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精選我家的家風的作文4篇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精選我家的家風的作文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家的家風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1

  什麼是家風?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這是我讀完《浙江好家風》後對自己提的兩個問題。細讀全書後,我已經明白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生活作風,是對家庭成員品性的要求。可是掩卷而思,我的父母好像從來沒有和我講過我們家族的家風。

  “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我迫不及待的問爸爸。爸爸沉思片刻,笑著問我:“你覺得呢?”我聽了,有點懊惱:“你們平時都沒和我說過家風這個話題。”媽媽在旁邊噗呲下笑出了聲:“家風,是靠言傳身教,想一想爸爸、媽媽平時的為人處事,再想想我們對你品性的要求,你就知道答案了。”媽媽話敢一落地,我立馬歡呼道:“是誠信!”爸爸和媽媽聽了,相視而笑。

  是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誠”。誠,就是對人要誠實、守信。爸爸常說,這是別人對你的要求,更是你對自己的要求。所以我們家門上的對聯,一直都是“做人有道惟誠信,處事無奇但善良”。

  自我記事起,父母就常常對我說,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我從他們身上也看到了這點。我的媽媽是律師,我常常會聽到別人問她,案子的勝率是多少。媽媽有時會回答:案子勝訴機率非常高;有時則乾脆地說:這個案子敗訴風險很大,不建議起訴。之後,她會笑著說,又少賺了一筆律師費。但她馬上嚴肅地告我:“朵朵,我們所說的任何話,都不能違背真實。當一個案子非常可能敗訴時,你必須坦誠地告訴他這個後果,而不是為了賺取律師費,盲目、誇大的去作承諾,否則當他付出精力、時間、金錢,而結果與他所期望不一致時,這是對他人的極不負責任,也是自己做人沒有道德底線。但當你許諾別人你會勝訴時,那麼就一定要拼盡全力為他人贏得最好的結果。你作為一個孩子,有時候也會碰到各種誘惑,也許不是金錢,但會是其他,那會媽媽也希望你能誠實守信。”我敬佩之餘,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向媽媽學習。

  沒想到很快,我就碰到了誘惑。我記得那一次我數學考了98分,分不低可惜和第一名差了一分。我當時非常懊惱,為什麼我不能再仔細一點?再認真一點?這樣我就是第一名了,第一名可是非常榮譽的一件事情,會被老師表揚,而且媽媽答應過我,如果我取得了第一名,她會陪我去看場電影。現在這一切都因為我的粗心,因為漏做,我失去了這寶貴的二分,以致與第一失之交臂。這時,我腦子裡突然出現了一個小惡魔:“班裡有這麼多學生,老師不會記得每個人的卷子,我如果現在填進去,然後和老師說他批錯了,那麼我不就是第一了嗎?”“你這是欺騙!”另外一個聲音在大喊。天人交戰中,我想起了父母對我的要求,難道我要因為一個第一、一場電影而放棄我對自己的要求,辜負父母對我的期盼嗎?想明白了的我,心情重歸平靜,小惡魔已煙消雲散。第一名,等著我,我會憑自己的實力得到你!我暗自下決心。

  我的生活寧靜而快樂,我的同伴單純而善良,我應該更嚴格的要求自己“處事以誠,待人以敬”,這樣我才不會懼怕長大後成年社會的紛繁、複雜,人生中可能碰到的欺騙和惡意。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2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被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裡閃著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著,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天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裡的燈依舊亮著。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苦的在家做家務,真不愧是我們勤勞的榜樣!

  我在奶奶和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在學校我不僅學習響噹噹,勞動也不例外。

  一次,語文作業佈置的很少。但要求我們認真完成。只有兩項,一項是常規作業,另一項是作文。不知為什麼,平常不善於寫作文的我這次竟然寫滿了三張稿紙!那次我用了兩個小時寫作文。我們家的家風——勤勞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裡,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樂隊的一個新進來的同學約好了在樓下的小廣場教她打鼓,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麼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麼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小廣場,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3

  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都離不開家風這個詞,每家有每家的原則,每家有每家的習慣,每家有每家的家教,總結一下就是兩個詞“家風”,就像我家有我家的家風,家風直接影響我們個人的成長與性格,良好的家風有利於我們的自身發展。

  我家的牆上有這樣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裡總是有所感悟。爸爸說要把這句話銘記於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上六年級的時候,學習的壓力非常大,上非常多的補習班,做成山的練習題,我有些牴觸,於是爸爸把這句話寫在了牆上,對我說,想要得到成功,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知苦者,以為它來的.太快,以致還來不及躲閃,不知者,以為它來的太慢,以致他還在苦苦等待。結果也正是如此:知者迅速瞭解它,把它轉變成了快樂的前奏,欣然接受。而不知者,被動的等待,最終只會獨自品嚐失敗的苦果。人生,如同一場遊戲,你只有認真的對待它,它才會給你快樂,給你幸福;但它給你最好的禮物莫過於苦,只有品味過人生的苦,你才能有資格品味人生的甜;只有品味了苦,你才能品味出歡樂與自豪交織的內涵。知苦者聰慧,不知苦者笨拙;知苦者勤奮,不知苦者懶惰。”

