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品】中班美術教案彙總八篇

中班美術教案

【精品】中班美術教案彙總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嘗試用兩種顏色調配後為格子塗色,認識同種色。

  2.透過故事遊戲的方式初步學習調色的方法。在自由操作中發現色彩加白後會變成深淺不一的同種色。

  3.能嘗試與同伴進行協商,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1.畫有格子的大紙。

  2.紅、白顏料,調色盤。水粉筆。

  3.幼兒用書:《愛跳舞的格子》。

  教學過程:

  一、匯入活動

  教師:格子很喜歡和顏料一起跳舞,可是這需要小朋友用水粉筆幫忙,你們願意嗎?

  教師:請你讓調色盤裡的"白寶寶"和"紅寶寶"一起跳個圓圈舞,看看"紅寶寶"會有 什麼變化?

  教師:又來了一個"白寶寶"想和他們跳舞,看看現在的"紅寶寶"和剛才有什麼不同。 教師:今天"紅寶寶"心情很好,一個人跳起了圓圈舞,它轉呀轉呀(教師用筆在顏料 盤匕的紅色。裡轉),格子看見了說:"紅寶寶。你到我家裡來跳吧!""紅寶寶"點點頭 (教師在顏料盤邊上舔筆)說:"好呀!"就來到一個格子的身上跳起了舞(教師塗色)。

  教師:"白寶寶"看見了說:"紅寶寶,我能和你一起跳舞嗎?"(教師用筆在白顏料裡蘸一下)"紅寶寶"說:"好呀!""白寶寶"就和"紅寶寶" 一起轉呀轉呀(教師將白顏色放入紅色中轉動)跳起了圓圈舞,然後兩個人一起來到另一個格子的家裡跳著(教師用 調好的顏色在格子內塗色)。

  二、教師指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愛跳舞的格子》,激起幼兒參與塗色活動的興趣。

  教師:你想讓你的"紅寶寶"和"白寶寶"與格子一起跳舞嗎?跳的時候要在格子的每個角落跳一跳。

  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協商。 教師:今天我們要兩個小朋友在一張紙上幫顏料寶寶到格子裡跳舞。想一想你準備在哪一邊格子跳?要和你的朋友商量。

  三、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你們用了哪幾種顏色和格子一起跳舞?可是卻變出了這麼多不同的顏色!它 們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

  教師進行總結。

  教師:"紅寶寶"和"白寶寶"不停地跳舞,變出來的這些顏色就是同種色。你們猜一猜,其他的顏色和"白寶寶"跳舞會變嗎?

  效果反饋:

  孩子們很喜歡給格子塗上顏色,有些孩子意識到顏色的相互搭配,會用漸變色。此次活動成思行進步最大。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透過自學制作步驟,學會製作漂亮的禮品包裝盒。

  2、學會運用紙工接插技術。

  二、教學準備

  教師:ppt

  學生:材料袋、剪刀、膠水、裝飾品、小禮物

  三、教學過程

  (一)回顧匯入(3分)

  1、手工製作是每一位小朋友都很喜歡做的一件事。動手又動腦,我們享受著製作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看,老師用照片定格下來啦!

  2、找到自己了嗎?能說說你當時製作成功了一個什麼作品?心情怎麼樣?

  (二)揭示主題(2分)

  1、聖誕節馬上就要到了,很多小朋友都精心準備了小禮品,想送給自己的同學、朋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製作“禮品包裝盒”。

  2、你們知道什麼是“禮品包裝盒”嗎?

  (三)學習步驟(5分)

  1、製作禮品包裝盒的步驟是怎麼樣的?

  (1)出示自學提示(2)學生把書翻到第10頁自學。

  (3)誰能說一說製作的步驟是怎麼樣的嗎?

  2、展示製作過程(點選ppt)

  (四)明確要求(3分)

  1、製作要求(點選ppt)

  指名讀

  2、在製作過程中,你還有要提醒大家的嗎?

  指名說出示“友情提醒”

  (五)開始製作(12分)

  學生伴隨著輕音樂開始製作。

  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瞭解學生製作情況。

  (六)個性裝飾(15分)

  1、如何使自己的禮品包裝盒有個性、有特色呢?指名說說自己的創意想法。

  2、瞧,用絲帶在包裝盒上扎蝴蝶結,或進行其他美化裝飾,就能使作品成為漂亮的、有特色的、屬於自己的禮品包裝盒了。

  3、學生再次動手裝飾

  4、展示評價作品

  5、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小禮品放進包裝盒,送給自己的同學、朋友或老師。

  (七)佈置作業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一、內容

  1、播放PPT。

  2、幼兒討論。

  引導語:小朋友,我們要怎麼幫助阿達呢?

