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下車間實習報告彙編5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下車間實習報告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下車間實習報告 篇1
為了鞏固和加深在課堂學的理論知識,使理論和實際聯合起來,進一步瞭解機械精度和機械原理等專業課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有個初步的瞭解認識。分析了機械操作的具體流程和運作,對工廠有了初步的瞭解。為學習後續課程、從事專業工作、擴大知識面和進行科學的研究打下基礎。我參與了學校統一組織的裝配車間實習,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
一、實習地點
xx工廠歸屬於xx公司。該公司的主要操作範圍是自動斷料工序的操作,主要生產軸承、活塞銷、滾柱、滾針、定位銷等。
二、實習內容
衝壓車間主要是對活銷塞的加工。該機器在使用一種模具的時候,該機器的作用是打孔,而大部分工作者使用的是另一種模具,它的作用是將打穿孔的活塞銷坯料拉長,此時系統壓力和主缸壓力一致,這個車間也存在著其他的工作機器,如開式可傾壓力機,它的作用是將打了孔的活塞銷坯料打穿。還有高速臥式車床,用於將活塞銷坯料打磨光滑。在打磨的同時,注入冷凝水,防止工具損壞。
打磨車間使用較多的是無心磨床。該工具整體體積較大,先透過自動整列機排列,利用離心力的震動傳送,再排成一列放入機器內磨光打磨以縮小外徑。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半自動雙牆面磨床轉盤轉動的打磨,主要打磨半徑相同的圓環形零件。
流動車間機器種類相對較多並且大多都是機器自動化生產,擁有全自動校直切斷機,用於產生銷軸,切割長度在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把圓柱形的鋼材送入機器內自動緩慢的切割,同時注射冷凝水以保證其切割後切面形狀不會被改變。還有氣動程式設計儀表車床,機器體積較大,有纏繞鋼材的轉盤轉動使得機器能夠自動切割。還有一種是臥式帶鋸床,用於加工、切斷空心管,要求長度大小完全一致,對精度要求較高,切割過程也較為緩慢。
儀表車間大部分機器為車床,主要是數控車床和短截料自動車床。數控車床用於打磨零件,短截料自動車床主要透過車端面的方式把端面打磨光滑,一般用來生產活塞銷。還有一種是臺式鑽床,主要用於鑽零件上面較為細小的孔,但數量較少,操作人員也較少。
最後一個車間用於加工內孔。加工內孔的機器主要是機床,部分是數控機床還有一部分需要人工的機床。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的作用一致,都是用來打磨端面使端面表面變得光滑,數控機床和全自動校直切斷機的生產相似,都是透過離心力來運輸零件,使其實現自主加工。而普通機床是人工擺放零件,相對較為耗時耗力。還有一種是雙導軌臥式珩磨機,該機器的作用是將內孔的汙垢磨亮,之後在軸承測量儀上測量其尺寸是否標準。
三、實習心得
透過本次實習,我們鞏固了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擴充套件了視野,認識了各種精密的儀器以及不同的操作要求和操作模式,並且鍛鍊了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好多東西都是課本上沒有的,這些知識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加深自己的印象。這次實習還鍛鍊了我們的吃苦耐勞的精神,由於天氣原因,及工廠自身環境問題,每一個車間都相對較為悶熱,但是同學們都沒有抱怨,認真的研究機器的操作流程和各種機器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與工人師傅及老師認真交流,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