  我選擇了吃苦,我每天都在題海里奮鬥,不再抱怨。

  苦,送給了勇於抗爭的人一份份虔誠的禮物??成功與自信;也送給屈服於它的人一個個難作的問答——堅持與放棄。苦,在人們的周圍。知苦者掌握苦,不知苦者被苦掌握而已。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正如我所想,結局,也正是這樣。

  那次期中考試,我以298分的成績取得全年級第一名。

  人生就好似一條荊棘路。路的盡頭是陽光,雖然一路上風光無限美。可是更多的是苦、是累。只有經過了風雪雨霜,才能見到雨後的彩虹。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4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是這一細胞是否健康向上的重要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良好的社會風氣要有好家風作為支撐。家訓,字典上解釋為“對諮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在我看來,好的家訓、家規、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親身經歷的總結和對後代的希冀與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中國的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教、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誠信勤恆,忠樸仁孝”這八個字我牢記心中,這是闖關東百年來我們尹氏家族家風凝聚的家訓。這八個字一直伴隨著我成長,陪我走過五十多個春夏秋冬,它無時無刻不提醒著我,激勵著我,讓我受益終身。

  說起家教、家風、家訓、家規,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家裡很窮,在那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年代裡,父母親卻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言傳身教,形成了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為我指引方向。記得,自己還在兒時,母親就教導我說:孩子,記住‘誠信勤恆,忠樸仁孝’這八個字,這是咱們家的家訓、家規,要永遠記住,到啥時也不能忘。兒時的我雖不諳世事,但仍清晰的記得母親當時說這些話時雖聲音很低,但那神情是極其嚴肅,亦或說是極其嚴厲的。

  隨著自己慢慢長大,長輩們也不斷教育我去理解這八個字背後的深刻內涵:“誠信勤恆”主要是講做事。“誠”就是要誠實,接人待物要真誠、實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戲和心計。一個人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所以要真誠待人、實在做事。“信”就是要守信,和朋友交往,要講信用、有信譽,一定要說話算數。信是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人可以欺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沒有信譽,坑蒙拐騙,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少,也會弄臭自己的名聲,害人害已。

  “勤”就是要勤奮,不能懶惰,不能怕吃苦。一個人如果幹什麼都嫌累,幹什麼都怕苦,就會一事無成,沒啥大出息。“恆”就是要有恆心,要持之以恆,認準的事就堅持到底,有頭有尾,不能半途而廢。“忠樸仁孝”主要是講做人。“忠”就是要忠厚,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個人愛家愛國的基礎。對國家要抱有忠心,要厚道為人。不因國破而棄忠,不因家貧而忘本,不管做啥都得竭誠盡責、正直不偏,不忠誠、不厚道的人,會讓人厭惡,也交不到啥真正的朋友。

  “樸”就是要樸實,要踏踏實實的,你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敗家、不顯擺,善待生活不如自己的人。“仁”就是要仁慈,寧可自己吃虧也絕不做傷害別人和對不起別人的事,記住吃虧是福,退一步海闊天空,要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看事。“孝”就是要講孝道,要孝順長輩、尊重師長、敬老愛幼。一個人如果連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關心、不照顧、不尊敬、不愛戴,那就和牛馬沒有什麼分別。

  父母是這樣教的,也是這樣做的。有些事在我的心裡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記,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的言行。在我的眼裡,父母都是至孝之人,雖說那個年代沒啥好吃好喝,但如果家裡偶爾做了好吃的,是必須要讓老人先吃的,像我們這些做小輩的,如大人不主動給夾菜,自己是萬萬不敢動筷的。自小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

  特別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節儉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文化。記得上學時用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或者是別人家孩子穿過的;年三十兒,大人們給的為數不多的壓歲錢也是紙包紙裹的,從不亂花,也捨不得花;飯碗裡的糧食是一個米粒都不能剩的,掉下的也自熱地撿起吃下,這使得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使得面對自己幾十年的生活,總覺得一年比一年好,但從不大手大腳,這得益於我深入骨髓的家教。兒時,母親教育我說要善待殘疾人,要給予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我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家裡時常會來一些失明客人,每每這個時候,父母都會把家裡最好吃的毫不吝惜的拿出來免費招待他們,並留他們住宿,如客人不主動提出離開,父母是斷斷不會趕他們走的。記得,最長的一次在我家住了將近兩個月之久,當時自己對這樣的行為實是有過不滿,心想本來家就不富裕,還平白無故地招待這些閒人,家裡僅有那麼點好吃的也輪不上自己了,心裡很是失落,更有一種說不出的厭惡。後來才知道,我的曾祖父就是個盲人,是靠算卦要飯帶著自己的弟弟妹妹闖關東、立家業的,長輩們這麼做不僅是體現了“仁”、“善”,也在延續“孝”,是對曾祖父思念的表達啊!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家教不僅是以言教訓,而且是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我的父母事事從自我做起,讓我在和諧、溫暖和相親相愛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也使良好的家風得以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