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12篇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12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回鄉偶書》改寫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1

  抬頭望著皎潔的月光,又勾起了我對故鄉濃濃的思念。“不知家鄉的月兒也似這般明亮嗎?也是時候該回去看看了。”我捋著鬍鬚,喃喃自語道。

  第二天早上我毅然決定回家鄉去看看。坐在馬車上,我歸心似箭,心情無比激動。少年時便離家,如今我已是白髮蒼蒼,日思夜想的家鄉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帶著滿懷的期盼,路途的顛簸也變得不再那麼難耐了。

  終於,經過長途跋涉,馬車停了下來。我趕緊走下來,家鄉那條清澈的小溪遠遠地映入眼簾,天空還是那樣的湛藍,樹木還是那樣蒼翠……眼前這綿綿不絕的美景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

  正在我陷入回憶的時候,一聲甜甜的童音飄入耳畔:“老伯伯,您從哪裡來啊?”我定睛一看,只見兩個穿著嫩黃色衣裙的小孩正睜著圓溜溜的眼睛好奇的看著我,我彎下腰笑著用家鄉的口音對他們說:“我從很遠的地方來,但我以前也是這裡的人啊!”他們不解地摸了摸小腦袋異口同聲地說:“你也是我們這裡的人嗎?那我們怎麼沒有見過你呢?”聽到這裡,我的內心洶湧澎湃,十分傷心,一時間不禁老淚縱橫。我親愛的故鄉啊!我應該早一點回來看你的!

  回到住處,懷著思念傷感的心情,我寫下了一首《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放下筆,我乾涸的眼眶不由的溼潤了……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2

  “啊!終於到家了,都六十年了,變化真大啊!咦?我小時候經常爬的白楊樹還在啊!真讓人懷念啊!”

  一位兩鬢斑白,滿面風霜的老人站在村口,只見他牽著馬慢慢走進村裡。他到處尋家,可是這時他看見一個角落,有一座老屋被拆了,他以為是他的房子,就連忙走過去。他用手摸了摸房子的柱子,眼睛裡全是眼淚,突然一顆晶瑩的淚珠滾落在地。他一邊坐在臺階上哭,一邊自言自語:“唉!是我不好,沒能經常回來,房子都沒了。”

  可是就在他放棄想走時,突然來了幾位小朋友,走到他跟前問道:“您是誰?我怎麼沒見過您?難道您是這棟房子的主人?”只見他摸著鬍子說:“我也不清楚,可是我卻怎麼找到找不著我的房子。”孩子們對他說:“我家旁邊也有一棟六十幾年沒人住的房子,聽我爺爺說還是他朋友的。”

  說到這裡,沮喪的賀知章把眼淚收了回去,慢慢地跟著孩子們走。到了,那孩子趕快跑進家裡和爺爺說:“爺爺,外面有一位來找家的老人。”爺爺聽了連忙走了出去,賀知章見了趕緊介紹自己,可老爺爺聽見“賀知章”三個字時格外驚訝,他擁抱著賀知章說:“啊!我的老朋友啊,我們有多久沒見過面了。你這一走就是六十年。來來來,今天我請你喝酒。”

  賀知章十分感謝孩子們,於是寫下了一首《回鄉偶書》,就這樣,賀知章回家的心願終於實現了。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3

  在一個古老的山村裡住這一位大詩人賀知章,他從小勤奮好學,終於在賀知章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 士他 離開家鄉當辭官去了。

  一年一年過去了,賀知章很想念家鄉,有一天他來到鏡子旁看到自己的頭髮已經白了,他家鄉的口音沒有 變,他決定不當辭官了,他就坐著馬車日夜兼程,他卻不肯休息,急著回到自己的家鄉。

  終於有一天賀知章坐著馬車來到村子的門口,他看見自己的家鄉還是那麼美麗,一排排楊樹高大挺拔,像 士兵一樣,一排排青山連綿起伏,一排排連綿起伏的青山下面,有一排排小草綠油油的,還有許多五彩繽紛的 小花盛開著,有紅的,粉的、藍的、黃的、紫的,房屋整整齊齊的。

  賀知章走到村子裡,那邊有幾個小朋友,在玩耍著,賀知章走到他們的身邊,小朋友看見旁邊站了一位陌 生人,那幾個小孩微笑地說:"請問這客人從哪裡來呀?"賀知章聽到小朋友的話,賀知章非常後悔,他想: 如果我不去當辭官,他們也不會把我當做陌生人,賀知章回到了家,拿起筆來寫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4