  二、水墨玩色,引入活動。

  1、感受水墨,推進活動。

  引導語:我知道有一個方法能將海水變出來,你們願意試一試嗎?我給你們準備了圓形宣卡、毛筆、水、彩色墨水、毛巾。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國畫顏料將海水變出來哦!

  2、提出要求,鼓勵創新。

  引導語:在畫的時候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

  (1)毛筆蘸上彩墨,盤子邊緣點一點,減少多餘墨水。

  (2)毛筆換顏色時,筒裡洗一洗,毛巾擦一擦,再蘸其他顏色。

  3、幼兒創作,巡迴指導。

  引導語:小朋友們,快去救救小魚吧!小結:有的小朋友畫出了一層一層不斷變化的海水,有的小朋友將彩色墨水混合在一起,變成了新的顏色,真神奇。

  三、借形想象,大膽創作。

  1、觀察畫面,借形想象。

  引導語: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幫阿達變出海水了,可是有的魚兒已經游去別的大海里,怎麼讓更多的魚兒游到你的大海里呢?

  引導語:那你們知道海里的魚兒是長什麼樣子呢?小結:有的是大魚,有的是小魚;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圓形;有的自己生活,有的聚在一起玩耍。

  2、自選材料,推進活動。

  引導語:我在材料自助區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葉子、小松果等材料,等下請小朋友拿著紅色框自取。

  3、提出要求。

  (1)想想要做哪些魚兒,需要用什麼形狀的葉子。

  (2)可以透過折一折,剪一剪,貼一貼的方法完成作品。

  4、幼兒創作,巡迴指導。

  引導語:小朋友,快去試一試吧!

  四、幼兒欣賞,作品互評。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飄逸瀟灑、剛勁雄健”等詞語的意思,積累描寫字型的詞語。

  2、讀課文,瞭解作者家鄉小橋的特點。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這句話含義,體會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熱愛家鄉、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課文第四小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我們的家鄉上海地處江南,在我們周圍有許多極富特色的水鄉小鎮,老師先帶你們去看一看。(觀看水鄉美景,配上優美的古箏曲。)

  一座座小橋架在河的兩岸,蜿蜒曲回的小河水在淙淙流淌著,河中一葉葉扁舟穿行在清清綠水中,河兩宅屋臨水而建,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古樸建築,構成了江南獨有的神韻。 有一位作家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闊別家鄉幾十年後,家鄉的一切仍難以忘懷。看,作者是這樣寫的:我的故鄉在江南。故鄉的小河像一條條血脈,網布在大地母親的身上。

  指導朗讀

  理解:網布:―布,分佈;網布,像網一樣縱橫交織地分佈

  重點詞語:血脈 母親 (熱愛家鄉的情感)

  是呀,小河長,自然橋就多,板書:橋,因此橋是作者家鄉――江南的一大特色。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思考家鄉的橋有些什麼特點?請你從文中找出簡練的話來概括。

  2、交流,師板書:橋多、造型千姿百態、名稱美、孩子們的樂園。

  三、細讀品味

  (一)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單:每個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橋的特點,讀一讀相關小節,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寫出小橋的這一特點的,劃出有關詞句,在小組裡討論交流。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橋多(學習第1、2節)

  1、家鄉的橋又多又美,指板書――多到什麼程度呢?

  引讀:我的故鄉在江南,江南的橋多是因為小河多。故鄉的小河――(像一條條??的身上。)小河長,小橋多。橋不但連線著――(一個??村莊),還連線著――(一戶??人家),

  舉個例子,人們步行從橋上過,如果――(提個??才怪哩!)小船從橋下過;再打個比方,記得有一年清明節,我跟外婆坐船掃墓去――(每過??故事)。幾十裡水路――百座橋,相當於繞學校操場一週就有一座橋。怪不得外婆的故事――(足足??船)

  2、家鄉的橋這麼多,怪不得作者要――(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橋美

  過渡:家鄉的橋不但多,而且還很美呢!

  1、作者寫橋的造型美,用哪一個詞語概括?――千姿百態。

  2、課文中一詳一略介紹了兩種橋,分別是――(過戶橋和單拱橋)。對!過戶橋簡單到什麼程度――(一塊??連起來)。這就是簡約美!

