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學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筆墨的方法表現自然界中的花、鳥。啟發學生運用富有墨色變化和多姿的線條,表現出富有詩意的畫面。
2、指導學生在中國畫表現中,逐步掌握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3、透過欣賞指導啟發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想象,於畫面表現之中。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表現自然界美好景色的圖片,及中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聞一聞花香,聽一聽鳥鳴,欣賞自然美麗的景色和大師的優秀繪畫作品。教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鳥語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對畫面的想象。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解讀和理解大師的寫實與協議的表現手法。
運用中國畫水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然後相互欣賞,取長補短。
2、發展階段
在交流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根據自己對自然美麗的景色想象,師生共同討論如何進行象徵性的描繪,或概括、誇張、抽象等富有創意地表現出鳥語花香的生動畫面來。
鼓勵學生根據中國畫表現基本規律,結合中國畫技法運用。不僅表現常見的造型,還可以根據學生自己想象進行誇張、變形,表現富有詩意的自然形象。
學生按要求完成作業。
3、展示交流
把所有的作業進行戰士,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教師注重發揚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三)教學拓展
鼓勵學生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課後進一步根據自己喜歡的形象與內容嘗試練習,使他們更好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手法來描繪學生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真趣。
小學美術教案2
課題:
花地毯
課時:
1課時
課堂型別:
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地毯的實用性和裝飾性。
2、引導學生運用剪貼及繪畫方法來設計一塊小地毯。
3、引導學生用許多"小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是否能積極參與討論、繪製、拼貼、欣賞等活動。
2、是否能選擇或創造出富有特色的圖案。
3、是否發揮合作。
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具學具:
舊掛曆、畫報、油畫棒、剪刀、膠水、彩筆、彩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匯入
欣賞、討論:"小地毯"圖案怎樣組成?"小地毯"用什麼方法表現的?它美在哪裡?你還可以把它變化嗎?
(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2、講授
一加一等於二,無數塊花紙片就變成了一塊美麗的花地毯,你說棒不棒?
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麼?(它很漂亮、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裝飾房間。)
3、剛才我們一起討論出製作"小地毯"可以運用剪貼、繪畫的方法來綜合設計,可以選擇不同的圖案和色彩來表現自己的獨特設計。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些圖片。
(1)地毯的圖片(2)圖案的書籍(3)民間剪紙作品
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啟發?你準備用那一種設計方法來製作。
三、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學生運用剪或畫的方法設計一塊"小地毯"。
四、講評
五、
六、收拾和教室環境衛生
七、課後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舊材料(如:布、繩、絨線等)來設計製作"小地毯"。
小學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
1、觀察感興趣的生物的外形、結構特徵、模仿他們的樣子設計出有趣的建築;
2、透過觀察、比較感受建築物的美,在學習中體驗發現和創造的樂趣;
3、培養有喜歡大自然的情感,有創造性學習的願望。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由生物的外形特點聯想和設計奇妙的建築。
教學難點:
如何設計出奇妙的建築,讓生物的特點與建築的特點巧妙地結合。
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題
1、 將準備好的玉米棒、貝殼或仙人球實物帶入課堂,然後開始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課堂用語:老師現在要拿一些很棒的東西給大家看:“這是什麼東西?”你們可別小看這些東西哦,知道嗎?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築還是模仿他們的樣子設計出來的呢!
2、拿一種實物出來提問,瞭解模仿它的原因(從實物的外形、結構特徵和色彩去分析)。
提問:你知道為什麼要模仿它的樣子設計嗎?
學生:因為它的形狀是圓的,表面長著很多刺,外形既特別又有趣。
問:那麼有趣設計,你們覺得奇妙嗎?
好!那我們這節課就一起來學習“奇妙的建築”,好嗎?
幻燈出示課題
(板書:奇妙的建築)
二、探討與想像
1、剛才我們瞭解到有些建築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動物的樣子來設計的,那在我們學習設計建築前先來觀看一些圖片,進一步瞭解建築。
2、幻燈演示圖片:
(1)提問:看了這建築讓你聯想到什麼東西?好像是模仿什麼東西的樣子來設計的呢?你覺得它哪裡最奇妙,最獨特?