本次實習的不足就是感覺時間太少了,加上在路上耽擱了一段時間,所以實習的時間比較緊迫,有好多的東西還沒有仔細的觀察到。只是大體的瞭解了一下,不過總的來說,自己還是學到了好多知識,尤其是機械精度中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並且認識到了機械精度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許多在書本上看到的知識從之前的感性認識昇華為如今的理性認識。
下車間實習報告 篇2
我在公司的鉚焊車間實習了3個月,今結合車間的工藝流程,對該車間的管理流程報告如下:
該公司成立於六十年代,迄今已有四十餘年曆史。主要生產門機、塔機、啟閉機等起重裝置和水庫大壩上用的閘門。公司共有員工300餘人,佔地150餘畝,年產值6000餘萬元。有九個科室:行政辦公室、經營科、後勤保衛科、勞資科、供應科、生產科、技術科、質量科、財務科。四個車間:金工車間、鉗工車間、鉚焊車間、鑄工車間,還有一個車隊。名義上實現雙休日,實際上常常加班,職工們過單休日的生活。
三個月前,筆者進入了該公司的鉚焊車間瞭解管理流程和工藝流程。該車間有82人,分6個班組:下料第二天再穿的時候背上全是鹽面,可想其艱苦程度。那時侯八個小時都是很難過的,一想起還有三個月的時間,頗為鬱悶。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車間漸漸熟悉,能在車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幹以後,日子變得好過了很多,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當然這要感謝我的師傅和在一起的同事。
尤其中後期在車間幹活的時候,雖說很累,但過得蠻開心的。可能從小就被老爸影響的吧,老爸是工程師,小時候經常帶著我到各個磚廠的機修房裡逛,那裡面的工作和我現在的差不多,以至於師傅也會誇我說車間的工作上手快。真的挺有意思的,尤其當我在車間可以熟練的使用各種工具的時候,師傅也放心讓我獨立的幹活,很有成就感!車間的生活確實很累,常常是邊幹活邊看到汗水劈里啪啦的往下掉,但累過之後很舒服,尤其完成工作的時候,幾個人一起嘻嘻哈哈的,爽!
六個月的實習就這樣過了一半了,感覺就像新生開學前的軍訓一樣,我們得到的遠不是簡單的熟悉了裝置這麼簡單。應屆別業才能有這樣的機會,以後再也不會有這種長時間身處一線的機會了,我堅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也堅信我學到的東西在我將來的日子裡會起很大的作用。老爸說,我們這樣的大學生缺乏鍛鍊,我也覺得是。以前在實驗室做一些簡單的實驗臺就會很滿足,但到了這裡參與了組裝出口的大型機組後才知道以前自己做的那些太簡單了。“紙上來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錯的,自己親手幹過了,得到的才是自己的。
三個月下來心裡受教不少,身體也經受鍛鍊了,下面也總結一下:
1. 碰頭。在車間經常會碰到頭,次數已經數不清了,通常兩種情況下碰到頭,a 給罐體下端角閥打坡口,蹲了半天起身時碰到;b LDK上壓縮機接經濟器口的伸出的客戶端介面,碰了好多次。因為帶有安全帽,所以問題不是很大,不爽而已。
2. 肩膀壓傷。有兩次,一次是抬管子,一次是槽鋼。用肩膀扛著的時候壓傷的,當時沒有什麼感覺,第二天開始出現淤青,用師傅的話說“多抬幾次就好了!”。
3. 劃傷。三次,右手手掌搬坡口機時被刀片劃傷一次;掛牌子的時候胳膊被鐵絲劃傷一次;還有一次只見傷口,不知怎麼傷的。
4. 夾傷。一次,推工具車的時候被門夾到了,比較汗!
5. 燙傷。兩次,一次是拿氣割過的管子,剛要收拾的時候和人打了個招呼走神了,直接用手抓過去,好在有手套,要不變燒豬蹄了;還有一次是打坡口的時候鐵屑飛進袖子和手套介面的間隙中,真是衰啊!
6. 撞傷。一次,給行車換鏈條的時候,卸鏈條時鏈鉤擺動沒抓住,打在臉上,痛死我了!!!
