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七單元]寫一篇讀後感> 【精華】寫讀後感作文集合7篇

寫讀後感作文

【精華】寫讀後感作文集合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讀後感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讀後感作文 篇1

  敘利奧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十二歲,他的父親是鐵路上的職員,家裡過得十分困苦。父親為了掙外快維持家中生活,為雜誌社執筆抄寫籤條,每五百張才六毛錢。敘利奧在爸爸睡覺之後偷偷摸摸地起來抄寫,他了解父親的性格,絕對不會讓他來抄,父親認為敘利奧的職責就是把功課學好。於是每天深夜都是等父親睡了以後,敘利奧就會起來幫父親抄寫。爸爸為這個月的工資多了六元四角感到高興,但敘利奧卻因為缺少睡眠而打不起精神。爸爸為這個事傷透了心,並且發誓不管他了。但最後當父親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裡感到十分懊悔,並向敘利奧道歉。

  本文就是透過這樣一個極其令人感動的故事,寫出了敘利奧默默忍受父親的指責與誤會,讚揚了敘利奧體貼父母、勇於承擔責任的美好品質。從這篇短文,我們也不難看出父親對這個家所付出的努力,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人間真摯的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有這樣的一些事例。有的人不但不給父母一些關愛與體貼,反倒他們還盤剝父母的那一點養老費,還經常打罵父母;有的人即使自己的父母病倒在床上動不了,他們也要盡心盡力地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關心體貼家人,給予他們無私的愛。這形成鮮明對比的兩類人,我們要向後者學習,不要像前者那樣成為一個家庭的“毒瘤”。

  讓我們像敘利奧那樣對父母付出真摯的愛吧!

寫讀後感作文 篇2

  這個寒假我讀了《安徒生童話精選》,《醜小鴨》是其中的一個童話故事,也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之一。

  醜小鴨一生下來便很醜,它被鴨咬.被雞啄、被女傭人踢,甚至連父母都討厭它。可憐的醜小鴨在成長中受盡了各種磨難。“只要你曾經在一隻天鵝蛋裡待過,就算你是生在養鴨場裡也沒有什麼關係。”終於在一個溫暖的春天,醜小鴨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它連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幸福!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堅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想到自己,平時也算努力學習,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但是一遇到困難就馬上退縮了。有一次一道奧數題把我難住了,我想了好一陣子,就是想不出來,於是我就厭煩了,把作業本扔在了一邊,想:待會兒問問媽媽不就好了嗎?現在想想,我自己的作業,為什麼要麻煩媽媽呢?如果沒人幫忙呢?想到醜小鴨在那樣艱苦的逆境中仍努力活下去,我感到無比慚愧。

  醜小鴨外表醜,但內心美,更可貴的是它永遠有希望和信心,並在遇到困難時永不放棄。我要向醜小鴨學習,像它一樣朝著自己的夢想,不斷去努力,去追求。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要我堅持,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會看到自己夢想中的彩虹!

寫讀後感作文 篇3

  雖然小說中的梁山好漢最終造反失敗,接受朝廷招安後更是成為朝廷鷹犬,奉命鎮壓其他造反者。於是,這便順理成章地引起後世論者的爭議,處不同政治立場或持不同價值觀的人對《水滸傳》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各派論者更是紛紛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一時眾說紛紜,梁山好漢真是忠奸賢愚兼而有之。那麼,梁山好漢們真如世人所說的一般,是真英雄、真豪傑麼?籍此問題,我來說兩句。

  梁山泊好漢均是英雄麼?

  何謂英雄?出類拔萃謂之“英”,有長才不世出,洞燭先機,明察世事,卓卓然如鶴立雞群,英姿勃發,可得其“英”字!

  “雄”者!父權千姓萬家,志於九州,氣吞海內,識人而又復容人。天下群豪無分男女老幼,甘願納側棲身。如此霸氣,吾得尊其“雄”!

  “英”這個字,說的便是有出類拔萃的大本領。“雄”這個字,則是魯智深、林沖、武松等豪傑的大氣概!

  少了“英”字,志向再大,也抑鬱難作。反之,沒了父權萬家的擔當,無論闖下多少豐功偉業,都只是自個兒淫樂業,百年後墳前淒涼,天下誰還會懷念他?

