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精品】春節習俗作文3篇

春節習俗作文

【精品】春節習俗作文3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習俗作文 篇1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家鄉的風俗有許多,過幾天就到了臘月二十四,我們家鄉有一個風俗——撣塵。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撣塵即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為了能掃去“黴運、窮運、晦氣”,來年吉利,寄託了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辟邪闢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很快到了二十四,這天爸媽都起得很早,還叫我起床大掃除。媽媽首先把所有被子毛毯搬到陽臺上,讓它們接受陽光的沐浴,放眼望去,對面和樓下人家的陽臺也都鋪滿了被子,看來今天大家都早起勞動啊!我也不甘落後,立馬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勞動中。

  媽媽將一塊乾淨的抹布浸入水中,然後把抹布擰乾,半蹲在地上,熟練地擦著每一片地,每一塊磚。只見她雙手按在抹布上,邊走邊仔細地擦著地,一粒灰塵也沒放過,所過之處都是“淨土”,瓷磚在陽光的反射下散發著奪目的光輝,彷彿在謝謝媽媽為它們撣去灰塵。

  再看客廳裡,爸爸也正賣力地幹活。踩著一個小板凳,用抹布擦著落滿灰塵的燈和天花板旁的櫃子。他仰著頭,仔細到一尺一寸地反覆擦洗,遇到擦不乾淨的汙漬,他會用力地不斷摩擦,直至恢復清潔了才作罷。整個客廳煥然一新,吊燈在撣去了灰塵後明顯更明亮了,陽光透射進來。便這屋子顯得格外亮堂。

  我此刻在哪呢?我正忙得不可開交呢!我左手拿著畚斗,右手提著掃帚,在客廳和臥室間來回穿梭,將爸媽的漏網之魚,或是擦不到的地方的灰塵統統送到它們的歸宿——垃圾桶。除此之外,一個個箱子被我排得整整齊齊,家裡的雜物、書、報紙、食物……都在我的督促下排列得井井有條,整個家頓時變得既整齊又潔淨。

  忙活了半天才結束的勞動有了成效,望著被我們整理清掃得煥然如新的屋子,我默默想:撣塵不僅是指將屋子打掃乾淨,更是讓我們撣掉舊一年的悲傷、疼痛,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新一年的挑戰,忘掉過去每一件倒黴、傷痛、不順心的事,展望未來,那兒還有更遠的路需要你去走,還有更多的荊棘叢林等著你去闖,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去接。辭舊迎新,撣去這一年中歲月留下傷口,用昂揚的姿態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吧!

春節習俗作文 篇2

  “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口中,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伴隨著一聲聲的“恭喜恭喜”,春節來到了我們身邊,它帶來的不僅是這一聲聲的道禮,而且還帶來了人們日夜思念的遠方親人,更帶來了那熟悉的味道。

  要說到春節,那必然聯想到美食,美食是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東西。春節前幾天,人們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年夜飯當中一定要有魚的,這預示這今年會“年年有餘”,象徵吉祥,象徵喜慶。然而,這第二選就是餃子,春節的第一餐要吃餃子和麵條,這象徵著“金絲穿元寶。”大人們在家裡忙著,孩子們也沒閒著,一會兒去買個糖葫蘆,一會兒去買個麻糖,山楂裹了一層薄薄的糖衣,晶瑩剔透。咬下一口,糖霜的甜膩和山楂的酸澀完美結合,簡直是絕配,讓人讚不絕口。麥芽糖很黏牙,但配上鮮香的芝麻,好像黏牙也是一種享受,甜香的美味久久在口中回味。

  要說到春節的重頭戲,那當然非煙花莫屬,這是小孩子們在春節最愛玩的,女孩們一般都喜歡玩“仙女棒”之類的,“嗞”的一聲點燃它後,就可以拿著它在空中揮舞,就好似仙女在用自己的魔法棒施法,讓女孩子們也過了一把“仙女”癮。男孩子們可就不這麼想了,他們認為那些都太小兒科了,聲音響亮,猛烈的火炮是他們的最愛。說起玩火炮,這些男孩子們可有經驗了,把火炮放進石子堆裡,沙堆裡,井蓋裡,甚至是谷堆裡,可以說你能想到的地方,他們都想到過,並實踐過。最美的還是亮空中的大禮炮,一點燃,禮花就像炮彈一樣直衝雲霄,然後變成一朵朵花,好像一隻只蝴蝶紛紛揚揚的飄灑下來,美得讓人移不開眼。春節的味道也蘊含在這一聲聲炮響中。

  走親戚和看春節聯歡晚會是春節的必要活動。還沒等吃完飯,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坐到電視機前等待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開始了,“開始了!”,不知是哪個孩子叫了一聲,人們就開始圍到電視機旁,看晚會。幽默的相聲,小品讓孩子們捧腹大笑,大人們則在一旁嗑著瓜子,聊著家常,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正月裡家家戶戶都要走親戚,每個人都穿著新衣服,開開心心的拜年。孩子們則對大人們伸出手,嘴裡說道:“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然後和同伴們比比,看誰的壓歲錢比較多。老人們忙著拜年,孩子們忙著要紅包,年輕人也忙著用手機上的“搖一搖”來搖自己的紅包,這就拼的是運氣了。如果運氣好,搖個幾十元,如果運氣不好,搖到的就只有幾分錢了。搖到錢多的姐姐總是嘲笑搖幾分錢的哥哥。哥哥氣得臉都綠了。春節的味道就在這歡聲笑語中瀰漫開來。

  春節的味道是多種多樣,它需要你細細地去品味,但是不論身在何處,春節的味道總會深深記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春節習俗作文 篇3

  我們都來自不同的地區,所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而我們三元里村的春節卻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我們有著優秀的民間藝術——舞獅,每逢過節我們三元里村都會以舞獅來助興的。

  根據我家人的.介紹,元宵節也是屬於我們新春佳節的一部分。元宵節大多數是在正月十五,但我們三元里村真正的元宵節是在正月十八。在這一天裡,一同參加抗英鬥爭的103鄉的兄弟村如田心村、獵德村等都會搬來大燒豬慶祝。當天上午,三元里村的村民們從三元里古廟拿出“三星令旗”迎接兄弟村的來客,下午39支醒獅隊輪流表演,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在年三十天亮時,村民們都會到所屬的祠堂拜祖先,各地舞獅隊在祠堂裡一展崢嶸。有的舞獅隊,如敦敘堂等會在三元里抗英大街上表演高空採青:有兩隻一紅一黃的獅子,紅的是公,黃的是母,工作人員先在門楣上吊了兩個橘子,一棵小白菜和一個紅包。

  兩隻獅子先是互看對方一眼,突然紅獅子搶先一步,猛地站立,一剎那就把菜連同紅包吃入口中,再一下子蹲在地上,變成一隻坐地獅子,半分鐘後又繼續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到了21世紀,這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許多人都會認為這一種習俗將會消失,但根據歷史的考現,這種在年三十舞獅的習俗,已是代代相傳至今天,每到這個節日,村民們都不忘這個習俗,因為獅子是百獸之王,它的形象是雄偉的、俊武的,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人們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們平安,期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所以這個習俗已成了幾百年來的“保留節目”。

  不要以為90後的人只會上QQ、看電影、玩桌球等等,其實每個祠堂都承載著一個村落的文化傳統,任何人都離不開它,因為這一個已經有了600多年曆史的習俗,就像端午節一樣,每到這一個節日人們都會吃粽子、賽龍舟等。正是這樣,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多姿多彩,還構成了我們這個多元的文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