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原文是什麼

《醉翁亭記》原文是什麼

《醉翁亭記》原文是什麼

  《醉翁亭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佳作。《醉翁亭記》原文是什麼?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醉翁亭記

  宋代: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賞析

  歐陽修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記》,不屬於賦體,實際上也是一首言簡意深、優美的散文詩。歐陽修上《朋黨論》後,保守勢力仍很猖獗,范仲淹被迫辭去參知政事的職務,請求外調,歐陽修也受到誣衊陷害,於慶曆五年(1045)出任滁州知州。他到滁州的第二年,自號“醉翁”,寫下了這篇《醉翁亭記》。文章既概括精煉,又豐滿生動,既有文采,又有氣勢,既有形象性,又有音樂美。作者貶官滁州,政治上是苦悶的,滿懷悲憤,文章中卻表現自己寄情山水與酒,自得其樂。看去好像沒有擺脫封建士大夫尋求解脫與麻醉的生活情調,實際上是包含有政治內容的,不能與一般文人的流連風景、遊山玩水等同看待。作者透過山水之樂,不直接表現苦悶、悲憤,而是以描寫與民同樂來顯示自己在這遠離京城的地方很有政績,自己的政治立場、政治主張並不因遭受打擊而改變。寫了《醉翁亭記》的第二年,歐陽修在給梅堯臣的信中說:“某此愈久愈樂,不獨為學之外有山水琴酒之適而已,小邦為政,期年粗有所成,固知古人不忽小官也。”意思是我在這裡呆的時間愈長,就愈感到快樂,這不只是在從事學習之外有賞玩山水,彈琴飲酒的生活消遣,而且治理地方,過了一年就初步有了成績,真正懂得了古人不輕視卑小官職的道理。這段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醉翁亭記》所寫的太守的“樂其樂”。

  文章開始從大環境寫起,作者像導遊一樣把讀者慢慢引到醉翁亭。

  第一段寫亭的位置、形勢和命名的由來。“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蜂,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這幾句介紹醉翁亭,寫法是由遠而近,由大而小,層層推進,步步引入。先是“環滁皆山也”,環繞著滁州都是山,總寫滁州的形勢。再從滁州周圍的群山,把鏡頭轉向西南的峰巒,“其西南諸蜂,林壑尤美”,寫出滁州西南方向的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在這片樹林和山谷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放眼望去,那草木繁茂,山林幽深而秀麗的地方,就是琅琊山。作者又從“西南諸峰”中,突出“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這時,鏡頭向著琅琊山曲折推進。“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沿著山路行走約六七里,忽然聽到潺潺的流水聲,舉頭一看,是釀泉從兩蜂之間奔瀉而下。未寫醉翁亭,先寫釀泉,泉可以釀酒,為下文飲宴伏下一筆,並且已經包含了一個“醉”字,醉翁亭呼之欲出了。果然,“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山勢迴環,山路也隨之盤繞,拐過去一個彎,那四角向上翹起的一座亭子,好像鳥兒展翅高飛似地靠近在釀泉旁邊,就是醉翁亭了。這是一個特寫鏡頭,醉翁亭佔據著突出的位置,其背景遠處是“林壑尤美”的“西南諸峰”,近處是“瀉出於兩峰之間”的釀泉,醉翁亭則處於“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中。作者是從大的地理環境和總的山水景物中來讓讀者認識醉翁亭的'。而山水景物中的山是靜的,水是動的,靜靜的醉翁亭彷彿靠近泉水也凌空飛動似的,作者用“翼然”二字使讀者對醉翁亭產生了強烈的印象。醉翁亭出現了,作者暫時把一路名勝風光放下,先來交代醉翁亭得名的由來。“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這是說醉翁亭是琅琊山琅琊寺的和尚智仙建造的。“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這是說滁州太守把自己的別號取為亭名。“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這是說太守同賓客到這裡來飲酒,稍為飲一點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自號醉翁。以上幾句是從醉翁亭的得名說到自號醉翁的原因。下面再就“醉翁”的“醉”,字進行申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意趣本來不在於酒,而在於山水。既然這樣,為什麼要飲酒呢?那是把心有所領會的“山水之樂”寄託在飲酒之中。文章開頭這一段,由介紹醉翁亭到交代醉翁亭的得名到說明醉翁的意趣,三個層次銜接得很緊密,又過渡得很自然,最後點出“山水之樂”。

