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6篇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1

  大班活動《喜洋洋》說課稿

  一、說教材

  《喜洋洋》是省教材大班上冊的一個打擊樂活動。我選擇此活動是因為:

  1、藝術活動的重要性:用音樂的方式開啟幼兒智力的大門是一條捷徑,音樂在幼兒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綱要》明確提出“要利用藝術活動激發幼兒情趣,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

  2、幼兒感興趣: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幼兒藝術教育更注重他們的活動過程。教育過程又要求幼兒在活動中首先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獨特的思考方式,挖掘幼兒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大班幼兒對《喜洋洋》樂曲非常熟悉,對過年“包餃子”的話題也很感興趣。於是教師把幼兒興趣放在第一位,制定完整的活動流程,給幼兒營造一個寬鬆、快樂的學習氛圍,使藝術活動轉變成兒童內在精神的創造性表現。

  3、符合幼兒現有水平

  目標:

  1、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演奏的興趣,引導幼兒體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

  2、引導幼兒在學看圖譜的基礎上進行節奏練習,培養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力、表現力,訓練幼兒反應敏捷、配合默契的能力。

  3、活動準備:《喜洋洋》磁帶

  二、說教法

  這節音樂活動我利用激發興趣貫穿整個過程,鼓勵他們的積極性,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引導幼兒敢於表現、敢於創新、樂意合作的學習精神。使用的教法有:

  1、體驗法:教師用親切、溫和的語言引導幼兒圍繞“包餃子”話題,透過幼兒已有經驗,鼓勵幼兒想象、模仿各種包餃子的動作,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肯定幼兒的表現,在體驗中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樹立其自信心。

  2、遊戲情境教學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我利用幼兒熟悉的“包餃子”的遊戲情節,結合樂曲《喜洋洋》,把擀、捏、舀、盛的動作滲透到節奏裡,引發幼兒融入到熱烈、歡快的氣氛中,掌握樂曲的節奏,瞭解曲式結構。

  3、整體與分段相結合的教學法:幼兒用豐富有趣的身體動作對音樂節奏整體感受樂曲;把動作節奏轉化為樂器演奏節奏;最後合奏。整個過程使幼兒獲得整體-分段-整體的音響效果,促使幼兒在合作中注意自己與其他聲部的協調。這種方法著眼於幼兒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也注意學習的結果,使幼兒能夠較完美地演奏作品並享受演奏的樂趣。

  4、直觀教具法:音樂與其他藝術一樣,具有形象性特點,幼兒園音樂教育常常透過刺激幼兒的感知覺,去理解音樂中生動的藝術形象,情感與思想。身體動作總譜就是聲勢練習也就是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將擀、捏、舀等動作運用其中,為等下配器埋下伏筆。最後讓幼兒自主選擇樂器、看著圖譜探索樂器如何配樂演奏,學會合作分享,激發幼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興趣。

  三、說學法

  1、循序漸進法。首先以“包餃子”遊戲形式感受樂曲的曲式結構,接著看圖譜用語言節奏和動作節奏相結合,具體掌握節奏型,最後匹配樂器進行合奏。讓幼兒逐層深、入地瞭解音樂作品,表現音樂形象,促進了音樂能力的發展。

  2、多渠道參與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物件,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因此,活動中我們讓幼兒跳一跳、看一看、說一說、敲一敲等豐富的活動,讓幼兒不知不覺的完成學習目標。

  3、操作法:活動的前幾個環節幼兒已初步熟悉了音樂與節奏,我趁熱打鐵,將幼兒已有經驗遷移到使用樂器上,讓幼兒在操作練習中進一步感知樂曲A、B、A的曲式結構以及感受歡快、祥和的節日氣氛,鍛鍊幼兒與同伴的合作能力及反應能力。