  湛藍如洗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雲。一群倦鳥飛到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裡,在這片樹林裡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林間小路,兩旁長滿了綠茸茸的小草,各樣野花點綴其間,就像綠綿緞繡上了五顏六色的花朵。

  賀之章老先生慢慢地從林中走了出來。他看起來五六十歲,無情的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皺紋,他的背也彎了,手裡還顫顫微微的拄著柺杖,穿著一件略舊的袍服。凝望著前面的村莊,臉上流露出一種似悲似喜的神情。幾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嬉戲著,玩鬧著經過他的身旁。老先生微笑著對孩子們說:“孩子們去哪玩呀?”孩子們回過頭細細地打量了老人一番眼前陌生的老人:“老爺爺,您從哪裡來呀,您不是我們村裡的人呀,您要去哪裡呀?”孩子們稚氣的童聲深深地感染著賀知章。他微笑著轉過了身,望著遠處久違的故鄉,微微地嘆了一口氣輕聲脫口吟頌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一首思念故園的千古絕唱就這樣流傳至今感人至深!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5

  賀知章出生了,他的爸爸媽媽可高興了,慢慢的賀知章長大了,他對父母說:“我要出去試試看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沒有用,看看能不能出人頭地。”於是,賀知章就告別父母來到了京城。他通過了一次次的考試,終於有一天他得到了皇上的接見。皇上對他的才華很是喜歡,就把賀知章留在了京城做一個官。

  有一天,他想回家了,就騎著白馬走過了彎彎曲曲的小路,他看見路旁有一條小河,他下馬來喝水,接著繼續趕路。他終於回到了家鄉,他看見幾個小孩正在玩遊戲,一個小孩子看到賀知章,就跑上前問:“老爺爺,你是哪裡人呀?到我家坐坐吧!”賀知章笑著說:“我就是在這裡出生的呀,我也曾經住在這裡的,我想問你下,你爺爺叫什麼呀?”那小孩子說:“我爺爺汪美清。”賀知章說:“哦,我認識你爺爺,你們小時候還經常一起學習的。你能帶我去見見你爺爺嗎?”小孩子說:“好啊,好呀,我爺爺就在家裡,我現在就帶你去找我爺爺。”來到了小孩子的家,賀知章小孩子的爺爺就坐下來聊了起來,結果一聊就聊到很晚,天馬上就要黑了,賀知章這才起身告辭。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6

  我36歲時,身體強壯,滿腹詩文。那年,天子千挑萬選,把我選到京城做官。從那時侯起,我日日公務繁忙,也沒有時間回家和親人團圓。39年以後,也就是現在的我,已經老態龍鍾。天子見我不中用,耳朵有點聾,眼睛有點花,是個75歲的老人了,就下旨讓我辭官,告老還鄉。想到我能很快見到我的親人,我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浮出了笑臉。

  犖易著馬車,一路上欣賞著祖國的秀麗山河,心想:我的家鄉——紹興還是那副老樣子容貌嗎?我真恨不得立即回到家,試試那園子裡的嫩絲瓜、通紅通紅的西紅柿……傍晚一定要到大桃樹下乘涼,還要到那個又大又圓的魚塘釣魚……我的家鄉口音幾十年沒有改變,可我的頭髮卻斑白了真不知道我的老伴和家人還認不熟悉我.

  牼過一個月的風餐露宿,我終於趕回了家鄉。啊,我的家鄉,我的家!我年輕時蓋的那間茅屋還在,那清清的魚塘還在,那五顏六色的金魚還在!我還看到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在我的屋子前嬉戲,啊,這一定是我的兒孫吧?我雖白髮蒼蒼,一把鬍鬚,但現在兒孫滿堂,我也心滿足足了。幾個小孩見我走來,好奇地圍著我,一位稍大的、膽大的小男孩,仰著頭,笑嘻嘻的對我說:“老爺爺,您從哪兒來,要到哪往呀?”聽到這話,我滿臉苦笑,感慨萬分,一時詩興大發,吟出了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熟悉,笑問客從何出來?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7

