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傳統> 傳統節日作文範文(精選12篇)

傳統節日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範文(精選12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範文(精選1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節日作文1

  辦年貨、掃塵、貼對聯、拜神祭祖、包餃子、放煙花都是春節的習俗,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包餃子。

  去年春節,我試著包餃子。媽媽和外婆早早地和好面,外公則在一旁叮叮噹噹地剁起餡來,裡面有韭菜有肉,再放入各種各樣的調料,攪拌均勻,香味兒已經陣陣鑽入鼻孔。外婆把和好的面掰下一塊,搓成長條,再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輪到我了,我負責用擀麵棍擀出又圓又薄的麵皮,這活看著容易做著難,不是面皮厚薄不均勻,就是不夠圓,勉強湊合著用吧!我擀了好久,我把我擀好的麵皮“運"給媽媽,我媽媽包餃子可厲害啦!不僅速度快,而且樣子美觀。看得我心癢癢的,於是我試著也包了幾個,不是餡包得太多,就是餡放得少了,我的"傑作"一大一小,樣子真難看。媽媽幫我重新收拾了一下終於胖瘦適中了!我不氣餒,又包了好幾個,哈!哈!哈!餃子餡掌握得越來越好了,花紋也會捏了。此時,外婆都露出了羨慕的目光。一排排餃子就像胖娃娃整整齊齊地蹲坐在那裡,可愛極了。

  剛下鍋的餃子旋轉著,時沉時浮,過了一會兒,餃子全浮上來了。又過了兩三分鐘,餃子變得晶瑩剔透,肚子圓鼓鼓的。

  餃子熟了我嚐了一口,真香,太好吃了,人間美味啊!

  傳統節日作文2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秋節啦!

  中秋節論吃,當然少不了吃月餅了。我這個人吃月餅很挑,從來就只吃豆沙,蛋黃餡的。小時候我吃月餅就只挑一個月餅,如果是豆沙、蛋黃的,那我就美美的吃下去,但如果是五仁的,我就會毫不猶豫的給媽媽吃。

  中秋節說到吃月餅,怎麼少得了賞月呢?中秋節的月亮是一個玉盤,十分圓潤,同時也表示出中秋節的含義:“團團圓圓”。“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呢,一邊吃著月餅,一邊看著月亮,一邊聽著媽媽講著嫦娥奔月的故事心想:后羿在中秋節這一天想必會思念月亮上的嫦娥吧,而住在月宮中的嫦娥也會懷抱玉兔懷念曾經呆過的人間吧!

  小時候的我就是那麼幼稚,月亮也是那麼純淨,慢慢的,我長大了,再次等到中秋節,再次去賞月,坐在陽臺上看著一陣風把月亮推出雲層,心裡不再是嫦娥奔月,而是不自覺的浮現出奶奶和藹可親的面容,我遺憾沒有好好珍惜與她的時光,沒有好好孝順她,就這樣永別了。一陣冷風把我帶到了現實,我又抬頭望望月亮,今年的月亮看上去似乎又帶了一絲絲傷感。

  中國古代人總是喜歡借月亮抒發感情,我不但喜歡月亮,也喜歡中秋節的含義:團團圓圓。

  傳統節日作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各具不同的民風民俗,也有獨具匠心的節日習俗。我們此城最具特色的傳統節日那還得屬地藏節,快來看一下我們是怎樣過地藏節的吧!

  地藏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三十,據《光緒慈溪縣誌》記載:“晦日七月,各家兒童插香於此,或以燈果祀地藏王。”農曆七月三十日據說是地藏菩薩的生日,每家每戶都要點燃地藏香這樣可以保佑自己以及家人健康,還可以保有失去的親人在陰間裡過的幸福。

  這次我們還是按照節日習俗,一起過地藏節吧!這天,奶奶拿出一碗清水,慢慢倒入土裡,我不解的問:“為什麼要倒清水?”奶奶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今天,是地藏節,是地藏菩薩的生日,她平時是不睜眼的,只有在這一天才睜眼,倒一碗清水讓地藏王明目。”我似懂非懂,但卻口是心非的說:“哦,我們去插地藏香。”爸爸拿出了一大把地藏香,分給我們三個小孩,又幫我們點上香,“我們來比賽誰插得快。”弟弟提議。我一口答應了下來。可是,過了一會我就後悔了,地藏香薰得我直咳嗽,我只好忍著。我把香插在土裡、縫隙裡、沙堆裡……“終於插完了。”我擦擦汗,高興的說。看著門前全是一點一點亮亮的就像天空中的點點繁星,美麗極了!插完香,我立馬躲進屋裡,避邪驅妖。

