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寓言》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寓言》教學設計

《寓言》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寓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寓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鷸蚌相爭”的意思。

  重點難點

  能結合自己得生活實際理解寓意,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教學準備

  動物面具、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課題:狐假(Jia)虎威(Wei)。

  2.寫課題:課題中有三個是生字,你願意來寫哪個?

  3.過渡:小朋友,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茂密的大森林,走進動物的王國。

  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這篇課文的題目,還是一個成語呢,你理解嗎?

  二、學文。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來細細地讀課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樣藉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1.學習第1~5自然段。

  (1)自由讀文。要求:說一說:這是一隻怎樣的狐狸,又是一隻怎樣的老虎,為什麼?()的老虎()狐狸

  (2)同桌分角色讀文;自由練讀;指名讀。

  (3)老虎啊,讓我採訪你一下,當你鬆開爪子的時候,你心裡想的是什麼?過渡:老虎啊,其實你心裡想什麼,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為了讓你徹徹底底地相信,它趁你發愣的時候,早就又想好了一個妙計。

  2.學習第6~8自然段。

  (1)自由讀第6自然段,指名讀(扮演狐狸的學生讀)。

  (2)引讀:老虎跟著……(第7、8自然段)

  (3)課文中這個情節寫得非常好,老師還想請小朋友來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準備:

  ①想一想:你對哪個角色最感興趣?

  ②找一找、讀一讀:劃出描寫你感興趣的那個角色的句子,並仔細讀~讀。

  ③試一試:試著演一演,你想怎樣演好這個角色呢?

  (4)請學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動物)請學生評價。

  (5)神氣活現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順利逃脫的小動物們,如果我再給你們一次表演的機會,你最想用什麼動作來表達你現在的心情呢?小觀眾們,現在老虎還是摸不著頭腦,你們是觀眾,是旁觀者,請你們來告訴老虎真相,幫它撥開疑團吧!

  3.學習第9自然段。

  (1)引讀:老虎受騙了。狡猾的狐狸……

  (2)學到這裡,“狐假虎威“這個成語你理解了嗎?

  三、說一說。

  出示圖1(狐狸)、圖2(老虎)、圖3(作者)

  小朋友們,你最想對它們中的誰說一句話?

  板書設計

  狐假虎威

  狐狸(借)老虎(威風)嚇跑(野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第一自然段。

  1.出示課件圖片(這是一隻河蚌)。

  問:被暖暖的太陽照著,河蚌會有怎樣一番感覺呢?

  也許它會說什麼?誰來演河蚌?交流。

  (可這時,來了只鷸)出示。

  問:鷸?河蚌?分別想什麼?指名學生說。

  (河蚌急忙把殼兒合上)演:合殼(牢牢地夾住鷸的嘴不放)

  問:這時候的河蚌……(速度、力度——心理如何)

  2.這是故事的起因,我們再完整地聽一遍錄音。(提醒:注意,聽仔細了)

  3.開啟書本,看完這部分內容,先自由讀,要求試著複述。

  4.學生試講。(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大聲點)

  評價:提點意見,優點也行。

  二、第2、3自然段。

  過渡:鷸和蚌之間的這場爭鬥,會如何發展?

  請看第2、3兩段中鷸蚌之間的一段對話。

  1.自由讀。

  2.簡單說說故事如何發展?(互相爭執)

  3.這一段寫得非常生動,再請同學讀。提醒:加表情。

  (動腦,怎麼讀才有味道)

  4.說說此時鷸蚌之間的局勢?

  (威脅、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相持、力量相當、互不相讓)

  5.在理解的基礎上再來哪個人配合角色朗讀。

  (前後、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請一對搭檔分角色讀,為了體現故事的完整性,再請一位同學做旁白。

  (可喊暫停,提醒:注意語氣,表情,要進入情境)

  7.評價。

  8.課後也可透過表演,複述故事。

  三、第4自然段。

  過渡:鷸蚌互相爭持,所導致的後果會是什麼呢?

  1.錄音範讀。

  2.回答:鷸蚌雙方——筋疲力盡。

  板書:漁夫——沒費一點力氣,就把它們一齊捉住了。

  3.揭示寓意:這正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四、總結。

  1.學了這則寓言,你明白了些什麼?

  2.交流

  五、發揮想象。

  1.鷸和蚌貝漁夫抓住後又會出現怎樣的情形呢?

  2.交流。(或可先同桌討論)

  板書設計

  鷸蚌相爭

  鷸蚌漁翁得利

《寓言》教學設計2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3.瞭解伊索寓言的特點,學會閱讀寓言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瞭解伊索寓言,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閱讀《伊索寓言》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理解寓言

  1.什麼是寓言呢?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

  2.揭示課題。

  二、認識伊索和伊索寓言的特點

  1.簡要地介紹伊索。

  2.簡要地介紹《伊索寓言》。

  三、初學《伊索寓言》

  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讀準文中的生字,從文中找出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2.交流三則寓言故事的寓意。

  四、精讀《伊索寓言》

  1.指名讀課文,思考:在這三則寓言中,你喜歡或討厭哪些人物?為什麼?

  2.交流。

  (1)《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

  A.什麼是無能為力?

  B.哪些語句能說明它無能為力?它可能想了哪些辦法?

  C.齊讀寓意。

  (2)《牧童和狼》中的牧童:

  A.“一貫”是什麼意思?從什麼地方能看出他一貫說謊?

  B.兩次大叫有什麼不同?指名朗讀。

  C.為什麼喊破喉嚨,也沒有人前來幫忙?是不是這些人見死不救?

  D.齊讀寓意。

  (3)《蟬和狐狸》中的蟬:

  A.蟬聰明、機智、善於觀察,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B.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找出有關句子。

  C.我們學過《狐狸和烏鴉》,故事裡的烏鴉會受騙,而《蟬和狐狸》裡的蟬卻沒有受騙呢?

  3.說說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五、拓展閱讀,瞭解《伊索寓言》的特點

  1.結合本課和課前收集到的資料,概括《伊索寓言》的特點。

  2.在你讀過得伊索寓言中,哪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道理?

