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學生調查報告範文錦集六篇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遊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遊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鬆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遊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遊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20xx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20xx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行社達1.6萬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大學生旅遊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於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瞭。鑑於這兩點,對當今大學生旅遊的調查就顯得是有必要的。
透過對部分地區、部分城市的調查,得出了一些資料和建議,謹供參考。本次調查採取抽樣調查方式,透過調查,現就江西省南昌市的幾所高校進行了調查得出了寫建議。
一、大學生旅遊的意向
在旅遊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遊,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但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遊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旅遊。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遊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佔74%。
去旅遊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閒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遊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調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遊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遊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夥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在調查中還發現,由於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於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裡旅行,例如旅遊管理專業,勘探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由於學習目的而選擇旅遊。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於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故對旅遊的喜愛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歡旅遊是來欣賞景觀、增長見識,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遊的主要因素。
二、大學生旅遊的消費方式
在選擇旅遊消費方式上,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遊,約佔51%;其次是選擇個人遊的,佔21%;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遊團。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在選擇自助遊和個人遊的學生中,高年級明顯多於低年級,這可能是高年級有更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來自城市的學生明顯多於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與學生的個性有關。
三、大學生旅遊的方式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遊時,出遊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遊的(約52%)佔大多數,與男(女)友一起的約佔21%,數字表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遊,而與家人一起(約6%)和獨自一人出遊(約21%)也佔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選擇上,部分人選擇跟男(女)友一起去旅遊,這可能是大學生旅遊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於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遊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遊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瞭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遊的人很少,只佔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大學生選擇旅遊地點的因素,以及個人消費水平的差異,旅途距離長短,個人愛好等等原因,影響大學生選擇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四、大學生旅遊的消費狀況
在以往外出旅遊的花費上,遊覽、門票佔其主要,佔總數的約67%,其次是吃的,約佔14%,交通約佔19%。而對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約佔33%,喜歡約佔46%。而特別喜歡僅約佔13%。由此可見,當地的風味小吃沒有將其特色表現出來,就深入瞭解,許多大學生對在沒有品嚐時給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嚐之後,其期望值大打折扣,畢竟青年人對新鮮事物在感官上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而一旦去體驗之後,沒有其想象的好時,將會大所失望,這也許是其感覺對其旅遊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的比例佔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學生(約53%)選擇30元左右(人/每晚),可見,大學生旅遊消費的要求體現了節約原則,這可能表明現代的大學生保持著儉樸節約的優良傳統,也有可能是大學生的旅遊費用大部分還是處於家庭資助。因為有80%左右大學生的生活費是來自家庭資助的。