7. 碰腿。不計其數,每次都是碰在前面的大骨棒上,痛的要死。印象最深的:自貢專案,一天之內同一條腿被撞了四次,把那撬塊拆了的心都有了。
8. 砸腳。兩次,都是拿管子的時候掉在腳上的,好在鞋內有鋼頭,要不腳趾都沒了。
第一週:
時間過的很快,一個星期就過去了,在這裡,我們一行的同學一起先進行了為期3天的上崗前培訓,培訓的'內容是:1.公司的基本情況,比如發展歷史,人員數量,產品的賣點等等。
2.公司的基本制度比如:上班時間,下班時間,節假日的放假情況等。
3.公司的組成,有多個車間組成的:C1C2C3車間B1B2B3車間A1車間D1車間等。
4.公司的業餘安排等,每個星期的一三五晚上有最新的電影免費在二樓的食堂播放等。最後一天的下午和單位簽署了勞動合同。工作的地點也去看過了,迷迷糊糊之間,一個星期過去了。很多東西在培訓時說過,但有一點記住了,這個公司是10年前亞洲最大的此類專業的公司。公司的每一個車間,都和其他地方的小加工廠有的一比,這或許是驕傲的一個賣點吧。感覺很不錯。
第二週:
這是我們來這裡的第二個星期了,漸漸地對這裡有了一點熟悉,但是工作上的事還是隻能做一些簡簡單單的,畢竟我們還剛來不久,等日子長了我們就會慢慢的上手了。公司裡面有自己的一套人員培養政策,剛進來的員工都是從省模開始。省模這樣的工作都是一些手上的活,算不得怎樣的辛苦,總的說起來最大的不滿,那就是繁瑣,單調,每天上班就坐在省模組裡,手裡拿著油石在模具零件上磨啊磨啊的,因為無聊,就給自己找一些活幹,但是手上的活也不能落下,那就只有是零件咯,這是動模鑲件,這是定模鑲件,這個是一模兩腔玩具電池殼模具,這個是一模一腔的風扇葉模具。在專業的模具廠裡就是有一個好處,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形狀的模具,這對於剛剛出來的學生是很有誘惑力的,特別是專業對口的時候。很興奮。
第三週:
來到這裡已經是第三個星期了,由於還是進廠裡的第一個月,所以星期六不用上班,晚上也不用加班,至少我的車間裡面的制度是這樣執行的。有些同學的車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第二個星期就要星期六上班去。現在的工作還是省模,沒辦法,制度是這樣設定的,只有等上位者走了,下面的小卒才頂上去,說起來都心碎,這就是打工仔的心酸一面。省模很輕鬆,都是手上的活,但是,有一點很鬱悶,那就是工作的重複性,每天都是重複一個動作,這樣也太折磨人了,有時候都覺得自己像是一個機械,機器人般動手,移動到一定的距離後返回,額,就係那個直線電機一般,做這自己認為最有規律的往復運動。在車間裡的人相處的不算太壞,因為在上班時候不能有太多的交談,下班後又急急忙忙的分開了,有點失敗,好像只記得組長。
第四周:
這一週的工作還是省模,不過心態好像好多了。因為在這裡的基本工作都做了一些瞭解。省模主要是先用油石打磨去刀紋,油石使用時要配合研磨液。剛開始時還鬧了一個笑話,我誤認為是水了。當時真不好意思啊,這就是典型的學不專,記不全。接著是二百四號的砂紙,四百號的砂紙,八百號的砂紙,一般到八百好就已經達到要求了,有些要求更高的用到了一千二百號的砂紙,磨出來的零件都可以照出自己的影子了。這就是所謂的鏡面啦。廠裡的食堂伙食還不錯,至少我認為和學校裡的不會差到那裡去,有時候覺得更好一些。宿舍是四到五個人住,條件有些簡陋,不能使用大功率的電器,甚至要在宿舍裡使用電視機都得提出申請,夠寒酸的。晚上還會有老鼠來光顧沒有藏好的食物,太可怕了。