  3.讀故事,補充寓意。(《賊和他的母親》《大力士神和車伕》《池邊的鹿》)

  4.再讀寓言,體會寫法

  伊索寓言裡有幾則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說說你的發現。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蒼蠅與蜜

  房裡有蜜漏流出來,許多蒼蠅便飛去飽餐起來。蜂蜜太甜美了,他們捨不得走。然而,就在這時他們的腳被蜜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後悔不已,嗡嗡亂叫:“我們真不幸,因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喪了命。”

  對於許多人來說,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

  叼著肉的狗

  狗叼著肉渡過一條河。他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還以為是另一條狗叼著一塊更大的肉。想到這裡,他決定要去搶那塊更大的肉。於是,他撲到水中搶那塊更大的。結果,他兩塊肉都沒得到,水中那塊本來就不存在,原有那塊又被河水沖走了。

  這故事適用於貪婪的人。

  讀了這幾則故事,你有什麼發現?

  六、總結

  七、佈置作業

  閱讀整本書——《伊索寓言》

  板書設計

  伊索寓言

  狐狸 時機不成熟

  牧童 一貫說謊 無人相信

  蟬 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

《寓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能聯絡上下文理解重點詞意思。

  3、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不能急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的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說明的道理。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於求成、違反事物規律及“做多餘事反而不恰當”這兩則語言說明的理。

  教學難點:能借注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教學方法:講解、探究

  教學準備:課件蒐集寓言故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你們知道的寓言故事很多,能給同學們講講嗎?最好能說出語言給你的啟示。

  二、朗讀課文——奇文共賞

  1、自讀:組織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句讀,讀得通順流利,並標註有疑問的地方。

  2、互讀:組織學生協作組內分別輪流朗讀,並互相評讀儘可能解自讀時的疑難問題並標註互讀時產生的新的疑難問題。

  3、聽讀:播放兩則語言的錄音朗讀,要求仔細聽讀,尤其注意字音和句讀。

  三、疏通文意——合作釋疑。

  1、小組合作,自己疏通文意。

  2、各小組將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紙上。

  3、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集體釋疑

  4、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作必要指導

  四、理解想象——配音作畫。

  透過感知課文,我們對文中的人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作品中的故事有了一個感性的理解。那麼,如何能更深入的理解人物更準確的把握股市的內涵呢?

  (自選配音或作畫的方式)

  第二課時

  一、創新設計——提升理解。

  續編故事:現在這個農夫懊悔不已,他發誓再也不拔苗了。到了第二年,農夫又種禾苗了。這回,他……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合編一個新的寓言故事。看誰的故事編的棒。

  交流評價。

  二、聯絡實際——拓展延伸。

  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請大家用生動的語言敘述故事,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本節課中你在哪些地方有收穫呢?與同桌交流,並記錄下來。

  四、積累內化。

  1、背誦兩則語言。

  2、認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五、實踐活動

  蒐集寓言故事準備開展一次寓言故事大賽。

  板書

  14古代寓言二則

  揠苗助長畫蛇添足

  將苗拔高強求速成畫完蛇能喝到酒不顧客觀實際

  結果苗死反而弄糟又為蛇添足沒有喝到酒弄巧成拙

《寓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8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2、能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

  3、能講述“鄭人買履”的故事,表演《鷸蚌相爭》。

  4、知道這兩則寓言所講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規以及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得利的道理。

  教學重點:知道這兩則寓言所講的故事。

  教學難點:懂得不要墨守成規以及互不相讓只能兩敗俱傷讓別人利的道理。

  查閱資料:兩則寓言的原文。

  板書設計:

  26寓言二則

  鄭人買履 鷸蚌相爭

  量——尺碼——忘 鷸——啄

  | 蚌——夾

  取

  -寧信尺碼 ,不信腳 被捉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瞭解《鄭人買履 》的故事,理解內容,懂得不要墨

  守成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 寓言二則》

  2、我們學過那些寓言?簡單說說內容。“寓言”?“則”?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利用字典或生字表讀準字音。

  2、讀一讀(小黑板)集市 鄭人買履 匆匆忙忙 尺碼 寧

  問:“鄭人”指哪的人?“履”?“尺碼”指什麼?

  3、同桌互讀,檢查讀書正確、流利。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生朗讀,其他人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讀思考:這則寓言先講了什麼?後講了什麼?(事情發展順序)

  3、用自己的話講這則故事?

  4、讀寓言故事。

  5、鄭人能不能買到鞋?為什麼沒有買到鞋呢?你覺得這個人怎麼樣?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小組討論)

  四、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

  2、表演故事,以小組為單位。

  五、 課堂小結: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寓言《鷸蚌相爭》懂得兩人一味相鬥,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讀一讀

  鷸蚌相爭 毫不示弱 啄 夾

  鷸 蚌、啄、夾各是什麼意思?

  3、同桌互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生讀課文,其他人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講故事。

  3、有感情朗讀。

  4、你認為鷸和蚌怎樣做就可以不被漁夫捉去?

  5、討論:透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如果你是漁夫會怎麼想?被捉後得鷸和蚌又會怎樣想?

  四、練習。

  1、 朗讀課文。

  2、小組表演課本劇《鷸蚌相爭》

  五、小結。 學完課文,談談體會。

《寓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透過反覆誦讀,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古漢語的特點,初步瞭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詞語,常用詞語的含義,正確理解文章內容。

  3、激發學生樹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長為有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學生。

  教學重點:

  1、認識什麼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點實詞的意義。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1、將所學的寓言擴充套件並活學活用。

  2、體會透過故事情節的曲折和人物的豐滿達到諷喻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在第二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共同探究美與醜這一主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欣賞老婦人心靈的美、追求樹立自信的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種美,同時也對醜的惡行也要加以揭露,以便警惕大家,使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讓我們先來觀看一段影片,請同學們邊看邊想,其中東施的做法是否為她增添了美感呢?