  這就是一年一次的傳統節日——地藏節。我希望著傳統節日能一直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體會到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的魅力。

  傳統節日作文4

  我們中華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

  神話傳說,每當過年時有一個無惡不作的怪物叫“年”,每次都來破壞人類的村子。有一天,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來到了人們的村子,他說道:“誰可以讓我在他家住一夜,我就幫他趕‘年’。”說到這兒,一位年輕少年就把老人帶到了家裡。“年”來了,人們害怕極了!老人出來了,把一枚硬幣使勁地摔在地上,“年”嚇了一跳,然後人們都這樣做,把“年”嚇跑了,這就是鞭炮的由來。

  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買上了炮,就連我家也買了。我們去了舅媽家,因為那裡是農田,我左手拿著竹竿,右手拿著鞭炮,然後把鞭炮放在竹竿上面一點火,“噼裡啪啦”的聲音實在是太大了,似乎整個農村都聽到了。這讓我想起了宋代王安石寫的一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真有趣!

  我舅媽把中央的煙花點燃了,只見一道金光衝進了黑漆漆的天空,家人們都讚美道:“真美啊!”每到晚上十二點,電視機裡都會倒計時“十、九、八、七、六……”,然後說一聲過年啦!這時外面就有很多煙花飛上了天空,就像無數位美麗的仙女下了凡間。

  當然了,千家萬戶都不會忘一件事:發壓歲錢。我今年表現很好,足足收到了3000元的壓歲錢,他們都叫我小富婆。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我國永不停息的節日,這個節日我過得非常開心,同時也成了小富婆。

  傳統節日作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一個美麗而快樂的小姑娘,每年她都會來到咱們身邊。

  春節還有一個好玩的傳說呢。以前,山上有一隻叫“年”的怪獸,一到春節就下來吃可憐的老百姓。一年,怪獸“年”又來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把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把飯放在竹裡燒“噼裡啪啦!”把年嚇得不敢出洞。從此,這種辦法就流傳下來了。

  春節來到的時候,我總是要求買爆竹,因為它好玩又好看。我最喜歡金龍魚牌的“扔炮”。我輕輕地將“扔炮”放在地上,弟弟總會機靈地用他的小腳踩一下扔炮,又馬上躲在我身後,經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有時候,弟弟會向我要“子彈”(扔炮),然後朝我投向子彈。“啪”!“弟弟,你這不是恩將仇報嗎?”弟弟總會吐出他的舌頭,說我聽不懂的“嬰語”,彷彿在說:“哈哈,笨蛋姐姐一個!這都躲不開”我和小弟總會穿著喜洋洋的衣服在“火海”中跑來跑去。

  有時候,爸爸會買幾幅春聯回來。我常常會跑向書房,拿出毛筆和墨汁,準備寫春聯。爸爸先將春聯鋪在桌上放平,接著,把祝福語給我想好,萬事俱備,只差開始寫!我握起筆身,軟軟地粘一下墨汁。可以了,橫橫……好了。寫完了。字寫得可好看哩!不信,你去看看!

  我愛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6

  春節可以說是我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了。古稱元日、元旦等,俗稱過大年。實際上古代的春節是指24節氣中的立春。過春節一般要祭灶、掃塵、吃年夜飯、拜年、守歲等。

  春節一定要吃餃子,因為晚上11點至第2天凌晨1點為子時,交子即新年和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象徵富足。今年春節我幫媽媽也包了好多蘿蔔肉餡兒的餃子。先要準備好肉和蘿蔔,用來做餃子的餡。把肉切成小塊,放進絞肉機裡絞碎。然後把蘿蔔擦成絲,到鍋裡燙。燙好之後把蘿蔔的水分擠掉,然後剁碎。我把肉和蘿蔔一起混合,加料酒、鹽、香油攪拌均勻之後餡兒就做好了。之後再把餃子皮分開,周圍蘸些水,中間放上和好的餡兒,把它包起來,一個可愛的餃子就做好了。吃著自己包的水餃,心情格外好!