  4、探索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我們不斷的設障,讓幼兒不斷接受挑戰,如讓幼兒自己嘗試配器、加大鼓、等,幼兒自主選擇樂器後,老師引導幼兒根據曲式結構特點,結合圖譜為樂曲探索選擇樂器演奏的最佳方法,目的是讓幼兒在探索嘗試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樂,體驗樂曲的歡快、熱烈的氣氛,更好地為目標3服務。讓幼兒透過商量、比較,使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出更合適的演奏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音樂進場、感知樂曲→模仿動作、熟悉節奏→聽音樂看圖譜、熟悉樂曲→樂曲演奏、表現樂曲

  創設情境,興趣匯入。

  1、在歌曲《新年好》的音樂聲中,教師帶幼兒邊唱邊表演,營造一種歡快喜慶的氣氛。

  2、談話:我們這過年的時候都有什麼活動?過年的時候大家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喜歡吃些什麼?

  二、完整欣賞,感受樂曲的情緒。

  1、北方的小朋友過年的時候呀,喜歡吃餃子,小朋友你們吃過餃子嗎?你知道餃子是怎麼做的嗎?

  2、這麼好吃的餃子,你想來做嗎?包餃子肯定是件很開心的事情,我們來為它配上一段好聽的音樂吧!(幼兒完整欣賞)

  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聽起來怎麼樣?你最喜歡哪一段?

  3、教師小結:這首樂曲節奏活潑,輕快,旋律優美,是山西的民歌,表現了一種喜洋洋的氣氛,適合在熱鬧開心的時候播放,所以大家就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喜洋洋》。

  三、分段理解,想象動作。

  1、欣賞第一段:小朋友可以一邊聽一邊想一想:聽了這段音樂是快的還是慢的,聽了以後你覺得怎麼樣?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如果是在包餃子的時候可以用來做什麼事?(擀餃子皮)

  2、欣賞第二段:這一段和第一段一樣嗎?哪兒不一樣?你覺得這段音樂人們在

  (一)幼兒隨老師聽《喜洋洋》音樂進場,老師引導瞭解樂曲。

  為了營造歡快、熱烈的氛圍,活動一開始我就讓幼兒聽《喜洋洋》音樂進場,“小朋友們和老師聽音樂進教室啦!”緊緊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融入到樂曲歡快、熱烈的氣氛中,透過提問“你聽了曲子感覺怎麼樣呢?你想幹什麼?”激發幼兒在初步瞭解音樂的基礎上表達對音樂的感受,也為下一環節幼兒用動作表現樂曲埋下伏筆。

  (二)以“包餃子”為主題,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引導幼兒創編動作,熟悉節奏。“包餃子”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我從生活經驗出發,把“包餃子”這一情境作為幼兒學習的橋樑,利用情境教學法幫助幼兒熟悉樂曲的節奏。“小朋友們是怎樣包餃子的呀?我們一起來包好嗎?”“擀擀擀擀??”老師將樂曲的節奏引入到“包餃子”的情節裡,透過幼兒體驗擀、捏、舀、盛的動作,為下一步的看圖譜學習做鋪墊。這樣的學習方法,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才會去大膽的表現、去創想,從而使活動重點在這一環節中有所體現。

  五、活動延伸

  幼兒在這個活動中已完全掌握了樂曲的演奏方法,對打擊樂活動抱有濃厚的興趣,為此,我擴充套件幼兒的思維,讓他們探尋周圍生活中可以發出聲音的一切物品或材料,繼續為樂曲伴奏,以提升他們的演奏經驗,進一步激發幼兒與同伴合作演奏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2