五、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滿意程度
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大學生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約75%左右的大學生對旅行社不滿意。導致大學生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遊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約達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 約佔23%,和“配套設施不完善” 約佔15%。
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遊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遊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遊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遊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遊的妥善處理後,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遊的不滿。
六、大學生旅遊市場的前景
根據學生旅遊市場的現狀以及學生特點,結合旅遊電子商務的可重複消費的特性,完全可以將兩者結合,為旅遊電子商務企業的現在和未來創造利潤。因為,大學生群體對於旅遊電子商務網站的貢獻,不僅是現實的,而且在未來還會產生更大的回報。
1、大學生是現實的目標客戶
今日的大學生,不再是原來“窮學生”的概念,獎學金、勤工助學、社會兼職、家教等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已經提高了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大量的旅遊產品,在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之內,旅遊電子商務相對於大學生的營銷,本身就能收到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2、大學生畢業後成為消費主體
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中相對素質較高,對網路知識較多,使用電子商務的障礙較少的群體,幾年之後當他們步入社會,將會成為旅遊電子商務的主力軍之一,並對周邊人群形成帶動。旅遊電子商務網站與其等到他們畢業之後再考慮如何營銷,倒不如在他們相對較為集中、營銷成本較低的時候開始,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3、大學生是將來旅遊專案的經辦人
今日的大學生幾年後都要走向各個工作崗位,從基層做起的他們之中,將會有辦公室文員、董事長秘書、人力資源部的主管等等。本單位的旅遊事項,他們雖然沒有決策權,但都會成為經辦人,是否使用電子商務網站,使用哪一家的服務,選擇權在他們手中。能否在將來形成更穩固的群體,就要在現在讓他們加深對服務的`認知與體驗,固化他們的使用習慣。
大學生市場的開拓,對於旅遊電子商務而言,意味著現在和未來,即學生對於旅遊電子商務而言,不僅是馬上能夠創造利益,更是旅遊電子商務未來的主力軍,因此做好學生市場,對於旅遊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可估量。
七、建議與結論:
如何才能抓住大學生旅遊市場?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學生旅遊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學生旅遊人群中,結伴自助遊、班級集體旅遊、同學居住地互訪旅遊,三種形式佔了絕大部分比例。大學生喜歡運用身邊的資源,運用電子商務的比例很少。主要原因,在於電子商務離他們很遠,沒有合理的引導,沒有體驗的機會。
在此方面,就需要網站針對學生群體,提升服務的附加值。要在目前的觀光遊、休閒遊之外,提出“大學生體驗旅遊”的概念,如社團主題活動與旅遊的結合、校際交友與旅遊的結合、假期社會實踐與旅遊的結合、對熱點就業城市的考察與旅遊的結合等,以此為切入點,亮出獨有的模式,吸引大學生群體的試用與體驗,從而形成使用電子商務的新習慣。
2、設計針對大學生的旅遊產品
對於學生市場而言,設計恰當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遊電子商務中最佔重頭的機票和酒店,就能組合出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產品。針對學生經濟狀況,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館為代表的廉價旅館;機票是紅眼航班或冷僻時間段;目的地的選擇不要考慮常規的旅遊線路;增加班級、支部或社團為單位的團購產品等。
3、推出大學校園營銷活動
旅遊網站應該走近校園,透過線下活動,聚焦學生的課餘生活,形成精確傳播、深度傳播,完成自身的營銷推廣,例如高校旅遊線路設計大賽、大學生最喜歡的十大景區評選、校園旅遊大使選秀、高校足球嘉年華等活動,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來,語文教師深感語文學科真是越來越難教了,原因是學生的語文素養難以提高,問題的關鍵是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少,閱讀質量不高。這些現象,農村小學尤其突出。雖然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農村學校以及教師的高度重視,各校也都在紛紛開展讀書系列活動,掀起讀書的熱潮。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部分學生讀書的熱情,但成效並不樂觀。各項讀書活動,表面上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但參與面窄,有的甚至流於形式,為了完成任務而活動。語文老師常常抱怨,浪費了時間和精力,也沒見到學生語文素養的真正提高。這個問題受到了我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帶領我校全體語文教師對此現狀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並申報了市級課題《利用課外閱讀,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研究》,作為課題組成員,筆者對所任教的年級進行了課外閱讀現狀調查。
二、調查的目的
