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記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記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記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來了,現在我就來說說這個烈日當空的清明節吧。
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兩位姑姑在下午1點30分整,頂著烈日,提著一大堆的東西,來到奶奶的墓前。
奶奶是在我還沒出生前因病逝世的,我不能和她說話,不能和她握手,甚至不能和她對視。我是多麼想念她啊!
因為奶奶是20世紀去世的,當時各戶人家還比較貧困,所以奶奶的墓不大、不起眼。我們來到墓前時,那裡的雜草已是多如牛毛,幾乎是把奶奶的墓全部掩蓋住了。於是,大人們戴上手套,拿起鐮刀,讓我到一旁的空地去,他們便拿起鐮刀使勁地割斷那些雜草。過了許久,雜草才被割掉一把部分,總算是有了一塊空地。
之後,我把紙錢一張張地放到墓地上,用大塊的石頭壓住,爸爸拿起幾包鹽,灑在了被割斷的枝葉上,我便疑惑地問道:“奶奶生前喜歡吃鹽嗎?”引的大家哈哈大笑,爸爸一邊笑一邊說:“我聽說把鹽灑在樹枝上可以停止樹枝的生長。”聽完爸爸的話之後,我便感到了一種尷尬的心情湧上心頭。
我們處理完了奶奶的墓地之後,已經2點30分啦,我算了一下,我們掃奶奶的墓共花了1小時。
清明節是熱鬧的,也是悲傷的,我應該懷著激動且盼望的心情迎接下一次清明節的到來,這一次的清明節更是令我難以忘懷。
清明記作文2
秦嶺之河南境內伏牛山段有五朵山,山頂有真武大帝道觀,六十四年春四月初,文友相邀,驅車千里,南行至南陽南召縣。
南方山系不同於北方太行山,太行崖層明顯,懸崖陡峭,伏牛山則如臥牛,地形起伏多坡,連綿之狀多了幾分秀氣與內斂。
五朵山高千六百米,徒步蛇形,拾階而上,路上游人絡繹,歡笑之聲不斷,雖有陌生遊客,卻也互相鼓勵,彼此交談。偶有小兒隨母登山,笑談來此吸納天地之靈氣;有七十老者,拄杖緩行,眾人不由嘖嘖稱讚。
登山頂,方知此頂曰北頂之由來,南頂武當,北頂五朵。傳說此頂乃建文帝修仙之處,五朵山上有遇真亭,三豐真人點化祖始爺,民間始有真武大帝。
山頂平臺,杏黃道旗翻卷,鐘聲嗡嗡,鼓聲隆隆,駐足真武殿前,登頂之疲勞消失殆盡,神清氣爽。極目遠眺,四圍起伏之山巒皆盡收眼底,霧氣昭彰,山風呼呼,遠處天邊模糊已不見邊界,猶如水墨山水。
記憶中此山印象不深,倒是南召朋友之豪邁恰與山巒之秀氣截然不同。至南召已是深夜,料想文友已然散去,留一二人接待已讓人感動。下車方知,五人無一離去,店面雖小,滿桌杯盤豐盛,喝未喝過之好酒,拿出來的是未曾有過的豪氣,接二連三,熱情與真誠不由我等酒入歡腸,少頃即有醉意。中途有女詩人入座,舉杯即飲,巾幗不讓鬚眉,令人頓覺詩人氣魄撲面而來。
返回途中,一路上道不盡此行之景,更說不完相邀之人。
清明記作文3
淅淅瀝瀝的雨一直下了好幾天,今天是清明節,太陽公公終於從雲縫裡露出來了。
我推開窗戶,外面陽光明媚,樓前的小樹已長出了一片片新芽,小花開放了,一片春的氣息。
我們一家人決定去桐溪戶外野營。我們準備好帳篷、零食、水等戶外用品後就駕車出發了。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突然,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抬頭望去,原來是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散發出來的。一朵朵盛開的油菜花,在微風中擺動,就好像一隻只黃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那景色太誘人了,我下了車,情不自禁地朝油菜花奔去,呼吸著清香的空氣,我對著天空大聲喊道:“太美了!”