  2、生看後談感受。

  3、小結:同學們的感受值得珍視,就讓我們走進文中,再去感受一下文人莊子是如何審視美與醜的。

  二、讀通語句,感知大意

  1、老師範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內容,體驗古人運用文字的魅力。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語句讀通順,還要注意語氣的停頓。相機解決顰、挈、亦字讀音及字義。

  3、學生齊讀寓言,瞭解寓言的大致內容。

  三、讀懂課文,對照註釋自悟文意

  1、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後譯文,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學習,聯絡說句意。

  3、根據你的理解用講故事的方式複述課文。

  要求: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靈活一些,不必強求說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錯即可,還可適當的穿插有關的背景資料。

  四、細讀課文,讀懂句意。

  1、西施和東施的對比,也是美與醜的對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寫出了西施的美和東施的醜?請生速讀課文,邊讀邊劃。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顰其裡,其裡之醜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裡。

  (1)讀了句子後,體會到什麼?(東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沒在哪?)結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資料來說一說。

  (2)西施可真美,用個詞來誇誇她!(美若天仙,絕代佳人,國色天香)

  (3)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仍讓人賞心悅目,就連東施也來學習她,東施是怎樣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嗎?可以做動作,可以用語言來描述一下。

  2、東施醜:

  其裡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過渡:看來東施效顰的確不怎麼美,作者沒有細緻地描寫東施的醜,而是重點描寫了人們的反應。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2)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無病呻吟,矯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無中生有)

  (3)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東施的樣子嗎?(其醜無比)

  小結:是啊!作者大膽捨棄對於東施五官的具體描寫,而是透過東施刻意模仿西施皺眉捧心的醜態所引起人們的反應來進行側面烘托,這種寫作方法就是側面描寫。

  (4)再讀句子,試著讀出東施的醜。

  (5)學到這裡,你想對東施說些什麼?

  五、總結全文,拓展閱讀

  過渡:看來同學們對美已經有了新的認識,那麼我要請教大家:

  1、同樣是皺眉捧心,為什麼西施的樣子美,東施的樣子醜呢?

  2、什麼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訴東施嗎?

  3、東施聽了大家對她的評價和建議後,我想她定會有自知之明,同時也會明白美與醜的真正含義,大家想象一下,東施今後會怎麼想,怎麼做?

  4、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東施效顰這樣的事情?舉例說一說。

  小結:是啊!不切實際地照搬,結果只會適得其反,讓我們再讀這篇寓言,去體會一下寓言的情境吧!

  (5)拓展閱讀《邯鄲學步》。

  六、作業佈置

  1、背誦《東施效顰》;

  2、為本則寓言擴寫並續寫結尾。

  擴寫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東施或以路人為第一人稱來敘述這則寓言;

  (2)可適當加入一些細節(外貌、神態、動作、心理)來刻畫人物的形象。

  續寫要求:

  (1)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連貫;

  (2)可適當加入自己的想象。

  板書設計:

  東施效顰

  《莊子》

  西施 自然流露賞心悅目

  東施 刻意模仿適得其反

  課後反思:

  本文用簡潔、傳神的描寫,刻畫了東施這個人物形象。透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順其自然。

  學習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避免東施效顰的事情發生。

  樂文中品讀 趣中體味 明辨美醜 感悟生成

  教學理念:

  尊重和珍惜學生閱讀中的自我體驗,引導學生自己讀進去,產生真實的體驗,進而在師生交談中完善體驗並受到潛移默化、薰陶感染。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學生透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在強調自主體驗的同時還要與同學交流合作,既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完善自己。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借用醜女東施模仿美女西施皺眉而變得更醜這件事,說明了人對自己要正確認識,不要做不切合實際的模仿,否則只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煉,語言生動活潑,寓意深遠綿長。

  教學策略:

  用富有動感和表現力的肢體語言加深學生對文中重點實詞的理解。採用自讀感悟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並能結合生活實際正確感悟運用這一成語。

  教學目標:

  熟讀課文,體會古文的韻律美。

  透過重點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初步滲透古文學習的一些基本常識。

  以學生感興趣的參與活動,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體會文章的主題,聯絡自身實際談感悟與收穫。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感悟生成,初步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

  教學過程:

  在匯入時我主要採取觀看影片的形式引出課題,並隨機拓展與文章有關的背景資料。讓學生對這則寓言有個感官的瞭解並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接著教師範讀,指導停頓,注意節奏感,體會古文的韻律美。我認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透過學生自讀,相互校音,做到通順流利。學生再讀體會,初步感受文章內容,並結合重點詞語,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藉助註釋,自主領會每句的意思。再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藉助肢體語言,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並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複述課文。這樣將文章以創編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又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課堂生動有趣。複述之後,師生共同評價,注意幾個重點詞語顰捧堅挈走是否強調到位。除此之外,我把東施帶進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生共同品味。從而理解和體會文章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以東施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苦惱,學生幫助解決:如:西施皺眉很美,我只是模仿她,可是為什麼卻招來很多人的恐懼與笑話?那麼我今後該怎樣做呢?誰能告訴我什麼才是真正的美?結尾我用富有感染與啟迪性的語言總結全文,並留下深深的思索。西施之美固然令我們眼前一亮,但東施之醜也令我們回味無窮,問世間:美與醜難道真的那麼容易區分嗎?

《寓言》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恆心和毅力,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點.

  學習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理解紀昌學射和扁鵲求治到不治的經過。

  學習難點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

  活動1.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你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神射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初解課文。

  活動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對字詞有哪些質疑?學習生字,釋詞掌握識字方法,理解重點詞識字釋詞。

  活動3.再讀課文,瞭解故事的梗概兩則寓言各講了件什麼事?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件什麼事讀文交流,彙報成果瞭解寓意。

  活動4.細讀課文,理清故事內容飛衛讓紀昌分哪兩步練習眼力呢?讀文討論討論並回答深入理解寓意。

  拓展昇華你對兩則寓言的體會是什麼?分組討論各小組選代表回答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1.你認為蔡桓公怎麼樣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2.你覺得是什麼害了蔡桓公的性命?

  3.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麼?