  指導思想、設計意圖

  《秋天》是一篇優美的文學作品,它描述了一個詩情畫意、色彩斑斕、生動有趣的秋天的畫面,以孩子的視角將小樹葉想象成小動物的遊戲道具,充滿了兒童情趣。作品不僅能讓幼兒深深地感受到、想象到豐富的秋天的美景,又給幼兒留有無限寬廣的想象空間。而在幼兒的繪畫創作中,欣賞感受始終是第一位的,幼兒表現創作的慾望只能透過充分感受才能萌發,又只有在表現創作的親身體驗中才能領悟美的真諦。所以我想用這篇富有想象和童趣的散文詩來營造一個優美動人的意境來感染幼兒,將小樹葉的旅行作為幼兒想象的線索,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美,創作美。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的源泉。因此,如果不能培養孩子自己開拓生活的原動力,教育就失去了意義。”由此可見,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讓幼兒積極大膽的想象,大膽地表現自己獨特的、創造性的想法,對於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是多麼重要。而優美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啟迪智慧,給幼兒豐富的情感體驗,更能引發幼兒將內心的強烈感受用自己的表達方式自由地釋放出來.從而得到審美心理的滿足和情感的昇華。在大班主題活動《美麗的秋天》中,我嘗試將美術活動《小樹葉去旅行》與語言活動相整合滲透,使幼兒獲得完整的審美體驗。

  一、實踐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播放《秋葉》ppt,引出活動,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ppt中展示各種樹葉)2.提問師:你認識這些樹葉嗎?還知道哪些樹葉?

  幼:楓樹的葉子、梧桐樹的葉子、銀杏的葉子、香樟的葉子、水杉的葉子……師:這些樹葉是什麼顏色的?

  幼: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

  (二)基本部分

  1.欣賞配樂散文詩“秋天”,引出主題繪畫內容。

  師:小樹葉飄到哪裡,誰跟它做朋友,是怎麼玩的?

  幼:小樹葉落到水裡,小魚,把小樹葉當成傘。

  幼:小樹葉落到岸邊,小螞蟻,把小樹葉當成運動場,跑步。

  幼:小樹葉飄到空中,小燕子,把小樹葉當成信。

  師:真有趣,沒想到,小樹葉去了不同的地方,開始了有趣的旅行。

  2.繼續觀看ppt,引發幼兒對色彩的聯想與想像。

  師:小樹葉還會飄到哪裡去旅行呢?會遇見誰呢?

  (樹葉出現在藍色畫面中)師:秋葉飄到了哪裡?你怎麼知道的?

  幼:到天空了,因為天空是藍顏色的。

  幼:到海里了,因為水是藍的。

  師:在這裡的旅行小樹葉會碰見誰?發生了什麼事?

  幼:它們在天上飛,碰到了雲彩,然後就落到了草地上。

  幼:它在大海邊遇到了小貝殼,小貝殼把它當成了小船,它們倆浮在水面上一起玩……(小樹葉出現在綠色畫面中)師:這次小樹葉飄到了哪裡,會發生了什麼事?

  幼:他會遇到小松鼠,叫小松鼠趕快準備過冬的糧食。

  幼:它遇到了毛毛蟲,和毛毛蟲一起聊天,又在草地上遇到小鳥,小鳥帶著它一起飛走了……(小樹葉出現在白色畫面中)幼:小樹葉飛到了雲上面,雲帶著它到了太陽那裡,它們一起唱歌、跳舞。

  幼:小樹葉到了雪山上,它找到小海豹和它一起玩。

  幼:它到了北極的一棵樹上,跟北極熊打招呼。

  ……(樹葉出現在棕、黃、紅、紫、桔、粉色畫面中,引導幼兒對其他色彩進行聯想。)師:這裡有許多顏色,有這些顏色的地方,小樹葉都想去。你們猜猜它想去哪裡?在這些地方又發生了什麼事?請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3.幼兒自選顏色紙張,繪畫《小樹葉去旅行》的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師:如果你是一片小樹葉,你想去哪裡旅行?會遇到誰?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請你選擇你想用的的紙,把小樹葉去旅行的故事畫下來。

  創作要求:大膽想象,大膽表現,合理設計自己的畫面,主題突出,畫面豐富。

  創作中隨機討論,發現好的及時生生互動,汲取好的經驗,互相借鑑;對錶現有困難的幼兒及時幫助,引導他們抓住主要特徵去表現,表現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或可以翻閱動物畫冊;對作畫簡單的幼兒及時提醒,隨機討論,能讓自己的圖畫也變得好看嗎?怎樣變?引導幼兒在後面或前面新增影象,使畫面更豐滿。