(2)除了剛才看到的這些奇妙的建築,在生活和我們的周圍裡,你還見過哪些奇妙的、讓你難忘的建築嗎?
(3)同桌討論
小結:從剛才看到的建築、你們有沒有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呢?是什麼呢?
回答:他們的外觀、結構都很獨特,很奇妙。
(4)透過上面的探討,我們瞭解到這麼美觀、奇妙的建築物都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名設計師?
提問:誰來說說你準備設計一組怎麼樣的奇妙建築?
三、 引導設計
我們如何來設計一組奇妙的建築呢?
想一想:
模仿什麼東西把奇妙的建築設計出來呢?
步驟:
1、 構思(模仿什麼東西來設計?)
2、 起稿(畫出建築的形狀)
3、 上顏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調整畫面
四、 同桌討論後作畫。
五、 評一評,比一比
1、 作品展示:畫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 自我評價:作者發言,你設計了什麼樣的建築物?是怎樣想出來的呢?
3、 他人評價: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麼?(可以從建築的奇妙、結構、特點和色彩去評價)
小學美術教案4
《我們身邊的線條》
教學目標
1、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發現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培養孩子從生活中表現美、體驗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初步培養孩子運用線條進行表現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他們對美術活動
教學重點
發現生活中、藝術品中線條的美感,並初步嘗試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線的組織及變化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新課,認識線的種類
1、折線,反應心情,吸引孩子興趣。
2、做找線遊戲並揭題
二、授新課——線的美感及表現力
1、感受生活中的線
2、看課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線
3、線的情感性
小組討論、記錄,回答。
4、線的運用和表現
(1) 欣賞課件中中外畫家的幾幅線造型藝術,感受美感
(2) 賞析賴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3)賞析線畫《緬甸仰光大金塔》
(4)賞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畫
三、課堂作業
1、講述“我的夢”(語言描述)引導孩子們回憶自己的夢,請一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講述自己記憶最深最感興趣的夢。
2、請大家把最感興趣的部分用線畫出來,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業 要求:可自己創作,也可自由組合共同完成。選擇適合自己所畫內容的紙、筆把它透過不同種類、不同粗細、不同疏密變化的線表現出來。
四、學生作畫
五、作品評價,課外延伸
作業佈置
用各種各樣的線畫一幅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現出線的疏密變化又有秩序。
小學美術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透過植物線描寫生,練習寫生的技法。要求同學仔細觀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徵,用線描的形式把自身的感受表示出來。能力:培養同學的觀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內容分析
1.重點:正確的觀察方法和直接以線作畫的能力。
2.難點:植物的結構與特徵。
教學方法
講解
教學手段
演示、講解
板書設計
植物寫生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公園、花壇裡、我們的家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葉旺盛、千姿百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色彩。
二、新課
1、提問:你認識這些植物嗎?它們叫什麼名字?它們有什麼特徵,有什麼樣的姿態?你喜歡哪種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嗎?
2、欣賞美術作品:中國畫《君子蘭》介紹作者小朋友的線描畫 植物寫生畫
3、選擇幾種植物請同學進行分析特徵、姿態,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引導同學先觀察它們的全貌,說出它們的特徵。糾正那種上來只看植物細節的錯誤方法。
4
(1)、說一說,所觀察的植物的生長特點。
(2)、不同角度的花和葉各有什麼不同?
(3)、植物的前後關係如何表示?
5、同學作畫、教師輔導作業提示:認真觀察植物的特徵、姿態,用線描的方法寫生一種植物。注意線條的繁簡、疏密、長短、曲直、交叉等變化。
6、小結 展示展示優秀作業,並簡評。
小學美術教案6
課題:感受聲音
課時:1課時
課堂型別: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依靠聽覺激發美感情緒,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視覺符號的表達能力。
2、透過學習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透過對聲音節奏的認識與表達。
3、運用線、形、色等諸因素的重疊來體現聽覺感受。
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感受聲音的.旋律和節奏。
2、讓學生聽音樂並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匯入:(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聆聽)
選擇節奏輕柔的輕音樂和節奏強烈的迪斯科音樂讓學生感受不同節奏。
輕音樂感覺柔和、優美、甜潤、流暢;迪斯科音樂感覺堅硬、熱烈、緊張。
2、發展階段:
啟發視覺表現。如果把這種感覺用線來表示,哪些線感覺硬,哪些線感覺柔軟?
