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八單元]寫一篇想象作文> 實用的太空想象作文三篇

太空想象作文

實用的太空想象作文三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太空想象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太空想象作文 篇1

  我是一隻被遺棄的狗狗,叫菜伊卡。沒人注意我,我已經很久沒吃過一頓飽飯了,只吃了一根好心人丟給我的骨頭。有一天,航天局的一位老教授走過來,把我帶到了航天局“狗狗訓練營”,他們每天都給我們好吃的,我們也以認真、努力訓練來作回報。經過高強度的訓練和選拔,我有幸和其他兩位夥伴從9只狗中突穎而出,經最後一輪的訓練和考察,老教授選上了我,我可高興了,我將成為世上第一隻上太空的動物,我要為狗狗家族爭光!

  等啊,盼啊,終於到了我上太空的日子。我在老教授的周圍快活地跳著,想象著太空的生活。當我乘上宇宙飛船向太空進發時,漸漸地,我覺得我在升空,那感覺像飛一樣,慢慢地,我離開了地球。哇,宇宙比我想象的還要美,群星在閃耀,形成一個個漂亮的形狀。在那裡,我分不清哪兒是上,哪兒是下,哪兒是天,哪兒是地,忽然一根美味的骨頭向我飄來,我掙開繩子,向骨頭那兒“遊”去,還差一隻爪子的距離,骨頭又飄去別的地方了,我弄了半天才啃到在太空上的第一根骨頭。吃飯解決了,我有點兒犯困,我用我全部的力氣才“遊入”睡袋裡,剛閉上眼,我就又從睡袋裡飄了出來,原來是拉鍊沒拉上,我暈!

  在夢裡,我夢見了我那朝夕玩耍的小夥伴和慈祥的老教授,我在和他們一起玩耍……

  就這樣,我在太空度過了四天,第五天宇宙飛船開始返回地球,在回來的途中飛船出了故障,我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

  再見了,我可愛的世界,我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昏昏沉沉,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太空想象作文 篇2

  3100年,我是一個科學家,我在20xx年製造了一種“長生不老”丸,我吃了一顆,所以我那時候已經是1100歲的人了,但我還是很年輕。

  我製造了一架“光速太空飛船”,它能以光的速度飛行在太空中,我坐上了“光速太空飛船”,開始了我的太空之旅。

  我飛呀飛呀,突然看到一個非常黑暗的星球,於是,我就向那個星球飛去,飛到了那裡,看到星球上寫著“災難國”,我一打聽,知道這裡經常遭到怪獸的襲擊,我就在那裡等了一天,怪獸終於來了,我變身成為“吉戴奈斯克奧特曼”(我製造的一個奧特曼)開始和怪獸戰鬥了!我看見怪獸長著三個血盆大口,三隻非常紅的眼,頭上還有三隻大角,非常可怕。我上去就是一個飛腿,沒想到怪獸口噴火焰彈,將我從空中打了回去,我又站了起來,怪獸口中又噴出火焰彈,我閃,我閃,我閃閃閃!我閃了過去。接著,我用“宇宙奧特拳”將其胸部打出一陣火花,接著我用“吉格烏拉斯光線”把怪獸打敗。

太空想象作文 篇3

  6月20日上午十時,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國首次在神舟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這在我國前所未有,在全球來說也是第二次。我置身其中,又一次作為“學生”,上了一堂歎為觀止的'太空課。

  “我是王亞平,本次授課由我來主講。”隨著這一句來自天宮的問候,中國首位太空老師王亞平輕輕一躍,向天宮一號艙內的攝像機鏡頭緩緩飄來。彎彎的柳葉眉、清澈的雙眸、甜美的笑容。我似乎神遊太空,親眼看到了嫦娥、看到了仙女,她飄然而至。如夢如幻。

  有史以來內容最神奇、教室最高遠、觀眾最龐大的一課,開始了。

  “神仙”聶海勝“懸空打坐”,輕盈地在半空中盤腿如佛,“嫦娥”王亞平使出“大力神功”,用手指輕輕一推,“神仙”搖搖晃晃地飄出很遠,形象地展示了太空失重環境下物體運動的奇妙特性。

  “在太空中,我們個個都是武林高手。”王亞平的話引發了地面課堂同學們的歡笑和掌聲。“如果詩仙李白在天宮裡生活,大概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為,失重環境下水不可能飛流直下。”“同學們,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妙語連珠後,王亞平從飲水包裡擠出一個水珠,水珠懸浮在空中,然後被她一口吃掉,“剛好潤潤嗓子。”

  輕鬆拉開大幕之後,王亞平變起了一出出戲法,圓周運動的單擺、不變軸向的陀螺、晶瑩剔透的水膜、紅撲撲的水球,中國第一堂太空授課在趣味與驚奇中完美展現。

  她用生動趣味的語言和嫻熟的操作手法,讓中國的太空第一課笑聲不斷,驚喜連連。

  據瞭解,20xx年8月14日,美國人芭芭拉摩根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授課,她透過影片向學生展示了在太空運動、喝水等情景。

  和芭芭拉摩根進行的太空授課相比,中國航天員的這堂太空授課不僅科技含量更高,難度也更高,“摩根太空授課的內容是介紹和演示太空生活,而王亞平授課的內容是介紹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後者科技含量較高,難度也較大。”

  在王亞平和“神舟十號”環繞地球近半圈後,教室裡的學生就像和她一起感受了船艙環境——潤喉時漂浮的水珠,手裡製作的水晶球,還有吸附在薄膜上的中國結——這節距離地表350多公里,時長40分鐘的課程註定將被載入歷史。

  它已經創下多個第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史上第一次發自太空的授課,以及中國學生和我們觀眾第一次透過直播畫面,觀看來自太空的多個失重實驗。

  中國自古就有“日行千里”“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傳說,那麼在宇航員那裡可以得到註解,他們每天可以看到16次日出,因為他們每90分鐘繞地球轉一圈。

  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為我們能夠順利的觀看太空授課提供了堅實的保證。這次太空授課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王亞平那優美動聽的授課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我相信,能夠讓神十飛向太空的國家,也最終能帶領我們向更美好的“中國夢、太空夢”等夢想的實現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