  繪畫好以後,請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裝飾。

  4.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

  將幼兒的作品佈置在大幅的《秋天》背景圖中,集體欣賞、講評。

  請部分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故事,讓幼兒討論:哪張畫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張畫最與眾不同?哪個小朋友的畫想象最有趣?你覺得什麼地方可以學的?等等。

  師:在這個美麗的秋天,每片小樹葉的旅行都是那麼豐富有趣,你們的每幅作品都是那麼獨特,想象豐富、色彩和諧、構圖豐滿。讓我們一起扮做小樹葉到外面旅行去吧。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扮演小樹葉離開活動室。

  2.整理作畫材料和工具。

  二、收穫與體會

  1.教師評價(語言鼓勵表揚、物質獎勵)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讓幼兒大膽想象、積極表達、恰當表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不同,有的孩子會受同伴思想的影響,束縛想象力,也有的幼兒雖然有豐富的想象,但語言表達能力不夠、繪畫表現力卻不夠,有的孩子本身所具備的技能技巧不能滿足他們旺盛的創作慾望,因此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大大表揚孩子的想象力、不斷鼓勵孩子的創造力、適當的給孩子一個小貼花、一個讚許的擁抱或撫摸等等,都是評價孩子的好方法好手段,為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提供嘗試創作的條件、引導孩子的思維經歷單向、多向、正向、逆向等過程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即在低起點和高落點之間架起一座適合幼兒攀登的階梯,使幼兒在最近發展區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2.幼兒之間的互相評價在活動的第二部分中得到體現,幼兒在聆聽同伴講述的過程中以及在欣賞同伴的作品中都能進行自由評價,一方面透過互相評價幼兒之間可以汲取好的經驗,互相借鑑,引起共鳴,不斷提升自己的經驗,另一方面透過互相評價可以讓孩子主動學習主動創作,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讓孩子成為美術活動的主人。

  3.幼兒的自我評價在美術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評價方式,透過幼兒的自我介紹、自我認定、自由表達,讓孩子的情感得到滿足,自信心也逐步加強。因為孩子只有在表現創作的親身體驗中才能有更多的創造思維的機會,才能親身領悟美的真諦;只有在自我評價中才能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促使幼兒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同時在幼兒的自我評價中老師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孩子美的表現力、想象創造力的理解,真正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發現孩子的真善美。

  偉大的法國藝術家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願我們每位老師都能獨具慧眼,練就一種修養,一種品位,為孩子的心靈開啟一扇窗,讓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

  三、問題與建議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頒佈與實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了幼兒園藝術領域的教育觀:感受與創造並重,即強調幼兒的審美感受能力和審美情趣的提高。在本次美術活動中教師能很好的把握這一教育理念,但是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往往在用語言表達對美的感受以及自我想象創造時明顯有些詞不達意,欲言又止,這一狀況又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幼兒的審美感受和審美情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將成為我們今後的努力的方向。

  2.本次藝術活動的內容深深吸引了孩子,採用遊戲的形式使孩子的藝術活動充滿了生機和趣味,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以及教學媒介的多樣化進一步優化了教學效果,但是我們也明顯感到孩子的技能表現與想象之間的差距。雖然想象力是幼兒繪畫的關鍵,但缺少了技能技巧,就會影響幼兒的表現力,所以教師應在培養幼兒觀察力、創造力、想象力的同時,教給幼兒行之有效的技法,如造型、色彩、構圖等,調整其綜合繪畫表現能力,即在低起點和高落點之間架起一座適合幼兒攀登的階梯,使幼兒在最近發展區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3

  一、說幼兒

  小班孩子從家庭走進幼兒園,開始了一種全新的集體生活方式。幼兒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生活習慣、與人交往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小班的幼兒雖然不能夠勇敢、自信的表達自己的意願,說話不連貫不完整。但已經會用簡單的語言回答問題,能夠運用豐富的詞彙表達,為鼓勵幼兒能夠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簡單的句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說教材