直線有硬的感覺,曲線使人感到柔和,用線表現節奏如同音樂的節拍,有上下、強弱、長短、起伏變化。由線組成的形有幾何形和自由形,透過點、圓、方、三角等基本形,產生規律的運動節奏。
其基本方法是:數量的變化、位置的變化和方向的變化。由此產生各種緩慢、激烈的運動節奏。給人流動、滑行、賓士、激盪、升騰的感覺。
3、欣賞抽象繪畫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圓表現宇宙空間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飄帶式和漂浮體造型表現一種活潑、遊動不定的、變幻的感覺。
馬列維奇(俄)用直線組成的一個個圖形,形成了神秘莫測的宇宙空間。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閉上眼睛聽音樂,根據樂曲節奏想象出現的圖形,也可以根據樂曲中的樂器奏出的樂音創造符號進行表達,符號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變化。
四、:表揚優秀作業
五、課外拓展:啟發學生可選擇各種方式和材料來表達聲音,如人體動作(舞蹈)、雕塑等。
小學美術教案7
教學目標:
xxx
知識目標:
透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發現方法。
技能目標:
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教學難點: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學準備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匯入(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看教室兩邊牆上,這些是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們的素描作品,你們能看這些作品有什麼特點?師:對,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那麼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共同學習新的一課“明與暗”。
(出示課題)
(二)新授:(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助於學生理解物體明暗的產生。)
師:我們首先來研究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寫生燈)你們來看,這是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放在燈光下,你來觀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誰能想辦法讓這張紙產生明暗變化?(學生上臺演示)你是把它捲了一下,來觀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的變化。
師:下面來看這位同學把紙折了一下,我們把它放到燈光下,有了什麼變化?
師總結:對,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師:還有一位同學把紙揉皺了,看看它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師:透過剛才的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時怎樣產生的嗎?
師總結:對了,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設計意圖:透過對實物的觀察理解,加強學生對物體明暗認識與體驗,併為下一步進行實踐創作做準備。)
同學們這裡有一個石膏球體,我們來觀察,當光線照射的它時,我們會發現什麼?(出示石膏球讓學生思考、議論後回答)
總結:光照後,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
你們再仔細看看,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總結: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複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生)。(課件演示)
2.剛才我們分析了球體的明暗變化規律,其實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產生這些明暗變化,我們來找找看。
(出示石膏幾何體讓學生觀察)
三、教師總結本節課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知道了怎樣運用明暗變化表現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
小學美術教案8
教學目的:
引導同學們發現自然中的美,並且學會透過手中的畫筆來表達自己心中美的事物。透過本課的學習認識什麼是素描,素描能夠幫助我們做些什麼?怎樣用素描的方式
來描繪自己喜愛的事物,怎麼去欣賞他人的作品。
教學重點:
提高同學們對素描的認識和興趣,瞭解素描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如何吸引同學們的目光,讓他們喜歡上素描。
教具準備:
素描工具(鉛筆若干、橡皮);優秀作品若干;小遊戲的獎品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10min):我們先來玩一個小遊戲,名字叫做“你畫我猜”。選一個同學來黑板上畫一樣常見的東西,剩下的同學舉手猜出他畫的是什麼。答對了有獎勵!先由老師做一個示範,你們來猜。(遊戲玩兩到三次)之後提問在窗外還能看到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又要怎麼去畫出來呢?(由此引出素描的概念)
