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鏡子》閱讀答案「優選」

《鏡子》閱讀答案「優選」

《鏡子》閱讀答案「優選」

  閱讀理解的答案語言簡潔明瞭,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囉嗦重複,不得要領,往往會出力不討好。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鏡子》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鏡子

  有兩件事,我認為可以作為我們生活中的鏡子,其中一件是老外乾的,另一件也是老外乾的,我把它們分述如下:

  第一件事: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建於1917年的6層樓房,該樓的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20世紀末,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歲月中度過了80個春秋後的某天,它的設計者遠隔萬里,給這一大樓的業主寄來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在1917年所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

  真是聞所未聞!80年前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連當年施工的人,也不會有一個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是怎樣一種因素(體制?崗位責任制?金錢的誘惑?鐵的紀律?敬業精神?個人品德?還是一種文化傳統,一種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的.準則?)使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在時空中更新換代了數茬人的機構,雖經近一個世紀的變遷,仍然守著一份責任、一個承諾?面對咱們自己的豆腐工程,我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第二件事:在東北地區濱洲鐵路穿越小興安嶺那條最長的隧道的山頂,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裡長眠著一位異國的工程師。這位工程師曾負責這條隧道的設計。當工程進度由於意外沒有按照預定的時間打通時,這位工程師開槍自殺了!她以自殺來抵補自己的失職和恥辱。

  這種自責方式對我們來說太陌生了。我們太習慣於在失敗面前尋找“客觀原因”了,我們也太習慣於在失誤面前為自己開脫了。一個肩上負有責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責任事故,別說引咎自殺,辭職謝罪的也少有。一位異國女工程師噴灑著鮮血的自責行為,讓我異常分明地看到了我們靈魂中的暗點。

  以上兩個故事,將是我後半生永不丟棄的鏡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內心,我願意把這兩面鏡子送給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1.解釋下列詞語。

  (1)承諾:(2)開脫:

  (3)引咎自殺:(4)自省:

  2.第1自然段開頭的一句話,後半部分本可以改為這樣一句:“兩件都是老外乾的。”作者為什麼那樣說?他用的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第2自然段用了許多數字,都是為了說明什麼?

  4.文章介紹了和這兩件事例,採用了的方法。

  5.第3自然段及括號中的部分,為什麼都用問號?可以改為頓號或者逗號嗎?

  6.本文以“鏡子”為題,含義是什麼?

  參考答案

  1.(1)答應辦到的事。

  (2)找理由推卸責任。

  (3)把過失歸於自己而自殺。

  (4)自己反省檢查。

  (意思對即可)

  2.為了強調都是老外乾的;反覆;傳達一種難於言表的心情。(意思對即可)

  3.“略”

  4.英國建築設計事務所時隔80年仍為樓房的安危操心異國工程師為工程進度未按預定的時間打通開槍自殺對比

  5.不能改為頓號或逗號。因為它表明了作者的思索,也是對讀者的提示。(意思對即可)

  6.對照別人的言行,來檢查自己的缺點、過失。(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