  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中,吾認為只有一個人堪當“英雄”二字,他便是“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宋江!看小說中如何描述?曾有一道《臨江仙》贊宋江好處:

  “起自花村刀筆吏,英靈上應天星。疏財仗義更多能。事親行孝敬,待士有名聲。濟弱扶傾心慷慨,高名水月雙清。及時甘雨四方稱,山東呼保義,豪傑宋公明。”

  而在潯陽樓的一首反詩,更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道盡平生英雄志!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全謀。恰如猛虎臥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又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面慢嗟吁。他時若逐凌雲之,敢笑黃巢不丈夫!”

  天道不公,奸佞橫行。宋江要造反,但他卻無帝王之夢,只反貪官,不反皇帝。他本著一片忠義之心,矢志報效朝廷,幫助天子誅除奸佞,恢復朝綱。否則,他亦不會把晁蓋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廳”,多次奉迎朝廷欽差,接受朝廷招安。並在招安後四出鎮壓其他不忠於宋朝的造反者,如抗遼、徵方臘等。但他卻非一味的“愚忠”,他不甘心當一個貼貼服服、碌碌無為的順民。否則,他亦不會在何濤前往捉拿晁蓋之前,擔著“抄家滅族”的危險去通風報信,也不會在成為梁山一員後多次領兵攻打州縣。

  宋江有英雄之志。他久有凌雲志,胸中雄心萬丈,一心要幹一番大事業。奈何奸佞當道,最終落得個刺配江州,凌遲處死的悲涼結局。當他迫不得已,反上梁山後,仍然心繫朝廷、渴望招安,為兄弟找一條理想的出路——為朝廷效力。

  宋江有英雄之氣。他仗義疏財、義薄雲天,常常救人於水深火熱中,並贏得“及時雨”的美名,街坊鄰里無不對他尊敬有加。當上梁山之主後,更是友好對待兄弟,四處招賢納士;虛懷若谷、各取所長、嚴於律己。

  如此一條鐵錚錚的好漢,難道不能稱之謂“英雄”?

  宋江既是“英雄”,那麼其他一百零七人呢?歷來歌頌《水滸傳》的人都把梁山人物說成是鋤強扶弱、劫富濟貧的英雄好漢。的確,在梁山泊眾多頭領中,不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真豪傑,如魯智深、武松等便是。尤其魯智深,為了幫助素未謀面的金老頭父女三拳打死鎮關西!他這樣做,丟了官職不說,還得連夜逃亡、削髮為僧。此外,也有本性善良,但為奸人所害,不得不迫上梁山的好漢,如林沖便是這一方面的典型人物。

  不過,若細心考究。在梁山眾多頭領中,亦有許多是綠林大盜、土匪流氓出身的。他們有些人的行徑實在難以稱上是“好漢”。如十字坡孫二孃和揭陽嶺李立迷暈過路客商,並拿來作人肉叉燒包(人肉饅頭)。人家與你無仇無冤,你又何必作此上天害理之事?他們也幾乎因此而害死宋江、武松和魯智深。更有甚者是濫殺無辜、殺人如麻、強搶民女、逼良為娼。

  若要數梁山泊第一兇徒,那麼黑旋風李逵真是當之無愧了!此人上應天罡殺星,生來似乎只為殺人。李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是為世人所稱道的。但當他殺得性起時,往往是敵友不分,亂殺一通。如果李逵在戰場上錯殺戰友可以解釋是混亂環境所致的話,那麼下面三宗殺人事件實在是難以解釋了。

  第一宗。李逵為迫朱仝上梁山,竟任意殺害滄州知府的小衙內。這殺害兒童本非好漢所為,更是有傷天理。何況這小衙內甚得朱仝所愛,弄得一向敦品仁厚的朱仝一見李逵便氣炸了胸膛,勢要與他拼個你死我活。

  第二宗。李逵為迫公孫勝上梁山,竟企圖謀殺其師傅——羅真人!天幸羅真人身負驚世仙術,只見他腳踏七星、手捏法決,反而把李逵耍得團團轉,也是對他的一點懲罰了。但李逵如此行徑,當真是有違朋友之道,毫無義氣可言。