我們繼續駕車,不一會兒就到了目的地——桐溪水庫,水庫前面有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坪,已有很多的人在那裡遊覽。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照相、有的在划船、還有的在捉迷藏……。我們在草坪的中央支起了帳篷,然後把吃的東西都拿出來,在帳篷裡邊吃邊欣賞著外面美麗的風景,心裡舒暢極了。我們的帳篷是藍黃相間的,在綠油油的草坪上格外顯眼,引來了很多好奇的小朋友,我大方的向他們介紹我的帳篷,並請他們進來玩。我還去了水庫的堤壩上,在那裡拍照留念。
愉快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了,今天真開心,春天真美!但有兩件事情卻讓我不開心,在欣賞油菜花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踩倒了油菜花,難道你們不知道油菜花在哭泣嗎?在我們收拾帳篷回家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垃圾被扔在草坪上,難道你們不知道小草需要呵護嗎?請愛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環境吧,從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美麗的春天將與我們永遠相伴!
清明記作文4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第五節氣,在四月四日至六日,表示天氣晴朗溫暖,草木返青。
清明的習俗有踏青、掃墓、祭拜……
我們家在清明前幾天就會進行一次祭祀活動,以此祭拜奶奶、太奶奶、太爺爺。
祭祀那天的清早,爸爸媽媽就去買菜了,我則跟大姑婆學折元寶,大姑婆說折元寶要有耐心和真心。有時我也會折飛機、船,飛機代表一路順風,船代表能渡黃河、長江,元寶是給他們的錢。
菜一買回來大家就開始忙碌起來了。爺爺忙著燒菜,媽媽忙著擺菜。爺爺說要三樣素菜和三樣葷菜。素菜必須是豆芽菜、豆餅和百葉、芹菜、皮蛋,葷菜必須是雞、魚、肉。然後擺上酒盅,有多少個祖先就要擺上多少個酒盅。爸爸給酒盅倒上酒,點好蠟燭,媽媽先點上三支香跑門外叫祖先們回來吃早飯。把香插好後,每個人都要叩三個頭,希望祖先能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之後,祭祀的桌椅就不能碰到,爺爺說碰到了祖先會生氣的。
等爸爸敬三次酒以後,我們就開始燒元寶、紙錢給祖先們花。最後我們把菜端到灶臺上,這樣祭祀就結束了。
下午,我們全家會帶上水果和紙錢、彩紙去山上的墓地掃墓。站在奶奶的墓前,我就會想起奶奶帶著我去玩的快樂時光。我想念你,奶奶。也祝奶奶在那裡快樂。在墳墓上放上彩紙,燒完元寶紙錢,掃墓就結束了。
清明記作文5
清明節,我和一群小朋友來到了期待已久的龍灣海濱公園。進入公園,我們立刻撒腿就跑向沙灘。那是一片金黃色、細軟軟的沙灘。此刻海面比較平靜。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微波盪漾處,彷彿是海水媽媽輕輕地觸控著沙寶寶。我們赤腳踩著沙,感受到腳底下的一陣溫暖,那應該是太陽公公的餘熱吧。我們開始玩沙了。
突然有人驚呼:“退潮了。”抬眼望去,海水往前進一步,然後退兩步,就這麼反覆地進退,似乎是在外面玩耍的孩子,聽到了媽媽回家的召喚,依依不捨中,又有著不得不離開的無奈。越來越多的人走下海了。原來這是一片淺海,水剛好沒過大人的腳踝。
不知誰喊了一句:“走,我們也下海去!”於是,小朋友們一起下海了。腳下是一片泥塗,最上層的泥,被海水浸泡得軟軟的;下層的泥很硬,跟捏泥人用的陶泥很像,大人踩在上面都不會沉陷。我們陪伴著回家的海水姑娘走了好長一段路,仍沒有發現螃蟹,更別說魚蝦了。後來聽爸爸說,這裡的泥土都因被夯實過而變得很硬,遊客們是安全了,可惜螃蟹在這裡失去了安居的洞穴,只好都搬遷走了。假如人們不要毀掉螃蟹的家多好啊!