  第二段寫亭周圍變幻優美的景色,寫“山水之樂”。分兩層:第一層寫醉翁亭的朝暮景色:“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林霏,指山林間的霧氣。暝,是昏暗的意思。清晨太陽出來,山林間的霧氣就散開了,傍晚雲煙聚集,山岩洞穴就昏暗了。山間的景色就是這樣清晨由昏暗而明朗、傍晚由明朗而昏暗,交替變化著。第二層再寫醉翁亭的四時景色:“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這裡,各用一句來描寫春夏秋冬的景色。“野芳發而幽香”,是說春天到來,野花開放,到處瀰漫著清幽的香氣。“佳木秀而繁陰”,是說美好的樹木長得很繁茂,一片濃密的樹陰。“風霜高潔”,是說秋天天空高曠,霜色潔白。“水落而石出”,是寫水位下落,水中的山石顯露了出來。四句話抓住典型特徵,非常精煉而概括地寫出四時不同的景色。然後作者收結山間的朝暮與四時的兩層敘寫,回到“樂”字上來:“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朝而往,暮而歸”,是表示終日遊賞的暢懷盡興;“四時之景不同”,是表示四季遊賞的各有所得。總之,樂趣無窮。這第二段極寫“山水之樂”,是從山水本身來寫的。

  第三段寫遊樂與宴飲,是從遊人的角度來寫,寫遊人之樂。這遊人之樂也分兩層展開:一層是滁人之遊,一層是太守之遊。我們先看滁人之遊:“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負者,指揹著東西的人。“負者歌於途”與“行者休於樹”二句互文見義,意思是背東西的人與走路的人,有時唱歌走在路上,有時坐在樹下休息。“前者呼,後者應”,是寫路上的人彼此打著招呼,見出人很多,而且大家興高采烈。傴僂,是俯身曲背的樣子,這裡指老年人。提攜,是攙扶帶領的意思,這裡指小孩。老年人和小孩都來遊玩,身強力壯的人就更不消說了。所以作者寫道,“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這幾句是寫滁州的人民遊賞醉翁亭。接著寫太守遊醉翁亭。“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山餚野蔌,是山裡的野味、野菜。魚是山溪裡打的,酒是山泉水釀的,野味、野菜也是山裡現有的。一切就地取材,表明太守不講究豪華,趣味高雅,所以宴會很簡樸。這趣味的高雅,還表現在宴會中的娛樂不同流俗。作者寫道:“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絲、竹,指絃樂器和管樂器,絲竹,泛指音樂。射,指投壺,古代一種遊戲,用箭一樣的小棒投射長頸形的壺,以投中的多少來決定勝負。奕,指下棋。觥,用犀牛的角做的一種酒具,這裡泛指酒杯。籌,即酒籌,用來計算飲酒數量和行酒令的籤子。這幾句的意思是,宴飲酣暢的樂趣,不在於欣賞音樂。有投壺的,投中了;有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交錯,人們或起或坐,大聲喧譁,這是眾多賓客歡樂的情景。有位面容蒼老、頭髮斑白的人在他們中間昏昏沉沉地像要倒下的樣子,這是太守喝酒喝醉了。宴會是那麼簡樸,遊藝是那麼古雅,這種樂就脫去凡俗,回應第二段所寫的“山水之樂”。但眾多賓客“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歡樂已極,太守卻是“頹然乎其間”,醉了;這又為底下第四段的“太守之樂其樂”埋下了伏筆。

