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認知天性》讀後感

《認知天性》讀後感

《認知天性》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知天性》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營起多年沒用過的微信公眾號了。是因為這一時刻一定要好好記錄一下。十年後,我依舊能這麼說,這本書在大學時期帶給我的影響跟《未來簡史》一樣大。《未來簡史》讓我決心從土木轉專業到計算機,《認知天性》則是改變了我多年來對於學習的錯誤觀念和方法,讓我能在終身學習的時代不被淘汰。

  首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學習?

  書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努力學習會改變大腦,為大腦建立新的連線,擴充套件你的能力。我們的智力並非天生確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們自己發展。最近我的祖師爺,DNA之父沃森(他是我高中班主任導師的導師,所謂叫他祖師爺)的榮譽被摘,因為他提出人的智商因為人種和基因存在差異

  作為一個東亞人,我當然願意接受這樣的說法哈哈哈哈,誰不喜歡別人誇自己聰明呢。我覺得這個說法沒毛病,就像我們願意承認黑人比起我們更有運動天賦一樣。只是接受差距這種東西本身是困難的,至少對於大部分能力低下的人來說,承認差距是很痛苦的。

  如果用《認知天性》的.觀點來支撐沃森的看法:努力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智模型,建立新的連線。那麼,我認為東亞有智商優勢是因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經久不衰的文明,甚至同化了一部分猶太文明(在河南,山西地區)。正如一個真理:教育不是一代人的事情,而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財產。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高考狀元多出在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老師的家庭,或者說,父母是博士的小孩會有更強的學習能力。有研究表明近十幾年來人類平均智商超過了科學家預期發展,毋庸置疑,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越來越重視教育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在我國,就有九年制義務教育,公民的知識水平有了質的飛躍。越是發達,富裕的地區,就越是重教育,美國就不用說了,在我國,江浙等經濟發達的地區來的同學也確實會比內地一些地區的同學更熱愛學習,作為一箇中部城市來的我很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有更開闊的眼界和對學習更大的熱情。所以,東亞人的智商優勢,恰恰是文明發展了幾千年的優秀成果,在中華文明的照耀下成長的我們,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祖先的思考方式,會比那些原始村落長大的小孩更容易建立未知與已知的連線,這是幾千年來我們的祖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的財產。

  回到正題,說說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學習就是建立未知與已知的連線的過程,本質就是知識鏈與記憶結。本書針對學生提出了學習三部曲:學習階段的隨時檢索,學習過後有間隔地安排檢索,和在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型別的問題。

  本書糾正了我學習時的一些錯誤觀念。第一條,喜歡反覆看學習材料,比如我學習《計算機網路》這本書的時候,制定的計劃就是反覆看這本書。這是錯誤的,書中指出,反覆瀏覽這些資料並不能讓你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相反,因反覆閱讀而產生的熟練感會讓你產生錯誤的“元認知”(大白話說,就是逼數),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些材料。而實際上,“看熟”不代表“掌握”。相反,把關鍵內容提取出來,透過檢索關鍵內容建立聯絡的方法更有助於理解知識並長期記憶。

  我喜歡透過做框圖的方式來梳理內容,個人認為,那些概念圖會比西方的思維導圖更適合中國人有邏輯性的思考方式,但我在做框圖的時候有個誤區:喜歡把每一章節的細節內容都摘錄下來,有時候,框圖更像是一個影象版的書,而不是個人的思考過程。讀後感在初次學習中適當捨棄一些細節是必要的,因為書中提出學習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礎上,連本章節的框架都不理解,就想要去理解細節的東西,是揠苗助長的。所以做概念框圖的時候,要改變原來那種事無鉅細的做法,而是從大到小,就像遍歷一棵樹一樣,從根到結點。

  書中指出,學習中真正關鍵的步驟,是建立未知與已知的聯絡。曾經被我誤解為概念比題重要。其實,如果一道題能助你更好地理解一個概念的話,也是不錯的。在建立未知與已知的聯絡中,可以用一些比較巧妙的方法,比如助記,記憶宮殿等等,同時,跟別人授課也能幫助更好地理解。所以我打算在b站上開個號專門講解一些與計算機,數學等相關的概念或是說書。

  書中指出,間隔練習比集中練習更有效果,對此我深有體會。學土木就是集中練習,考試前一段時間複習突擊,因為我的目的是pass,而不是在腦海中建立一個本學科的心智模型。事實上,我很排斥在腦海中建立一個土木的心智模型,因為不感興趣,這種抗拒是生理上的。所以土木的學習效果不如計算機。所以一個人一定要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有利於建立心智模型。間隔一段時間進行檢索,大家總是覺得這樣會很慢,沒有效率。學過的東西過一段時間不看就會忘記。其實不是這樣的,正因為會忘記,所以這個檢索的過程更有價值,更有助於建立連線,並且在以後能快速檢索到這條知識通路。只是這個過程往往會伴隨著沮喪,這是正常的。這也是本書提到,要克服這種心理,懂得糾錯的過程是可貴的。檢索時付出的精力越大,知識掌握越牢固。

  書中還指出,學習時穿插安排不同型別的問題效果更好。就拿學習數學公式來說,不要每次只學習一種,可以輪換接觸不同的問題和解法。

  總結,我對我自身的學習過程調整如下:透過畫框圖的方法理解知識體系,同時對知識體系與現實建立聯絡,再由淺入深。每隔一段“學習間隔”就問問自己,有哪些概念,含義是什麼,與現實有什麼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