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三字經> 女人三字經歌曲

女人三字經歌曲

女人三字經歌曲

  溫信子作過一版女子三字經,又叫女版新三字經,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女子三字經
作者:溫信子
人之初 本隨母 性有異 習遠出 若疏教 性難淑 教之道 貴正途
               
古皇英 有賢孝 尊事卑 能勞苦 昔姜嫄 嫻有度 育后稷 種百穀
               
殷契母 名簡狄 傳仁愛 成倫理 塗山氏 善教誨 啟之繼 無損譽
               
有妊氏 佐湯妃 操行好 而知序 周太姜 性溫順 善教導 無失弊
               
太任母 開胎教 生文王 演周易 太姒賢 人稱最 號文母 子百續
               
衛定姜 公子母 子早逝 婆送婦 數諫公 言惟服 識之遠 善推由
               
馬援女 明帝后 少沉穩 覽群書 長敬讓 裁衣布 德至修 無私求
               
齊傅母 隨莊姜 見道墮 苦諫防 感自修 品漸良 無辱先 美名揚
               
文伯母 號敬姜 人通達 禮至長 匡子過 誡得當 貴而勞 慎有方
               
楚子發 率攻秦 糧用光 未共辛 勝歸來 拒開門 母比責 終識認
               
鄒仉氏 孟軻母 三遷居 斷機杼 婦疏禮 責其夫 師子思 成聖儒
               
九子母 知禮經 謁歸返 守約行 時作則 化人性 君臣敬 母師名
               
魏芒妻 慈後母 前子厭 是非無 假子罪 急營救 君憐赦 感誠故
               
田稷相 受金多 送己母 遭斥責 無功祿 得不德 母廉義 君賜樹
               
周姜後 齊侯女 賢有德 事法禮 宣王惰 戀情慾 後待罪 興社稷
               
齊衛姬 信而行 公迷樂 姬拒聲 君顏伐 姬曲諍 榮夫人 與管仲
               
晉齊姜 公而正 妻重耳 耳忘公 舅等謀 醉而送 佐向善 國復興
               
秦穆姬 晉惠姐 惠不仁 秦攻掠 虜其君 待其解 姬義諫 放而別
               
楚樊姬 莊王婦 君好獵 姬食素 相不忠 蔽賢路 姬笑諫 引賢出
               
周南妻 見識多 幫丈夫 建功德 宋女宗 敬奉婆 知禮數 公賢說
               
晉趙姬 文公女 身雖貴 行至卑 答子仕 陶貪富 妻遠禍 仍顧姑
               
下惠妻 賢有才 夫為民 故誄哉 魯黔婁 不偏私 亡號康 妻之詞
               
晏車伕 傲自得 妻匡之 成謙者 接輿妻 安貧賤 夫拒仕 雙遠離
               
老萊賢 妻善諫 避王聘 樂自安 於陵妻 謀智遠 夫拒官 甘灌園
               
陳嬰母 不貪名 子就低 功後封 孟光女 醜而賢 嫁梁鴻 安貧山
               
楊敞妻 臨危穩 助夫斷 得封運 密康母 識盛衰 子拒識 密終殆
               
楚鄧曼 武王妃 知臣心 解君迷 衛懿公 嫁錯女 國破日 方愧己
               
曹僖妻 明且哲 促夫禮 終避禍 叔敖母 樹子德 修而成 做相國
               
晉叔姬 羊舌妻 善明察 預測奇 範獻妻 貴德信 憂子詐 終滅門
               
子皮姐 謹守禮 愁弟愚 果如預 周尹固 煽作亂 婦斷危 如其言
               
漆室女 有遠憂 心慮國 無外求 負聰達 諫君修 禮別明 魏強固
               
申女大 許人家 禮不周 難娶她 蔡夫病 岳母嫌 勸改嫁 女拒還
               
美貞姬 夫早亡 拒王娶 節操剛 齊攻魯 姑保侄 棄己子 義退師
               
曹大家 續漢書 撰女誡 四行度 女論語 若莘著 若昭釋 四言錄
               
