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故事> 成語的故事

成語的故事

成語的故事

成語的故事1

  《經典成語故事》這本書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在愉悅的閱讀氛圍內汲取知識,展示出中國歷史的縮影,在經典成語故事中領略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一直以為父母為我洗衣做飯,陪我學習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最真摯、最無私的,尊敬、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以前遇到困難或危險我總是半途而廢,慌亂不堪,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勇有謀,越身處險境就越要靜下心來想出應對措施,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驕傲,都不要自恃甚高,否則就會落得慘敗下場,懂得了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再一次站起來的勇氣,在困難面前永遠都不要倒下。

  我在這本書中還學到了許多知識,我要向書中的每一位主人公學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懂事更勇敢。

成語的故事2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從前仙人王遠和麻姑,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王遠一行很快就到蔡經家,但沒見到麻姑的到來,就派使者去請。麻姑到來說她奉命去巡視蓬萊,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成桑田,現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遠說那裡又要揚起塵土來了。

成語的故事3

  戰國時,齊國有位高士,名叫顏蜀。齊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進宮來。顏蜀隨隨便便地走進宮內,來到殿前的階梯處,見宣王正 等待他拜見,就停住腳步,不再行進。 宣王見了很奇怪,就呼喚說:“顏蜀,走過來!”不料顏蜀還是一步不動,呼喚宣王說:“大王,走過來!”宣王聽了很不高興,左右的大臣見顏蜀目無君主口出狂言,都說:“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過來,你也叫大王過來,怎麼行呢?” 顏蜀說:“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權勢,還不如讓大玉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他說:“到底是君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

  顏蜀不假思索他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君王並不尊貴!”

  宣王說:“你說這話有根據嗎?”

  顏蜀神色自若他說:“當然有。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曾經下過一道命令:有誰敢在高士柳下季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的,格殺勿論!他還下了一道命令:有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為萬戶侯,賞金幹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主的頭,竟然連一個死計程車人墳墓都不如啊。”

  齊宣王無言以對,滿臉不高興。大臣們忙來解圍:“顏蜀,過來! 顏蜀,過來!我們大王擁有千乘(一千輛戰本)之國,東西南北誰敢不服?大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老百姓沒有不俯首聽命的。你們士人大卑鄙了!”

  顏蜀駁斥道:“你們說得不對!從前大禹的時候,諸侯有萬國之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湯時代,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稱孤道寡的才二十四個。由此看來,重視士人與否是得失的關鍵。從古到今,沒有能以不務實事而成名於天下的。所以君父要以不經常向人請教為羞恥,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學習而慚愧。”

  宣王聽到這裡,才覺得自己理虧,說:“我是自討沒趣。聽了您的一番高論,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徑。希望您接受我為您的學生,今後您就住在我這裡,我保證您飲食有肉吃,出門必有車乘,您夫人和子女個個會衣著華麗。”

  顏蜀卻辭謝說:“玉,原來產于山中,如果一經匠人加工,就會破壞;雖然仍然寶貴,但畢竟失去了本來的面貌。士人生在窮鄉僻壤,如果選拔上來,就會享有利祿;不是說他不能高貴顯達,但他外來的風貌和內心世界會遭到破壞。所以我情願希望大王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安穩而慢慢地走路,足以當作乘車;平安度日,並不比權貴差。清靜無為,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命我講話的是您大王,而盡忠宣言的是我顏蜀。”

  顏蜀說罷,向宣王拜了兩拜,就告辭前去。

成語的故事4

  暴虎馮河

  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為徒,子路說自己用劍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於是拜孔子為師,他問孔子統率三軍時願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願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據《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用我,我就去幹;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善於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暴虎:空手與老虎搏鬥;馮:同憑,馮河,過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類),赤腳蹚水。人們用“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從事。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釋讀】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成語的故事5

