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香市》語文閱讀及答案

《香市》語文閱讀及答案

《香市》語文閱讀及答案

  (1)“清明”過後,我們鎮上照例有所謂“香市”,首尾大約半個月。

  (2)趕“香市”的群眾,主要是農民。“香市”的地點,在社廟。從前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這“香市”就是農村的“狂歡節”。因為從“清明”到“穀雨”這二十天內,風暖日麗,正是“行樂”的時令,並且又是“蠶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來的'農民一半是祈神賜福(蠶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預酬蠶節的辛苦勞作。所謂“借佛遊春”是也。

  (3)於是“香市”中主要的節目無非是“吃”和“玩”。臨時的茶棚,戲法場,弄缸弄餐,走繩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線戲,髦兒戲,西洋鏡,----將社廟前五六十畝地的大廣場擠得滿滿的。廟裡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紙,各式各樣泥的紙的金屬的玩具,燦如繁星的“燭山”,燻得眼睛流淚的檀香菸,木拜墊上成排的磕頭者。廟裡廟外,人聲和鑼鼓聲,還有孩子們手裡的小喇叭、哨子的聲音,混合成一片騷音,三里路外也'聽得見。

  (4)我幼時所見的“香市”,就是這樣熱鬧的。在這“香市”中,我不但賞鑑了所謂“國技”,我還認識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兒童們的狂歡節。

  1.文題“香市”的“香”是指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農民趕“香市”,為什麼說是“借佛遊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段中說“從前農村還是‘桃源’的時候”是什麼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段是怎樣表現出“香市”的熱鬧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為什麼兩次提到“狂歡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指去廟燒香祈神賜福。

  2.既是“祈神賜福”,也是“預酬蠶節的辛苦勞作”,是“蠶忙的前夜”的放鬆,祈神是為名,歡樂才是實。

  3.指當時農民生活和平、美好、幸福。

  4.從兩方面表現:去香市的行業多,聲音繁雜而響亮。

  5.第一次是偏重於成人而言,第二次只從兒童的心理而言。(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