“寶貝們,這裡有一片蟹洞,快過來啊!”聽到爸爸的叫聲,我們連忙趕過去。那裡有好多圓圓的小洞,伸手進去,還真的有小螃蟹從相通的小洞裡鑽出來呢,最後被小朋友擒住了。還有些小螃蟹,也許是由於害怕的原因,拼命地往洞底裡鑽,好像這淺淺的小洞還能無限地深入似的。哈哈,真好玩!就這樣,我們抓螃蟹、玩泥巴,盡情地追逐著、玩耍著。
不知不覺地,腳下的海水已經走得很遠了,天色也漸漸暗下來了,海風開始變大了。我們也只好告別那一片海灘,隨著大人們回賓館了。
清明記作文6
今天我在開封玩,這裡是包青天包拯當官的地方,是六朝古都,有六個都城建在這裡。我遊玩了清明上河圖。
說是清明上河圖,但是隻是仿造這個圖建的一座公園。清明上河圖裡面有高高的城門上善門,有虹橋九龍橋兩座大橋,有王員外家,有集市、有秋千園、有遊樂場、有蹴踘場,有跑馬場,非常非常多的地方可以玩。我玩了鞦韆園、遊樂場等等,看了木偶戲。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傀儡了。
它最特別的地方,跟我看別的演出明顯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是在水上表演的。小傀儡們都從簾子後面出來。水傀儡講了幾個故事,一開始的時候是幾個娃娃一起玩,然後是他放鞭炮,我本來以為這個鞭炮是假的,但是兩個小娃合作一點燃,就發出了聲音,原來是真的。然後出現了兩條龍,它們嘴裡噴出了火焰,之後火焰漸漸的消失了,他們還追龍珠,最後旁邊的四條龍和那兩條龍一起噴出了水,把我們變成了落湯雞。後來又表演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首先出來一個漁翁之後出來一隻鷸。又出來了很多蚌,那個鷸去啄蚌的肉,但是蚌把他的嘴給夾住了,漁翁的船漸漸逼近,把他們都抓了起來,然後漁翁開心地說真是漁翁得利!
最後謝幕的時候,我發現是人們在後面操作,他們一定非常專業,他們穿著齊胸的防水揹帶褲,我猜他們一定蹲在水裡演的,而且弊氣長達五六分鐘!
清明記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的清明節天氣晴朗,春光明媚。所以我們一家三口決定去爬山。
從家裡出發,車開了不到半小時,我們到了一段兩旁全是櫻花的大道,滿眼都是粉紅色的櫻花,我們簡直是到了一片櫻花的世界,春風拂面,櫻花燦爛,我們都想停下來好好看看了。
爸爸開著車子繼續前進,過了十幾分鍾,我們就到了目的地—亭溪嶺。
一下車,我就看到遠處山腳有一個亭子,上面寫著“亭溪古道”這幾個字,下面是一條很陡很陡的石子路。我激動地跑了過去,興致勃勃地開始順著石子路往上走,可是沒走幾步路我就氣喘吁吁的了。
我們休息了一會,繼續往上走,結果再走一段路後就覺得沒那麼累了,我們邊走邊欣賞路邊的風景,我看到在路邊有許多紅紅的映山紅,可是路旁樹叢並沒有看到有,媽媽說是遊客從山上採下來丟棄在路上的,還說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事情,花要長在那裡才好看,我們要做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一路上有好幾個平臺,到了第四個平臺,爸爸就爬不動了,然後我和媽媽繼續去爬了百步尖峰,我們順著從山頂垂下來的繩子慢慢地往上爬,雖然摔倒了幾次,但我很勇敢,爬起來繼續往上爬,到了上面,我看到紅彤彤的一大片映山紅,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媽媽說這是毛主席寫的,我又學到了一句新句子。
下山的時候我感覺很累,但是很開心,媽媽還在山腳下買了毛筍,我在路上檢了一顆很大的映山紅,插在瓶子裡。希望下次爸爸媽媽再帶我來爬山。
清明記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假期,我們家和王思謹家約好開車去禮泉水庫放風箏。剛出發的時候,還是陽光明媚,可是剛走到高速路上就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隨著雨越下越大,我的心情也越來越差,因為我知道今天不能放風箏了。
終於到了水庫,因為下著雨,大人們躲在農家樂裡打撲克,我和王思瑾冒著雨在岸邊玩。水庫兩岸栽著柳樹青蔥翠綠,非常好看。水庫的水非常清澈,清的可以看見湖底的沙石;水庫的水非常安靜,靜的像一面銀鏡。天空上飛著非常多的燕子,貼著湖面低空盤旋。湖面上還有幾隻鴨子,嘎嘎地叫著,彷彿在對我們說:“下雨啦,下雨啦。”我覺得雨中的水庫景色更加的好看。
然後我們開車去袁家村,快到袁家村的路上擠滿了車,人們爭先恐後的都想進袁家村。我以前去過袁家村,最喜歡吃那裡的炸蠍子,一路上我都在唸叨著:“我要吃炸蠍子,我要吃炸蠍子。”剛一到袁家村門口,我就鑽入人群裡,非常快找到了那家叫“蠍子王”的店。王藝叔叔買了十隻油炸蠍子,我一口氣吃了三個。我想讓王思瑾嘗一個,於是我給她拿了一個炸蠍子,她把蠍子拿在手裡,眼睛看著蠍子不敢吃。我鼓勵她說:“吃兩個蠍子一個月不生病,而且這炸蠍子味道好極了,就像炸小銀魚那道菜的滋味一樣,不吃可別後悔。”她聽了我的話把炸蠍子一口放進嘴裡,嘎巴嘎巴地嚼起來,最後她還跟我搶著吃起來。
