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希望> 【精選】我的希望作文四篇

我的希望作文

【精選】我的希望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希望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希望作文 篇1

  秋風瑟瑟的吹過麥田,麥穗的味道擴散在風中,這是成熟的味道。

  我喜歡走在麥田裡,因為能聞到麥穗的香味,能想到秋天豐收的喜悅。我喜歡看傍晚時分的麥田,餘暉照耀麥田,金色的光線滲透麥田狹隘的角落,麥穗在搖晃,沒有其它聲音混合參與,就麥子搖晃的沙沙聲,佔據了廣闊的平原。風吹過的麥田,我安靜的聆聽....

  秋天給我的初次印象是淒涼荒蕪的悲慘,總覺的秋天是所有生靈消失殆盡的季節,沒有生命,沒有生長,只有秋風瑟瑟,落葉慘敗。這多少讓我感覺傷感又心生憐憫。

  但是,當這片麥田映入我的眼簾,我反駁了我自己荒唐的繆論。成熟,豐收,喜悅,是秋天給予大地的饋贈。當碩大的麥穗在風中搖晃,當糧倉堆滿麥穗時,我想到這是一個讓人歡喜的季節。

  秋天,麥穗,成熟,豐收,這是一個讓人心動的季節,讓人收穫的季節。

  皚皚枯草盛裝了乾枯的黃土,被風吹過的蒲公英,把種子送去了遠方,落葉相陪,一起向遠方飄去。

  秋天,我收穫了知足與來年的希望.....

我的希望作文 篇2

  那熟悉的微笑,似纏纏綿綿的春雨,若夏日裡徐徐緩緩的清風。那生命中的微笑縈繞在我心中,點亮我前進的希望。

  ——題記

  人們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也有一位師父,教給了我一技之長,我視它為慈祥的母親。她就是教我國畫的姜華老師,也是我的美術啟蒙老師。

  姜老師長得並不迷人,但讓人看著心裡會由然而生縷縷暖意。她大約五十多歲,一頭卷卷的短髮,有一雙會笑的很溫暖的眼睛。她笑的時候眼睛眯的很小,但是我從中看到了滿滿的慈愛。她是矮胖的身材,卻給人強大的感覺。她總是帶著笑臉走進教室,走到我們中間,走到我的近旁。上課時,她微笑地走上講臺;下課時她微笑著與我們一一道別。她的笑,給我信心,給我力量,給我依靠。

  記得在我要考國畫最後一級時,我開始鬆懈下來。也許是缺少自信,也許是感到茫然,課堂上我也不夠專心,練畫時也不夠認真仔細,這時,姜老師發現了我的問題。每次講完課,她都會微笑著來到我身邊,一次又一次地鼓勵我說:“不錯不錯!比上一張要好很多!這個地方著色再細一些就會更好……”在我感到迷茫不知道該怎麼完成一幅畫的時候,在我遇到困難無法前行的時候,她總是帶著那暖暖的微笑默默地幫我擦掉掛在臉上的淚痕,耐心地給我指導,給我鼓勵,讓我重拾自信和希望。在考試的前兩週,她幫我篩選國畫的`資料,挑選考級的素材,一遍又一遍地幫我修改繪畫中的不足。我終於升入最後一級,完成我在國畫中的所有晉級考試。證書發下來時,我興奮地叫著:“我過了!我過了!”緊緊地抱住我的姜老師,我忽然感覺到,她的身體是那麼的矮小,又那麼的溫暖,那麼的充滿力量。這也意味著我就要離開姜老師了,內心的不捨無法言表,淚水情不自禁地流淌下來,姜老師又一次把我的眼淚擦乾,意味深長地對我說:“繪畫的路還很長呢,以後一定要堅持下去!也要學會堅強!”

  跟隨姜老師的國畫學習已經結束,但是她那輕柔的微笑始終縈繞在眼前,她那語重心長的話語總是迴響在耳畔。我不會忘記她那剛柔相濟的筆法,不會忘記她那濃淡相宜的勾描,更不會忘記她的笑,那是點亮我前進的希望!

