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中石獸> 七上紀昀《河中石獸》講義

七上紀昀《河中石獸》講義

七上紀昀《河中石獸》講義

  引導語:紀昀《河中石獸》選自《閱微草堂筆記》,對於這篇文章的知識點,大家學習過哪些?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相關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

  一,文學常識

  1,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作者紀昀,字曉嵐,清代文學家。

  2, 《閱微草堂筆記》是以筆記形式寫成的志怪小說,以記述狐鬼故事、奇特見聞為主。

  3, 筆記小說,是一種帶有散文化傾向的小說創作形式,它的特點就是兼有“筆記”和“小說”的特徵。“筆記”使其在繼續上獲得了一種散文化的繼續空間,在這一空間裡,作者可以敘述,也可以表達別人及自己的思考及觀點:而“小說”,則是一種帶有故事性的敘述和創作。

  二,生字詞

  三,通假字

  不亦顛乎?

  四,一詞多義

  為:以為順流下矣 同“以”組成一個字,認為。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被

  眾服為確論 認為

  齧沙為坎穴 成為

  之:聞之笑曰 代詞,這件事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代詞,指石首

  其反激之力 助詞,的

  五,詞類活用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動詞活用作名詞,兇猛的河水

  六,古今異義

  1,爾輩不能究物理 古義:事物的道理、規律

  今義:一門學科,物理學

  2,轉轉不已 古義:停止

  今義:已經

  3,但知一二 古義:只

  今義:表示轉折的連詞

  八,特殊句式

  1, 被動句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2, 倒裝句 求石獸於水中 狀語後置,

  應為“於水中求石獸”。

  3,省略句 一講學家設帳(於)寺中 省略介詞

  果得(之)於數里外 省略賓語

  九,重點句子翻譯

  1,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圮於河。

  譯:滄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寺廟的大門倒塌在了河水裡,兩個石獸一起沉沒了。

  2,求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

  譯:在河中尋找石獸,最終沒找到。

  3,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譯:一位學者在寺廟裡講學,聽了這件事嘲笑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兇猛的河水帶走呢?”

  4,乃石性堅重,沙性浮動,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

  譯:是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鬆軟浮動,(石獸)埋沒於沙下,越沉越深罷了。

  5,眾服為確論。

  譯:大家信服地認為(這話)是精當確切的言論。

  6,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游,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

  譯:凡是丟失在河裡的石頭,應當到河的上游尋找。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的性質鬆軟浮動,水流不能沖走石獸,河水的反激力,一定在石獸下面迎面沖刷(石獸下的)沙子,形成坑洞,越衝越深,衝到石獸(底部的)一半時,石獸必定倒在坑洞裡。

  7,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逆反溯流逆上矣。

  譯:像這樣又沖刷,石獸又會再次轉動。(這樣)不停地轉動,於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8,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現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情況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某個道理就主觀判斷嗎?

  十,問題梳理

  1,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廟僧和講學家犯了什麼錯誤?

  為什麼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確辦法?

  答:廟僧和講學家都犯了脫離實際、主觀臆斷的錯誤。老河兵則從實際經驗出發,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因此能夠提出正確看法。

  2,文中寫了兩次“笑”,你怎麼理解其中的意味?

  答:講學家的“笑”,是自以為懂得“物理”,笑別人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老河兵的“笑”,則是因為富於實際經驗,笑講學家主觀臆斷。

  十一,寫作借鑑

  卒章顯志:本文先記述了廟僧、講學家、老河兵尋找石獸的不同方法,然後由事及理,在結尾處卒章顯志,揭示了“遇事不能根據某個道理主觀臆斷”的主旨。

  十二,知識積累

  文言虛詞“之”的用法

  1, 作代詞。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為第三人稱,譯作“他(她)(他們)”“它(它們)”。

  2, 作助詞。

  (1) 結構助詞,譯為“的”。

  (2)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

  (3) 賓語前置的標誌。如“其此之謂乎?”《雖有佳餚》

  3,作動詞。可譯為“到”“往”。

  如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輟耕之壟上。3.吾欲之南海,何如?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