二、講授新課(10min):有沒有同學知道什麼是素描呢?(引導學生理解)素就是簡單的簡潔的意思,描就是描繪。素描就是隻用一種顏色來畫畫,透過顏色的深淺可以畫出立體的東西。重點1:素描最常用的工具是鉛筆,橡皮,白紙。但是素描用的鉛筆跟我們平時寫字用的不是一樣的哦。因為要畫出深淺粗細不同的線,鉛筆用H、B兩個字母來區分,H代表粗細,B代表深淺,有H2H3H4H…7H8H和B2B3B4B…7B8B等。其中8H是最淺最細的鉛筆,8B是最深最粗的,HB則是最常見的也是平時寫字用的鉛筆。每隻鉛筆在後面都會寫好它的型號(展示素描的工具)用這些工具可以畫出生活中豐富多彩的東西。重點2:不管是畫什麼都可以簡單的分為三個部分,亮部、灰部和暗部。(在黑板上舉例說明,正方體、球體、樹等物體)把光線照不到的地方畫黑一些,照得到的地方則少畫一些,這樣就可以畫出立體的東西了。
三、作品欣賞(5min):剛剛我們畫的這些都是一些簡單的物體,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些更難更復雜的作品,你們認真學習了素描之後也可以畫得這麼厲害哦。(展示五六幅作品並傳下去給同學們看)
四、鞏固練習(15min):看了這麼多之後大家也在自己的紙上試試,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畫出來,記得用剛剛說過的方法把物體畫得更立體一些哦。(可以請兩個同學一男一女到黑板上來畫,進行比賽看誰畫得更像,讓底下的同學一下就猜出來了。再次回到課前的你畫我猜遊戲中結束課堂。)
五、歸納小結(5min):這次的課我們就上到這裡,藝術來源於生活,希望大家以後在生活中多多觀察,發現美麗的大自然,才能把它們畫在紙上展現給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9
課題:地球的新生
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課時:2課時
教材分析:本課引導學生懂得關心和保護我們的地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同時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生存空間。學生透過設計、製作保護地球的海報、自編小報、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美麗的家園,懂得如何更好的保護地球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
2.用各種材料設計、製作保護地球的海報、自編小報、繪製作品等表達自己的想法。
3.使學生懂得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保護環境的有心人。
教學重難點: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演示講授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一些手抄報海報的課件裝飾地球的材料
2.學生準備: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水粉顏料水彩筆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匯入新課,體會地球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
(1)引導學生欣賞教師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鼓勵學生說說地球和人類的關係
A語文自然等其它學科學習過有關地球生態環境的知識嗎?
B你們已經有在課前做一定的資料收集和學習知識的準備工作,瞭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那麼要怎樣保護環境呢?
(2)以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將一個大地球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前用教師準備好的材料裝飾地球改變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使地球更美麗
2.透過繪畫和製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新能力
(1)出示教師設計的宣傳海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
(2)觀察瞭解宣傳海報的組成部分
A文字
B圖案
C色彩
(3)教師點評,引出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A畫面B標題(主要構成)C文字(輔助說明)
教師略帶講解宣傳海報常見的藝術風格:1寫實2裝飾3抽象4漫畫
(3)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以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希望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
(4)教師小結
A設計要素:主題明確形式引人色彩鮮明構圖單純
B製作步驟:確定主題構思構圖充實完善
(5)引導學生髮現其他表現手法(手抄報剪貼畫宣傳畫等)
運用所學的色彩知識平面設計知識和紙立體結構知識,設計製作,共同創意,主題內容形式統一,紋樣文字美觀協調,內容情調健康
(6)小組合作討論製作形式及方法,教師指導
(7)小組彙報
現在請每個小組來介紹一下你們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討論時遇到的困難哪個小組先來說?