出了蠍子王的門,袁家村的街道上人山人海,腳底下的雨水變成了泥水,想吃碗豆腐腦都要排非常長的對。因為人實在太多了,我們逛了一會就回家了。
今天我雖然沒有放成風箏,但是我欣賞到了美麗的水庫,參觀了熱鬧的袁家村,我還是非常的開心。
清明記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朱自清在《匆匆》中寫道:“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xx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就是人死了卻無法再回來,親愛的大姑,在這冰冷的墓裡,您一個人長眠在這太久太久……
有時我感覺我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如此遙遠,我的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侄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歡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大姑的清明節就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疼愛侄女的大姑為什麼就再也不回來了?
在以前,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都不在我身邊陪我。您就陪在孤獨的我身邊。我的童年因您而美麗、歡樂。
透過那濛濛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油菜花盛開了,還有那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大姑您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蔚藍的天空下,一個xx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後的慈祥婦人不正是大姑嗎,她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她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xx在婦女那嘮嘮叨叨的話語中,xx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xx,你怎麼沒有看出大姑眼中的憂傷,老婦人是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xx的歡樂。最後就無奈地離開人世。
大姑您走了,在想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xx有再青之時,大姑您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陪我度過的卻是那長長的想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記作文10
今天天空各外晴朗,爸爸帶著我和妹妹、媽媽去郊遊。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賓士著,過了好長一會兒,我看不到林立的高樓大廈,來來往往的汽車和筆直寬敞的高速公路.,只看到那碧藍碧藍的天空,潺潺的流水,漫山遍野都被綠色所覆蓋,看著這如畫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溧水。剛進農家小院,不經意間一條大黃狗迎接上來,在我面前搖頭擺尾並不斷髮出親切有好的輕吠聲,農家主人尋著狗聲親切地把我們迎了進屋,只見桌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主人熱情的說:“早盼著你們來了,快嚐嚐我們的家鄉菜,吃完了帶你們去摘草莓。”我迫不及待地吃起了這可口的佳餚。
品嚐完美味的佳餚,我們下午直奔草莓園。叔叔帶著我們行駛在狹窄的小路上,彎彎曲曲的山路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把我的頭都轉暈了。過了好一會兒,我們終於看到一個挨著一個的白色的棚子,媽媽告訴我那就是草莓園,那大棚裡都是草莓。車剛停穩,我急切地跑下車,向草莓園奔去。我們分別挎著一個籃子,跟著叔叔來到他家的草莓園。開啟門,只見有四五條田壟,田壟上長滿了一棵棵“草莓樹”,它們個子不高,緊貼著地面,藤兒也很短,一片片葉子舒展著,葉子間鑲嵌著一顆顆像紅寶石般的草莓,看得我口水直流。我挑了又大又紅的.先摘了嚐了一個,好甜啊。其他的我不捨得吃,把它們輕輕的摘下小心的放進籃子裡。媽媽和爸爸也在邊採邊吃,妹妹卻在門口不停地吃,不管是紅的還是青的她都放到嘴裡嚐嚐。爸爸媽媽各摘了滿滿一籃子,拿去一過稱,哇,足足有七八斤重呢!“我們今天的收穫可不小啊!”爸爸笑著說。