  過春節不僅要吃餃子,還有剪窗花呢!我小的時候每年過年外婆都會給我剪好幾個紅彤彤的窗花。我覺得挺好玩,就跟著外婆一起學習。首先把一張紅顏色的紙對摺,對摺成你需要的形狀就可以拿剪刀開始剪了。先把多出來的那部分的用剪刀剪掉,然後剪幾個自己喜歡的形狀,然後把它慢慢開啟,一個美麗的窗花就做好了。然後用膠水小心的把它粘在窗子上。今年我自己也剪了好幾個窗花貼在窗戶上,我覺得瞬間窗戶變漂亮了,很開心!

  過春節真有趣,我希望天天年都是春節。

  傳統節日作文7

  正月初十二,因有事去了姥姥家,順便走馬觀花的看一下燈。

  去的時候興致勃勃,看到燈的第一眼,興致先涼了一大截,什麼燈呀!難到沒有安完,不可能。可是……,一眼望去,全是燈籠,大的、小的,幾乎沒有別的。再往前,看見有許多燈都是今、去年的。還有些燈連改都沒改就放上去了,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龍年大吉”,門口有個“二龍戲珠”,還有“龍鳳呈祥”,前面剩下的全是燈籠了。

  現在人,過洋節,中國傳統節日都不重視了,記著2年前燈,不但這一條街全是,並十分有趣,還有茶藝、變魔術和猜謎語。如今,各種傳統節日越過越沒有“味”了,而更多的人越來越關注洋節,什麼情人節亂七八糟的比過年還隆重。

  再到張店看看隨人等很好看,也不像山鋁一樣單調,但是燈的內容卻少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味,而且原來看燈的人會專心致志的去看,神情十分專注。現在人一邊走一邊聊QQ、發微信、聽音樂。似乎這些人不是來看燈的是來溜達的。

  有些人說現在提倡節儉,製作燈是一件浪費的行為,那為什麼一些洋節,過得十分“有趣”,在商店裡,一道什麼情人節全商場掛滿了氣球,壯觀!一到傳統節日,冷清!這樣下去,中國還是“中國”嗎?

  看燈的人還是和原來的人一樣的絡繹不絕,但每個人的心中的興致卻減少了。

  傳統節日作文8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其中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在中國這麼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有: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五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等20多種。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

  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衰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湧到江邊去憑弔屈原,有的人還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汩羅江,去餵魚蝦,預防魚蝦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習慣。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後的激烈的場面就像屈原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記得去年五月初五,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涵江白塘湖看賽龍舟比賽。

  當天早上八點左右,我們到了稱之“白塘秋月”的白塘湖觀看比賽。寬闊的湖裡那一艘艘、一排排整齊又漂亮的龍舟,你追我趕,飛過江面,舟上,一位位划船手齊心協力地划著船,還隨著船頭的鼓聲唱著歌,喊著號子,場面非常壯觀。湖岸上的觀眾密密麻麻,挨挨擠擠,有人揮動雙手,喊著:“加油!加油……”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我能吃到香噴噴的粽子,更重要的是能使我看到精彩而又壯觀的賽龍舟的場面,讓我難以忘懷。

  傳統節日作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在門上、窗戶上貼滿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房間裡掛滿了大大小小、紅彤彤的燈籠,好看極了!

  夜幕降臨,大街小巷裡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氣洋洋的氣氛。爸爸媽媽燒了一桌好吃的菜,有色澤紅潤的紅燒肉,有香辣鮮美的油燜大蝦,有外焦裡嫩的油炸雞腿……“哇,好美味哦!”看著這些美味的菜餚,我不禁饞得垂涎三尺。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這個小饞貓,快和弟弟一起擺碗筷去!”我和弟弟迅速地擺好碗筷。開飯了,我們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爺爺笑呵呵地說:“你們兩個小傢伙,別急,吃慢點兒。”我們享受著滿桌的佳餚盛宴,桌上有火鍋、熱炒、點心等,火鍋象徵著紅紅火火,魚肉象徵著年年有餘(魚)……我們邊吃邊說笑,談著一年的收穫,個個喜笑顏開。

  窗外響起了煙花、爆竹的聲音,我往窗外看去,只見天空中的煙花五彩繽紛,紅的,黃的,藍的……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流星一閃而過,有的像明亮的星星在閃爍,真是太漂亮了!這時,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圍在圓桌前,樂呵呵地看著精彩的節目。有趣的小品、相聲逗得我和弟弟兩個人捧腹大笑。