(8)學生設計與製作過程:
A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扣緊主題設計製作
B提醒學生在製作過程中與同伴協商合作,發揮個人的優勢取長補短
3.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欣賞評價
(1)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有創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個小組的同學先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注意聽,吸取別人的優點,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
(2)分組排練節目,準備下節課彙報演出這節課大家動動腦筋製作了各種手抄報宣傳海報,現在老師請各組再排練一個有關保護地球的小節目,下節課來進行彙報演出。
第2課時
教學目標:彙報演出大家制作了各種手抄報宣傳海報
教學重點:使學生懂得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保護環境的有心人。
教學過程:
1.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欣賞評價
(1)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有創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個小組的同學先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注意聽,吸取別人的優點,有更好的建議也可以提出來
(2)分組彙報演出大家動動腦筋製作的各種手抄報宣傳海報。
2.教師小結(祝福語)
地球是我們人類美麗的家園,保護地球的環境和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為了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幸福,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從小事做起因為時間的關係,這節課就先上到這裡,剛才你們看了別人的作品或聽了別人的介紹後如果有受到啟發,有新的想法,可以課後把它完成。
教學檢測:學生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是5年級第一學期“黑白灰”單元的第二課。學習本課在於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黑白灰,並用藝術的手法表現黑白灰獨特的美。
在藝術創作中,很多創作者都很善於利用黑白灰藝術獨特的,美感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獨特理解。本課透過對黑白灰藝術作品的欣賞了解,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藝術作品中的獨特運用產生的獨特效果,激發學生對黑白灰的興趣,從而產生用黑白灰進行創作的慾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黑白灰繪畫作品的創作。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欣賞了解黑白灰在藝術作品中的作用。難點是運用黑白灰知識創作一幅畫。
(二)教學目標
①欣賞黑白灰藝術作品,瞭解黑白灰在藝術作品中的作用。
②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藝術作品中的獨特運用產生的獨特效果。激發學生對黑白灰的興趣,產生用黑白灰進行創作的慾望。
③引導學生用黑白灰進行繪畫作品的簡單創作。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教師準備有關黑白灰的藝術作品。有齊白石的《蝦》、水粉作品《斑馬》、攝影作品《畢加索的早餐》、紙版畫、黑白圖案等。
●學具:學生準備一種自己較喜歡的繪畫工具,如水粉、油畫棒、彩色水筆等。並準備一個墨鏡。
(二)教學過程:
●欣賞:黑白灰的藝術作品。有齊白石的《蝦》、水粉作品《斑馬》、攝影作品《畢加索的早餐》、紙版畫、黑白圖案等。
●討論:自己對黑白灰藝術作品的第一印象。
●啟發:作為觀賞者,你認為這些作品用黑白灰畫面來表現,是否表現得很好,談談你的感受和。
●交流:鼓勵學生說己對黑白灰藝術作品的獨特見解或真實感受。
●體驗:看彩色畫面,說感受。再戴上墨鏡看彩色畫面,體驗黑白灰的層次感覺。透過對彩色和黑白灰作品的對比,說說對黑白灰作品的感受。
●構思:以小組形式討論自己設計的黑白灰作品,互相提出不同建議。
●創作:以黑白為主,畫一幅畫。表現題材不限,表現方法自選。
●:以自我展示為主。教師不作結論性。
三、學習建議:
●在學習過程中,針對學生是否積極動腦思考,大膽表述自己的獨特感覺進行。
●在討論和賞析過程中,針對學生能否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進行。
●針對學生能否將自己的認識理解和簡單設計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進行。
四、教師教學隨筆:
小學美術教案11
一、教材分析:
工藝美術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從小讓兒童學習工藝美術知識,學會製作簡單的工藝品的技能,是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審美情趣的長遠的完善人格的素質教育。紙面具和泥塑面具由於材料不同,製作方法有明顯的差異。本課要求學生藉助適當的泥工工具進行刻、挖、印、塑造出能掛能擺放的生動的有趣的面具。
二、教學目標:
1、利用彩泥的可塑性,塑制一個有趣的面具玩具。(瞭解)
2、運用誇張和變形的藝術手法使面具造型生動有趣,培養學生的再造想象和立體造型能力。(練習)
三、教學的重點:
用彩泥塑造一個生動有趣的面具玩具,培養學生立體造型能力。
四、教學的難點:
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對面具的簾布作誇張與變形,使面具更有趣。
五、教學準備:
多種面具的形象、掛圖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匯入課題:
讓學生有許多泥塑面具的造型,直接匯入課題。
二、講授新課:
1、師:“同學們平常去逛街,都會看到玩具攤上常有出售各種面具玩具。有傳統形象的京劇臉譜,也有現代動畫片中機器人臉譜,有時我們還能看到藏族宗教節日用的鬼頭臉譜面具,還有非洲黑人臉譜面具……這些臉譜面具既可以戴在臉上表演節目用,又可以掛在牆上作為一種壁掛裝飾品。(介紹面具)
2、讓學生觀察樹種的臉譜,分析它們的臉部造型、頭部裝飾是怎樣的?