  3、作者詳寫的是――(最漂亮??石柱上

  讀出這句句子的氣派美。(兩人讀,男生讀)注意:讀出“雄赳赳”“綴”。

  晚上的單拱橋又是一番滋味。女生讀(夜裡??家呢!)

  4、只介紹了兩種橋,為什麼卻說千姿百態?

  5、老師最喜歡的就是橋洞及其倒影了!看看,像什麼?(指媒體)――(一輪圓月)

  橋洞和它的倒影像一輪圓月,橋負上弦月,水懷下弦月。天上一月,水中一月,一半是江南的橋,一半是江南的水。

  6、引讀第三節

  7、師:橋身是靜的,橋上的石獅也是靜的;而橋的倒影卻在水波中盪漾,加上穿梭的小船,這一靜一動,便使凝固的橋有了靈氣,有了生命??我們都陶醉了,難怪作者說――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名稱美

  1、家鄉的小橋,不但造型美,名稱也美極了!出示千歲橋、如意橋、震龍橋、元寶橋、娘娘橋、駱駝橋、永寧橋??

  2、橋的名稱多,名稱的來源也各不相同。

  (1)形狀不同

  (2)民間傳說

  (3)詩句:出事王維古詩讀一讀。

  (4)字型: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些各不相同的橋名字型吧!

  出示媒體不同字型,師:這是草書寫的――這是隸書寫的――這是篆書寫的――這是楷書寫的―

  你想用什麼詞來形容它呢?(在交流中理解“飄逸瀟灑、剛勁雄健”,並積累詞語,龍飛鳳舞 行雲流水 秀麗端莊 蒼勁有力)

  問:你覺得這樣的字型配這樣的橋名嗎?隨機出示:相稱相映 平添情趣

  讀媒體江南的橋與中國書法文化相襯相印,於是――橋不僅是溝通彼此的交通,骨子裡似乎更傳承了江南的文化。

  (5)怪不得作者發出感嘆――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孩子們的樂園

  1 、作者對家鄉的橋長相憶,不僅憶它的造型美,名稱美,而且家鄉的橋盛滿了作者童年的回憶。

  2、引讀:整個炎熱的夏天,我們在橋頭――我們把橋――我們在橋邊――碰得巧――

  3、課文中用了一個感嘆號表示興奮的心情,其實,我們還可以用省略號來體現樂趣無窮。 出示:??

  想象一下,我們在橋這個樂園裡還可以玩什麼?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出示:家鄉的橋是我們的樂園。我們_____________,我們_____________,我們_____________。

  4、交流

  5、瞧,玩得多開心啊!再來讀讀這段話,讀出快樂的感覺。

  四、總結拓展

  1、配樂完成小詩:

  我的故鄉在江南,

  一說起家鄉的橋,

  就想起――

  小橋的數量真多,

  橋連著千家萬戶,

  就想起――

  小橋的造型千姿百態,

  最簡單的是過戶橋,

  最氣派的是單拱橋,

  就想起――

  小橋的名稱美極了,

  橋名來歷各不相同,

  橋名字型各有特色,

  橋名故事數不勝數,

  就想起――

  小橋是樂趣可真多,

  橋頭、橋邊、橋上歡笑聲聲,

  橋下盪舟進洞悠哉悠哉??

  千言萬語只化做一句――

  長相憶,最憶家鄉的橋!

  2、總結:作者離開家鄉二十年,那麼長的時間還難以忘懷,因為他愛自己的家鄉――江南,對於家鄉的橋的一切特點,他更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那時因為他愛――家鄉的橋!

  3、 我們的 家鄉上海也有許多著名的 橋,如

  作業:選擇家鄉的一座橋做具體的 介紹,從橋的位置、造型、來歷等方面做介紹。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繪畫出簡單的魚的特徵。

  2.繼續學用“短線排列”的方法塗色,並使幼兒在選擇、調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3.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要求幼兒將畫具和廢紙放在指定處。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影片展示儀、電視機

  2.教具:欣賞魚若干條,範作兩張(一張塗得濃,一張塗得淡)

  3.畫具:圖畫紙若干,每張紙上畫一個煎盤,用縫紉機在“煎盤”四周扎一圈細密的小孔,勾線筆,油畫棒,幼兒每人一份。

  4.錄音機,“辦家家”歌曲的磁帶。5.玩具小貓。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出示玩具小貓,告訴幼兒: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朋友們送給它很多魚。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圓形、橢圓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魚的種類很多,有大、有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身上有美麗的花紋。

  3.繼續講述:小貓想,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變成美味好吃的魚,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啊。可小貓不會燒魚,怎麼辦呢?(啟發幼兒動手幫小貓“燒魚”)

  4.提問:你吃過怎麼燒的魚?