  秋風瑟瑟,片片黃葉在空中打著旋兒飄落下來。夜晚,賀知章依窗仰望那皎潔的月亮,勾起了他對故鄉濃濃的思念,想起了故鄉童年時和他一起玩耍的小夥伴,應該也都快到了杖朝之年了吧……他在京城為官多年,也該去老還鄉了。她決定解甲歸田,回自己的故鄉看看。

  他向皇上請願後,便收拾行囊,趕在這天的早晨上了馬車。一想到就要見到父老鄉親,他高興極了!經過幾天幾夜的奔波,他終於來到了自己家的院子門口。腳步匆匆的他早已走到他小時候載的柳樹旁,他撫摸著柳條,自言自語說道:“柳樹啊柳樹,長大了,長高了,你還記得我嗎?”他又來到一口老井旁邊,捧一口井水喝了下去,真甘甜呀!還是家鄉的水好喝。對著井水的倒影他看著自己,兩鬢的頭髮已經變成了白色。幾個小孩正在做遊戲,看見賀知章,眼珠瞪的圓圓的,其中一個孩子好奇地問道:“老爺爺,你是不是迷路了才走到這裡的呀,我們怎麼不認識你呢?”“是啊,是啊!”其他幾個孩子也爭搶著問他。他撫摸著孩子的頭,和顏悅色地對孩子們說:“我呀,也是這個村的,不過,很久之前我去了京城做官,一去就是六十多年,所以,你們肯定沒有見過我!”其中一個女孩說:“爺爺,那你今晚住我們家,我爺爺一定會非常熱情,因為他最喜歡家裡熱鬧了!”

  到了晚上,賀知章來到小女孩家裡,見到她的爺爺,沒想到她爺爺就是兒時和他在一起玩耍的夥伴呀!他們有說不完的話,促膝長談了一整夜……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8

  一天清晨,一位老人回到了家鄉,他兩鬢的頭髮已經變白了,他的鬍子也白了,但精神矍鑠,他就是大詩人賀知章。

  他到了村口看見了那棵柳樹,它垂著長長的枝條,宛如綠簾子,綠得耀眼。他想起了《詠柳》那首詩。他拍拍那棵老樹說:“老朋友,你還年輕,而我卻老了。”他再往前走,看見一群孩子,其中有個孩子跑過來問賀知章,說:“老爺爺,你從哪裡來?”賀知章說;“我從朝廷來啊! ”但他家鄉的口音還是沒有變,小孩子覺得很奇怪,他怎麼會回我們這的方言呢?說:“我聽我爺爺說過,有一個朋友是朝廷的。您是不是就是他的朋友啊?”賀知章說:“我就是來自朝廷呀。”小孩子說;"您在這裡等一會兒,我去給你找爺爺。”小孩的爺爺出來了,一看是老朋友。老爺爺跟賀知章說了半天的話,賀知章說:“我的老房子呢,帶我去看一看,”我爺爺說:“那好吧,我領你去看看你的老房子怎樣了?”

  到了賀知章的老房子,賀知章進了屋,左看看右看看,說:“我的老房子也沒有什麼變化呀 !”

  這時,他拿起了毛筆寫下了《回鄉偶書》這首詩:“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9

  從前,有一個的小山村裡,住著一名大詩人,他的名字叫(賀知章)他有一個願望,就是當上一位進士, 突然 有一天,在他三十七歲那年,終於,考上了進士,賀知章拿著行李走了,一年年地過去了。

  有一天,賀知章早早起床,來到鏡子旁邊,一看,說:"雖然家鄉的口音沒有變,但是,頭髮已經白 了, 賀知章決定,回到家鄉,賀知章拿著行李來到回家的馬車上,馬車日夜兼程,終於有一天,到了村口,賀 知章 一看,高興地說不出來話了,賀知章看看遠處一座座高山,看看地上的綠油油的小草,房屋排著整齊的隊 伍, 山上小河水快樂地奔跑著,一頭頭可愛小牛,和一隻只白白的小羊,在草地上吃草,正在這時,賀知章發 現幾 個胖胖小朋友在村口玩,便來到她們身邊,那幾個小朋友看見了,好奇地問,您是誰,從哪來,到我們村 子有 什麼事。

  賀知章一聽,有一點傷心,心想,看來我真的是離開家太久了,不知不覺,賀知章回到了家裡,提起 筆來 ,寫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就這樣,這首是一直流出到了現在。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10

