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顧城> 顧城《海的圖案》賞析

顧城《海的圖案》賞析

顧城《海的圖案》賞析

【顧城《海的圖案》原文】

  一間房子,離開了樓群

  在空中獨自行動

  藍幽幽的街在下邊游泳

  我們坐在樓板上

  我們挺喜歡樓板

  我們相互看著

  我們挺喜歡看著

  一個人活過

  一個人在海邊活過

  有時很害怕

  我想那海一定清涼極了

  海底散放著帶齒的銀幣

  我想那海一定清涼極了

  椰子就喜歡海水

  房子是木頭做的

  用光托住黑暗

  在一束光中生活多久

  是什麼落在地上

  你很美,像我一樣

  你很美,像我一樣

  空樓板在南方上空響著

  從三角洲來的雷電

  我被焚燒了

  我無法吐出火焰

  通紅的樹在海上飄著

  我無法吐出有毒的火焰

  海很難

  海露著白白的牙齒

  有一頁書

  始終沒有合上

  你知道,雨裡有一種清香

  有時,呼吸會使水加重

  那銀閃閃巨大的願望

  那銀閃閃幾乎垂落的願望

  有一頁書正在合上

  我握著你的手

  你始終存在

  粘滿砂粒的手始終存在

  太平洋上的蜂群始終存在

  從這一岸到那一岸

  你始終存在

  蜂在公海上飛著

  門大大開了

  門撞在牆上

  細小的精靈飛舞起來

  子在產卵後死去

  外邊沒有人,一層層屋頂

  雨在記憶中走著

  遠處的燈把你照耀

  我看見椰子殼在海上漂

  我剖開過椰子

  我渴望被海剖開

  我流著新鮮潔白的汁液

  我到達過一個河口

  那裡有鳥和揹著身的石像

  河神帶著鳥游來游去

  我在雨中無聲地祈

  我的愛把你環繞

  我聽見鐘聲在返回聖地

  淺淺的大理石上現出花紋

  淺淺的大理石的花紋

  淺淺的大理石的花紋

  我用生命看見

  海就在前面

  又大又白閉合的海蚌

  就在床前,你沒有看見

  海就在我的身邊動

  一千隻海鳥的圖案

  就在我身邊動

  你沒有看見那個圖案

  1983年7月

【顧城《海的圖案》賞】

  “我唱呵/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復了史前的寂寞”(顧城《我唱自己的歌》),《海的圖案》則是顧城在畫自己的畫。濾去了世界的噪雜,留下了寂靜的圖案,生命無法掙脫時間,而時間可以抽去生命的聲音,於是生命便成為圖案的內容,成為永恆。

  顧城是一個語言風格較為固定的詩人。他總是用最簡潔的語言錄下瞬間與隨機生成的直覺與想象。單純的意象凸現出他奇特的思緒。避開紛與蕪雜去尋找單純,是他的執拗,也是他詩歌不變的法則。從《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開始到《不要說了,我不會屈服》、《不要在那裡踱步》等詩作,即使是詩人站在一個新的意識高原向一個逝去的時代作心理上的清算與理性上的訣別時,他依然是冶煉出最單純的語言來承載歲月的饋贈,苦難的饋贈。其中最突出的例子莫過於《一代人和《小巷》。顯然,《一代人》的意義較容易被人們發現和承認,如果說《一代人》給顧城帶來的是奪目的光亮,那麼《小巷》帶給顧城的卻是朦朧的面紗,透過潔淨的語言,人們發現顧城的心靈難以靠近,人們無法弄清顧城的心靈發現了什麼,說出了什麼?

  不變的單純準則的背後隱匿著兩個不同的詩人,他們都是顧城,而《海的圖案》顯然屬於難以辨的後者。

  《海的圖案》第一節中,出現了“我”和“我們”這兩個人類生活中最基本的稱謂,同時指明瞭人的一種最基本的生存狀態,“我”的獨處,與“我們”的同時存在,無論時間如何流淌,人類都不可能擺脫這兩種最基本的生存狀態,而超載自己,超載自己和群體的聯絡是我的`一種任性與渴求,於是“我”和“海”的親密,就成為一個令“我”心動的舊夢,在“我”的唇齒間滾動,喃喃地充溢著一種溫情。可是“在一束光中生活多久”,“我”在進入一種情緒,一種狀態的同時,又不斷地搖醒自己,“空樓板在南方上空響著”,“我”的心裡始終有一種聲音在不斷地敲擊,安寧只是片刻,是瞬間,特別當外界滾過驚雷,自我便不可能倖免於難,而此時此刻,“海”也無能為力。不錯,人的一生是被願望統攝、被願望支撐的一生,而生命就是對願望的渴求中悄悄地離去,而“你”始終陪伴著我的生命,如“太平洋上的蜂群始終存在”,只是沒有家園,在前家園的全部夢想,只能是夢想,是一幅永遠也走不進的靜止的畫。喪失家園的“我”,渴望被海剖開,與鳥和石像一樣自在,但這一切只不過是“我”的夢象。其實,“我”不能放棄祈,不能放棄對你的“愛”,“我”透過自己的生命看見這樣一個真實,“我的愛把你環繞”,“我聽見鐘聲在返回聖地/淺淺的大理石上現出花紋”。這些奇異的景象似乎有著某種預言性,帶著不祥,而這一切“你”都沒有看見,這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心驚的結論。

  在完成了用邏輯的線索串聯全詩一個個互不關聯的段落和語義群后,我想指出的是,這只是對詩歌作了簡單的邏輯圖解,而我在閱讀全詩後更有價值的收穫是發現詩人情緒的自然延展已經突破了理性的明晰預見,詩歌的生成過程更本能化了。

  (來源:中國網路文學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