傍晚,我們帶著豐收的草莓,披著晚霞的餘暉,結束了一天幸福的旅途。
清明記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杜牧的這首詩更使我懷念剛剛離我們而去的姥爺。
今天,我隨媽媽去祭奠姥爺。
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在對往昔的追憶和思念中終於到了媽媽的老家----大赤山。我姥爺的墓地就在這座大山裡面。在這裡,曾經留下了姥爺一家人生活的足跡:媽媽和姨姨,舅舅們就是在這坐大山裡長大的。他們還領著我們幾個小孩看了看他們的老家,我驚奇的發現:他們的房並不是用磚頭砌成的,而是用一塊塊大石頭磊成的。並且生活條件十分的差,這真讓我大吃一驚!!
看完了老家,接著該去墓前去紀念老爺了。到了墓前,我突然發現周圍還有一些墓,經過媽媽的一番講解,我明白了,原來是我們的祖先的墓。時間過的可真快呀,轉眼間已經9點了,也該燒錢了,在這時,每個人的動作十分的緩慢,我也是一樣的,我想,我自己是因為太過於思念親人了吧!其他人也應該是這樣的吧!特別是在燒紙時,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可以提高一定的效率,但還是用了許多的時間,(點火和燒紙等動作十分的緩慢)所以用了許多的時間。
最莊重的的是為姥爺磕頭時,由於思念的原因,每一個動作看起來十分地費力。
懸崖峭壁,高低不一,我姥爺在這裡一定不會孤獨的。
紀念過姥爺,該去紀念三姨了,她只比我媽媽大了十幾歲,可為什麼就死了?是因為她和丈夫關係很不好,經常吵架,誰曾想到,一氣之下竟喝毒藥自殺了!唉!
在她的墓前,有一棵比直的樹,我想,是為了紀念她吧!
這次清明節我的收穫可真不小啊!
清明記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講著講著,清明節變悄悄的來到了我身邊,我們家便可以一年一度的春遊了。
微風拂面,暖和的陽光格外的燦爛,看,旁邊的桃花開了,一片片花瓣漫天飛舞,忽高忽低,它們的身子是那樣的輕,我只要輕輕一吹它就可以翻上二十來個跟頭,不管那些桃花會飛到哪裡,那一定是個美麗的地方。
瞧,一根根小草爭先恐後的鑽出地面,一棵棵小花爭奇鬥豔,一棵棵小樹抽出嫩葉,一團團白雲悠閒的散步,一簇簇油菜花美麗金黃,一片片麥田望不到邊,哈,一隻只去南方旅遊的燕子成群結隊的飛了回來,小鳥們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盡情的歌唱。“那個像馬,這個像人。”我看著弟弟手指的方向,哦,原來是白雲,別說那朵白雲還真像一匹馬飛奔在遼闊的天空上,這春天一切都是美麗的。
大自然是多麼的神奇呀,它給大地上了春的地毯讓我們無憂無慮的遊戲,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時快樂的,春天是神奇的,不知不覺的便到了下午,白雲更大了,就像壓在我頭上一樣,太陽更紅了,染紅了半邊天,又過了一會,媽媽招呼我們回家,一輪紅日懸掛在天空中,慢慢向西邊下落,白雲不在白了它們變成了紅雲像漩渦一樣圍繞著太陽。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百鳥爭鳴,鮮花齊放的季節裡,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清明記作文13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清明節掃墓記600字作文。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走很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爸爸就領著我上墳去。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隨著爸爸去上墳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清明要上墳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爸爸頓了頓接著講道“清明節上墳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上墳,扶老攜幼的情形,看著、看著,爸爸又在叫我了,過了一會,我們回到了家。感覺很累。不過,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上墳了吧?不妨把你們上墳的過程也說說吧!