  1。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注〕:從孫敬和蘇秦兩個人讀書的故事引申出"懸樑刺股"這句成語,用來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他們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好的。

  2。韋編三絕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著,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 用。

  3。 臥薪嚐膽

  越王勾踐被迫臣服於吳以後,力圖報復,他“懸膽於戶,出入嘗之”,又“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攻之以水”,以激勵自己不忘復興大事。這就是著名的“臥薪嚐膽”故事。在勾踐的發憤努力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終於積聚了強大的力量,具備了滅吳的能力。

  4。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徵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5。牛角掛書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裡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6。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7。囊螢映雪

  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8。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溼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計程車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9。不恥下問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人叫孔圉,勤奮好學,而且很謙虛。他死了以後,衛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並讓後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所以,後來人們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稱他為“孔文子”,似乎是有點評價過高了。他想來想去,覺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請教。

  子貢說:“那個孔文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明好學,勇於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子貢聽孔子這樣一說,猛然省悟,頓時感到心悅誠服。

成語的故事6

  【成語】反求諸己

  【拼音】fǎn qiu zhū jǐ

  【解釋】遇到挫折時切莫責怪他人,而應先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並努力加以改正。

  【近義詞】引咎自責、反躬自問、嚴於律己、閉門思過、反躬自省

  【反義詞】怨天尤人、怨天怨地、苛求於人

  【出處】《孟子;公孫丑章句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離婁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典故】相傳四千多年前,正是歷史上的夏朝,當時的君王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禹。有一次,諸侯有扈氏起兵入侵,夏禹派伯啟前去迎擊,結果伯啟戰敗。部下們很不甘心,一致要求再打一次仗。伯啟說﹕不必再戰了。我的兵馬、地盤都不小,結果反倒還吃了敗戰,可見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緣故。所以我得先檢討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從此,伯啟發憤圖強,每天天剛亮就起來工作,生活簡樸,愛民如子,尊重有品德的人。這樣經過了一年,有扈氏知道後,不但不敢來侵犯,反而心甘情願的降服歸順了。

成語的故事7

  齊大非耦[qídàfēiǒu]

  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就是指戀愛、婚姻裡一方的背景和另一方相距甚遠,高攀了的意思。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齊國是春秋時代的大國,有次北方山戎國舉兵侵入齊邊境,情形相當危急。因此向各國討救兵,希望合力把敵軍打敗。

  不久鄭國接到訊息,馬上派忽率大軍援救。忽年輕善戰,打的山戎抱頭鼠竄,贏得空前大勝利。

  齊國國君對忽感激萬分。原本三年前齊國國君第一次見到他時,有意將自己女兒文姜許配給他,但卻被他拒絕了。

  忽認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合適的.配偶,而齊國是個大國,對於小國的忽而言實在不適合。

  三年後忽幫齊國打退強敵,齊國國君又舊事從提,但太子忽仍然拒絕說:“三年前我們之間沒任何關係時,都不敢娶齊國公主了。如今,我因替你們打倒山戎國,而娶公主回去,百性豈不是以為我帶兵援救你們,只為了娶公主呢?”

  根據《左傳》中的這一段記載,公子忽引用了《詩經》中“自求多福”的詩句,即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得到更多的福佑。公子忽認為為自己將來的統治在於自己,無需透過聯姻依靠大國。也許說門不當戶不對只是一個藉口噢!