女孝經 鄭氏撰 女之道 內周全 徐皇后 內訓之 教之道 各行止
               
女範書 有捷錄 劉氏輯 多典故 家訓好 明溫母 教誡嚴 多說服
               
見素子 唐道姑 養生家 有名著 比丘尼 有隆蓮 創學院 善結緣
               
蔡文姬 名詩女 家學厚 苦遭遇 宋詞家 婉約派 成代表
               
現代人 數秋瑾 倡解放 女報真 女大師 葉曼老 傳文化 儒釋道
               
略略說 範七九 數千年 賢難數 女德大 大在益 品行好 人敬比
               
女言貴 在少語 多話時 失在禮 修女容 在自然 忌重彩 倡靜嫻
               
女工好 專而能 好烹飪 善裁縫 孝當先 悌道全 和鄰里 有人緣
               
小背書 大究義 勤快點 多學藝 學業精 文化化 敬職業 不虛假
               
為人善 惡小人 己不欲 勿施人 每日裡 有書讀 學不斷 不退步
               
食宜淡 不奢華 衣樸實 宜淡雅 求忌多 不攀比 貴道之 樂知趣
               
三字經 有女談 舉規誡 說女範 學閨哲 效前賢 爾之路 在自擔

  溫信子

  溫信子,本姓謝,名尚武,字至柔,號九棲聆童、東土了無、南陽子(溫信子,為其號,亦是其正式出版著作之署名。母姓溫。故為謝氏、溫氏傳人)。遠祖謝國,近祖北京。

  一九五三年農曆七月初六生於懷柔縣城,生活在書香之家。社會學研究生學歷,共修有公共關係、漢語言文學教育、中醫學、行政管理、社會學專業大專、大學至研究生124門課程。

  研究本草文化十七年,研修基督文化十七年,研究佛教文化十八年,在儒學、道學上前後花費工夫五十餘年。現為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女子國學院院長。

  正式出版了《每一天身心健康支援手冊》、《飲膳本草經》、《飲茶本草經》、《湯飲本草經》、《飲酒本草經》、《花卉本草經》、《粥膳本草經》、《菜根 禪》、《而立禪》、《女誡品讀全書》、《內訓品讀全書》等著作,成為飲膳文化、健康文化、本草文化、禪文化學人,健康科普文化倡導者,宗教優秀文化、戀愛 婚姻家庭心理諮詢學、婚戀社會學、長壽社會學、健康社會學、人生社會學、中華女子國學等方面的自覺研究者。

  老溫還是“司機文化”、“雷鋒文化”、“基督文化”、“健康禪”、“而立禪”、“身心健康學”、“健康國學”等思想觀念的提出者,同時也是《中國愛經》、《心靈養生學》(《情志養生》)的.撰寫者。

  2009年,溫信子開始撰寫新女學專著《女子修養全書》、《女子養生經》、《駐顏聖經》、《減齡禪》、《中國愛經》等。

  2010年,“中華女子國學”思想概念,由溫信子在研著國學助讀書時醞釀成熟。他給出的“中華女子國學”定義是:適合女子閱讀和修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總和。

  也就是說,針對女子所進行的道德才智教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體系,叫做“中華女子國學”。還可以說,“中華女子國學”,是之所以成為中華女子的學問總和。“中華女子國學”,簡稱為“女子國學”。

  並認為:民國初年以前往聖前賢所撰寫的優秀女學著作和篇章,可以叫做“中華優秀女學”,屬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領域,是中華女子國學的核心內容。

  之後,近代和當代學者所撰寫的有關女子教育與修養的著作、篇章,要是繼承了我們前人的優秀女學思想和經驗,並能推陳出新,屬於中華女子國學在近代和當代的繼續發展。

  如果完全摒棄了中華優秀傳統女學,另闢蹊徑了,就很難被納入中華女子國學的體系當中。從這一年開始,溫信子正式系統研著中華優秀傳統女學品讀系列。

  2011年,溫信子為自己確定了“中華女子國學”的發掘整理、推陳出新的研究工作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