1、瞭解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2、透過調查,瞭解影響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有利於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進一步改進與完善,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水平,達到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透過調查,針對學生讀書情況,應採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讓課外閱讀開展落到實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調查的物件:
本校全體六年級學生及學生家長,各275人。
四、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學生問卷和家長問卷)
(一) 學生問卷調查表
(二)學生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表
(三)家長問卷調查表
(四)家長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表
五、調查結果分析
透過調查研究,發現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 農村學生閱讀量偏少。調查發現,一學期,讀課外書1至2本佔62.1%,3至4本佔15.6%,5本及5本以上佔12.3%;每天讀書時間在10分鐘左右佔58.5%,20分鐘左右佔34.5%,40分鐘左右佔7%。其主要原因,大量作業佔滿了課餘時間,語文老師以及任科均不夠重視,佔用了大量學生課外閱讀時間,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學生閱讀興趣不濃。調查發現,喜歡閱讀的佔10%,一般的佔38%,不喜歡的佔52%。;在讀書內容方面,隨意讀的佔69%,讀老師推薦的書籍佔12.4%,根據自己愛好選擇讀物的佔18.6%。農村父母在家讀書情況,經常讀的佔4.7%,偶爾讀的佔18.5%,從不讀的佔76.5%。由此看出,學生讀書的目的不夠明確,隨意性較大,教師、家庭在讀書氛圍方面營造的不夠濃,大部分學生讀書的慾望沒有被調動起來。
3學生閱讀資源貧乏。調查發現,家裡藏書僅有1至2本的佔35.6%,3至5本的佔38.9%,6至10本的佔25.5%:家長給子女購書情況,經常買的佔11.6,偶爾買的佔70.5%,不買的佔17.9%;學生讀書主要來源,自己購買的佔3%,從學校圖書室借的佔60.7%,向同學借的佔36.3%。從此看出,由於農村學生受經濟的影響,農村家庭普遍不夠重視讀課外書,圖書室的書數量雖然多,但適合學生讀的書並不多,學生相互借閱數量有限,種類有限,因此,農村學生閱讀資源相對貧乏。
4、學生閱讀質量不高。調查發現,能堅持做讀書筆記的佔1.8%,應付老師任務的佔28.4%,很少做或不做的佔69.8%:教師檢查的情況,定期檢查的佔2.1%,有時檢查的佔10.2%,很少檢查的佔87.7%;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參與情況,1至2項的佔64.7%,3至4項的佔29.8%,5至6項的佔5.5%;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老師堅持上的為0%,有時上的佔15.3%,很少上的佔84.7%。由此看出,學生閱讀質量提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師指導不夠,不能及時的評價學生課外閱讀情況,學生參與的活動內容也少。
六、教學反思
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怎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切實把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落到實處,真正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研究:
1、轉變觀念,更新思想。
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農村教師、家長評價學生語文水平的標準,仍是試卷分數。雖然教育界呼籲建立“大語文觀”,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但傳統的思想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難以一時轉變。在教育教學中,首先要轉變教師觀念,尤其是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按時按質的上好每節課外閱讀指導課 ,指導並督促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並及時的給予評價。每天中午安排一定的讀書時間,不允許任何教師和學生佔用,倡導教師陪讀。在校園、班級營造一定的讀書氛圍,讓書香飄進每個角落。其次轉變家長的觀念,贏得家長的支援。教師要利用開家長會和家訪的機會,向家長宣傳讀
課外書的重要性,讓家長根據子女的需要,經常為孩子多買一些課外書籍,並督促子女在家多讀一些課外書,少看一點電視,必要時,家長可以陪讀,營造一定的家庭讀書氛圍,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再次,轉變學生的觀念,透過多種手段的評價,讓學生明白,語文成績的評定,不再侷限於語文試卷上的分數。僅靠一本語文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遠遠不夠的。
2、激發興趣,呼喚熱情。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教師可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書的內容,也可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其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我們可以透過在班級和學校開展一些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的認可。例如,筆者在班級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同學們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學生的知識,而且了激發了同學們閱讀的興趣。除此外,還可以在班級開展“每週一詩”誦讀活動,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的明珠,教師要引導學生多積累,多積澱文化底蘊。
3指導方法,提高質量。
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能事半功倍,讀書也是如此。然而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不利於課外閱讀質量的提高。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
