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有關民俗作文600字合集8篇

民俗作文600字

有關民俗作文600字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俗作文600字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俗作文600字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民俗作文600字 篇2

  細膩、精緻、美麗,把樣式與雕刻,民族文化與人物性格結合在一起,它既是特別的工藝品,也可以組成一部經典的雅俗共賞的戲劇。它,是一種具有千年歷史的飾品,它就是皮影。

  人們都知道,陝西是皮影的發源地,但是,你知道皮影是怎麼做成的嗎?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上等的皮影,首先材質就要好,應選牛皮或驢皮做材料, 先用一種薄木板把皮子上的毛刮乾淨,刮完了要放涼水裡浸泡幾個小時,然後拿出來接著刮,一直要刮到皮子變得透明為止。接下來用熱水浸泡皮子,使它變得柔 軟,還要用的不停地揉搓,為的是讓皮子沒有雜質,這樣雕刻起來就會更加流暢。下面要把軟軟的皮子緊繃繃在木框上晾乾,過了幾天後,皮子就會又硬又平了。現 在可以在皮子上雕刻了,人們用一種特殊的炭筆在皮子上畫好形狀,然後把它刻下來,該鏤空的地方要鏤空,這時人們就用鮮豔的染料給皮子上色,上完了還要把刻 好的皮子放入火中烤一烤,這樣會固定顏色。至此,一個美麗複雜的皮影就誕生了。

  皮影大部分都是戲劇中的著名人物,尤其是女子最為美麗。你看那個精心雕琢而成的女子,頭梳羊蘭發,還戴著宮花,耳朵上點綴著一顆金光閃耀的紅寶石, 她身穿錦織雲紋袍子,腰間佩帶著丁冬作響的綠色玉佩,手指為蘭花狀,姿態顯得大方而端莊。一個個生動精緻的皮影,一出出經典絕妙的戲劇看得我眼花繚亂。

  皮影,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它鄉土氣息深厚,緊密地結合著生活,它是受大地水土孕育的工藝品,也包含著文化的精華。“手承心承手,人傳世傳人”,皮影也固化劑百姓對美好生活的一種體驗。

民俗作文600字 篇3

  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家鄉,不管是柔情似水的江南,還是粗獷豪邁的東北,不同地方都有不同民俗民風,傣族有潑水節,彝族、白族有火把節。而我的家鄉是一座美麗的小縣城,它就是具有千年古縣和三聖之鄉之稱的湯陰縣。

  可能大家並沒有聽說過這座小縣城,沒關係,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去感受一下我們家鄉的鄉風鄉俗吧!

  說起廟會大家都並不陌生,相信每個地方都有新年廟會,而我們家鄉每年都會為了紀念岳飛在岳廟街,舉辦熱鬧非凡的廟會。在這一天整條街上都會熱鬧非凡,這麼熱鬧當然不會少了民俗節目,跑帷子、舞獅子、踩高蹺、扭秧歌、背閣、抬閣、小車旱船等各種民俗表演活動讓你眼花繚亂。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也會攜親伴友走上街頭品美食,觀賞節目,在充滿快樂的節日氛圍中感受民俗文化獨特的魅力。

  最具特色的民俗表演當屬湯陰帷子舞。它是活躍在豫北地區的一種古老的舞蹈表演,又稱經緯舞,家裡人都叫它跑帷子。聽家裡老人講,跑帷子是春秋戰國時代將士為紀念齊桓公的愛妃長衛女而舉辦的祭祀活動,這一王室祭祀活動不斷髮展而演變為模仿排兵佈陣的娛樂活動,而後又被髮展為寬泛的鄉民求神拜廟,歡慶節日的娛樂性活動。

  跑帷子活動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表演者會手持一根兩米多長的`木杆,頂端紮上帷帽,周圍掛上五彩繽紛的綵帶及銅鈴,100名舞者隨著鼓聲不斷變換出百餘種陣勢,氣勢磅礴。舞蹈表演時,帷子手踏著鼓點屈膝、微蹲做小步跑,有節奏的來回奔跑,每跑一步,帷子上的綵帶河銅鈴就會顫動一下,發出叮鈴叮鈴的響聲。舞前龍頭開道,舞后鳳尾告終,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龍鳳呈祥不謀而合。20xx年以來,湯陰縣加大了對帷子舞的保護力度,並且於20xx年2月帷子舞被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便是我家鄉具有特色的民俗節目,只是聽我講大家肯定無法感受到它的魅力,如果有時間,希望大家能夠走進我的家鄉,去感受它獨特的魅力!