  第三宗。正當三打祝家莊戰事快要完結時,李逵竟把已和梁山泊達成協議並且正要把祝家三少爺擒獻梁山亦示友好的扈家莊老小殺個精光!此一行徑不僅殘忍,而且違反了梁山與扈家莊的協議,有損梁山泊忠義之名。看來,李逵真是嗜血成性、掠殺成貪了。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一丈青”扈三娘在血海深仇前,竟還加入梁山泊,嫁給那個矮得像冬瓜似的“矮腳虎”王英!這……這也未免太不符合實際了吧……

  若問誰是梁山第一採花賊?除了“小霸王”周通強搶民女外,便要數這身居馬軍五虎上將之一,自號“風流萬戶候”的“雙槍將”董平了。董平之所以上梁山除了因為被梁山軍生擒而被迫投降外,主要還是為了搶奪東平府程萬里的女兒。為此,他竟在平東府城破時徑自殺害程萬里全家,奪其女兒!由此可見 ,董平實在難以稱得上是“英雄”,他的所為比起垂涎林沖妻子的高衙內來說,真是有過之無無及。

  看來,梁山泊中真非人人皆是英雄好漢,但這也恰恰反映出中國古代農民造反者真實的一面。他們往往有兩面性,亦俠亦盜。在品流複雜的造反隊伍中,有為勢所迫、鋌而走險的善良百姓;亦有生性強悍、憤世嫉俗的好漢;更有窮兇極惡、兇殘成性的惡匪。

  可是,人是會變的,這需要一個過程。當那些綠林大盜加入梁山泊,成為一直“替天行道”的起義軍,性格變會逐漸改變,再也不幹那種打劫村坊、傷天害理的勾當,以免有損梁山泊的聲譽。於是大魔頭便搖身一變,成了人人津津樂道的大豪俠!正因為有這個過程,才造成他們的兩面性。

  吾幼年愛讀此書,總認為這個世界便由乾坤利劍劈成兩瓣一般,從此正邪黑白,是非對錯便含糊不得。如今吾虛長十七,重讀此書,方知這複雜的世界亦可存在亦正亦邪的人,亦有一個黑白參雜的地區——灰色地帶,供那些在江湖中身不由己的人小憩一會兒、喘口氣。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忠與奸!有的只是真理與強權的長期對抗罷了!人生,總是充滿無奈與驚喜……

  以上乃吾讀《水滸傳》後的一點感想,願與大家分享。

寫讀後感作文 篇4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三國演義》。書的內容主要是說了魏國曹操、蜀國劉備、吳國孫權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

  看了這部書,我發現曹操的用兵很好,但是他太大意了,所以有時候會吃敗仗;劉備雖然自己沒有什麼用兵打仗方面的本事,但有很多人都聽他的,蜀國的武將很厲害,文臣中諸葛亮的計策十分高明;吳國的地盤比蜀國略大一點兒,君主孫權雖然也不太會打仗,但他有周瑜、魯肅的幫助,別人也不敢隨便進攻他。

  書中有一回說的是:劉備在樊城抵抗曹操的進攻,實在是打不贏曹操,要放棄樊城又怕曹操佔領後城裡的老百姓受苦,就帶著老百姓一起撤退,由於一起撤退的人太多,速度就很慢,經常被曹操的部隊追殺,損失了很多士兵,連自己的兒子都差點被抓走了,但劉備一點都不後悔,一心只想怎樣不讓老百姓受曹操的欺負。

  我要學習劉備寬厚待人,對待同學和朋友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關心愛護他們,虛心接受他們對我的意見和建議,對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寬宏大量。

  我認為這部書蠻好看的,所以把它推薦給小朋友們,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學到點什麼。

寫讀後感作文 篇5

  《小抄寫員》這篇作文主要記敘了敘利奧為了讓家裡生活過得好一些,每天晚上12點過起床給爸爸寫籤條,但最後被爸爸發現了,爸爸十分感動的事。讚頌了敘利奧關心別人,愛父親、母親的感情。