(1)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有益的課外書籍。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
(2)上好讀書指導課。從閱讀方法上加以指導,讓學生把精讀和泛讀有機的結合,指導學生如何做好讀書筆記,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由課堂向課外延伸。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讓學生在平常的課堂閱讀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
(4)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積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中國古代學習論認為“積漸成學”是讀書規律。
4、展示成果,重視評價。
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可以採用各種不同形式展示個人的閱讀成果。教師為學生創造機會,提供展示的平臺。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圖書角、黑板報、中隊角、班級文化牆等,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獲得成就感。及時地評價學生的閱讀成果,對學生持之以恆地閱讀起到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透過這次課外閱讀調查,筆者感到喜憂參半,喜的是課外閱讀越來越受到教師、學生及家長的高度重視,向好的方向發生轉變;憂的是學生讀書的熱情,讀書量以及讀書的質量還不夠高,今後在這方面加以研究,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值得研究的課題,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深遠的意義。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調 查 人:趙xxx
指導教師:錢xx
調查物件:食堂的就餐學生
調查方式:採訪、上網蒐集資料等
一、調查背景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7000餘人,到食堂就餐人次每天在5000餘人次以上。因此,學生食堂的存在和發展狀況不僅僅是關係到學生的生活問題,而且在更大程度上關係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學習狀況。然而,據調查得知:學生群體和食堂之間存在著很多的不和諧因素,如果任由這些因素蔓延和發展,勢必會影響到學校的正常執行。
為了解我校學生食堂整體情況,進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水平,改善學生的生活質量和營造和諧的就餐環境,現將我校食堂情況作如下調查。
二、調查內容:
(1)菜品方面:
① 對於菜品價格,70%的學生認為能夠承受。30%的學生認為價格偏高,其中,10%的學生認為葷菜的價格太高。
② 食堂的菜品單一,同一價格上葷素搭配不合理,而且在同一天中經常出現菜品重複的現象。
③ 菜品口味單一,時而偏談或時而偏鹹;用油少;沒有地方特色;菜色不好看。
(2) 服務方面:
在對食堂各方面的服務狀況的調查中,40%的學生對服務工作表示認可和接受,60%的學生認為不滿意。究其不滿意的原因,表現為:服務人員微笑少,表情僵硬;語言冷漠,缺少熱情;耐心差;打菜量度不準確,偏少;刷卡錯誤次數多,經常多刷;還有存在經常打錯菜等問題。
(3) 衛生方面:
關於食堂整體衛生滿意程度的調查顯示:50%的學生認為食堂衛生狀況有待於進一步改進,30%的學生認為一般,10%的學生認為滿意,10%的學生認為很差。其中問題有:
①食堂衛生管理不規範,責任心不強,清洗力度不夠。
②用餐間異味較濃。
③個別工作人員在上班時沒有按規定穿工作服,戴口罩,工作服太髒。
④食堂室地板較滑,部分地方存有積水,周圍環境衛生較差。
(4)餐卡方面: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反映的問題歸納為:打錯卡的現象發生比例高;對充錢數的最低限制跟很多學生帶來不便;對非人為因素造成卡失磁補卡收費不合理。
三、調查總結:
在此次調查中,說明我們食堂在很大方面,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現針對上述情況提出如下建議,希望對食堂改進有所幫助。
(1) 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徹底做好食堂內部和外部衛生,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2) 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加大對食堂工作人員的培訓。對於工作中表現較好的工作人員給予獎勵,表現較差的給予處罰,直至開除。
(3) 食堂應購置一套餐具清洗和消毒工具,保證餐具衛生。並由專人負責驗收。
(4) 根據學生的需求,適時調整相應的菜品價格和種類。
(5) 停止使用一次性木塊或竹筷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生源地指學生的來源地,一般是入學前學生戶口所在地區。正確辨別畢業生的生源地,可以有效提高學校和省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質量,節省學生、學校和省就業指導中心的成本。生源地的辨別主要有以下幾種特殊情況:
1.借考
如某學院學生陳XX,高考時戶口所在地為揭陽普寧,高中時一直於深圳某中學就讀,並在深圳報名並參加了高考,此時報送該生生源地時應為普寧市。
2.父母工作調動
某學院學生王XX,高考時戶口所在地為汕頭,且在汕頭參加高考,升大學時將戶口遷至學校(戶口未遷到學校的以學生戶口所在地為生源地)。在該生大學二年級時,父母均工作調動至廣州某高校,並將戶口遷移到工作單位。此時報送該生生源地時應為廣州市。
3.個人戶口遷移
某學院學生廖XX,高考時戶口所在地為汕頭,升入大學時,戶口未遷到學校。在該生大學三年級時,將戶口遷移至深圳(如購房入戶)。此時報送該生生源地時應為汕頭市。
4.升學前戶口在學校集體戶
某學院學生黃XX,原為某大專院校學生,戶口在該大專院校,後考取了本學院。則報送該生生源時應以該生在入讀某大專院校前戶口所在地為生源地,或以當前該生父母戶口所在地為生源地。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自從網路遊戲進入中國,它便始終受到眾多視點的關注。對於中國遊戲廠商而言,網路遊戲提供了一個持續性的利潤來源以及免於盜版困擾的捷徑;對於使用者而言,則為他們增加了一項全新的休閒娛樂方式。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網路遊戲在中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截至20xx 年,中國的網路遊戲玩家已經達到了3112 萬人,年自主發行網路遊戲218 款,市場規模65.4 億元人民幣,而相關行業的直接收入達到了333.2 億元。 然而,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網路遊戲行業也同樣缺少管理,帶來諸多的社會問題。例如,自網路遊戲出現在中國開始,有關網路遊戲沉迷的問題始終處在社會關注的中心。早在20xx 年,便有報刊、學者提出“電子毒”一說。直至今日,網路遊戲“實名制”、網路遊戲防沉迷系統與綠色網遊等政策的推出,表現出網路遊戲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遠離家庭,所受約束較少,同時也因為年齡、心理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流行趨勢的影響,不可否認網路遊戲已逐漸在大學生間逐漸流行、發展起來。