3、問學生在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臉部造型?
4、講解制作方法:
(1)先塑臉型
(2)塑五官
(3)添裝飾
(運用誇張與變形等藝術處理方法,對面具的五官做大膽的誇張和變形,多觀看,多修改,力爭生動、有趣)
三、佈置作業、提出彈性作業要求。
四、巡視輔導
五、課堂小結
六、板書設計:
泥塑面具
面具形象 掛圖 製作步驟
小學美術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讓學生嘗試以抽象的色彩和點線來表現主觀情緒,感受色彩和點線的表現性。它既是前課冷暖及冷暖色調知識的鞏固和延伸,又為以後的色彩創作奠定基礎。教材內容頗有趣味性;表現手法也可靈活、多樣;可藉助音樂的抽象性更好地說明問題。
(二)教學目標
①培養學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點線表達情緒的能力。
②學會用色彩表達特定情緒。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圖片、電腦課件等。
學具:水粉色、紙等。
課時:1課時。
(二)設計方案
●教學匯入:
出示一幅用電腦“馬賽克”畫成一抽象畫的節日場景,請學生猜猜,它復原後是怎樣的場景,有怎樣的氣氛。學生可以感受到歡樂的氣氛。然後出示復原了的照片。
提示:有時一幅看起來沒有具體描繪什麼,但它和具體的情緒仍是有聯絡的,它是能表達出某種情緒的。
●教學新授:
欣賞米羅等畫家的抽象繪畫,讓學生討論作品傳達了什麼情緒。再欣賞課本上學生的例圖。
●學生作業:
試用色彩表達自己特定的情緒,並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作品展示評價:
(1)為作品取個題目,或寫上簡單的文字說明。
(2)作品展覽與觀摩,並自我介紹作品和互相評論作品。
(3)評論為什麼有些作品有表現力,有的作品表達的情緒不明確。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和製作?
●能否欣賞同學和藝術家用色彩和點線表現情緒的作品?
●你在作品中把自己想表達的情緒表現出來了嗎?
小學美術教案13
教學目標:
1、用誇張的方法制作面具,學習製作方法。(瞭解、練習)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練習)
教學重點:
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情趣、愛好,製作一個自己喜歡的立體面具。
教學難點:
五官的貼上。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不同形象的面積眼範作若干。
學生:對開的報紙或其他紙一張(開張不可太小,否則作出的面具無法戴),16開紙一張(白芷或彩色紙均可,作五官裝飾用),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上課,師生問好,展示面具,表演面具,揭示課題——《面具》,教師作啟發性談話:
教師根據準備好的面具編一個小故事;或準備好一段音樂,挑選幾個學生戴上面具,在音樂的伴奏下,邊沿活報劇或舞蹈,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如果簡單些,可讓學生戴好面具依次走進教師,以其新奇、好玩引發學生的興趣,激發製作慾望。
(二)介紹製作步驟
1、製作面具底坯。
用途對開大小的報紙或掛曆紙,按下圖所示步驟折出面具的底坯。
2、想好做成什麼樣的面具。
3、透過剪、折、卷等方法,做成五官及其他部件備用。
4、貼上。貼上時要注意:一是五官的位置,特別是眼睛。可線戴在頭上做個眼睛部位的記號,然後再剪個圓洞洞,這樣就不會妨礙視線;二是先後順序,應先主後次。如人物面具,應先貼眼、眉、嘴,再貼鬍子、裝飾、花紋等。
(三)教師示範做一個面具,同時學生也跟著教師一步一步地做。 要求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求勝意識,製作出自己喜歡又與眾不同的面具來。
(四)展示部分學生作品,教師或學生進行講評。
1、讓一半學生戴上自己製作的面具,另一半人觀摩評判,然後呼喚位置評判。
2、請製作有特色的小朋友到上面來,給大家講講他製作的面具叫什麼?怎麼繪想到製作這種面具的。
3、請幾個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來,戴上面具,即興表演一番或說上幾句話。
(五)下課,清潔教室。
(六)課後小結。
札記:用廢舊購物紙袋做面具最容易找到材料,也容易在上面作剪、貼、切、鏤空、拼接。由於材料本身顏色多樣,製作出的效果也是較為豐富的。
小學美術教案14
課題:得獎了
課型:設計應用、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透過運用各種材料的設計製作,體驗材料造型的美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2)透過情境教學,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勵學生勇於探索,積極進取的。
教學重點:獎盃的設計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獎盃的外形變化和大膽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播放一段錄影)奧運健兒得獎的片段情景,解說:在雄偉莊嚴的國歌聲中,運動員舉起那沉甸甸的獎盃,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二)提出問題
(1)這是一個什麼場景?