成語的故事8

  天真爛漫

  南宋末年,有位姓鄭的畫家曾以太學生的資格,參加博學詞科考試。後來北方蒙古貴族南侵,他向朝廷上書主張抵抗,但未被採納。南宋滅亡後,他改名為“思肖”。原來,宋朝是趙姓打的天下,“肖”是趙的偏旁。畫家表示自己永遠思念南宋,並隱居在蘇州的一所寺廟裡。鄭思肖在自己的寓所裡掛了一塊大匾,匾上是他親筆寫的“本穴世界”四個字:原來,“本”由“大”、“十”兩字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間,就成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說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內。有一次.他畫了二卷高五寸,長一丈多的墨蘭。畫上的墨蘭,自然全無土根的。他還在畫上題上八個字:“純是君子,絕無小人。”大家欣賞了這幅畫後,讚不絕口,一致誇它畫得純真自然,生氣勃勃。

  【釋讀】“天真”指單純;“爛漫”自然的意思,這則成語常用來指人心地單純,坦率自然。也用來比喻青少年或兒童心地單純善良。

  【出處】元·夏文彥《圖繪寶鑑·五·鄭思肖》工畫墨蘭,嘗自畫一卷,長大會,高可五寸許。天真爛漫,超出物表。宋·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方三齒兒未冠。天真爛漫好容儀,楚楚衣裳無不宜。”

成語的故事9

  《愚公移山》,雖然,愚公和磨鐵棒的老奶奶看上去好像不是那麼“聰明”,

  但正是因為他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搬走“王屋,太行”兩座大山,才會感動少年時的李白,讓歷史上多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為悠久而燦爛的中國文學留下的光輝的一筆。

成語的故事10

  魚竿與魚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小故事大道理】: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成語的故事11

  在一個美麗的山村裡,有兩隻勢不兩立的山羊。一天,天氣很好,大家都出來曬太陽,兩隻山羊也溜達到小河的獨木橋上。獨木橋非常窄,每次只能容一隻山羊過去。恰好兩隻山羊在獨木橋上相遇,真是冤家路窄。

  一隻山羊說:“別擋道,我要過橋。”

  另一隻山羊不甘示弱地回答:“你沒說錯吧!憑什麼讓我給你讓道!你以為你是誰啊?總愛擺臭架子的傢伙。”

  一隻山羊又說:“趕快走開,是我先上橋的。真沒有禮貌!”

  另一隻又答到:“什麼,說我沒禮貌?那你呢,一個還沒長滿牙的毛孩子竟然讓我給你讓道,想什麼呢,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你一句,我一句,兩隻山羊互不相讓,誰也不肯讓一步,最後爭得臉紅脖子粗。

  此時兩隻山羊都急了,也不管獨木橋有多窄,也不在乎橋下的河水有多急,衝過去把腦門結結實實地頂在了一起,羊角對著羊角,腿用力支撐在獨木橋上,開始了一場空前的激戰??

  但是,沒過多久,橋上安靜下來,山羊不見了。原來,獨木橋很溼,兩隻衝昏頭腦的小山羊,只顧打架,不小心一滑,一齊掉進河裡了。

  小朋友,只要一隻山羊謙讓一下,問題就解決了。他們誰也不肯讓步,本來很簡單的事情,最終弄得兩敗俱傷。人與人之間,只要相互謙讓一下,寬容一分,大家就可以和睦相處,快樂幸福。

成語的故事12

  【成語】以羊易牛

  【注音】yǐ yang yi niu

  【解釋】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成語故事】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門徒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事情的,因此後世沒有傳下來,我也就沒有聽說過。一定要我講的話,那就談談用仁德統一天下的道理好嗎?宣王問:仁德怎樣就可以統一天下呢?孟子回答道:愛撫百姓而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阻擋得住他。宣王問:像我這樣的國君可以做到愛撫百姓嗎?孟子說:可以。宣王問:從哪裡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說:我在胡齕那裡聽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經過,大王見了,問:把牛牽到哪裡去?(那人)回答說:要用它祭鍾。大王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麼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那人)問:那麼就不要祭鍾了嗎?大王說:怎麼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這件事?宣王說:有這回事。孟子說:憑這樣的心腸就足以統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鍾)百姓都以為大王是出於吝嗇,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宣王說:是這樣,確實有這樣議論的百姓。齊國雖然狹小,我怎麼吝惜一條牛呢?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驚懼哆嗦的樣子,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孟子說:大王不要責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羊換下大牛,他們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為)大王如果可憐牲畜無辜被殺,那麼牛和羊有什麼區別呢?宣王笑著說:這倒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我並非吝惜錢財而以羊換牛啊。也難怪百姓要說我吝嗇了。孟子說:沒什麼關係,這正是仁德的表現方式呢,(因為當時您只)看到了牛而沒有看到羊啊。君子對於禽獸,看到它們活蹦歡跳的,就不忍心看見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悲鳴,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正因為這樣,君子要把廚房安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