然而,現階段透過資料對於大學生接觸網路遊戲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解釋的文章卻不多見。為了客觀、公正的瞭解和評價當代大學生對網路遊戲的態度和認識狀況,筆者特地在本校開展了這一調查。這一調查的主要目的即是希望瞭解當前大學生接觸網路遊戲的程度以及分析其原因及特點,以便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群體中網路遊戲認知狀況,並在此基礎上對引導大學生合理接觸網路遊戲提出對策建議。
一、 調查方法及樣本概況
本次《北京大學學生對網路遊戲認知狀況的調查問卷》由資訊管理系05級學生調查小組在益明教授的指導下製作、發放和回收。調查以北京大學本科生及碩士生的所有在讀學生為總體,考慮到學科、興趣愛好、性別等因素,在抽樣過程中採用多段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調查物件。共發放問卷324份,回收問卷324份。透過篩選及邏輯校驗,排除種種情況造成的廢卷,最終得到的有效問卷302份,有效率為93.20%,符合問卷調查的一般規律和標準。
樣本整體中,男生佔53.31%,女生佔46.69%,基本符合北京大學學生的總體性別比例;其中,人文科學學部佔19.54%,社會科學學部佔37.09%,理學學部佔29.47%,資訊與工程學學部佔13.90%。
二、 樣本分析
(一) 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路遊戲的基本情況及主要途徑
1、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路遊戲的基本情況。在調查物件中,總計有57.94%的同學表示自己曾玩過網路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路遊戲。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中玩過網路遊戲與未玩過網路遊戲的人數大致相等,玩過網路遊戲的人數略多於不曾玩過網路遊戲的人數,可以說,網路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中間有著較高的流行程度與傳播廣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觸過各類網路遊戲。
2、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路遊戲的主要途徑。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本身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對於外界資訊與事務的接受較快,同時,對於外界瞭解的途徑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在網路遊戲方面,“朋友介紹”是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路遊戲的最重要途徑,有50.66%的被調查者是透過這一途徑瞭解網路遊戲的,在各項途徑中居於首位。其後的是“網上宣傳”,佔了被調查者總人數的37.41%。而透過“報刊雜誌”瞭解網路遊戲的則僅有15.89%。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路遊戲過程中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1)人際傳播對於網路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群體中的傳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2)網路遊戲作為基於網路的遊戲形式其宣傳方式有其自身的特點,並與大學生上網狀況相適應。
(二)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路遊戲的基本態度及特徵
1、網路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調查發現,被調查者中,認為網路遊戲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的佔總人數的19.20%,而認為有一些影響的佔總人數的47.68%。這兩項合起來佔了總人數的66.88%,即超過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都認為,網路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相對的,僅有21.19%的被調查者認為網路遊戲對於學習生活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在關於“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為網路遊戲而沉淪的同學”這一問題上,只有9.60%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很多”,高達91.72%的被調查者認為“只是個別”,而還有15.23%的被調查者表示“沒有”。這表明北京大學的學生,一方面認同網路遊戲對於大學生的學園生活有負面的影響,同時在另一方面也認為這樣的影響尚不嚴重。
2、對待網路遊戲的態度。對於玩網路遊戲的目的,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為只是“純粹娛樂”。同時,有60.57%的被調查者從不通宵玩遊戲,有39.42%的被調查者只是偶爾通宵玩遊戲,僅僅1.71%的被調查者表示經常通宵玩遊戲。而對於沒有了網路遊戲後的感受,選擇“照樣過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佔了曾接觸過網路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對於絕大部分被調查者而言,網路遊戲的存在意義僅僅是純粹的娛樂工具。
(三) 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的認知情況
1、對綠色網遊的瞭解程度。自“綠色網遊”的概念在20xx年被提出後,至今已有兩年的時間。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表示對綠色網遊“很瞭解”的同學僅佔被調查者總數的3.64%。而只表示“聽說過”的則佔了被調查者總數的38.74%。而表示“完全沒了解”的則有多達、被調查者總數的57.61%。由此可見,儘管綠色網遊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北京大學的學生對於綠色網遊仍然缺乏足夠的瞭解和認識。
