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精選小學觀察日記模板彙總七篇

小學觀察日記

精選小學觀察日記模板彙總七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觀察日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觀察日記 篇1

  星期三下午,我和幾個小夥伴在一起吹肥皂泡泡。我吹了一個泡泡,泡泡立刻升上了天,在燦爛的陽光下,泡泡顯得光彩奪目。五顏六色的泡泡漫天飛舞,而且變化莫測,一會兒變成紅色;一會兒變成紫色;一會兒變成藍色;一會兒變成綠色……

  “啪”泡泡爆炸了,這麼美麗的泡泡生存的時間卻這麼短,我真為它惋惜。

小學觀察日記 篇2

  今天,爸爸從鄉下帶回來三隻又大又肥的螃蟹。媽媽把三隻螃蟹放在水桶裡。然後,我仔細地觀察起來。螃蟹全身是青綠色的,身上有一層堅硬的甲殼,看起來特別光滑,還會發出亮光呢!真像塗了一層油漆,它是螃蟹用來保護身體的“盔甲”。它的身

  在百花之中,要說我最喜歡的花是什麼,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菊花了。

  菊花的顏色是_的,整體的花像一個大絨球。它的`花瓣長長的,像一片片又細又長的葉子似的。它的花瓣不但好看。而且還能泡茶喝,去火。聽老師說,菊花還是一種中藥呢!

  菊花的葉子像楓葉似的,還像被像蟲子咬過一大半的呢!葉子長在莖上,莖上還有好多的小白毛毛。莖的底下是根,根埋藏在土裡面看不見。

  在莖上面還有一個又細又小的花苞。等到它長大時,就會長出一朵朵美麗的菊花。

  我喜歡這美麗的菊花,你呢?

小學觀察日記 篇3

  最近,我對觀察小動物發生了興趣。家門前的草叢裡我經常發現蜥蜴,只是苦於抓不住它。今天,有一隻小蜥蜴居然從草叢裡爬到我家門口,我一把按住了它,連忙把它放進一個小瓶子裡。在科學課上,我知道蜥蜴是一種爬行動物,俗稱“四腳蛇”。身上有細鱗,尾巴非常長,腳上有鉤爪,生活在草叢裡,速度極快。

  看著瓶子裡的小蜥蜴,我想看個究竟。我開始逗它玩了。我小心翼翼地把手伸進瓶子裡,並從蜥蜴的腹部來了一個“猴子撈月”,沒想到被它咬了一口,我緊張極了,生怕咬了會中毒。哪知道一點也不疼。我想:它一定沒有牙齒,也沒他們說的那樣有毒。“我就大膽地把蜥蜴從瓶子裡掏了出來。它確實沒有尖尖的牙齒,手摸上去有點粗糙。這時,我發現它好象要睡了,過了一會兒,它果然把眼睛閉上了。蜥蜴和人一樣也有作息時間啊!

  我愛小蜥蜴,可愛的小蜥蜴!

小學觀察日記 篇4

  在老家的院子裡有兩棵柿子樹,它的身軀並不算是挺拔,可是它有粗長的枝幹,還有甜甜的柿子,這是我小時候的美好記憶。

  柿子樹,它的花期在四月,開出來的是小小的白白的花,但是到五月才結果,一直到秋末才可以吃。柿子熟了的時候,有一些小麻雀也會來偷吃柿子,所以每天都會看到樹下面那一個個爛柿子。

  當柿子成熟了,大家也就忙起來了,拿著剪刀什麼的,把那些青裡帶著橙色的柿子摘下,因為那種熟透的柿子是帶不回濟南的。

  每一次,都會帶回滿滿幾箱子回來。

  在那之後,我們就會盼望著來年,盼望那份收穫的喜悅。

小學觀察日記 篇5

  在樹葉下,我發現了一個乾巴巴的蚯蚓屍體,蚯蚓為什麼不鑽回地下?蚯蚓為什麼死了?為什麼……

  找到《十萬個為什麼》,我才發現我忘記的一個問題:蚯蚓喜歡潮溼處。這幾天太陽高掛,地面乾燥,土變硬了,蚯蚓才鑽不到溼潤的泥土深處去,白天即使擋住了太陽光,蚯蚓身體中的水分也會流失,所以……哎!

小學觀察日記 篇6

  今天下午,我們再次來到校園裡觀察美麗的紫荊花。

  前幾開的紫荊花還是一粒粒“大米”一樣的花骨朵,經過春姑娘的愛撫,才幾天時間,就又變了新模樣,像娃娃一樣露出了美麗的笑臉。這些紫紅色的花朵密密麻麻地麻滿了樹枝。遠看,像一片紫色的雲霞。近看,像許許多多紫色的蝴蝶聚集在一起。它的香味也變化多端,上次聞的時候還是淡淡的蜂蜜味,今天就變成了濃濃的玫瑰味。

  告訴你們,紫荊花不僅長得美麗,它還有很多的藥用價值哦,它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以消腫止痛呢!紫荊花真是一位神奇的姑娘呀!

小學觀察日記 篇7

  今天,一個意外發現了一隻綠螞蚱,還看見了他怎莫吃草了!嘿嘿!你想了解了吧!那麼!下來我就大發慈善,給你講講吧!!!

  螞蚱很小,但我看著卻很大,我的心由此引了起來,這個小蟲子全身都是綠的,好像是一棵草似的,怎麼說呢!

  它的嘴巴是由無數根小毛做成,吃的時候是“橫行霸道”(能把葉子吃成一條橫線)螞蚱以植物的葉子為食物,尤其喜歡吃水稻的葉子。盛夏季節,水足肥飽,氣溫升高,水稻生長得很茂盛,一片一片的稻田,綠得發黑,像是用油灌過。而這時的螞蚱呢,也像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彷彿一夜間長成,胃口特別好。稻葉便成了它們的美味佳餚,葉子常常被它們吃得豁豁牙牙,看上去像城牆的堞垛,嘿嘿!!你知道了吧!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