清明記作文14
這個清明節,我去了媽媽的老家。在那兒,有很多我們城市裡看不到的東西。
我首先來到了媽媽小時候讀過的小學。我們要走的路太窄了,田埂小路只能容下一個人行走。“呀!”我尖叫一聲,原來,因為連日下雨,路上很滑,我差點摔一跤。我艱難地跋涉,經過一片油菜地,終於到了學校門口。“咦”有驚喜!我在門口牆上發現了很多蝸牛,揹著沉沉的殼四處攀爬。進了校門,看見媽媽小時候讀的學校太破爛了,就連乒乓球檯都是石頭做的。石板砌的操場很小,石板縫裡長滿了雜草。教室裡全是石板凳和石桌子,陰暗潮溼,光線也不好。不像我們學校整齊、乾淨,操場很大,而且還有藝術樓。
參觀過媽媽的學校後,我們繼續前行。“咕咕,咕咕”,當我肚子餓得快要走不動的時候,我們來到一座房子前,那裡住的是我的姨婆。媽媽說肚子餓了想吃飯,就需要勞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們家裡做飯用的是天然氣,可姨婆家裡燒的是木柴。於是我背上小竹筐,上到樓上搬柴火。等我把柴火背到廚房,已經筋疲力盡了。但是不能休息,飯還沒做好,我又學著往火塘裡添柴。終於,在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下,一頓豐盛的午餐做好了,擺了滿滿一桌。
吃過午飯,我們又去了媽媽小時候住過的地方。房子已經垮掉了,只剩下地基和牆柱,長滿了雜草。我可以想象媽媽小時候生活條件有多麼艱苦,我現在的生活多麼幸福!雖然這次假日走得很辛苦,但我卻過得很快樂,爸爸說我們這是一次尋根之旅。
清明記作文15
今天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這裡,一個埋葬著無數英雄的地方,這矗立在我們面前的烈士豐碑,訴說著英雄們光榮而無悔的事業,歲月的風塵早已經在它身上刻下斑駁的印記,讓我們無法不回想起那段滄桑沉重的往事。
動盪歲月中的戰爭連綿成一曲激盪人心的軍歌,這令人激昂的旋律中,跳躍著一個個赤色的音符,他們——便是我們的英雄。在那艱苦不堪的歲月,人民整日受著壓迫與剝削,不僅是有來自統治階級的壓迫,還有那些用槍炮和野蠻行徑壓制中國的帝國主義的壓迫,我們的英雄就在這時奮起,他們可以忍受自身所受的一切苦難,卻無法接受他們所愛的人民受到身心折磨。為了解放中國,解放人民讓人民都生活在和平自由的環境中,他們選擇了莊嚴而偉大的事業革命,經過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才有了今天。這些英雄們,或許,在他選擇革命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準備好放棄肉體和軀幹的生,但同時他也選擇了精神與靈魂的生。他放棄了短暫的生,選擇的卻是長久的,不朽的生!所有的人民英雄同他一樣,放棄的是自己的生命,卻換來了更多人民的生命。無名烈士,你們倒下的身軀為後來的革命者築起了堅韌的基石,你們的鮮血激活了祖國的山川河流,你們的忠骨養育了神州大地的青青芳草殷殷花朵,我們永遠懷念你們!
看吧,英雄們的光芒輝映著雲彩,暮鴉的迴歸演奏著懷念的哀歌,風牽著晚霞撒向角角落落,告訴每一個人:他們不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