  我36歲時,身體強壯,滿腹詩文。那年,皇帝千挑萬選,把我選到京城做官。從那時侯起,我日日公務繁忙,也沒有時間回家和親人團聚。39年以後,也就是現在的我,已經老態龍鍾。皇帝見我不中用,耳朵有點聾,眼睛有點花,是個75歲的老人了,就下旨讓我辭官,告老還鄉。想到我能很快見到我的親人,我那滿是皺紋的臉上浮出了笑容。

  我坐著馬車,一路上欣賞著祖國的秀麗山河,心想:我的家鄉——紹興還是那副老模樣嗎?我真恨不得立刻回到家,嚐嚐那園子裡的嫩絲瓜、通紅通紅的西紅柿……傍晚一定要到大桃樹下乘涼,還要到那個又大又圓的魚塘釣魚……我的家鄉口音幾十年沒有改變,可我的頭髮卻斑白了真不知道我的老伴和家人還認不認識我.

  經過一個月的風餐露宿,我終於趕回了家鄉。啊,我的家鄉,我的家!我年輕時蓋的那間茅屋還在,那清清的魚塘還在,那五顏六色的金魚還在!我還看到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孩在我的房子前嬉戲,啊,這一定是我的兒孫吧?我雖白髮蒼蒼,一把鬍鬚,但現在兒孫滿堂,我也心滿意足了。幾個小孩見我走來,好奇地圍著我,一位稍大的、膽大的小男孩,仰著頭,笑嘻嘻的對我說:“老爺爺,您從哪兒來,要到哪去呀?”聽到這話,我滿臉苦笑,感慨萬分,一時詩興大發,吟出了一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認識,笑問客從何出來?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11

  唐代著名詩人賀知道章的家鄉在浙江蕭山。那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景色怡人。賀知章從小就智慧超群;三十幾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外出做官;直到八十多歲的時候才辭去官職,告老還鄉。

  “回來了,回來了!終於回到家鄉了!”他在心中興奮的呼喊著。村裡的一切都沒有改變:村頭有一棵老槐樹,樹下面有一條清凌凌的河流,周圍盛開著五顏六色的小野花,賀知章小時侯經常與小夥伴們在這裡玩耍、嬉戲。“呵,轉眼間幾十年都過去了,”他自言自語的默默的說著。“那時,自己很年輕,風華正茂……”他雖然老了,但是家鄉的口音仍然沒有改變,兩鬢間的頭髮已經疏落、變花變白了。

  走著走著,他便來到了村口,遇到了一群正在踢毽子的小朋友。賀知章停下腳步,孩子們圍了上去。一個五六歲的穿著一件紅色小褂,赤著腳丫。原來這個孩子以為他是過路的客人,便笑著問:“老爺爺,您是哪裡人?從哪兒來?到哪家去做客?我領您去吧!”孩子們不經意的問話,引起了賀知章無限的感慨,他正想告訴孩子們,他本是這個村的人,可是並沒有說什麼/這並不奇怪呀,孩子們自然是不認識我的。

《回鄉偶書》改寫作文12

  賀知章回想到少年刻苦學習得志到做官的情景。一眨眼,在朝廷做官已經五六十年了。今年八十有六歲了。可他怎麼也改變不了家鄉的口音。他一照鏡子,看見他兩鬢都已變白了,再也不像出任時年輕氣盛了。因為自己經老了不能再為朝廷做貢獻了,所以皇帝下旨辭退賀知章的官職,返回家鄉見到思念已久的親人。

  賀知章喜出望外,他期盼已久的這一天終於到來了。他騎在自己的白馬上一邊走一邊哼著小曲,“到了終於到了,我終於回到了我的故鄉”。賀知章眼裡流著熱淚,這時忽然不知從哪裡來了一群孩子,孩子看著白髮蒼蒼的賀知章疑惑地問:“老爺爺你是從哪裡來的呀?我怎麼從來都麼見過你呀?”賀知章聽了這話怔住了,這時才說話:“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人,只是因為小的時候離開了家鄉,老了才回來,對這裡很不熟悉。”孩子問他:“那你還走不走了?”賀知章回答說:“不走了再也不走了。”有一個小孩說:“我爺爺跟我說過,他有一位兒時玩伴叫賀知章,您跟我去見我爺爺吧。”和賀知章跟小孩回到家見到了和自己分別了多年的老朋友,兩人一見面就擁抱在一起了,一起談了當官的過程、經歷,當天晚上賀知章就激動提筆寫下了《回鄉偶書》這首詩: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