  板書設計

  扁鵲治病蔡桓公(諱疾忌醫)

  皮膚小病不信

  請治皮肉之間不高興比理睬

  腸胃非常不高興

  不治―深入骨髓渾身痠痛---病死

  作業設計

  1.將下面技能與其基本功搭配連線。

  射箭練腕力

  唱歌練基本招式

  書法練眼力

  武術練丹田之氣

  教後反思

《寓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從白兔的生活體驗、落難王子的命運,感悟人生,辯證地對待財富與不幸。

  2、結合已有知識,探究寓言的寓意。

  過程與方法:

  1、品味、積累準確、形象的語言,複述課文。

  2、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正確把握對人生的態度、對待人生的際遇。

  教學重點:

  1、掌握寓言的特點。

  2、理解《白兔和月亮》、《落難王子》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1、使學生透過學習,樹立良好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表演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應該聽說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成語吧,這個成語從一則寓言故事中得來,大體是這樣的:

  戰國時期,長城附近住著一個老頭,養了很多馬,名叫賽翁。有一天,不知什麼原因,他家的一匹馬逃走了。鄉親們紛紛跑來安慰他。老頭卻十分平靜地說:“沒關係,丟失好馬雖然是一大損失,但沒準會變成一件好事呢?”過了一段時間,那匹馬奇蹟般地跑回來了,並且還帶回來一匹北方匈奴的良馬。鄉親們又紛紛前來道賀。這時,老頭又意味深長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他有個酷愛騎馬的兒子,天天騎著良馬出去玩,有一天不小心從馬上掉下來把腿摔斷了。左鄰右舍又來探望、安慰他。這時老頭又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一年後,北方匈奴入侵塞內,青壯男丁都被抓去當兵,十有八九都死於戰場,而這個年輕人卻因為摔斷了腿未上前線,保全了一條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禍和福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轉化,有時候壞事能變成好事。當我們受到挫折或遭遇不幸時,常會用“塞翁失馬”來安慰自己或別人。

  剛才我們講的是一則寓言故事,同學們知道什麼叫寓言嗎?寓言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一般結構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充滿智慧、哲理的。西方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的寓言故事有不少儲存在《莊子》、《韓非子》等作品中。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著名作家周國平的兩篇寓言。

  二、整體感知

  1.走近作者

  周國平,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博士、研究員,其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穫智慧和超然,主要作品有《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等。

  2.課文導語

  生閱讀導語

  師:寓言由一個故事和寓意組成,故事彷彿是身體,寓意則是靈魂,學習寓言最重要的是領會蘊含於故事中的寓意。那麼寓意如何去領會呢?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找對比,找變化,看故事發生前後主人公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為何而產生?回答好這兩個問題,用心體會兩則寓言的寓意。

  3.初讀課文

  師:現在我們就運用這個方法來學習這兩則寓言,首先齊讀《白兔和月亮》。

  二、內容研討一

  師:讀過一遍課文,我們來考慮這樣幾個問題:

  1、第一、四段對白兔的心情用了對比的方法進行描寫,請從這兩段中,找出四個構成鮮明對比的四字詞語。說說兔子的心情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2、為什麼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明確:

  1、無憂無慮,心曠神怡;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2、月亮是何等珍貴的物品,而青草是如此平凡。天空可以泰然擁有月亮,而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

  3、擁有非分之財並過分看重財富,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三、內容探討二

  師:下面我們來學習下一則寓言《落難的王子》,請同學們先把課文齊讀一遍。

  師:我們一起來探討這樣幾個問題:

  1、文中“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兩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別出自哪幾個人之口,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2、王子的性格發生了什麼變化?他為什麼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3、請在文中劃出本文的主旨句,概括寓意。

  明確:

  1、王子、我、其他人;對比寫出人世間沒有不能承受的苦難。

  2、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運後歷盡苦難的磨鍊,性格堅強起來了,所以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3、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四、活動體驗

  師:下面請同學們根據兩則寓言來準備兩個課本劇,《白兔和月亮》結尾處說“兔子去拜見諸神之王”請同學們前後相互合作,扮演拜見時的情景。《落難的王子》一則一人演王子,一人演路人,準備好之後上臺表演。

《寓言》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①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② 分析故事情節。

  ③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④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① 分析故事情節。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註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匯入 課文

  在文學寶庫裡,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① 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② 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並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③ 全班再集體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後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並解釋加點的詞。

  聯絡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 不築,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節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於古今異義,有的屬於一詞多義,有的屬於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後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④ 複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幾個學生複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課中啟用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儘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後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麼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於活躍狀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儘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麼,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麼,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後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並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①透過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絡現實生活體驗,聯絡自己的思想實際。

  ②佈置作業 。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匯入

  ①《智子疑鄰》的寓意是什麼?

  ②你是如何得出這寓意的?

  (由學生回答《智子疑鄰》寓意的理解,過渡到寓意是透過分析寓言情節得出的。)情節的設定、想像是寓言創作中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再學習兩則古希臘寓言,透過對這兩則寓言的分析,發揮想像,學習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

  討論,分析寓言情節,認識寓言情節的作用

  ①朗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的寓意,並說說你是根據哪些具體情節概括出這些寓意的。

  這個環節的設定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脫離寓言的故事情節,一定要透過分析具體的情節來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寫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後來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卻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這些情節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獅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動寓言情節後讓學生討論寓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出示投影(改動後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學生討論,這樣改動情節後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麼?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後,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蚊子和獅子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透過討論,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寓言的寓意,是從故事情節中得來的,如果改動情節,那寓意相應也有變化。如,改動後的《蚊子和獅子》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和取勝後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那麼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聽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價格後,為什麼一言不發,悄然離去了?他心裡這時是怎麼想的?顯然,原文中諷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變了。

  同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點撥,寓言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依據現實生活想像創造的,閱讀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節;而創作寓言,更不能忽視對情節的具體想像。

  學寫寓言,進一步鍛鍊想像思維與發散性思維

  ①續編寓言情節練習。

  教師投影出示兩個續編題目:a.赫耳墨斯聽到自己的雕像作為添頭“白送”之後,他的心情如何?他說了些什麼?b.蚊子戰勝獅子,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以後還會發生什麼故事?