民俗作文600字 篇4

  沈家門漁港是世界著名的漁港,逢年過節我們都會在濱港路上搞一些活動,可是每次活動過後,地面到處都是髒兮兮的一片,有果殼皮、紙屑、易拉罐……道路兩旁的花盆都被踢倒了,地上五顏六色的燈也被踩碎了,在海邊的藝術品、雕塑品也被破壞了。電話廳的電線也被拉斷,海面上浮著一層垃圾,真是髒極了。今年12日到16日沈家門漁港舉行了首屆民間民俗大會,16日晚上是民間民俗大會的閉幕式,我、媽媽和爸爸也參加了,濱港路的人真多呀!向東望不到頭,向西望不到尾,我想:今年的漁港一定會和以前一樣亂七八糟的。閉幕式結束後我帶著忐忑不安的心回到了家。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來了,我想:濱港路不知怎麼樣了。想著,我就騎著腳踏車來到了濱港路。然而,這裡完全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樣。一眼望去路上找不到一張紙屑;路邊的彩燈發著五顏六色的光,花盆依然被放得整整齊齊,朵朵花兒迎風飄動,好像贊美世間的一切;再看看一旁的樹木,樹葉隨風飄動,好像在說:“這裡的空氣真新鮮。”樹下老人們聽著音樂在練太極拳,年輕的婦女們帶著自己的寵物在人行道上散步;路邊的電話廳也安然無恙,濱港路十分恬靜。蔚藍的海面倒映著藍天白雲,顯得格外好看。

  這次大會過後為什麼地面這麼幹淨,公共設施也完好無損呢?哦,沈家門正在爭創文明城市呢!怪不得市民們這麼講衛生,這麼講文明。人們的素質提高了,環保意識增強了。看,沈家門漁港正邁著巨人的步伐前進我想信,沈家門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更加繁榮昌盛!

民俗作文600字 篇5

  春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清洗傢俱,拆洗被褥,進行大掃除,乾乾淨淨迎新春。早在堯舜時期,我國人民便有了“掃年”的習俗。它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宗教儀式。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了。到詔代,“掃年”之風盛行。“掃年”的風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愛勞動、愛清潔、講衛生的傳統。

  農曆除夕,各家各戶的門上,貼上一個福字,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正月十五微服出巡,看見圍觀一幅漫畫,上面繪著一個赤腳女人抱著一個大西瓜,明太祖看了,卻對此產生誤會,以為鎮上的人有意取笑他的馬皇后,明太祖把這件事暗記在心上,下令凡沒有參與嬉笑的住戶在門上貼一個福字。軍士們便以此為據,到沒有貼福字的家裡提人。從此以示安分守己。這種從避嫌變祝福的善良直流傳至今。

  盼著、盼著終於盼到了快樂的新年,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飯後我與哥哥姐姐一起放炮,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火花飛昇降落,猶如天女散花,又像訊號彈飛上天空,忽明忽暗,把夜幕裝點成鮮花的世界。在有幾分鐘便是十二點了,掛好鞭炮,媽媽喊:“十二點了放鞭炮啊!”爸爸點燃了鞭炮,震耳欲聾的聲音迎來了新年!

  每到春節最令人難忘的是拜年等,到大小年統統拜完,年味像硝煙一般。

  第二天,天剛亮,我就被炮聲驚醒了,我穿上新衣服,與爸爸媽媽一起貼春聯,貼完後顯得喜氣洋洋,我們兄弟姐妹一起放炮,熱鬧極了,每一個人都應該以新精神來迎接新一年到來。

  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辭舊迎新,因為人類的最高願望就是更上一層樓。

民俗作文600字 篇6

  微風輕拂人們的臉龐,旁邊的樹葉沙沙作響,幾聲犬吠變得異常嘹亮。

  一大群人嚴肅地站著,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衣著奇特,手拿鋼叉,寂靜的環境,彷彿從來不曾熱鬧。只見一團團火花在空中飛揚,像一朵巨大的花在天空中綻放,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紅色的火花像鮮花一樣,是怒放的笑容;像柳條一樣,是靈動的腰肢;像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

  但是,看!一踩起來就嗨翻了,發狠了,忘情了!百十個興奮至極的人們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接二連三迸發出熱烈的火花狂舞在你面前。像流星一樣,是閃射的身影;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好一場雙峰煉火!

  這情景,這氣勢,整個場面都是那麼火烈、那麼熱辣、那麼激情。正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的浩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壯闊。

  好一場雙峰煉火!

  每個人都瘋狂地手舞足蹈,都興奮地開懷大叫,都樂此不疲地左奔右跑。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活力,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生命力。它震撼著你,灼燒著你,威逼著你!它使你感受到一種從未感受到的力量美!

  好一場雙峰煉火!

