢。怪不得秦兵馬俑被稱為中國文化遺產之一!

  我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希望您能在秦兵馬俑學到更多的知識,對我國的光輝歷史有更多的瞭解!

兵馬俑作文600字 篇6

  法國總理希拉剋曾說過:“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國。”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是炎黃子孫們的驕傲。

  關於秦陵兵馬俑有許許多多的傳說,有人說,你可以在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找到你的臉,也有人說,兵馬俑是皇帝懼怕天神的懲罰而“招募”計程車兵。不論如何,兵馬俑是中國人的驕傲。而今天,我就有幸來到西安來觀賞了這一大奇蹟。

  兵馬俑塑像非常精緻:俑的頭髮是一根根刻出來的,眉眼鼻口逼真得像真人。俑的鎧甲層層密密,疊在一起。兵馬鎧甲的這種設計非常實用,戰鬥衝鋒起來,人不會受到鎧甲的束縛,可以輕鬆應戰,而馬也不會因鎧甲的重量行動不便,能在戰場上飛馳,這可是真人需要用的鎧甲,竟然連陶俑都“穿”這麼精緻的鎧甲,秦始皇對兵馬俑的設計可真是嚴格啊! 兵馬俑的相貌也各異:有的沉穩剛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有的凶神惡煞,真可謂是栩栩如生。

  那些穿窄袖戰袍外套,披掛齊腰短甲,腳登緊帶獸皮鞋,頭戴防風帽的,顯然是些機警的騎兵。還有身穿胡服,外著鎧甲,頭帶軟帽,足登短靴,一手牽馬一手提弓的騎士;有頭帶長冠,兩臂前伸,雙手握髻,技術熟練的御手;有頭戴長冠,穿戰袍,著長甲,手執無鉤的下級指揮官;有頭戴鶴冠,身著彩色魚鱗甲,雙手扶劍,氣度非凡的將軍。

  兵馬俑,很神聖的一個詞,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炎黃子孫的驕傲。在世界新八大奇蹟中,中國的兵馬俑上榜了,1974年3月29日,當這個陵墓被發現起,就註定這裡將不平凡。6月13日,倍受矚目的第三次挖掘展開了。我相信,一定會擁有新發現。儘管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發達,在估計下還要50年才能完全開掘秦始皇陵,但是,兵馬俑這個奇蹟縈繞著我們不止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