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天祥> 過零丁洋教學導案

過零丁洋教學導案

過零丁洋教學導案

  一、知人論世

  事先板書: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郁達夫

  1、課前我們讀過文天祥的有關材料,這些材料中有沒有讓你感動的地方?請大家把自己的讀後感受跟班上同學交流交流。

  從小就仰慕英雄,崇尚忠義;文采出眾,曾是皇帝欽點的狀元;兵敗一路逃亡,歷經九死一生的慘境;因為他忠義,敵人很尊重他;寫的信很感人,為了國家他歷經艱辛,無怨無悔,視死如歸,但是妻子女兒卻顧不上了,內心悲痛也沒有辦法;文天祥認為義就是人活著不能拯救國難,死後還要變成惡鬼去殺賊,誓不與賊共存。捨生取義。板書:歷經艱辛,九死一生,視死如歸,捨生取義。

  2、文天祥的一生,歷經坎坷,充滿艱辛。

  20歲,皇帝欽點為狀元,4天后父親病逝,回家守孝三年。

  24歲,回朝做官,滿以為可以為國效力,但卻遇到奸臣當政,只擔任無足輕重的官職。

  38歲,元軍進攻南宋,他響應太后的勤王(君主的'統治地位受到內亂或外患的威脅而動搖的時候,臣子發兵援救)號召,散盡家財招兵買馬組織500義軍,但在對敵作戰中因為官員隔岸觀火而幾乎全軍覆沒,僅逃出4人。

  40歲,太后執意投降。元軍提出必須由丞相出城商議,當時的丞相害怕得連夜逃跑,文天祥即被任丞相出城議和。談判中,文天祥不畏元軍武力,痛斥元軍,被扣留。千難萬險想方設法逃出,後繼續組織;隊對抗元軍,取得初步勝利後遭遇元軍精銳部隊的圍殲。

  42歲,不幸被俘,同朝為官的投降者來勸,被俘的太后和皇帝來勸,投降元朝的親弟弟來勸,元朝統治者還拿被俘妻子女兒的生命為條件來勸降,拿高官厚祿來勸降,文天祥拒不投降。

  47歲,被殺害。

  這首詩寫於42歲。此時他已被俘,在敵人押解途經零丁洋的時候所作。

  二、朗讀詩歌

  1、這是一首七律。韻腳有星、萍、丁、青。

  2、齊讀詩歌。

  三、品讀詩歌。

  (一)前三聯

  1、請同學們從前三聯中任選一聯,說說從這一聯中你讀出了文天祥什麼感情,從何處可見。

  (2)首聯:讀出辛酸辛苦。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一經:一部儒家經典。起一經:從考中進士開始。 干戈:泛指兵器。

  寥落:自己孤軍奮戰的辛酸,也暗含對苟且偷安、貪生怕死者的憤激。

  我參加科舉考試,被欽點為狀元,從此步入仕途,尤其是勤王以來,幾乎憑一己之力與節節勝利的兇悍元軍作抵抗,這種局面苦苦支撐已經有四年了。

  回顧經歷,辛酸

  (2)頷聯:讀出擔憂悽苦。

  國家支離破碎,危在旦夕。個人命運漂泊無依,時起時沉

  賞析這一句: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國家支離破碎,危在旦夕的命運和個人漂泊無依,坎坷浮沉的命運,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悽苦悲哀。

  (3)頸聯:讀出惶恐孤苦

  文天祥的軍隊被元軍擊敗後曾從惶恐灘退往福建,聯想到當時兵敗後的憂慮惶恐的心情。而過零丁洋,自己已經被元軍俘虜了。在滿眼是元軍的地方,自己作為一個俘虜,想反抗不行,逃走也不行,那種孤苦伶仃的悲涼感覺可想而知。

  一語雙關,巧用地名,既表現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也抒寫兵敗後內心憂慮孤苦的心情,自然貼切,巧妙新奇。

  2、我們從這三聯中體會到文天祥的家國之恨,體會到他的艱危困苦,體會到他的哀痛悽苦,三聯反覆渲染了憂憤悲苦的感情。如果我們讀了《指南集序》中的一段後會更理解他。男女生分讀。

  痛定思痛,痛如何哉!

  3、帶著這種哀痛悽苦的感情朗讀這三聯,語調低沉,語速緩慢。

  4、背誦這三聯。

  (二)尾聯

  1、丹心:碧血丹心。為國家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而有的赤誠的心。愛國忠心。

  汗青:史冊。

  2、該用什麼樣的語調來讀?

  高昂有力的。

  3、為什麼要這麼讀?透過這樣的語調你想讀出什麼?

  讀出文天祥寧死不屈、以死明志的決心;讀出文天祥視死如歸、捨生取義的正氣

  凜然;讀出文天祥與國家共存亡的一片忠心; 讀出文天祥身陷敵手對自身命運毫不猶豫的選擇;讀出一種慷慨悲壯;讀出文天祥歷經艱辛後仍然不改心志的堅定;讀出文天祥崇高的人格魅力。

  3、文天祥只是一個文弱的書生,當時有很多人投降了,包括太后、皇帝、同朝好友、親生弟弟,有太多太多變節投降的人。他當時還受著種種折磨,在長期的囚禁生活中牙齒掉落,頭髮枯禿,最後坐得連臀部都潰爛了。是什麼力量使他能在土牢中抗禦土氣、水氣、疫癘的侵襲,使他在敵人的刑庭上,雖然斧鉞加頸而仍然面不改色呢?我們從這句詩中找到了答案,也從他的遺詔中找到答案。齊讀遺詔。讀《指南集序》中的一句話。

  對國家的一片丹心,與國家共存亡、誓不與賊共存的義,正義感,民族自尊感。

  4、讀尾聯,女生讀,讀出文天祥與國家共存亡的一片赤膽忠心。

  男生讀,讀出文天祥的捨生取義、以死明志。

  全班讀,讀出文天祥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人格魅力。

  5、賞析: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一片丹心垂於史冊,映照千古。這一句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捨生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詩人民族氣節。

  6、前面種種的悲苦,種種的惶恐,種種哀痛,更反襯出這種捨生取義、以死明志人生選擇的崇高和偉大,讓人肅然起敬。

  7、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彷彿看到屈原因國都破滅、無力迴天而自投汨羅,以死明志;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彷彿聽到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彷彿看到陸游在風吹雨打的深夜仍然想著馳騁疆場,殺敵報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彷彿聽到譚嗣同大笑著說“我自橫天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用自己的鮮血喚起國人革命的意識。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彷彿看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彷彿感受到錢學森始終眷戀祖國的赤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