  《高高興興上幼兒》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語言簡單,有重複性,有利於小班幼兒的理解與學習。重複性的動物對話,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故事形象鮮明突出,小動物也都是幼兒所熟悉的能,夠激發幼兒興趣。教材緊抓重點,引導幼兒反覆學習、鞏固、表演故事,並創設故事情景,為幼兒創設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引導幼兒在寬鬆的氛圍中學習、表演、表達。

  三、說活動目標

  《指南》指出: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根據《指南》精神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指定為:

  情感目標:喜歡錶演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知識目標:學習為故事中的小動物配音,知道別人講話時要認真傾聽。

  能力目標:嘗試與同伴合作共同分組表演故事。

  活動重點為:學習為故事中的小動物配音,知道別人講話時要認真傾聽。

  難點為:嘗試與同伴合作共同分組表演故事。

  四、說活動準備

  幼兒對於故事都已經相對熟悉,為引導幼兒投入情景表演故事,我為幼兒準備了:小兔、小鴨、小貓、小狗、小雞頭飾若干;課件;故事錄音;動畫;佈置表演場景。為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動物對話和表演故事做鋪墊。

  五、說教法

  為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採用示範法、遊戲法和練習法和表演法以上四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相輔相成,共同為教學活動所服務。

  六、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學學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運用觀察法、遊戲法、討論法進行學習。

  七、說活動過程

  (一)動畫匯入,激發幼兒興趣;幼兒完整欣賞故事,熟悉故事,為下一環節的配音做鋪墊。

  (二)引導幼兒透過集體配音,分組選擇角色配音兩種形式繼續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初步練習表演故事,完成本次活動的重點。

  (三)新增動物角色,幼兒分組表演故事,是對本次活動中幼兒表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突破活動的難點。

  (四)結束部分,幼兒互評,教師總結,幼兒明確表演中的不足,為下一次的表演提升經驗。

  八、說延伸

  活動的延伸部分新增小動物,引導幼兒拓展思維,豐富故事表演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4

  《植樹造林》

  一、設計意圖及教材分析:

  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境保護也日顯緊迫,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而我們的孩子生活無憂,社會環保意識淡泊,經常做出亂摘花草,隨意攀登樹木等行為,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得不令我們幼教工作者產生重重的憂患。而《綱要》中也明確指出:教育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的環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樹,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觸,但幼兒對樹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兒進一步去理解樹和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植樹造林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益處。因此,對“樹”的深層次的探究已是一個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為大班幼兒設計了一堂社會環保課----《植樹造林》。

  二、活動目標:

  基於這樣一種教育思想,接下來我來說說為本次活動制訂的目標。幼兒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應該為幼兒的終生髮展作準備,社會教育也不例外。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經驗、和需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目標,分別對幼兒知識、情感、能力方面進行積極的引導。

  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瞭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保意識。

  2、遷移生活經驗,激發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透過看看、說說、聽聽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

  我把活動目標一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三、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實現活動目標的載體。活動材料應有利於引發、支援幼兒的遊戲和各種探索活動,為了能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提供條件,我為活動作了以下準備。

  1、各種樹的照片、實物投影儀

  2、多媒體課件和CD(山洪爆發、沙塵暴來襲、小動物搬家)

  3、植樹工具、小樹苗若干

  4、知識準備:和家長一起尋找關於“植樹造林”的資料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5

  大班體育說課稿:花樣跳繩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深化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我根據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的精神,再結合實際情況及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等特點來制定本教材:“多法跳繩”,來發展學生的跳躍能力。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力,想象力,來突出《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理念,體現目標的達成。再透過遊戲比賽的形式培養團結合作,自主探究、拓展思維、長進知識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是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的內容,跳繩是孩子們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所以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制定本了本節活動的內容,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根據喜歡遊戲等特點,在教學中採用有趣的遊戲方法、豐富的內容和多變的組織形式,使教材內容更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