  第四段抒寫太守之樂,並點出《醉翁亭記》的作意。“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這一段主要是寫太守與遊人“同其樂”。先寫過一會兒,太陽落山,只見人的影子散亂起來,大家跟著太守一道回去了。人一走,鳥就活躍起來了,在樹陰覆蓋的地方,鳥飛上飛下,發出一片叫聲。接著,作者從“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轉到“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其”字這個指示代詞有兩種解釋:一說是指賓客遊人,一說是指太守自己。解釋為太守自有他感到快樂的事情,而太守所感到快樂的事情,其實就是賓客遊人獲得了快樂。所以下文說:“醉能同其樂。”最後,文章由“醒能述以文”點出太守就是“廬陵歐陽修”,收結得很巧妙。

  全篇《醉翁亭記》的中心,主要圍繞一個“樂”字,一層接一層,有條不紊,自然流暢,寫得從容婉曲,千迴百轉。第一段由醉翁亭之得名引到醉翁的自號,點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寫“山水之樂”,第三段寫遊人之樂,第四段寫太守與遊人“同其樂”。寫“山水之樂”,表現的是歐陽修的寄託,雖然遭受貶謫,但能排除政治失意的悲憤,從山水之中自得其樂。寫遊人之樂,表現的是歐陽修的政績,滁人遊樂是由於生活安定,太守遊樂是由於政務清閒。寫太守與遊人“同其樂”,表現的是歐陽修的理想。“與民同樂”,特意點明“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可見,環繞一個“樂”字所表現的內容,與其說是歐陽修的生活情趣,毋寧說是歐陽修的政治胸懷。

  蘇詢讚美歐陽修的散文:“條達疏暢”和“容與閒易,無艱難勞苦之態。”意思是歐文寫得明晰流暢,輕快從容,顯得毫不費力的樣子。該文正是這樣,作者經過精心構思,卻出以平易,像是信筆寫來,毫不經意,真正做到了意到筆隨,自然、輕快、流暢。

  《醉翁亭記》融抒情、寫景和敘事於一體,文筆非常簡潔,善於概括,而不失之籠統,只須一二字,便可以取得形神兼備的效果。南宋的朱熹曾說:“歐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處。頃有人買得他《醉翁亭記》原稿,初說‘滁州四面有山’,凡數十字。末後改定,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可見歐陽修是如何的講求精煉。醉翁亭的朝暮四時的景色,只各用了一句,便包括無遺。醉翁亭的遊人,只寫了“負者”、“行者”,再加上“傴僂提攜”,便表現出“往來而不絕”的盛況。再如第二段寫山景朝暮的晦明變化,“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說太陽一出,林間的霧氣就消散了;雲煙聚合,山谷就變得昏暗起來。這裡用了“出”、“開”、“歸”、“暝”四個詞,都是表形態或明暗變化的,放在一起,使靜境變為動境,傳達出—種跳蕩變幻的生氣。該文可謂言簡意深的典範,全文只有四百多字,內容卻豐富深厚,創造出一種詩的意境,讀後使人受到歐陽修思想感情的強烈感染,得到一種藝術美的享受。

  《醉翁亭記》的語言特別顯得音韻鏗鏘。基本上是什麼什麼“者”、什麼什麼“也”的判斷句式,一連用了二十七個“也”字,但讀起來絲毫不感到平板單調,反而像問答唱和一樣,“前者呼,後者應”,高下抑揚,極富於抒情意味。尤其是文中駢句與散句錯雜運用,時而表現整齊的美,時而表現參差的美,使文情與聲情很好地統一了起來。像“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朝而往,暮而歸”,“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射者中,奕者勝”,這是單句相對。像“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這是雙句相對。像“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這是三句相對。但有時又有意打破字數相等與句法相同。如“風霜高潔”與“水落石出”,在“水落石出”之間加上一個“而”字,“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下句“名之者誰”後面卻是五個字的“太守自謂也”。這樣,在統一當中,又包含著變化,顯得活潑跳脫,姿態橫生。

  《古文觀止》的編者評論說:“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創調也。”這些特點都從不同方面顯示了這篇散文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