2、對綠色網遊宣傳情況的看法。在調查中,認為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很好”的只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4%。即使算上認為“一般”的同學,也僅佔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15%。相對的,認為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很差”的則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60.59%。這充分說明了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狀況是不滿意的,這也導致了前文所提的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缺乏瞭解的問題——不論是在玩網路遊戲的人群還是不玩網路遊戲的人群,只有極少數的人對綠色網遊有所瞭解。
三、 結論與思考
(一)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路遊戲認知狀況的特徵分析
1、目前,北京大學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普遍使用網路,在此基礎上,網路遊戲也在學生群體中廣泛傳播,由此可見,網遊已經成為學生生活娛樂的一項重要內容;有57.9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曾玩過網路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路遊戲,網遊已經成為高校學生耳熟能詳的名詞;
2、北京大學學生主要透過朋友介紹與網上宣傳來了解網路遊戲,人際傳播對於網路遊戲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這對於我們在大學生中開展有關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教育工作有著積極的意義;
3、在網路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方面,66.88%的被調查者承認網路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但是同時,在關於“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為網路遊戲而沉淪的同學”這一問題上,認為“有,很多”的只有9.60%,認為“只是個別”的卻佔總人數的91.72%,而認為“沒有”的同學也佔到了總人數的15.23%。這一點也是與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路遊戲的原因相關聯的:曾接觸過網遊的被調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觸網路遊戲只是純粹為了娛樂。
4、對綠色網遊的認知狀況。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瞭解狀況並不理想,不論是在玩網路遊戲的人群還是不玩網路遊戲的人群,只有極少數的人對其有所瞭解。在被調查者中,僅有3.64%的被調查者表示對綠色網遊很瞭解,而表示“完全沒了解”的則佔了多達57.61%。造成這個的主要原因在於社會上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以及重視不夠,僅有2.64%的被調查者認為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很好,與此相對的,有60.59%的被調查者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給予了很差的評價。
(二) 對策分析
1、注重人際傳播渠道,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接觸網路遊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際傳播,受到身邊同學、朋友的影響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透過大規模普遍性的宣傳活動開展合理遊戲的宣傳效果並不會很好,因此,需要發揮學生骨幹等的作用,將宣傳工作落實到院系、落實到基層,真正深入到同學中間去,透過人際傳播的方式開展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團組織與班集體的作用,加強溝通,貼近同學,瞭解同學的實際情況與所感所想。
2、加強綠色網遊宣傳,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對於大學生而言,接觸網路遊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為網路遊戲只是“純粹娛樂”,而對於沒有了網路遊戲後的感受,選擇“照樣過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佔了曾接觸過網路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因此,對於大學生群體而言,網路遊戲並非不可缺少,而恰恰是由於缺少足夠的引導來度過課餘時間,在無聊之下才選擇了網路遊戲這一途徑。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所要做的一方面是透過鼓勵社團活動、發揮學生會等團體的作用,不斷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鼓勵同學參與集體活動;另一方面則在大學生中
加強宣傳綠色網遊,杜絕不健康的網路遊戲,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長。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一.調查原因
最近我發現許多人因為上網太久而導致近視。也有因為上網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於是我決定好好調查一下。
二.調查方式
1.先去查詢因為上網近視的人並問問他們上網近視前和上網近視後的感受。
2.調查上網的小學生都會幹什麼。
三.調查情況記錄
時間:12月4日 我找到了一位因為上網而近視的小學生問他上網前和上網後的感受他告訴我說:“以前我以為上網很好玩,然後我天天玩,不僅學習成績降了,連眼睛也近視了。現在我再也不上網了。”
時間:12月8日 我做了一份調查表,調查學校的小學生上網都幹什麼。調查的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有十分之五的小學生是上網打遊戲的,有十分之三的小學生是看電視的,只有十分之二的小學生是蒐集資料的。
四.結論
透過以上的調查我總結出了以下兩條結論:
1.小學生不應該上網玩遊戲,不然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2.小學生如果上網必須為自己設定時間,不然就會導致近視。
五.今後應該加強的措施
1小學生儘量少上網。
2.小學生不能進網咖。
3上網儘量不玩遊戲。因為一旦上癮,就會一直玩個不停。
六.感想
1.透過對小學生上網的調查,我瞭解到,上網是一種有害學習的習慣。希望愛上網的小學生應該戒掉網癮。這樣才能讓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