  “敘利奧聽了心裡像刀割一樣。父親竟不管他了!就是這個過去連他咳嗽一聲都要擔心得不得了的父親。確實不愛他了!眼裡已經沒有他者個人了。‘啊,爸爸!沒有您的愛,我是活不下去的!——無論如何,請您仍舊愛我,無論怎樣,我一定像從前一樣用功。啊,這一次我真下了決心了!’”當我讀到這一自然段,我的'新繃得緊緊地,怕敘利奧真的就不幫家裡了。但當我讀到下一個自然段時,鬆了一口氣。“敘利奧又習慣性的為爸爸籤條,可這一次居然被父親發現了,”我還以為父親會十分生氣,說敘利奧“不誤正業”,我不禁為敘利奧擔心。可結局卻大出所料,父親竟“忍住眼淚,吻著兒子的臉說:‘倒是要你原諒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我真對不起你。快!’說著,他抱起兒子,走到母親床前,把兒子放到母親的懷裡。”我可真為敘利奧高興,父親又像以前一樣愛他了。

  看著敘利奧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事情。那是一個暑假,我去補習回家。一到家,我便像“小皇帝”似的,空調一開,電腦一開,就開始打有遊戲了。打了半個多小時,爸爸媽媽回來了。於是我掃視一眼,爸爸直喘氣,媽媽也大汗淋漓。爸爸媽媽十分辛苦,可我一點也不關心,問也一句。爸爸在炒菜,叫我來幫忙,可我只是大聲說了幾個“不”字,就又看電視了。媽媽叫我去買幾個土豆,可我只是搖搖頭。可讀了《小抄寫員》後,我認為我應該多關心、多問候父親、母親,像《小抄寫員》中的敘利奧一樣。我雖然不能在晚上為爸爸籤條,可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碗、拖地、抹桌子等家務事,為爸爸媽媽減少負擔。 讀了《小抄寫員》後,我認為我要多幫父母,做父母的小幫手,不在家中當小皇帝,做家中的小主人。

寫讀後感作文 篇6

  我有個晚上看了一篇孩子寫的讀後感,發覺他寫得很籠統,根本沒有寫出真情實感,我就關於寫讀後感給他講了幾點看法。 一是不要急於寫讀後感,也不要為了寫讀後感而急於找書讀,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對某篇文章寫讀後感,就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來閱讀,只有喜歡其中的內容或故事情節,才可能有興趣比較認真地讀完,而不是應付過去。 二是不要急於動筆寫,而是要先把內容讀懂,總結出內容梗概,回想一下總體的感受,然後再把自己的直觀感受從主到次依次羅列出來,把提綱寫出來。 三是按照自己列的提綱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觀點。 四是在申明自己觀點的同時列舉幾個文章中的片段來說明自己的感想是有根據的。 五是對照自己原來的思想觀念,將讀文章之後發生的轉變或變化寫出來,最好能寫出透過閱讀受到的啟發和感悟。 讀後感切忌空洞、應付,要寫出真情實感,尤其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閱讀文章前後的思想變化寫出來,能夠透過閱讀有所啟發,有所感悟,這應該就是比較完美的讀後感了。

寫讀後感作文 篇7

  似乎從入學到現在我很少再去看書了,我曾經一度覺得自己再也找不回高中時代那種在瘋狂學習之餘好似享受一般的閱讀,那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精神的慰藉,也就是那時,在語文老師的影響下,我接觸到了史鐵生,感受到了他的文字和他的精神。

  如今,我早已記不清在將近一年的大學生活裡我收穫了什麼,所以我再一次翻開曾經的怦然心動,再一次隨著史鐵生的腳步進入那座牆面斑駁坍塌、剝落了曾經的琉璃繁華、褪去了以往的雕欄玉砌的祭壇,再一次去閱讀感受那個偉岸的人格。

  地壇對於史鐵生是一座幽靜的宮殿,在他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的時候像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樣出現在他面前,到底是他發現了地壇還是地壇發現了他,我不得而知,但我更願意將地壇想象成一位深沉慈祥的老者,就那麼靜靜地呆在那裡,四百年浮浮沉沉似乎與它無關,可壁殘垣中找到失落的繁華,這位老者在歷史中靜靜地等待找到他的人,並用他獨特的氣質去影響這些人,包括史鐵生,那個本該處於最輕狂的年齡卻被飛來橫禍打擊的意志消沉的年輕人。