下車間實習報告 篇3
實習過程介紹:
(1)過程
起初,剛車間的,車間裡的陌生的。車間裡的工作環境也不好,呈的一幕幕讓人的不免有些茫然,即將較艱苦的環境中工作3個月。天車間開始工作時,所在的組長、技術員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分配給任務是簡單加工名叫黑色套管的產品,我技術員教方法,運用操作工具開始學著加工該產品,在加工的操作流程及等。畢業實習的天,我就初次的工作崗位上加工產品,體驗首次在社會上工作的。在工作的熟悉車間的工作環境。
初次到社會上去工作的學生,對社會的對工作各的甚少陌生的。一開始我對車間裡的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及工作中的等都很,我便實習下發給的員工手冊,向裡的員工同事請教工作的,的幫忙,我對車間的及開機生產產品、加工產品等的。車間的工作兩班制,兩班的工作段為:早上8:30至8:30;8:30至早上8:30。車間的員工都遵守該上、下班制度。
(2)摸索過程
對車間裡的環境熟悉後,開始有些緊張的心開始平靜,工作期間每一天按時到廠上班,上班工作先到指定地點等待組長集合員工開會強調工作中的,給分配工作任務。工作任務後,則要做一下工作前的工作,我便到的工具存放區找來工作中需到的用具。在機臺位置上員工作業書上的操作流程作業,我運用工作所需的用具將機器生產出的產品加工包裝好,並將加工包裝好的產品貼好產品標識單存指定的位置。在工作中,機器生產出的產品會異常。上述時,要告知組長、技術員,讓幫忙解決的,長、技術員對機器的調節讓生產出的產品恢復,[包裝車間實習總結]貼合檢驗的。
在工作期間有些產品的加工難度。剛開始加工還真棘手的,加工不高,加工的產品質量也不的。讓人苦惱的,我便向裡的員工同事交流,向請教簡單的加工方法與技巧。運用介紹的操作方法技巧學著加工這有難度的產品,從中體會加工產品的。在加工中適合的加工工具,也有利於工作的。在平時工作過程中也要摸索出生產、加工產品的方法和技巧。在開關機生產、加工產品時,對產品就應怎樣包裝不明白,此時,我便向員工同事學習,向請教的加工包裝,也能夠詢問評管(質檢員),按評管的生產、加工包裝產品。
(3)操作
一段開機生產、加工包裝產品的學習,我對車間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的流程已較詳細的與熟悉。對有些常加工的產品也熟悉了,良產品的識別力也了,生產、加工產品的也在。上班期間,聽從長的安排,長分配的工作任務,在的工作區地作業。當小的和時,先嚐試著去解決,而當獨自難以解決時,則向長、技術員,請求幫忙解決。在的幫忙下,的很快就被解決了,我也學著運用的方法與技巧去些稍簡單的,解決的潛力。在解決的過程中也摸索出解決機器小故障的方法途徑。從而讓我在工作時的自信心,對工作的性也。
在所開的機器不大的故障的下,在產品質量的基礎上盡的努力工作的。儘量讓生產出的產品班產的,以便生產任務。每次下班,將工作區域內的衛生打掃乾淨,垃圾放入垃圾袋中並放到的位置,把工作桌面和地面上的物品用具收拾擺放好。就的工作資料也就了,這工作任務也較艱鉅的啊!