我的希望作文 篇3

  我走在路上,傍晚時分,看落暮的晚霞。那不是霞,陰沉沉的灰把人們按在地上,一切都是悶的,一切都在掉落。和媽媽吵了大架,我摔門而出。太陽暗沉沉淹沒在不見亮彩的雲海中,風呼嘯而過,捲起層層晦浪吞沒世界,樹葉招搖,鳥兒啼囀。

  這有什麼好的呢?我本想出門走走,透透氣平復心情,可這雲層翻滾得似乎比我內心還要洶湧,更是不可收拾,雲壓我,壓得沉重;風把我吊起,輕飄飄,又狠狠甩在地上。我的腳步突然加快,又在剎那間止住;心欲掉過頭來,又突然冷卻。我已經踱步到了學校裡面。世間突然安靜,心也靜了不少。是的!我要好好坐坐!

  風漸漸地,沉寂下來了。它似乎是沒了鬧騰的興致,抑或是不敢擾亂這難得的閒靜?

  我抬頭看天,你是一棵枯敗有些落魄的老樹,枝幹上懸著些沒了顏色的葉子。可你的枝幹向上、向外、向陽,枝幹中是一片一片的天空,藕斷絲連。烏雲不再那樣灰,它豔了,灰中透出些橙光,侵染頭頂整片天空。落日固然可惜,可它走得總不留遺憾,那樣輝煌,點燃了世界。那棵樹,你被點燃了,嘴裡銜著希望與滿足。

  這樹,你難道不落魄?你失去的比我更多。你站在雲霞邊等待,爭取,你理解落日的苦,你慰藉失落的人,你懂得雲無聲息的鋪墊,你包容,你感恩。我坐在你的庇護下,望著天笑。

我的希望作文 篇4

  去過很多地方,南的南,北的北。當時作為一個未成年,不是跟父母出去旅行被幼兒化,就是組團被領隊幼兒化——總而言之有一點是不會變的:明明是自己出遊,反而像欠人錢似的被圈在“大人”眼皮子底下。

  旅行中最令人愉悅的,無疑是在英國湖區的寄宿。還記得進門同兩位漂亮的法國姐妹寒暄之後,我說:“希望我來的這兩天,風景依然是風景,生活依然是生活。”那金髮妹子點了點頭:“嗯,上路的冰淇淋店出了個混搭球,配上啤酒味道不錯。明天下午帶你去吃——記得帶薯條去喂鳥(注:天鵝)。”而我的生活用品,穿衣洗漱,全是我一人籌劃,全然沒有在國內組團時候又是查房,又是統一鬧鈴之類的壞習慣。而這種真摯簡單的“見面禮”在國內,更幾乎絕跡。

  這其中的門道,就在這位澳洲人的最後一句話中——希望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

  海外觀察家們在談論中國的時候有一組固定的詞彙,這組詞彙構成中國社會的一個又一個嚴密的框架。比方說“經濟”和“改革”詮釋整個國家的總體走向,“開放”和“保守”就被安排去劃分一代又一代xx後之類社會的更新換代。

  而其中有一組詞彙常常被人忽略——就是“我”和“你”。

  現代交際中的“我”字用得少,更多被“我們”這種大而化之的概念淹沒。這組詞彙說得久了,“我”往往就會變成個人主義的代名詞,而“你”就成了“我們”的對立面。

  作為獨立個體的一個個“我”,總是被“我們”這麼強權的詞彙裹挾著向前走:“我們明天去中山陵”;“我們明早七點起床”。看似不分彼此,實則心懷二意:我不想去中山陵;你想睡晚一點。這位澳洲人就把中國混在一起的“你”和“我”分得很開——我是我,我有我的生活;你是你,你安排你自己的旅程;“我”和“你”放在一起,也不等於“我們”。所以龍應臺那句話就說的很對——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種涇渭分明的簡單精神,我看“我們”就欠缺得不止一點。

  所以當下缺少的不僅是“你”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更需要“我”的到來不會給“我”增添麻煩——這需要你把我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你和我走個人簡單的、互不交叉生活,需要你認清你的責任,我承擔我的義務。

  生活很簡單,它沒有那麼多殷勤,沒有那麼多熱切,也沒有那麼多“我們”。

  “我”以獨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也希望“你”不要用你自己的生活為“我”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