  他們的聲音在天際盪漾,直衝雲霄,氣衝斗牛。他們的聲音撞到樹上,樹也被逗笑了,一直沙沙笑個不停。聲音飄落在小草上,小草也情不自禁開始扭動自己的身軀。

  愈踩愈烈!人們的心都放飛在這熱鬧的黑夜!愈踩愈烈!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動作和夜色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

  好一場雙峰煉火!

民俗作文600字 篇7

  我家住在西南一個偏遠的農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山清水秀,四面環山的小山村裡。這裡的人們樸實、善良,過著幸福快樂無比的生活。

  這裡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山鄉田園生活,有著山裡人寬宏、熱情。生活雖然艱苦,但是也有滋有味,累了就會有一些風俗節日讓大家歡聲笑語、心情舒暢。

  我生長在山野裡,喜歡農村,喜歡山裡的生活,更喜歡家鄉的風俗節日。我慶幸生在這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家鄉的習俗讓我快樂、童趣無限。

  我就拿兩個不同的例子給大家講講家鄉的民風習俗吧!

  去年我們家辦了一場喜事-------哥哥結婚。這天天氣特別好,一大早太陽從雲縫裡探出了腦袋,好像也來看熱鬧,家裡也來了很多客人,是來喝喜酒的,我也格外高興哼著小調東瞧瞧西看看。我聽長輩們跟我說,你去給哥哥打洗臉水,他會給我紅包的。我想這怎麼回事呢?但我沒有這樣做,覺得都是自家人了,沒必要吧。現在才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原來是家鄉的風俗。

  我屁顛屁顛地跟著大人們快活地忙碌了一上午,到下午了,我又跟著哥哥嫂嫂背了一塊肉到嫂嫂的孃家去,聽長輩們說這叫做“回門”。哥哥看我忙活了大半天,怕我累著了,就找來了一輛摩托車,帶著我和嫂嫂“回門”去了,來到嫂的孃家我左等右等,天快要黑了,已經“虛著了眼”哥嫂們才辦完事,哥又帶我和嫂嫂回家去。這天我過得即高興又勞累。

  家鄉的習俗除了婚娶,還有喪葬出殯獨具風味。記得前幾天我們村子有人過世了,人們也來悼喪。死去的人停放在堂屋的中央的棺材裡,我當時狀著膽子去看了一眼呢。

  到了出殯那天下午,“靈人”上山抬出去了,走了以後有人在堂屋裡放了一串鞭炮,據說這樣做就是把死人的“靈魂”趕出去。路上還要一邊灑靈紙一邊放鞭炮。把屍體抬上山蓋好棺木,兒子們要跪在棺蓋上用鋤頭挖三鋤土,以表示親手把親人埋葬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慣,唉!多有趣呀!歡迎到我家鄉來欣賞吧!

民俗作文600字 篇8

  在山西農村,建築房舍很講究格局,一般以一院四屋為定格,主房、偏房、院門、廁所各有定位,不可錯亂,否則不吉。其中,特別忌諱把院落建成刀把形,刀把殺人不用刀,兆家敗人亡。

  在建房之時,門的設定屬於“立門戶”的大事,在建築中是甚為重要的。院門被視為人的臉面一樣是家庭的臉面,“立門戶”甚至成了成家立業的代稱,所以禁忌也最多。對於一個院落來說,一般以向東的院門為善,向西的稱陰門,除非萬不得以一般不開西門,否則必須在門口安一屏障,或在衚衕口正對的牆壁上鑲塊石碑,上面刻“泰山石敢當”之類的字樣,以避邪風鬼魅的騷擾。院門直對家門和窗戶也是需要回避的。打對的門額窗額裝鏡子破解。此外,一般農舍院門之內也必有斷壁牆以擋之。在晉南俗傳“北高不算高,南高壓斷腰,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如果一家的房子比另一家低了,那麼就要在中間的房屋頂上多築一磚高,或修築一個小小的類似廟宇的亭子,以保持平衡。居高不讓者,顯然有居高臨下之勢,以勢壓人,據說會壓了別人的運氣和吉利,甚至風水。大病小災都會歸因於此。這種情況在農村會導致鄰里糾紛,甚至會結下世代怨仇。廁所的位置也是要慎重考慮的;一般安置在西南角,有“五鬼頭上安茅房”之說,排水溝也不能透過別人家的宅院,更不可正對別人的家門。鄰家屋簷的水也忌滴在院中,認為是汙水、憨水,影響自家運氣。此外,房屋頂上如修建吉獸猛獸者,也不能讓脊瞰吻獸張開大嘴面對人家,有吃掉別人之嫌。這類禁忌在山西汾河古地的人口稠密村莊中更為多見,不僅具有巫術色彩,更有一些舊時代禮法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