  讓幼兒憑藉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講述:白燒魚、糖醋魚等。

  5.放課件圖片:老師從上收集了幾種美味好吃的魚,請大家來欣賞一下。

  (有紅燒魚、清蒸魚、糖醋魚、蔥油魚、咖哩魚、水煮魚等)

  魚的做法很多,魚的營養很好,人人都要經常吃。

  二、引導幼兒學“做”魚

  1.老師先來幫小貓做一條魚。教師介紹煎盤,準備“燒魚”。

  2.教師以燒魚的形式為幼兒作示範,邊講解:

  先把魚放入煎盤裡(在煎盤裡畫上一條魚),然後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在盤邊用短線排列的方法塗黃顏色)

  3.與幼兒討論可放些什麼佐料。老師邊在魚的邊上或身上添畫上—些佐料,如綠色的蔥段、桔黃色的姜、咖啡色的醋、紅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醬油等。先在輪廊線圈內塗一圈,再在裡面運用短線排列的方法來回塗,塗滿、塗濃,讓幼兒體會到魚變得“入味”了。

  4.出示二張範例(一張塗得濃,一張塗得淡)供幼兒觀察討論:哪個煎盤裡的魚味美?為什麼?(顏色鮮豔的味美香味濃;顏色暗淡的魚肉香味淡。)

  教師在暗淡的一張範例上示範塗濃的方法。

  5.最後小心地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一盤美味好吃的魚就做好了。

  三、幼兒動手腦練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交代要求:

  a.幼兒把魚畫大些,大膽勇敢地畫,魚畫好後塗上好看的顏色。

  b.啟發幼兒選用一些蔥(綠色)、姜(桔黃色)、茄汁(紫色)、咖哩(淡黃)、醬油(咖啡色)、糖醋番茄醬(紅色)、色拉醬(白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

  C.提醒幼兒運用“短線排列法”塗色,在掌握塗色方法的同時要有力氣地塗才能塗濃。

  2.幼兒動手腦練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檢查。及時用語言提醒幼兒注意點。

  3.對運用“短線排列法”塗色有困難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

  4.提醒幼兒最後小心地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

  四、引導講評

  1.幼兒將各自的“煎盤”放在鋪好“桌布”的桌上。

  2.教師抱著玩具小貓,和幼兒一起以“品嚐魚味”的形式作品。

  對大膽造型、配色鮮豔以及構圖獨特的幼兒多作鼓勵;哪盤魚最好吃?建議可讓塗得好的幼兒介紹方法。鼓勵有些幼兒對自己的畫稍作加工。讓它們也變得“味美好吃”。對觀察仔細、想象力豐富的`幼兒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容:如添上一些x,顏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

  講評後,給最佳“小櫥師”發獎。

  五、唱歌曲“辦家家”。

  放音樂,幼兒一起表演唱:“辦家家”,要唱得音準好聽,並配上動作。

  六、活動延伸:

  幼兒玩喂小貓吃魚的遊戲。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中班美術森林公園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在觀察公園課件的基礎上,學會畫出公園沿途風景,感知大自然的美好,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美術活動課,快來看看森林公園教案吧。

  內容與要求:

  在觀察公園課件的基礎上,學會畫出公園沿途風景,感知大自然的美好。

  材料與環境創設:課件--公園場景。

  活動過程:

  一、欣賞ppt,激發幼兒興趣。

  1、觀察課件上的公園場景,說出公園裡面的景物和佈局。

  2、小結:春天到了,我們到森林公園去遊玩。見到了小河、籬笆牆、各種各樣的小花……森林公園真漂亮。

  二、幼兒操作

  (一)教師示範

  1、我們跟著老師一起來逛一逛森林公園。

  (1)畫出遊玩路線圖(在作業紙上找一個起點,用曲線畫出)。

  (2)在路線上畫出沿途看到的風景(籬笆牆、小花、小樹……)。

  (3)在沿途停留的空白區域處可以線描畫出小河、小橋……

  (4)塗色,使畫面更加豐富、美觀。

  2、小結:我們在作畫時,一定要先畫好路線圖,遇到停留之處可以畫個圓圈繞一繞;添畫風景是,注意佈局的合理,不要過於擁擠。

  (二)幼兒操作

  1、繪畫要求:

  (1)路線圖不能斷開,有起點和終點。

  (2)儘量添畫多種風景,確保畫面豐富。

  2、幼兒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添畫風景。

  三、分享交流:你的森林公園裡有哪些風景?

