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爺爺> 【精華】回憶爺爺的作文3篇

回憶爺爺的作文

【精華】回憶爺爺的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回憶爺爺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憶爺爺的作文 篇1

  爺爺去世了,走的安靜,走的平凡。他帶走了他的靈魂,卻給我留下來許多回憶……

  爺爺的一生既不出眾,也不精彩,卻讓我銘記一生。

  爺爺年輕時,擔任過教師。不能說是桃李滿園,但也教了不少人。知道他八十多歲的時候,依舊每天看書。他的字也會是不是出現在書上。不秀氣,但我可以從一筆一畫看出來,爺爺很愛讀書。

  我不曾問過爺爺,為什麼他那麼愛看書。但我能看得出來,他從眼神裡流露出的對書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他教我識字,寫字,讀字。每一幕畫面都印在我的腦海裡。記得一年寒假,我拿著書找到爺爺,他正在曬太陽。當看見我把書拿來時,他笑得很開心,蒼老的手指著一行又一行字:“這一句怎麼讀啊?”

  “雨過天晴白雲飄,藍天架起彩虹橋。”

  “不錯,不錯。”爺爺笑眯眯的,仰著頭望著天空:“爺爺還沒見過彩虹呢,你要是看見了,一定要給爺爺拍下來,給爺爺看看!”爺爺的眼神裡滿是遺憾,但在說完後笑了,笑得很燦爛,彷彿已經看到了那夢寐以求的彩虹。

  “好,放心吧!”我看著爺爺,心裡暗暗決定,一定要給爺爺看見最美的彩虹。爺爺又笑了,笑著看著書,笑容遲遲沒有散去。

  爺爺很節儉,什麼都不捨得扔。奶奶總是說他,但又拿他沒辦法。

  爺爺確實節儉過頭了,但這似乎是他的樂趣之一。每次吃飯是,爺爺不拿桌上的紙,而是從口袋裡拿出一小疊紙,擦完嘴,有慢慢疊好塞回去。一張普普通通的紙,硬是被爺爺用成了手帕。我曾問過爺爺,為什麼不去買塊手帕,他搖搖頭,一臉嚴肅的反問我:“一塊手帕還要十幾塊錢嘞,一不小心就髒了壞了,多不划算。這樣就挺好的,何必花那個冤枉錢呢?”

  我無奈嘆氣,但相比之下,我似乎才是更需要買的那個人。

  爺爺最大的特點,或許就是細心了。為什麼呢?因每次回家,我們都是把鞋子隨處一丟,然後整個人癱在沙發上,開始抱怨路途遙遠。

  而在一旁的爺爺只是一邊笑著,一邊把我們的鞋子放好,然後才換好自己的鞋子,重新坐在沙發上,拿起書,一頁一頁的翻著,是不是點點頭,迎合著我們。

  為此,媽媽還說過我們許多次,教訓我們還沒有爺爺細心。我哭笑不得,只能向爺爺投去求助的眼神。但爺爺似乎也沒有辦法,只好搖搖頭,暗示我們認命吧。

  我怎麼也沒想到,這樣的爺爺,會在幾年後離開我們。

  那天,我放學回家,聽見了爺爺去世的噩耗,眼淚不自覺的流了出來。直到最後一刻,我也因為年齡的限制,沒見爺爺最後一面。

  但我怎麼也不會忘記爺爺對我的.厚望,也不會忘記爺爺想要看彩虹的心願。

  爺爺啊!總有一天我會讓你親眼看見你夢寐以求的彩虹,那最美的彩虹!

  願您在地下安息。

回憶爺爺的作文 篇2

  事實上,在父親的記憶中都無法正確具體的講述爺爺的模樣。記憶中只是聽見那個經常話比較多的大媽經常坐在老堂屋的門檻講述一些我們的家族史的時候,才知道我的爺爺原來是一名出色的技術生產工人。後來鄉親們常常開玩笑翻上的時候,才知道我爺爺是個造紙的簾匠。

  我父親一共三姊妹。在舊社會那時鬧兩派,棒老二橫行霸道的時代,婆婆能養活三個孩子已經非常厲害了,而我爸爸又是排行最小。聽大娘說,我婆生我父親的時候,那個時候她已經40歲了,人家以為生不出來,結果生出來的剛剛就是個最厲害的孩子,最後經過一番打拼,居然還成了那個時代的公務員。真的是太不簡單了。