實習體會:
在實習過程中,我的到實踐的性。學習,對更為詳盡而的,對所學知識的與運用。從實踐中,我體會的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是有距離的,並且需要的學習。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的實踐工作相,的為公司乃至社會服務。
實習收穫:
實習期間,我對實習工廠的注塑車間生產、加工包裝產品的操作流程有較完整的和熟悉。實習中,我拓寬了的知識面,學習了以外的知識,在難以學到的東西。我學會了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與員工同事相處溝通的方法途徑。積累了人際關係的經驗方法,我體驗社會工作的艱苦性,實習,讓我在社會中磨練了,也鍛鍊了意志力,訓練了的動手操作潛力,提升了的實踐技能,積累了社會工作的簡單經驗,為以後工作也打下了一點基礎
下車間實習報告 篇4
20xx年3月8日,我來到了XX鋁廠熱電廠燃運車間,開始了為期2個月的皮帶工實習生涯。
不論從事什麼工作,安全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我們進行了四級安全教育,分公司級,分廠級,車間級,班組級。安全負責人給我們上了幾節安全課,先是給我們講了中鋁的“HSE”方針“H”意思是健康,“S”為安全“E”則是環境,這裡的宗旨是“以人為本,預防為主,致力於管理科技創新,用負責健康安全環境,造福員工,回報股東和和會。然後給我們講了一些《安全生產法》的條例又舉例給我們講了這些員工由於不認真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不按正常規定操作造成的後果,最後給我們講了一些急救措施,到分廠級安全教育時,安全員給我們講了一些他們廠的規定,到車間級時技術員給我們講了皮帶上的種種安全設施,還有皮帶工的安全操作規程,最後進行班組級安全教育時,我們在班上看操作規程,瞭解了這份工作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項,3天后我們便跟隨指定師傅上崗位進行更深入的技術學習。
班組級安全教育完之後我跟隨嚴師傅來到了4號皮帶。這裡的膠帶輸送機相對遵義鹼廠的裝置來說要先進得多,這裡分三個系統運煤,而且皮帶是兩條,分單號和雙號,和A號B號,這樣一條皮帶執行時另一條皮帶則作為備用皮帶,當有一條皮帶不能正常執行時可以用備用皮帶,在1系統的4號皮帶時每天都坐在一個觀察室裡面觀察裝置,在觀察室裡面可以及時的發現皮帶是否跑偏也可以及時的發現下料口有無堵料,透過我的仔細觀察我發現了皮帶上一些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裝置,我發現4號頭部有一個弧形的膠帶,我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帶這這個疑問我去問師傅他告訴我這相當於剎車通常安裝在斜坡皮帶上。停車的時候這快膠皮就會卡死滾筒防止煤倒退。後來我來到了5、6號皮帶,這裡的工作主要是將煤輸送到煤倉,分別有8個犁煤器則1—8號煤倉,當天行幾號爐就給對應的煤倉運煤,運煤前犁煤器必須有一個是放下來的。犁煤器放下來時會壓住行程開關。訊號傳遞到控制室。說明犁煤器是放下來的才可以執行。在5、6號崗位時我發現下料口的託輥是一圈一圈的橡膠做成的與皮帶的其它部位的不一樣其它部位則是圓柱形的鐵托輥。師傅告訴我下料口的託輥是緩衝託輥,起到大煤塊重力的緩衝作用,避免大煤塊砸下來對皮帶造成傷害。經過觀察我發現5、6號皮帶的拉緊裝置與其它處的不一樣。師傅告訴我這是小車式拉緊裝置,這種方式的拉緊裝置只合適用於平行沒有坡度的皮帶而重錘式拉緊裝置則可以廣泛運用。 接下來我來到了三系統,三系統是採用PLC系統電腦控制啟停皮帶,我在急控室學習了一段時間,班長教我啟動前先用滑鼠點回路檢查滑鼠一直按這不動,若發現皮帶指示燈在閃說明這條皮帶沒有打在自動上,或者是緊急拉繩開關沒有復位,應立即通知崗位人員檢查故障並處理好,發現沒有出現閃燈情況一切正常後方可點確認。不過現場拉過緊急拉繩開關後需要復位,然後再點一下故障復位再執行。煤倉快滿時煤倉的崗位人員通知急控室人員,急控室的人再通知天車抓煤然後點正常停車,皮帶便會自動從頭到尾等皮帶上沒有煤後才停止。