  二、說目標

  1、大膽想象,探索不同的跳繩方法,提高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2、發展跳躍能力,增強動作的協調性。

  三、重、難點

  1、教學重點:用不同的方法練習跳繩。

  2、教學難點:幼兒合作跳繩。

  四、組織教法

  1、為了更好完成教學目標,在課的啟發興趣階段、我利用墊小步跑配樂的方式上圈,大大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充分熱身,為上好整節課做好準備。

  2、由於跳繩的方法很多,為了使教學更切合實際、給合學生水平,在育心強體階段,我按照由“個人練習、小組組合練跳”等方式,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勇於求異、展現自我的精神。其中,加入了“剪刀石頭布”小比賽來判輸贏,誰輸了誰就用多種方法來跳,目的是為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3、在教學中,我適當地加入各組的練習中,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融洽師生的關係,使學生能在輕鬆、愉快、激烈的氛圍中發展學生的個性,給學生一個平臺,展現自我,增強其自信心,嚐到成功的滋味。

  4、在遊戲階段,我之所以選擇了“挑選小航天員”這個遊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也傳播了關於航天英雄事蹟,灌輸於學生的思想當中,讓學生對此有所瞭解,有更高的奮鬥目標,敢於接受挑戰。其中我設計學生用繩子排圓圈,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發揮想象,團結合作,戰勝困難的精神。

  5、然而在交流共享階段,以悠揚的音樂作為放鬆運動,陶冶情操,學生不僅能充分放鬆,還培養了韻律感,使其德、智、體、美素質全面發展,達到了恢復學生生理、心理的目的。

  五、說教學原則

  這節課我主要採用了:自覺積極性原則、形象直觀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愉快教學原則和教學多樣性原則。

  六、採用的教學方法

  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易分解,集中時間短,易接受外界干擾等特點,課中採用“講解法、直觀法、練習法、競賽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

  七、說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

  幼兒站成六路縱隊,做教師自編的跳繩。

  2、自由探索: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用不同的方法練習跳繩。

  (2)、鼓勵幼兒在學會跳繩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變換花樣,儘量與別人跳得不一樣。請有創意的幼兒示範,大家都來學一學。

  (3)、兩人一根繩,幼兒結伴跳繩,教師指導幼兒合作跳繩:兩幼兒同時甩繩同時跳;一幼兒站著不動,一手甩繩,另一幼兒邊用一手甩繩邊跳;引導幼兒把一人跳繩的方法遷移到兩人合作跳繩過程中。(4)、請成功合作的幼兒示範,讓大家也變換花樣試一試,看兩人合作學會了幾種跳法。(5)、幼兒分成四組,跳繩賽跑。

  3、放鬆身體:

幼兒園大班課程說課稿6

  《我長大了》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孩子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孩子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為選擇此教材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為:(1)透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2)激發幼兒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4)讓幼兒嘗試製作個人成長冊,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5)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關心,增進親子之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影、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透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影(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影),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影。(3)知識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透過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辨認同伴小時候的照片,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2、演示法:透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動畫“小時候的錄影(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影),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影”,讓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操作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讓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透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透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成長髮生了興趣。

  2、交流討論法:當幼兒對自己成長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自己的成長,不僅讓幼兒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4、嘗試法:陶行知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讓幼兒製作、排序、佈置“本領樹”,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拓展了知識面。

  與此同時,我還透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交流體驗——展示自己——操作表現——分享快樂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麼猜不著?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我就透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目標一得到了體現。

  3、觀看錄影,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透過觀看錄影把幼兒帶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目標五得到了體現。

  4、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目標三得到體現。

  5、展示自己:幼兒分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又讓幼兒有互相學習、感受別人長處的機會,並在適當的時候請個別孩子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樹立自信心,目標二也得到了體現。

  6、操作表現: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瞭解成長的過程,我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製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後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目標四得到了體現。

  7、分享快樂:這是活動的延伸,《綱要》指出“為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悅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