  以上兩題內容,學生可任選一題,做到練習本上,然後在班上讀,其他同學評論。

  ②自編寓言練習。

  教師出示題目:a.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蜜蜂與花朵止貓和老鼠。

  學生可以任選其中的一個題目構思,並在最後點明寓意,然後全班交流,討論。

  在學生分析故事情節、概括寓意,並能續編情節的基礎上,做這一練習正合適。學生此時的思維正處在活躍高峰,會有很高的興致。這個練習一方面可以鍛鍊學生想像力,依據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動腦分析生活,正確認識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因課堂時間關係,不可能做長時間交流,但在討論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考慮情節是否合理、具體,情節與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當然不要輕易否定學生,可以給學生提點具體修改意見。

  總結

  ①教師小結。

  透過這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透過分析情節,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並且實習了創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②佈置作業

  a.依據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寓言》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想法,體會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4、瞭解寓言的特點,激發閱讀語言的興趣,課後自己讀寓言故事。

  教學重點

  1、瞭解寓言的特點,激發學習寓言的興趣。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聯絡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心理。

  3、指導帶著理解,有感情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教師引入:

  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以前的語文課當中,學習過哪些寓言故事?哪篇寓言故事給你的印象最深?你知道寓言有什麼特點嗎?

  二、教師隨機引向深入:對呀。寓言故事確實是我們少年兒童非常喜歡的文學形式。有人這樣評價寓言:“寓言是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東西來;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地比喻做成。這鑰匙可以開啟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寓言故事,看看這個魔袋能帶給我們什麼。

  三、在預習的基礎上,讀准以下字詞:

  出示課件:紀昌學射、妻子、拜見、理睬、腸胃、湯藥、醫治、

  蔡桓公、梭子、綁住、蝨子、百發百中

  四、學習第一則寓言《紀昌學射》

  (一)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有個叫紀昌的人,想學習射箭,就去向飛衛請教。後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讀句子,說說從句子中,你瞭解到什麼?還想了解什麼?(此處可結合學生課前查詢的資料作簡單介紹)

  要想解開心中的疑問,我們就來讀寓言故事《紀昌學射》,我想,你不僅會從故事中找到答案,還會得到有益的啟示。

  (二)自己流利地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1、讀文後,概括:紀昌想拜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讓他下功夫練習眼力,飛衛照著他的話一一做到,最後成了一名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

  2、思考:在初步瞭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你有什麼問題想跟大家探討?

  3、結合學生的主要問題,先弄清飛衛為什麼不教紀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練習眼力呢?

  第一:指讀課文2、3自然段,思考:飛衛讓紀昌練習怎樣的眼力呢?

  (一是“眼睛牢牢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把一件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

  第二:想一想:飛衛為什麼要這樣要求紀昌呢?

  (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談,只要有道理,符合客觀實際,不做統一答案要求)

  讀到這裡,你有什麼新的感受嗎?

  (飛衛是一個非常有經驗的好老師,不愧為名師)

  第三:紀昌按老師的要求一一去做,這一練就是好幾年。在這幾年的枯燥的眼力練習中,紀昌又是怎樣做的呢?默讀2、3自然段,劃出紀昌是怎樣練習的?把自己讀後的感受寫在旁邊。

  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說說體會

  紀昌回家之後,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中裡,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髮,綁住一隻蝨子,把它吊在視窗。然後每天站在蝨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

  第四:假如紀昌不先練眼力,他會百發百中嗎?

  (透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紀昌學習時所表現出來的決心、恆心、毅力,與他成為一名射箭高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五:重點指導朗讀2、3自然段。讀出寓言誇張地描寫,仔細揣摩人物行為心理,進一步理解體會人物形象。

  小結:看來,對學習來說,好老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都起著很大的作用。紀昌學射的故事,告訴我們學任何本領,都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領,就要先練眼力。結合生活實際,你能舉例說說嗎?

  五、老師總結談話:要我說呀,寓言還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詩,神奇的魔袋,今天,你能從這隻魔袋裡取走什麼呢?

  (引導學生談出這則寓言的收穫,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見解。)

  第二課時

  一、匯入: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箭能手紀昌,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誰,是做什麼的呢?

  (簡單介紹扁鵲的高超醫術及他對我國醫藥界的重要影響。)

  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扁鵲與蔡桓公之間怎樣一個小故事?

  三、 默讀課文內容,扁鵲幾次見蔡桓公?都說了什麼?結果怎樣?把相關內容畫在書上。

  四、交流體會:

  (一)指導朗讀,讀好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扁鵲的話和蔡桓公的態度要結合揣摩他們的心理來讀。扁鵲的話要誠懇有耐心。

  如:扁鵲第二次來看蔡之前會怎麼想?第三第四次呢?

  “蔡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他心裡會怎麼想?

  “蔡聽了非常不高興”他心裡會想什麼?

  “蔡覺得奇怪,派人去問他”蔡會怎麼想怎麼說。

  “蔡渾身疼痛,派人去請扁鵲給他治病。”此時的蔡又會怎麼想呢?

  (二)蔡桓公怎樣就不會死了呢?本來是皮膚上的小病,怎麼會要人命呢?

  (皮膚上的小病---皮肉上的病---腸胃裡的病---骨髓裡的病)

  (三)扁鵲是有名的神醫,蔡桓公怎麼會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鵲為什麼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說?扁鵲早知道蔡桓公要來請他,為什麼幾天前就跑到秦國去了?

  討論:蔡桓公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鵲的話。而扁鵲出於醫生的醫德才一次又一次支提醒蔡桓公治病,當他覺得自己無法治療時,跑到秦國,是出於自己安全的考慮。

  (四)交流得到的啟示: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有小問題時及時解,決,否則釀成大禍就無藥可救了。

  (五)如果能夠跨越時空,你想對蔡桓公說什麼?用幾句話寫下來,想想蔡聽了你的話,會說什麼?也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寓言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節,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樂讀愛讀,並給讀者以深深的啟迪。讓我們課下多來讀讀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吧。

  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我充分發揮體裁的特點,一是重點引導學生多讀、多講,讀中感悟,體會故事蘊含的哲理和情感;二是讓學生學會簡要概括故事內容,練習講故事;三是以課文為出發點,把學生目光引到課外閱讀中去,在教學《紀昌學射》時先讓學生讀懂故事內容,將故事分為練不眨眼——練把小東西看大——練射箭,然後要求學生根據以上順序講故事,最後讓學生談自己的感想,並說說自己的體會。

《寓言》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生透過對生詞的釋義讀懂文章內容。

  2、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初步領會寓言的含義。

  3、學生在討論與思考中對這兩則寓言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教學過程】

  《白兔與月亮》

  一、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審美 風韻 慷慨 閒適 金窖

  險象迭生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二、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三、學生思考並討論

  1、兔的心情為什麼會有前後的變化?