接下來我主動向班長提出去學習破碎機在冉師傅的教導下我收穫了不少東西破碎機採用氮氣作為保護氣體。一方面可以起到保護滾子磨損的作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充氣的壓力調節兩對滾輪之間的間隙調節時根據車間規定的大小調節,誤差不能超過1毫米,調節閥門的第一個控制1級輪,中間的閥門是開氮氣的開關,下面的開關控制2級輪,間隙調小時先開氮氣再開需要調節的那個輪的閥門開關、待軸承座走到需要調節的尺寸為止先關氮氣再關對應開關間隙調大時只需開對應的開關不用開氮氣,然後拉桿向下壓軸承座調到需要的刻度後關閉閥門,破碎機在執行中聽見悶的聲音則是代表此時已經堵煤發現及時時需要把2級輪的間隙調大一些,聲音正常後再復位。發現得慢時把控制箱上的開關調到0位通知停車再把破碎機打為反轉,完全禁止後再轉,如果不可以轉動了需要把2級輪的間隙調大,再開啟進行清理,最後再試一下能轉動不,再改為正傳打為自動然後再次執行。破碎機有24個潤滑點,一般執行420個小時了就要加油進行潤滑,最後我去過煤倉,和1系統的2號、3號系統。
透過這兩個月的實習我完全掌握了皮帶工這項工作。同時我從一個學生轉變成一名有技術的工作人員。透過在1系統的1—6號和3系統的1—8號及煤倉。我在每個崗位都呆過,能獨立操作並且遇見不懂的問題我立即向師傅提出並解決,如今我已完成了實習任務,不僅在工作中尋找到了樂趣而且還學到了很多技術性的知識,同時也在這個髒環境中淨化了自己的心靈,讓我更加全心的投入於工作當中!
下車間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說明
① 實習時間: 20xx年7月18日至20xx年8月20日
② 實習地點:浙江金澳蘭機床有限公司
③ 實習性質:暑期實習
④ 實習崗位:金工及裝配
⑤ 實習目的:瞭解工作環境,體驗工作環境,增強自身的職業修養。學習專業技能,透過實踐工作,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為大三的專業課做鋪墊,以便今後學習時更好地理解及吸收。
二、實習感想及心得
我覺得作為一名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應當既會設計又懂製造。這次選擇在基層車間實習,就是為了以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設計師打下基礎。
在金工車間,可以看到各種加工裝置,如立臥式加工中心、各類銑床、各類車床、各類鑽床、各類磨床等。金工人員應當根據由設計部出圖的圖紙來加工,不清楚的地方應該及時和設計者溝通。作為一名機械設計人員應當瞭解車間加工裝置及其引數,從而來設計出符合企業加工條件的機械零件。同時應當考慮加工的流程及其工藝,以便為企業減少成本。還有一點,應當和車間加工人員保持及時的聯絡,從而可以避免一些錯誤。在和車間加工人員的同時,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次實習中,深刻體會到和車間人員交流的重要性。
在這次金工車間實習時,學會了一些機床的簡單操作。雖然學校還沒有開設數控課程,但是在金工車間也學會了簡單程式設計。
裝配車間是一個各類零件集合的場所,把各類零件裝配為一體,從而實現其產品的功能。在裝配車間,可以看到各類零件,還有裝配所用到的各種工具。作為一名裝配人員應該掌握裝配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時應該懂得各零件之間的協同作用。就如金澳蘭衝床而言,先由電機帶動飛輪,飛輪透過平鍵的扭矩作用帶動中間軸,中間軸帶動小齒輪,大齒輪透過和小齒輪的齧合作用進行旋轉,大齒輪透過工作鍵的作用帶動曲軸,最後曲軸帶動滑塊,從而完成整個衝壓過程。當中還有曲軸瓦座的進出油孔,對曲軸進行潤滑作用,減少摩擦來降低曲軸的溫度。
在裝配車間實習中,主要是要懂得各零件之間的關係,巧用工具,注意細節。在工作中學會了很多裝置,如操作裝置、剎車裝置、單程和連續交換裝置等。裝配是一個比較累的工作,透過這次的裝配工作,在一定的程度下鍛鍊了自身的耐力。
總而言之,在這次實習工作中,認識了很多人,遇到了很多事,也學會了很多。我想在這裡是我踏上機械設計道路的第一步,今後也會虛心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