  一切彷彿如此自然,一個失落的年輕人搖著輪椅慢慢走進地壇,他是否是在漫無目的地行進中無意看到了這處幽靜地不似人間的地方呢?我不得而知,但我可以想象他當時的意外或許還帶著些許的驚喜也說不定。設身處地,若是我也雙腿殘疾無法行走,我所最想做的便是找一個地方默默地坐著,就那麼坐著,觀看晚霞映滿西界的天邊,等待一顆一顆亮起來的繁星,不知不覺慢慢忘卻了自己,忘卻了時間,

  等到忽然驚醒看到自己的狀況忽而的內心一陣明透,也許一陣迷茫吧,我自己說不好,畢竟我不是真的雙腿殘疾,然而史鐵生,在他和地壇來來往往無數次的交流後,他迷茫過,明透過,亦或是憤怒過,失落過,但是不論怎樣驚濤駭浪一般的情緒最後都被地壇這個有著深沉智慧的地方慢慢琢磨成新的東西,這些新的東西在史鐵生心裡慢慢沉積慢慢改變著他的消極,慢慢更新著他對於人生的領悟。開始的時候,他沒有工作帶著一腔的不甘和憤怒,他不知道上天為何待他如此不公,還未等他完全領悟人生的一點一滴便無情地剝奪了他的支架——雙腿。然而後來呢?他靜靜地感受著地壇的魅力,“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著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這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他開始慢慢拿起筆,慢慢書寫自己的故事,故事裡所有的事物都像慢慢從空氣中顯現在讀者面前一樣那麼自然那麼生動,他的文筆也慢慢感染了每一個人。當然,這故事裡,也站立著他的母親,一位代表了中國大地所有母親的慈母。

  在文章裡,我可以看到因為自己的身體的原因,史鐵生不願意與母親過多的交流,而他的母親則是小心翼翼地愛著自己的兒子,這位老人很無助卻很堅強,因為她知道自己是兒子目前唯一的支柱,所以無數次她前往地壇尋找自己的兒子,而史鐵生則是倔強地靜靜躲在一旁,看著自己的母親焦急地召喚著他,一聲聲地呼喚著他,但他大多數時候,並沒有迴音,我想應該是基於年輕的倔強,他不願意讓母親找到自己,即使最後母親總是能夠根據他的輪椅的車轍印找到他的所在。我還清楚地記得史鐵生對於自己母親的描寫,他寫到自己的母親,文筆總是無比的親切溫柔,就像他自己說的,這是他對於自己母親的彌補,晚一點的彌補。我記得他寫到自己的母親推著他慢慢走,慢慢和他聊著天,母親找著話題來逗自己的兒子,一不小心說到了史鐵生小時候最喜歡一邊踩著落下的花朵一邊跑著笑著的事情,說到一半母親立刻閉嘴不說話了,她是忽然意識到自己不小心觸碰到了兒子的內心最柔弱的地方所以小心翼翼的閉口不言,氣氛很尷尬,因為母親不知所措了。每每史鐵生回憶到這一段他一定是充滿了愧疚之情的,這很正常卻也很可悲,人們似乎總是在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當終於史鐵生的母親再也不能推著他慢慢散步的時候,他萬分懊悔自己當初為什麼讓母親在地壇裡焦急地找了那麼久,自己為什麼不也同樣呼喚一聲媽媽,讓母親感到她的努力使兒子確實恢復了不少呢。

  最溫柔的字眼,慢慢在紙上描繪出他內心最美麗最溫柔最小心的母親,一位善良和藹慈祥的母親緩緩出現在我的腦海裡,那位母親的面容似乎慢慢熟悉,慢慢清晰,那時我自己的媽媽。我忽然醒悟,我自己現在也是處於最輕狂最狂妄的年齡,我也應該在自己內心最溫柔的地方,放上自己最親切最敬愛的人,然後拿自己的時間慢慢珍惜他們,陪他們一起慢慢變老。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壇,一個可以自己慢慢品嚐,靜靜欣賞的地壇,在那裡我們可以學會獨處,學會思考,思考著人生思考著時間思考著點點滴滴的事情。身處距離家鄉一千多公里外的大學,我慢慢品讀著這篇文章,思考著鋪於紙上的一行行文字,我知道這些文字是一位已經逝世的偉大的文學家的人生感觸,筆墨鋪就而來,洗滌著我的心靈。

  而現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中學時從未放下的筆尖,寫起中學時從未中斷過的隨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地壇,描繪出屬於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