  (白兔和月亮的關係不同:欣賞──擁有。)

  2、為什麼能夠“擁有”,反而不快樂?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

  (得失之患。)

  3、請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我們要能夠發現和欣賞物件的美,就不可抱一種佔有的態度。)

  四、老師提問

  在生活中,什麼是你的“月亮”,你又應該如何去對待你的“月亮”?

  五、作業

  請你仿照課文的樣式,仿寫一則寓言(在理解寓意的基礎上可加入自己的感悟)。

  《落難的王子》

  一、匯入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我們面對“不測風雲”、“旦夕禍福”時,應該怎麼想,怎麼做呢?相信大家在學了這則寓言後,應該有了自己的選擇。

  二、學生根據註解與工具書自學生詞

  多愁善感 稟告 厄運 突如其來 行乞 正色

  三、在熟讀、預習的基礎上,以上述生詞為提示,請學生複述這個寓言

  四、針對匯入部分,請學生回答

  寓言裡的王子落難時,他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文字。

  (做:逃出虎口,流落異國他鄉,靠行乞度日。)

  (說:“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於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五、王子在落難時的所做所說,和文中哪處的描述行成對比

  (課文第一節)

  六、王子為什麼會有前後兩種不同的想法與說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遭受了厄運;後一種。)

  七、小組討論

  1、請用簡短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因為最低限度,生命本能會迫使你正視和迎戰災難,不讓自己被災難打倒。)

  2、請思考:在寓言裡,如果沒有“厄運”,王子的想法和命運會是怎樣?

  那麼你認為,這樣的“厄運”,對王子來說,是好還是壞?

  3、在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出現幾次?有什麼作用?

  (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三次,揭示了它在現實中的普遍性。)

  八、作業

  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厄運”嗎?你是怎麼對待的?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聯絡課文,請寫出你的感受。

《寓言》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於求成,對意外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重點】

  認識生字。

  【難點】

  理解寓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兒歌、古詩。但你讀過寓言嗎?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7課的兩個寓言故事,板書課題:寓言兩則。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認讀字音。

  教師手指題目問,這四個字中哪個不認識?生指出,並查字典加音,指名讀,其他生跟讀,再指各讀。

  ⑵ 積累新詞“寓言”、“寓意”。

  ⑶ 借拼音認讀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寓言:是藉故事來說明道理的一種文章。

  寓意:是寄託或隱含的意思。

  2、本課的兩則寓言講故事,各說明什麼道理?請大家讀讀課文吧!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

  2、自讀課文(小組討論,兩則寓言中選一則自學),要求:

  ⑴ 讀準字音。

  ⑵ 說說這兩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

  3、學生預習,老師指導。

  4、學生彙報自學情況:

  ⑴ 檢查第一則:

  指名讀生字,讀不準請同學幫忙。

  指名讀帶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講了什麼故事,《揠苗助長》中的人的辦法是什麼?

  ⑵ 檢查第二則:

  方法同上。

  過渡:如果大家肯努力,用心學。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三份禮物,分別放在三層樓房的三個房間裡,你們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嗎?(想)那大家快點練一練吧!

  三、送禮物

  1、幻燈打出第一份禮物是個玩具熊。

  要求:先默讀詞再讀帶點字音。

  ⑴ 寓言 焦急 巴望 喘氣 總算 白費 一大截

  ⑵ 守株特兔 竄出來 撞 樹樁 從此 丟下 鋤頭 肥

  2、第二份禮物是,機靈猴:我會說。

  要求:理解詞義,找出本詞的句子讀一讀並說一說意思。

  ⑴ 巴望 焦急地 自言自語 終於 一直 筋疲力盡 揠苗助長

  ⑵ 忽然 竄出來 撞死 又肥又大 樂滋滋地 從此 丟下

  3、第三份禮物是,美麗的孔雀:我會讀。

  要求:讀準字音(可選一段讀,可全讀,讀好)

  ⑴ 學生練讀。

  ⑵ 小組內指名讀,讀的不準的地方,同組同學幫助直到讀好為止。

  四、小組合作討論

  1、默讀課文:同選一則寓言的小組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朗讀課文:學當老師,給另一組的同學講你學的寓言。

  五、大組互講,互學寓言,體會寓意(形成擂臺賽看哪組學的好)

  1、看圖講故事。

  2、讀文中帶諷刺性的句子。

  六、作業

  想想現實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認讀生字(卡片)

  二、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寫正確:

  “丟”字是上下結構,中間的豎不能與下邊的撇摺合寫成一筆。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橫,不能少寫一橫。

  “算”的中間是“目”不是“日”。

  “費”字上面的“弗”要先寫“弓”字。

  2、寫美觀:

  “守”字的橫不要超過“宀”。“丟”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橫卻要與寫長。“費”字上邊的“弗”應儘量寫扁。

  3、描紅。

  三、讀讀想想

  幻燈逐次出示三個句子:

  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種田人丟下鋤頭,整天在樹樁旁邊等著。

  讀一讀句子,去掉帶點的詞,句子的意思和原來一樣嗎?

  (讓學生感悟句子表達的具體性和準確性)

  四、朗讀比賽

  兩組比賽朗讀。

  五、你想對種田人說什麼?

  六、拓展運用

  從文中找出你新學的詞語抄寫在詞語積累本上。

《寓言》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 瞭解寓言的特點,準確理解、概括寓意。

  ⑵ 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落難的王子》構思的奇妙。

  ⑶ 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並簡要概括,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寓意,培養應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並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學難點】

  理解《白兔和月亮》對人類的諷刺意味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

  【教學程式

  一、匯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

  1、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起源於民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2、周國平,1945年7月生於上海。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後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長於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於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

  三、師生共同研讀《白兔和月亮》

  1、教師範讀,學生標示生字詞並疏解。

  2、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思考:這則寓言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3、學生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認為優美的語句,並加以體會。

  4、小組合作探究。聯絡生活體驗,討論:

  ⑴ “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於去拜見諸神之王,請示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寓言中這樣提到人類,含有什麼意味?

  ⑵ 有人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說出理由。

  ⑶ 比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種構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

  ⑷ 白兔得到了月亮後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裡?

