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微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徐志摩及詩歌寫作背景;體會詩歌意境,理解詩歌主題;感知詩歌“三美”;學會新詩的鑑賞方法。
2、過程與方法:在熟讀、欣賞和背誦中,深切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欣賞詩歌的美。
3、情感與價值觀:感受作者的離情別緒,體會作者深深的眷戀與惜別之情。
【教學重點】
獨具特色的意象選擇,體會詩歌的“三美”。
【教學方法】
誦讀吟詠法、欣賞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走近詩人:
1、徐志摩的人生信仰:
自由之夢——優裕的家庭、豐富的遊歷、超群的才華——飛翔
愛之夢——原配:張幼儀、靈魂伴侶:林徽音、夫人:陸小曼——破滅
美之夢——新月詩派代表詩人:《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蘊積
2、徐志摩的康橋情結:
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由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菸與文化》
康橋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人文氛圍,還有與林徽因那段甜蜜的歲月,都讓徐志摩念念不忘。這段日子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一生,喚醒了他的詩魂,成為他的“精神故鄉”“康橋理想”。
1、1922年,第一次離開劍橋,寫下長詩《康橋,再會吧》。
2、1926年,第二次旅遊英國,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的康橋》。
3、1928年,第三次去劍橋,告別劍橋,留下佳作《再別康橋》。
二、誦讀詩歌,整體感知
播放朗讀影片,自由跟讀,體會情感。
三、品讀意象,領略“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