(2)獎盃代表了什麼?(榮譽,辛勤的汗水,拼搏的,勇氣)
(三)引出課題
除了在運動場上運動員有獲得獎盃,在生活中,各行各業的人們,還有在座的同學們可以透過努力獲得各種的獎盃或獎狀,如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比賽,英語比賽,美術比賽等等,都有機會讓你們脫穎而出獲得獎盃。獎盃獎狀是社會和群眾對你們成績或貢獻的一種肯定,相信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夢想,也想在將來的某一天站在高高的頒獎臺舉起獎盃光輝形象,那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啊!今天我們就來給自己的未來設計一個獎盃,並把他獎給未來的自己好不好!得獎了(版書)
(四)開拓思維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姚明是NBA選秀狀元,你們希望自己是哪一行的狀元呢?請舉手說――-如果你是一個建築工人,希望蓋起最高的大樓,可以給自己做一個獎盃,象大樓一樣的,上面寫“建築最高獎”如果你是能工巧匠,就給自己頒個“魯班獎”,愛炒菜,就來一個“金廚獎”愛畫畫的來個“藝術大師獎”有的同學說自己沒有什麼特點,上課老是愛,就給自己頒個“相聲大師獎”吧。
(五)學習設計
現在請大家來想一想,喜歡給自己頒一個什麼樣的獎盃,想不想自己動手給自己設計一個有自己的想法,與眾不同的獎盃呢?
分析獎盃的特點:獎盃一般由主體和基座組成,主體的材料和外形很多,我們來欣賞幾種不同的獎盃(看書上的照片和作品)除了外形不同,材料也很多,有金屬、石頭還有玻璃的。現在同學們能不能巧妙運用手中的材料,做一個漂亮的獎盃呢?
(六)示範最簡單的獎盃
(七)啟發階段:
其實主體可以設計出諸多不同的造型來。如:把瓶子進行各種分解、切割成新的形象。
(八)動手作業:
請同學們分小組進行合作或自己創作,利用手中的材料製作有自己獨特創意的獎盃。
(九)給做好的同學上臺頒獎。
(十)課後作業:用紙或佈設計獎旗或獎狀。
小學美術教案15
課題:
新穎的電腦
課時:
1課時
課堂型別:
設計應用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製作一個造型新穎的電腦模型。
2.指導學生採用繪製,剪貼等方法對電腦模型進行簡單的裝飾。
3.引導學生透過簡單的創意和製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將繪畫與其他造型方法結合,共同運用於電腦模型的裝飾美化。
教具學具:
紙盒、彩紙、彩泥、鉛筆、蠟筆、彩筆、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展示一些造型新穎的電腦模型作業,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
透過學生討論和教師講述,瞭解示範作業的設計思路與造型特點。
2、發展階段
教師以清晰的演示,說明幾種造型特點鮮明的電腦模型的具體制作方法與步驟。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材料,透過想象與構思,設計並製作出一個造型新穎,奇特的電腦模型,採用畫,撕,剪,拼貼等造型手段將電腦模型裝飾美化。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意,同時又要仔細認真地製作。
2、引導學生想方設法突破示範作業的設計思路和造型特點,還要改變單純用繪畫裝飾的形式,將繪畫與紙工或其它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3、將完好的作業展示在教室裡,互相,欣賞。並分小組比比誰的電腦模型設計最奇特,製作最精美,裝飾最美觀。
四、收拾與: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五、課後拓展
1、讓學生回家改進電腦模型的設計創意,並進一步製作得更精細完美。
2、透過對多種材料媒介的利用,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