  5、學生再讀課文,體會寓言含義的雋永。

  四、指導學生自讀《落難的王子》

  1、學生自讀課文,自己解決生字詞。

  2、學生再讀課文,讀出語氣和感情。思考:

  這篇寓言講的是應該如何對待苦難的道理,作者假設了一個極端的例子。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麼?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

  3、學生合作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⑴ 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請問文中是怎樣描寫他的脆弱的?

  ⑵ 寓言為什麼把落難王子的遭遇編造得如此兇險?

  ⑶ 為什麼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

  ⑷ 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覆三遍的作用是什麼?

  4、學生誦讀體會。交流課前蒐集到的有關厄運的名言警句,做成分類卡片,積累語言材料。

  5、這兩則寓言,一則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寫壞事變成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會遇到的,怎樣看待好事、壞事,這兩則寓言很有啟發。請結合自身經歷,也選取同課文一樣的兩個角度的事例,談談你是如何應對的。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

  閱讀《擺渡自己》,回答1~7題:

  ①生命的日子裡,有晴天,也會有陰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會撞上沒有舟的渡口、沒有橋的河岸。

  ③煩惱、苦悶常常像夏日裡的雷雨,突然飄過來,將心淋溼。挫折、苦難常常猝不及防地撲過來,你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嘆息就轟然被擊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邊,苦難的岸邊,四周是無邊的黑暗,沒有燈火,沒有星星,甚至沒有人的氣息。恐怖和絕望從黑暗裡伸出手來緊緊地鉗住可憐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邊再沒爬起來,有的人在黑暗裡給自己折了一隻船,將自己擺渡到對岸。

  ⑤二十歲忽然殘了雙腿的史鐵生,為自己折了一隻船。這是一隻名為“寫作號”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無須著急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才在輪椅裡給自己折了這隻船,將自己從死亡的誘惑裡擺渡出來,“決定活下去試試”。

  ⑥正攻讀博士學位,卻患上了運動神經細胞病,不能說、不能動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場自己被處死的夢。夢醒後,萬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識到,如果被赦免的話,他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情。於是他給自己折了一隻思想的船,駛進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討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時間”的箭頭……

  ⑦在苦難的岸邊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

  ⑧也許一生中我們不會遭遇這樣的大災難,然而我們何曾擺脫過陰天、雨天、雪天,何曾擺脫過絕望的糾纏!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間就橫亙在面前。

  ⑨當我們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相伴人生時,我們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棄,早早地絕望?

  ⑩有的人將求生的本能折成一隻船,將自己擺渡出絕望的深淵。有的人將新的慾望折成一隻船,渡過了挫折後的痛苦與沮喪。有的人將希望折成一隻船,駛過了重重疊疊的黑暗。實在無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奮力將自己擺渡到對岸。也許我們不曾經歷感情的劇痛,不曾經歷失敗的打擊,不曾經歷無路可走的絕望,可是晴朗的日子裡也常會有陰風晦雨襲來。它像一隻烏鴉扇著翅膀在你周圍鼓譟著,足以將一個好心情蹂躪得亂七八糟。這種時候,我們同樣需要一隻船來擺渡自己。這隻船也許是去聽一場音樂會,也許是捧起一本書,也許是去給網際網路的網友發封電子郵件,也許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門。所以,無論命運多麼晦暗,無論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會有擺渡的船,這隻船常常就在我們自己手裡。

  1、給加粗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 ) 自怨自艾( )

  陰風晦雨( ) 蹂躪( )

  2、解釋詞語:

  ⑴ 萬念俱灰 。

  ⑵ 自怨自艾: 。

  3、文中“給自己折了一隻船”是一種什麼樣的說法?含義是什麼?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鐵生為自己“折了一隻船”,實際是指什麼?

  5、第⑧段中的“陰天、雨天、雪天”,具體指什麼?

  6、本文的結尾說,“這隻船常常就在我們自己手裡”應如何理解?

  7、綜觀全文,對標題“擺渡自己”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正確對待自己,揚長避短,使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B、碰到苦難、折磨時,要善於迴避,使自己超脫出來。

  C、要善於面對各種苦難,尋找方法途徑,戰勝不幸命運。

  D、要善於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內心的痛苦,轉移折磨。

  【板書設計】

  人生寓言(節選)

  周國平

  落難的王子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寓言》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一個生字新詞,認讀四個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瞭解寓言故事內容,感悟語言包含的道理

  4、演一演這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是瞭解寓言故事的內容

  2、難點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匯入:

  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端裝有青銅或鐵製的槍頭;盾,盾牌,用來防護身體、遮擋刀矛槍箭。用來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自相矛盾)同學們!請你根據這段話的意思用一個詞語概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自相矛盾)誰知到什麼是寓言?(生說,如說的不對,可以在學完這則寓言後告訴老師答案)

  一、自讀課文

  這則寓言共有五句話,第一句話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在叫賣矛和盾。第二、三句講他誇口的情形,兩個“不論……都”是他的話陷入了前後矛盾、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4、5句講的是,當別人問他:他卻啞口無言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解釋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長杆的一段裝有青銅或鐵質的槍頭:盾,盾牌,用來訪呼聲體、遮擋矛槍箭。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或想法前後不一,互相牴觸。

  三、演一演,加深記憶

  四、明道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後一致,而不能故意誇大,言過其實,否則,就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來相容諷喻說話、做事相互牴觸,互不相容的現象。

《寓言》教學設計14

  第一課時

  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後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並能聯絡學習、生活實際,發表感想。

  〖教學用具

  錄象、自制教學幻燈片等 。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說出“掩耳盜鈴”的意思。

  2、回憶學習“掩耳盜鈴”的方法:

  圖文結合 理解內容 反覆朗讀 悟出道理 聯絡分析 加深理解

  二、講讀第一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

  1、釋題: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亡羊補牢──羊丟失後修理羊圈。

  2、分節讀文,質疑:

  糾正讀音:街坊 坊讀輕聲

  窟窿 窿讀輕聲

  質疑:

  3、看錄象,思考問題,理解大意:

  那個養羊人丟失第一隻羊後,聽了街坊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當養羊人第二次丟失羊後,他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4、細讀課文,歸納寓意:

  幻燈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⑴ 把這個反問句換成肯定句: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⑵ 問: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麼?