  這是一個多麼開心,多麼讓人難忘的除夕啊!熱鬧的一家人,笑著說著,伴著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幸福一點點融在歡快的笑聲中,融化在每個人的心裡。

  傳統節日作文10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給我們留下無數寶貴的財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絕對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幾乎每一年,我們都會因為某個傳統節日的到來,開展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活動,共同慶祝我國獨有的傳統佳節活動。

  在中國的各大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那絕對非端午節這個節日不可,在這一天,我們不僅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划龍舟比賽,還能在端午節的`這天,吃到美味鮮甜的大粽子,這是我們中國最為獨有的端午風俗之情。

  端午節傳承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端午節的起源,據說是人們為了紀念楚國大忠臣屈原,他以身殉國,投江而死,一身愛國之心感動不知多少民眾。人們為了紀念屈原,紛紛將粽子投入河中,期待用粽子餵飽魚群,而不去傷害屈原的軀體,同時還在江中駕馭舟船打撈屈原的軀體。隨著日久天長,人們長此以往的堅持,也漸漸形成我們如今熟知的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習俗,變為我們現在端午節每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活動。

  而在今年的端午節中,我就與母親一起體驗了應該如何包一個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時候,我都是等著美味粽子出爐開吃。而這一次我親自體會到了包粽子的樂趣,用兩片長長的粽葉,折成一個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黃黃的糯米,塞進幾顆美味的臘肉,最後使用小草繩一綁,就成了我最喜歡的大粽子了,今後我也要在端午節這一天,親自做出我喜愛的大粽子。

  傳統節日作文11

  過大年,鬧新春,這無疑是人民最快樂的日子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貼對聯,掛燈籠,張燈結綵,我們在戶外開開心心的嬉戲玩耍。燃放煙花爆竹,大人們也高興的不亦樂乎!

  你們知道春節的由來嗎?就讓我來講給你們聽吧:從前有一座山的腳下有一個小村莊,山上住著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它就會出現,嚇唬山下的村民,所以每年春節的時候,村民們就會關緊門窗都不敢出門,有的村民嚇得春節都不敢待在這個村莊。有一天村莊裡來了一位老爺爺,在這個村莊安頓了下來,轉眼間又一年春節來到了,村民們又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可老爺爺說:“我不走,我有辦法對付它”。他讓村民們把對聯和門畫貼在門上,在門口放些鞭炮…村民們都半信半疑的躲在屋子裡,到了晚上怪獸“年”出現了它走到老爺爺門前,看到門上的門畫和對聯嚇得叫了起來,老爺爺知道是怪獸“年”出現了偷偷的點燃了鞭炮,“年”聽到鞭炮聲嚇得拔腿就跑,跑回了山上再也不敢下山了。

  村民們都疑惑老爺爺是怎麼把“年”趕走的?老爺爺告訴他們“年”怕紅色的門畫和對聯,怕鞭炮的響聲、還怕明亮的燈光。春節貼門畫,貼對聯,和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被人們世世代代傳承。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剪窗花、包餃子、吃湯圓、守歲、看春晚、拜年發壓歲錢、逛廟會……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要世世代代傳承我們中國的優良文化傳統。

  傳統節日作文12

  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多,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這天人會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去老家,我到老家的時候看見了奶奶在廚房裡包粽子,我也一起去包粽子的材料,有粽子,糯米,蜜棗,細細的麻繩。我先把粽葉分成了好幾份,然後把糯米放到那裡,把米棗放在,糯米的中間把粽葉合上去,再用麻繩纏起來,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們一小會就包了滿滿的一鍋粽子,放點水,那我奶奶粽子煮熟了嗎?奶奶說再等一小時就好了,我們等了一小時過後了,奶奶從鍋裡拿出了香噴噴的粽子,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吃了一個還不夠我吃了很多我吃飽了。我去了老家的樹林裡,每棵樹上都有一個鞦韆,我的小夥伴們都來了,我們在這裡玩耍。

  爸爸要帶我去了這裡最近的大海,我們看別人賽龍舟裁判人員拿著訊號槍往天上一蹦,只見在划船的人拿著像掃把一樣的東西,用力的一劃有的人在划船有的人在敲鼓好像在划船的人加油,我看見了一一架龍舟,劃得非常快,裡邊的人他們非常的,齊心協力,他們隊的一個人說我們要繼續加油,馬上就要到終點了,最後還是他們成為了第一名,他們村子的村長說你們真厲害。

  這就是既好玩又有趣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