  請您關注:

  在活動中請關注以下方法:

  從畫紙的邊緣處尋找起點,路線圖不能斷開。

  先畫出路線圖,遇到停留之處畫個圓圈繞一繞,空間佈局儘量合理。

  添畫風景時做到豐富,美觀。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瞭解小汽車的外形及結構。

  2、學習用團、擠、壓、搓、捏等方法制作小汽車。

  活動準備:

  汽車圖片、彩泥、教師製作的汽車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圖片,瞭解汽車的外形和結構。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張汽車的圖片,請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車子是什麼樣子的?車身是什麼樣子?有幾個車輪?車上還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小結:車子有車身,車上有車窗,車的前面和後面都有燈,車有輪子。

  3、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用彩泥做的一輛車子,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想知道老師是怎麼樣用橡皮泥做車子的嗎?那就請小朋友仔細聽。

  二、教師講解示範製作車子。

  1、首先我們要團一個大圓球。

  2、然後我們把這個圓球用兩個手掌輕輕的擠一擠,用手掌壓一壓,再擠一擠,再壓一壓,做成長方體。

  3、做好後,我們用兩個食指按住長方體的兩頭輕輕的壓一壓,讓它變成中間高,兩邊低。

  4、然後我們再來做車窗,我們一共要做四個車窗兩個大,四個小,做好後我們把它們貼上去。

  5、接下來我們要做車輪,車輪做成圓形的一共做四個,然後我們把車輪按在車身上,注意車輪要有一半在車身外邊。

  6、最後我們做車燈,我們捏一點彩泥,做成圓圓的形狀,然後貼上去。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1、小朋友你們看,車子做好了,你們想做一輛這樣的小汽車?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好了一盒彩泥,小朋友在製作汽車的時候,如果需要其它顏色,可以問旁邊的小朋友借。

  2、現在請小朋友按照老師剛才教你們的方法來製作小汽車,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製作的車子很漂亮。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

  1、剛才小朋友很認真製作了汽車,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小朋友製作的車子最漂亮。

  2、評價幼兒作品,表揚做得好的小朋友。

  3、帶領幼兒整理收拾材料。

中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比較、討論和欣賞,瞭解紫荊花身形小巧、樹幹修長、花朵密集、色澤豔麗、喜歡叢栽的特點。

  2、嘗試用粗細、曲直不同的線條和疏密不同的點表現一叢盛開的紫荊花。

  3、繼續學習蘸色,換色的方法,能有序地進行操作,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紫荊花

  物質準備:幻燈片、有簡單背景的底紙、顏料、小號水粉筆、抹布。

  活動過程:

  1、佈置任務,猜想創作畫面,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要來畫紫荊花,你知道紫荊花是什麼樣子的嗎?我們來仔細的看看。

  2、欣賞紫荊花PPT,感受紫荊花樹幹細長、花朵密集、色澤豔麗的特點。

  (1)瀏覽紫荊花的攝影作品,感受紫荊花的美。

  ——這是什麼花?紫荊花是什麼樣子的?

  ——長在哪裡呢?

  (2)重點欣賞紫荊花的花朵。

  ——還有什麼顏色的紫荊花?(有的紅,有的紫)

  ——這是什麼?(花苞)什麼樣子的?

  (3)重點欣賞紫荊花的枝幹。

  ——樹幹是什麼樣子的?樹幹都一樣嗎?

  ——樹幹還有什麼顏色的?樹枝什麼樣子的?

  3、透過觀察、比較、討論,瞭解紫荊花的繪畫方法。

  (1)教師示範,幼兒觀察,共同討論創作思路。

  ——這是我們今天畫畫的作業紙,看看上面有什麼?畫在哪裡?

  用什麼畫?(顏料、水粉筆)

  樹幹從哪裡開始畫?畫多高?

  一共要畫幾棵?

  樹幹上還可以長上什麼樣的樹枝?

  在點小花之前要做什麼?(擦筆)

  (2)幼兒創作

  4、展示、交流幼兒的作品。

  ——看看我們畫的紫荊花,感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