  我父親出生不久,由於我爺爺經常要到外地進行商業交流,所以我父親不到五歲,我爺爺就因為那個年代非常罕見的傷寒疾病而在家裡喝中藥喝了7天7夜,還經過當地赤腳醫生打理幾天液體。最終沒辦法還是將我大娘喊到床面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將我父親指哥為父、指嫂為娘,臨走之際一定叮嚀要將我父親帶大成人。

  而在舊社會,我爺爺卻是我們村裡已經非常出名的造紙工人裡面的簾匠了。可以想想,當時我爺爺在現在最起碼也應該是一個企業家的模樣吧。

  而他所製造的東西就叫紙簾,是撈宣紙時必備的一種常用器具,它採用木竹編制而成,又稱之為濾簾,竹簾。

  紙簾一般由簾子、簾床、簾尺等部分組成。簾子是用竹絲多根排列,以絲線貫穿其中編連成一個整體,然後塗上生漆(從漆樹上割口流出來的漆),濾幹即成紙簾子。簾床為承受簾子的支架,又稱之為簾架。簾子和簾床可以隨時裝好或拆開。簾尺的用處是繃緊簾子使其保持平直。在撈紙前,將簾子與簾子床合起,以簾尺撐直,擺動入槽。撈紙後,取下簾尺,把簾子(簾面上有溼紙頁)從簾床上提起,復倒簾子於平板上,溼紙頁脫離簾面後粘附在板上或溼紙上。一張紙簾能重複用來撈紙,較為簡便。而這種技術,在晉代時期我國造紙業已廣泛開始採用。

  製造竹紙簾也應該是生長有成片的大巴山木竹林區勞動人民的唯一特種手工業。技術精湛,手藝高超。如制一張四尺紙幅的紙簾,則需要做出161公分,84.5公分,每方寸須用竹絲三四十根,每十根竹絲距離間隔0.85公分,絲線距離為2公分,一般每件竹簾只能用二十餘日,及時加以修鋪可延長時日,它是一種消耗比較大的撈紙工具。

  而關於我的爺爺,父親和我經常談起的時候,也只有看看直到現在還收藏在我們老屋閣樓旮旯裡的那捲竹織簾了。也只有那張還留在老房子裡面的簾子竹板,才能代表我們對於爺爺最初的印象收藏了。

  思念時光,思念人生的種種際遇,總是會想起那些已經逝去的卻永遠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無法抹去的某種故事和一份記憶的收藏了吧。

回憶爺爺的作文 篇3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一眨眼從出生到現在所有的回憶裡充滿了無數的歡笑與悲傷。不管是讓自己開心或是造成自己流下了眼淚,但這些點點滴滴是我們一生中最快樂的來源。時光寶物代表我和時間間的訂情信物,有了信物也讓我的人生點亮了無限的光彩!

  我和時間的信物中除了回憶還是回憶,但回憶含了許多東西,最讓我無法忘懷的的應該是爺爺所送給我他最愛的“象棋”吧!在爺爺生前時最喜歡跟我玩象棋,所以象棋是我們倆之間最棒的聯絡,有了象棋也維持著我們的感情。雖然有時會玩一玩而生了氣,但也因為爺爺的包容與體諒,而塑造了現在的我。就在爺爺出事的前一天,我像往常一樣放學回家就把象棋拿了出來,等待爺爺下班回來,終於回到家了!雖然披著疲累的身軀,但他也沒有讓我失望,於是做了下來陪我玩。如果能知道這晚是我最後一次和爺爺下棋的,我一定會好好去珍惜他陪伴我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讓自己的心中有所遺憾!當我知道爺爺離開的那一剎那,我拿著向棋盤躲到了房間的角落旁偷偷的哭泣,看著爺爺送我的棋盤,責怪自己為什麼要讓這種事發生呢!

  “象棋”現在依然是我生命中比什麼東西都還要重要了!這個象棋盤蘊含著許多意義,有爺爺燦爛的笑容、我們之間的交談......等。現在的我有時還會帶著它到空曠的草地上躺在草原上,雙眼闔上對著天上舅舅將我對他的思讀。那不然就是擺著象棋和爺爺享受當初快樂的時光。我會把這個寶物好好的珍藏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