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余光中> 余光中談想象力

余光中談想象力

余光中談想象力

想象就是以不類為類

  藝術創造應該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有知識;第二,要有經驗;第三,要有活潑的想象。天南地北、不倫不類的東西擺在一起,這個就是想象力。

  法國有一位作家叫做Chazal,他說Art is nature speeded up and Godslowed down,什麼意思?“藝術就是使造化加速,讓神靈放慢”。換言之,藝術或者藝術家,是介於神靈與凡人或自然界的一箇中間地帶。因為,神靈的動作太快,我們看不清楚,所以用藝術來表現;我們的造化,我們的大自然,太慢了,所以要用藝術更快地表現給我們看。

  我國中唐後期的詩人李賀有一首詩,其中一句是“筆補造化天無功”,所謂“造化”就是前面的nature,“筆”就是指Art。“筆”不一定指文學,也可以指畫家的筆,作曲家的筆,造化不夠完美的時候,要用 “筆”來補,所以譯成Where nature fails,art prevails。

  英國唯美運動的一位健將王爾德(Wilde)則說過,It is not art that imi-tates life, but life that imitates art,意即:不是藝術模仿人生,而是人生模仿藝術。這一句話,寫實主義的奉行者一定覺得它荒謬,但是有它的道理。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人,其實是一個輸家,可是他在心裡總想占人家的便宜,我們說這個人就是阿Q,這不是魯迅的藝術教我們如何看人生嗎?我們看到一個女子非常的柔弱,非常的多愁善感,我們說簡直就是林黛玉,這不是曹雪芹教我們如何看人生嗎?我們看到一片風景這樣美,我們說簡直是莫奈的畫面,那就是一個畫家把他的眼睛借給我們看風景。所以藝術可以教我們如何看待人生。

  所以,我覺得藝術創造應該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有知識;第二,要有經驗;第三,要有活潑的想象。

  所謂想象就是廣泛的同情,就是能夠設身處地。以登山為例。你去登一座山,也許會問一問這座山的地理如何,生態如何,曾經發生過什麼故事,等等。但是你知道這些之後不見得都有用,可是你可以選擇,選擇對你有用的.知識,對你有用的經驗,然後用你的想象聯合起來,組成一篇作品。你一定要能夠像柳宗元,或者像徐客這樣的人,他們不但是一個科學家,一個探險家,一個身體力行的實踐者,而且他還有想象力,還有文采,這樣才可以完成一篇登山的遊記。比如柳宗元寫山石:“其石之突怒偃,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其然相累者,若牛馬之飲於溪”,牛馬好像排隊下來,要到溪邊喝水。這個比喻是很有想象力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是創造的。你說 “燕子飛得好快,簡直像老一樣”,這個不算。所以,比喻往往以不類為類,天南地北搭不上關係,因為你的想象力一搭就上。像林語堂有一次演講,他說我這次演講大家放心,我不會講得又臭又長,他說演講就像女人的迷你裙,越短越好。演講跟裙子有什麼關係?天南地北、不倫不類的東西擺在一起,這個就是想象力。

  英國浪漫詩人雪萊有一篇很長的論文,非常有分量,叫做《詩辯》,就是為詩辯論。他說“科學綜萬物之意,而詩綜萬物之通”,科學要分門別類,要分;而文學和藝術要綜合,要把不同的東西用想象力貫穿起來。宋朝文人王質有一篇遊記,他說“天無一點雲,星斗張明,錯落水中,如珠走鏡,不可收”。星光倒映在水中,這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我們通常說好像落到水中,水就像鏡子一樣。而他說“如珠走鏡”,星光在水面上,好像珠子在鏡面上滾來滾去,不可收。這就比一般的比喻更轉了一個彎。

  我在香港中文大學教書很多年,我的宿舍陽臺朝著西邊,有一座山,陽臺下面有一塊草地,草地的邊緣有很多松樹。我看到太陽落下去,落到西邊,就落到松樹的背後。我這樣說,“落日說,黑蟠蟠的松樹林背後,那一截斷是他的簽名”。當然,落日不會講話,我派他講,這就是藝術家可以做造物主,可以讓萬物為他效勞。晚斜斜的一道好像落日籤的名,這個簽名的有效期間是黃昏,到了晚上我的簽名就作廢了,就像我們現在拿到的支票,一年之內要去兌現,對不對?所以我把人間的事情,跟大自然發生的現象綜合起來,這樣就成為一首詩。

  想象力是應該培養的,並不是沒有知識、完全拋掉經驗的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沒有成果的,一定要朝著某一個方向好好地去想。

  問:餘老師您好,剛剛您一直在強調想象,我想問一下,您覺得想象有沒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有沒有優劣之分?如果有的話,您心中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沒有的話,為什麼我們常說的 “白得像雪,粉得像”這樣的比喻會成為經典呢?

  余光中:我說的想象不是胡思亂想,我的副標題就是 “靈感從何而來”,我們的靈感從哪裡來的?剛開始透過學習的階段,我們看過很多的好作品之後,我們的修養達到了某種程度,我們就知道什麼話講出來是人云亦云,古人都講過了,我們要用人家沒有表達過的方式來說。

  而想象是我們要言之有物,我心中有一種感情、一種感想要說出來,但不知道怎麼表達才好,於是悶在心裡,但我們並沒有把它忘記了,而是把它擺在潛意識裡面去醞釀了,直到有一天,我們豁然想通了。所謂想通了,不是一首詩就自動出現在你面前,不是一幅畫整個自動畫好了,而是你想到了第一句是什麼。這一句出來了以後,後面一句跟一句,連鎖作用。就像一個線頭找到了,一抽一拉,整個線團都抽出來了。我寫詩,往往是想到這個題目很好,或者是想到其中有一句很好,我就有把手,就有用武之地,我就可以把它延伸,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

  所以想象力就是應該培養的,並不是沒有知識、完全拋掉經驗的胡思亂想,胡思亂想是沒有成果的,一定要朝著某一個方向好好地去想。有的時候,就是因為你看別人的藝術作品,啟發你自己這一行怎麼用作品來表現那樣的感情。所以我今天所講的就是不同的藝術之間可以互相轉化,互相通融的。

  (節選自《詩人余光中在浙江大學東方論壇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