  (修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⑶ 比較句子:“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反問句語氣更強,突出了養羊人根本沒有想到後果,執迷不悟。指導朗讀,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讀出。範讀,個別讀,齊讀。)

  ⑷ 討論如果你是養羊人,你會怎樣做?

  過渡:由於養羊人沒有你們正確的想法,所以就出現了又丟了一隻羊的結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⑴ 理解填空:養羊人現在感到很──,明白了應該──街坊的勸告。

  ⑵ 比較句子: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他很後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

  (前一句兩個“不──不”雙重否定,突出表明了養羊人知錯改錯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後悔、知錯”的語氣。個別讀,範讀,齊讀。

  ⑶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後悔呢?用“”劃出有關的詞語。(“趕快、結結實實”可看出他的行動上改過了)指導讀出重音。

  ⑷ 討論:養羊人現在才後悔,現在才動手修羊圈晚了嗎?

  5、朗讀全文,思考: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個別答,然後老師小結。

  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得越快,錯誤造成得惡果就越小。現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生錯誤後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三、指導複述課文,聯絡生活實際談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談談。

  四、堂上練習

  1、指導造句:

  從此──

  先讀書上得例句,理解詞語意思後,再試說句子。

  五、作業

  1、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南轅北轍

  〖教學目標

  1、理解句意,讀懂《南轅北轍》的故事內容,體會其中的道理。

  2、透過自學質疑、討論解疑、興趣表演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學素養。

  〖教學重點

  理解《南轅北轍》故事內容,認識其中的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領悟道理。

  〖教學具

  大黑板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

  閱讀課文,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教學過程

  一、自學質疑

  1、自由閱讀,個人質疑:

  ⑴ 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⑵ 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閱讀。

  2、學生說問題,教師歸納問題:

  詞義:盤纏 硬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做車人是怎麼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麼想的?誰的想法對?為什麼?

  3、組織閱讀課文:

  ⑴ 齊讀;

  ⑵ 自由讀;

  ⑶ 個別指導。

  二、討論解疑

  1、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絡實際理解詞義。

  盤纏(路費) 硬要(一定要)

  2、通讀課文,進一步認知課文。(讀中思考問題)

  3、學習小組組織討論:

  ⑴ 組長負責結合組員。

  ⑵ 針對問題討論,組長歸納小組意見。

  ⑶ 選代表作答。(可以把這個機會讓給膽小的同學,讓他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小組彙報、講讀課文

  1、組員彙報形式(自由選):

  讀文作答 口頭說答 自由表演

  2、評點講析:

  ⑴ 動畫演示故事梗概。(結合演示評析學生作答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⑵ 自由閱讀、分角色閱讀,理解問題。

  ① 角色:坐車人;

  ② 角色:朋友

  ⑶ 結合課件動畫、生活實際,認知“坐車人”和“朋友”誰對誰錯。

  課件片段說明(動畫展示) 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 (楚國)

  3、引申闡發道理:

  ⑴ 總結故事內容 ,複述故事。

  ⑵ 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⑶ 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四、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閱讀,指名複述。

  2、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⑴ 分擔角色;

  ⑵ 人物語言、動作、表情。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五、作業佈置

  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

  2、根據自己學文體會,寫讀後感。

  3、蒐集古代寓言故事:

  以羊替牛、濫竽充數、狐假虎威、高山流水、曾參殺人、畫蛇添足、後來居上、井底之蛙、驚弓之鳥、庖丁解牛、買櫝還珠、拔苗助長、疑鄰偷斧、愚公移山、曾子殺豬、打草蛇驚、紙上談兵。

《寓言》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透過閱讀寓言故事,領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2.在閱讀中學會閱讀方法,潛移默化地接受閱讀方法的訓練

  3.在橫向比較閱讀中,發現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4.感受寓言故事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學會閱讀方法,領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在橫向比較閱讀中發現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匯入

  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走進寓言,寓言通常以簡潔有趣的故事呈現,隱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現在就開啟我們今天的寓言之旅。

  二、 在閱讀中探究寓意 (一)《狼和小羊》

  1.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音、讀通句子、難度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時思考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2. 眼腦直映訓練檢查自學情況。

  小組開火車作答。透過眼腦直映閃視訓練提高訓孩子的眼球運用能力,閱讀流暢性和靈活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3.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根據提示填空:___想吃____,故意_____,結果_________________。同時幫助學生理解“找碴兒”等難等生僻的詞語,使其領會羊和兇惡的狼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4. 提問: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你有什麼想法?

  借用伊索的話總結:存心要幹兇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藉口的。

  (二)《誰的本領大》

  1. 帶領學生用線式閱讀的方法閱讀故事。邊讀邊思考:《誰的本領大》講了什麼故事?

  2. 創設情境“挑戰智慧之王”——根據提示填空:故事講了______和______比本領的事,他們共比了______次,第一次比___________,____的本領大。第二次比__________,______的本領大。幫助理解故事內容。 3. 小組分角色朗讀故事,討論讀了這則故事的想法。 4. 指名角色朗讀。 5. 交流反饋討論結果。

  總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的認識自己和看待他人。

  (三)《馱鹽的驢子》

  1.自由朗讀故事,思考故事內容以及讀後對故事的想法。 2.指明反饋

  總結: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害了自己。

  三、 感受寓言故事的基本特點

  師:小朋友,透過這節課對以上三個寓言的閱讀學習,你們有什麼感受?

  總結:寓言大都透過簡短的故事呈現出來,有一定的趣味性並且能使我們領悟深刻的道理。(板書總結)

  四、 推薦閱讀

  孩子們寓言不僅有以上三種特點,還有許多特點你們可以透過閱讀自己發掘,寓言有許許多多豐富有趣的故事,老師向大家推薦三本寓言著作:《伊索寓言》、《列那狐的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邀爸爸媽媽跟你們一起閱讀。閱讀可以使我們的同學變得聰明,有智慧,希望我們每個同學都能養成勤於閱讀的好習慣!

  五、 板書設計:

  貴陽市師範學校附屬實驗小學 xxxx學年度第一學期

  群文閱讀(走進寓言)

  組別: 語文組

  姓名: 張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