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萬聖節> 【精華】萬聖節的作文400字四篇

萬聖節的作文400字

【精華】萬聖節的作文400字四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萬聖節的作文400字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萬聖節的作文400字 篇1

  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凱爾特人傳統的鬼節,最開始是為了讚美秋天。現在人們一般會裝扮成各種妖魔鬼怪舉行各種活動。通常小孩會提著南瓜燈,挨家挨戶地去敲門,嘴裡說著Tirick-or-Treat,(不給糖就搗蛋)。

  今年我在美國有幸體驗了一次原滋原味的萬聖節。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也一起去要了糖。萬事開頭難,來到第一家門前的時候,大家心裡忐忑不安,都不太願意第一個去敲門。由於我是年齡最大的“孩子王”,儘管我的心裡也七上八下,擔心門開了會不會是一隻猛犬撲面而來,但還是鼓足勇氣用手去拍了門。與想象中完全不同,一位和藹可親的美國阿姨把門打開了,給了每個小朋友一把五彩繽紛的巧克力糖。小夥伴們樂得咧開了嘴。有了第一次的甜頭,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去敲第二家、第三家……不一會,每個小夥伴都收穫滿滿,喜上眉梢。

  透過萬聖節的要糖經歷,我覺得我不僅收穫的是各種各樣的糖果,更多的是我收穫了勇氣和擔當。作為一個小小男子漢,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勇敢,其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難,最大的困難往往來源於自己心裡的障礙。作為團隊的一員,大家應該互相幫助,在有能力的時候應該主動擔當。作為一箇中國小朋友,在體驗西方傳統節日的時候,也讓我體會到自己對祖國傳統節日的瞭解還不夠多,應該加深學習,主動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萬聖節的作文400字 篇2

  盼星星盼月亮的我終於盼到了這一天:萬聖節。

  在今天,英語老師特地把我們分成了5個小組。我們是第一小組,緊接著二組、三組、四組、五組都一一就位,我們歡呼雀躍,期待著下午第一節課。

  在下午第一節課一打鈴,我們大家都坐立不安。我們第一組更是額頭上冒冷汗,手緊緊地握著,手心裡滲出了汗水,接著又滲透我的衣服,雙腿不停地抖,像是馬上要發生大災難。緊接著,老師口中吐出7個字:第一組的上來表演。我們一上講臺,班上死氣沉沉的氣氛被打破了,觀眾的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們臺上的所有人。

  我們帶著南瓜帽,提著南瓜燈心;帶著巫婆帽,披著巫婆披風開始了萬聖節的表演。

  我們在臺上大叫:“trick or treat。”這是一種要糖的方式,可把同學們弄地鬨堂大笑,表演的我們也連笑不止。在巫婆的魔術下,我們一下子就就了下來,巫婆一變魔術,巫婆帽裡出現了一帽子的糖,我們扔下去,大家瘋狂的撿,誰也不讓誰。緊接著,二、三、四、五組都上來表演,但是都沒有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我們成了最後的贏家。

  萬聖節表演結術了,雖然只有一節課時間,但我們知道了萬聖節的習俗,也知道了老師的用意。

萬聖節的'作文400字 篇3

  萬聖節的起源是什麼你們知道嗎,其實萬聖節是從動物的世界裡來的,不信我們一起去瞧瞧。

  一天夜晚,一隻小豬走進樹林,忽然聽到一種可怕的叫聲,這聲音很像狼叫,小豬害怕極了,它又看見許多蝙蝠飛了過來。小豬感到更害怕了,它焦急地往家裡跑。結果小豬迷路了。它在路上走著走著,忽然被一個蝙蝠魔王抓住了。它把小豬放進一個袋子裡。帶到一個宮殿裡。準備把他殺了,做烤豬肉吃。這時,小豬從窗內發現蝙蝠魔王把大門的鑰匙掉在宮殿門外的地上,門外有隻小雞在玩耍,小豬對小雞說:“小雞,請你把門外的鑰匙拿給我。”小雞說:“哦。”說完,他就把鑰匙從窗外遞給了小豬。不多時,蝙蝠魔王回來準備要殺小豬。

  小豬對蝙蝠魔王說:“蝙蝠魔王,我臨死前還有個遺願,那就是聽我講故事。”蝙蝠魔王說:“哦,你還有遺願,那你就講吧。”這時小豬發現蝙蝠魔王神態有所放鬆,小豬大聲說:“啊,有人偷東西了。”哪,哪,在哪?“蝙蝠魔王說。”在二樓。“小豬說。蝙蝠魔王便急急忙忙地跑向二樓,臨走時他還對衛兵說:”看好他。“可是,衛兵正在打瞌睡,根本沒聽見。趁這機會,小豬拿著鑰匙開啟殿門就逃走了,逃走前卻忘了跟小雞致謝。小豬跑著跑著發現地下有個按鈕,小豬按了一下,一看,這好像是到了自己家了。他就在第一時間把這件事告訴了鄰居,這件事就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大家都知道了。

  這件事讓外國人知道了,就把這一天叫萬聖節。

萬聖節的作文400字 篇4

  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依據在那裡呢?

  牛郎織女七夕鵲橋相會難道比西方的情人節老套?那忠貞、神聖、浪漫、唯美、悽楚的愛情,感動不了你們?

  想來,可能是因為外國強勢的經濟,地位。這樣的桂冠賦予他們文化以魅力。大多中國人也想過一把大國、強國的隱,或者想換個花樣嘗一點新鮮,所以亦步亦趨的學習著外國的節日。

  我不想說誰崇洋媚外。只,請聽我輕輕的說一句:請別邯鄲學步。

  傳統節日是文化的延續、文化的繼承。可是現在,我們的傳統節日,漸漸的與歷史精神、文化內涵脫節。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國人有多少人,會去回憶屈原不與守舊派同流合汙的高潔、忠貞愛國的激情。貼對聯、放鞭炮,這些看似很形式的細節背後也有一個一個的故事。春節,那些團圓、祥和、親情,是不是代表著民族的親和力凝聚力?

  我們的傳統節日這樣的衰落,舶來的節日大肆盛行,我想那些利慾薰心的商家也應該承擔部分責任。

  他們藉著我們那點好奇心,而加大力度炒作洋人的節日。情人節,熱銷情人禮品、定情信物;聖誕節,商店的櫥窗上變著花樣的寫著MerryChristmass,更有甚者,在店裡顯眼的地方端正的擺上一棵纏著亂七八糟東西的塑膠聖誕樹。過節的氛圍有了,節日自然就流行了。那些無人問津的傳統節日,誰還想回去聞他們“遺臭千年”的襪子呢?

  商家也真是厲害。經他們一折騰,連政治性的節日——國慶節,都被炒成了“周金周”,五一節也難逃炒作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