成語的故事13

  坐井觀天

  蛙坐井中,終日沉醉於頭頂上一方藍天的美景。於是“井底之蛙”便被人譏笑為眼光狹小、見識淺薄者。但我想,坐井觀天未嘗不可,因為它是跳出井外,觀賞浩瀚星河的基礎。

  試想,蛙既然能靜心於井底觀天,天長日久,必定會對眼前那方藍天中星轉鬥移、日月變更熟諳無比。這無疑為它將來面對廣闊無際的天空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相反的,若蛙毫無思想準備,一開始就置身於廣闊的天空之下,難免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釋讀】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成語的故事14

  【天天悅讀】

  戰國時期,秦國派大將白起帶領人馬攻伐韓國。不幾天,秦國便攻佔了韓國的野王(今河南泌陽縣),斷絕了上黨(今山西長治市北)的交通。這樣一來,上黨城孤立無援,眼看就要失守。上黨守將馮亭看到野王已經失守,認為上黨也會保不住的,與其讓秦國佔了上黨,還不如親手把它轉交給趙國,韓國就可以和趙國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的侵略。

  當馮亭派人把上黨的地圖帶給趙孝成王時,趙王左右為難,他不知該怎麼辦,於是召集大臣們商議,其中有一個叫趙豹的大臣勸趙王不要接受,因為無端地接受別人送來的東西,就會引起禍患,韓國之所以把上黨獻給趙國,目的是想讓秦國把矛頭指向趙國。可是趙王並不同意他的意見,於是又和平原君趙勝商議,平原君認為即使發兵百萬,一年半載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現在卻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得到上黨的土地,決不能坐失良機。

  趙王聽了平原君的話,非常高興,於是派平原君到上黨去接受土地,並封馮亭為華陽君。

  然而,沒過多久,趙國就大禍降臨了。這是因為秦國看到即將到手的土地卻被趙國佔領了,便又派白起去攻打趙國,趙國派出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詳見紙上談兵小節)去應戰,結果吃了敗仗,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消滅趙國士卒40多萬。後來,差一點兒還打進趙國的都城邯鄲呢。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利令智昏的意思】形容因貪圖私利,使人頭腦發昏,甚至失去理智,不辨是非。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志不清楚。

  【利令智昏造句】他見錢眼開,利令智昏,如今被繩之於法,實在是大快人心。

  【妙語點撥】司馬遷在評價這件事時,認為平原君是一個行為高出一般世俗弟子的公子,但卻不明白利令智昏的道理,利這個東西,能夠使聰明人衝昏頭腦,喪失理智。平原君貪圖馮亭的利誘,以致趙國在長平損失了40多萬人,幾乎連趙國的都城邯鄲也快失去了。後來,人們用利令智昏來形容因貪利而失去了理智。

  【近義】見利忘義、利慾薰心

成語的故事15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隻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橡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之間竟然能交流溝通了。

  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又碰上糧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於是,一天,他和猴子們商量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從今天開始,食物必須節約著吃。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還是照常給四顆橡子,你們認為怎麼樣呢?”

  猴子們聽到老人的這番話,非常生氣,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紛紛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竄來跳去,貌似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分配情況的強烈不滿。

  老人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這樣吧,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這群猴子們聽了,覺得早上的橡子數量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比晚上的多,就換了另一番模樣,紛紛高興得在地上翻滾起來,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