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1

  清明前的那一天,媽媽帶著我來到了龍脊山烈士陵園。

  伴著淅淅瀝瀝細雨,當我們踏入烈士陵園的臺階,才感到雨後的空氣是如此清新。春天的氣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點點的新綠,雨後的樹林更加茂密,不時有頑皮的雨珠娃娃,搖著胖嘟嘟、圓溜溜的身子,咕嚕咕嚕地滾下來。

  近了,近了,烈士陵園終於到了!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著紀念碑。只見石碑上身的四周全是名人墨客的題詞:烈士忠魂,萬古長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烈士浩氣萬古存,英雄事蹟勵今人等等。石碑的下方則是各式浮雕。看著,想著,我似乎進入了這樣一個場景:紅軍們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毫不退縮,揮舞著刀槍,向敵人進攻,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搏,殺得敵人丟盔棄甲,心驚膽寒。頭一轉,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另外一個場景:窮苦的人們再也受不了敵人的壓迫,帶上自家的棍棒,衝殺出去……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許多偉大的名字和他們的感人事蹟:在敵眾我寡的戰鬥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於潔、委員黃孝敏、潘濤、餘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我不禁肅然起敬。

  看著,想著,我在心底默默地對先烈們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爭當薪火傳人!”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2

  上下五千年,悠悠吳文化。

  清明節即將來臨,一年一度的吳文化節就要開幕了,讓我們又想起吳地先祖——泰伯的豐功偉績。遙想當年泰伯為了順從父親傳位給弟弟季歷,從而再把王位傳給孫子姬昌的旨意,三讓天下的故事被人們傳為美談。當年泰伯出亡後,與弟弟仲雍結伴到了陝西西部,建立起了吳文化的雛形——句吳。泰伯出亡後不久,其父病逝,他為盡孝道,回國奔喪。這時季歷提出要讓位予泰伯。泰伯堅決不受,季歷不依。泰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好又回到荊蠻吳部落中,為了表示義無反顧之心,他帶著族人遠走高飛,來到了我的家鄉——無錫,興修水利,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給江南這片蠻夷之地帶來了文明的種子。後來,季歷又派人讓泰伯回北方當王,泰伯用對犯人的`刑罰對自己施了一遍,笑著對來人說:“一個犯人怎能當王呢?”

  泰伯如此三讓天下,連被稱為聖人的孔子讀到泰伯的故事也拍案驚呼。在他看來,泰伯的品德已達到了幾乎不可逾越的境界。想想泰伯三讓天下的美德,再想想我們現在連排隊買飯都要插隊;公交車上,有人連個座位都不肯讓給身邊的老婆婆……現在,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想想泰伯當時可不是讓早吃一頓飯、一個座位……是天下啊!你們這樣做,想想泰伯當時的行為,你們心安理得嗎?想想泰伯當年為了江南水鄉的建設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換來了後來幾千年的繁榮昌盛啊!吳文化是祖先們自古傳承下來的,作為吳文化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刻苦學習,把吳文化發揚光大!

  又是清明,我們循著歷代鴻山人的足跡,來到泰伯目前,緬懷先賢的聖德,作為新一代鴻山人,進一步堅定了認真學習的決心。我們將把這悠悠吳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3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早早的坐著車回了老家,買好了黃表紙和紙錢,來到了祖墳。

  來的祖墳後,我發現這裡的風景很美,猶如人間仙境一般:在祖墳前的一片片土地上,種滿了綠油油的麥苗,在墳頭與墳頭之間的土地上長滿了嫩汪汪的枸杞苗,在對面河畔上,一叢叢金燦燦的油菜花顯得生機盎然,顯示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下了河堤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墳頭高高的新墳,那是我爺爺的墳,他去世已經一年多了,奶奶每每提到爺爺都要大哭一場,這一次要不是答應她過幾天再讓她去看一看,她一定會跟著我們去,攔都攔不住。

  我和爸爸先把紙和紙錢分好,然後在每一個墳上都放了一些,我和爸爸給爺爺點著了紙錢,讓他知道,然後我就用鐵鍁把土一點一點添在爺爺的墳上,媽媽摘枸杞苗,爸爸到每一個墳上去點紙錢,一時間白煙四起。

  趁著用棍子撥紙錢的空,我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下我們的祖墳,發現有一些墳由於長時間沒有人添,已經差不多沒有蹤跡了,只有一個略微高出地面一點的小土坡表示它還存在,而爸爸現在的工作就是在給這些墳添土,希望以後誰要是來了,沒有什麼事情,有空閒的時間,可以給這些墳添一添土,算是積一點德。

  過了一會兒,爸爸和媽媽已經摘過了枸杞苗,我一看,竟然有滿滿的兩大袋子,這一次來,我們不僅祭祖了,而且還摘野菜了,一舉兩得,還欣賞了沿河美麗的風光,並且放鬆了心情,增長了知識,真可謂是收穫頗豐,希望以後能夠多到老家來幾趟。

  這一次來,我也下定了決心,以後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光宗耀祖,把祖墳修得又大又漂亮,讓先人們為我而驕傲!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4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裡到學校就已經溼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像我老家那樣,那裡的和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裡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裡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裡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著,人也只好撐著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溼。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對面有條河,裡面養著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汙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作文清明的思念700字5篇5

  盪鞦韆是古代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還在流傳著這個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樹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活動之一。

  每逢清明節時,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由來已久。掃墓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故人,也是對親人和故人的思念。雖然他們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他們生前的經歷在我們腦海中仍然清晰可見。這份思念是永恆而深刻的。插柳。據說,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至今,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射柳。射柳是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據明朝人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採茶。採茶是南方人的一種清明節習俗。清明時節,南方天氣轉暖,正是採茶的好季節。我國西湖的龍井至今聞名天下。

  古人有許多讚美清明節的詩句,比如張繼的那首《清明》: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看了上面的清明節習俗和那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家一定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但,有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去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