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般若觀空的殊勝意義:《心經》管窺

般若觀空的殊勝意義:《心經》管窺

般若觀空的殊勝意義:《心經》管窺

  《心經》全文篇幅短小,卻言筒意賅,乃洋洋六百卷《大般若經》之精華。

  佛陀一代時教,按臺宗教判分為五時八教的次第。世尊在宣講方等諸經後,二乘聖者未能融通讀法性相之理,貓執大小乘法門,其執情未能頓泯。佛陀為融通大小乘法門,淘汰二乘之所執隔迷,併成就其能聽聞領受大乘<法華經)的能力,而開演般若空慧之法,闡揚空、無相、無得之大乘義理。前後經歷真四處十六會,這就是所謂的“二十二年般若談”。

  《心經》全文篇幅短小,卻言筒意賅,乃洋洋六百卷《大般若經》之精華。其闡明般若觀空的勝義,開顯諸法空相的妙理,從而圓成無上菩提佛果之終極。古來大德贊脊此經曰:謂如來之心印,、大藏之綢宗,九法界之指南,大般若之關鍵。通篇誦觀此經,則不難發現其中針對凡夫、二乘、權教菩薩的各所迷執,而眉層析破,遮遣妄計。今就其次第,略為闡述。以期拋磚引玉,同修般若空觀,齊證諸法實相。

  一、破凡夫我相

  六道宏生無始以來流落生死,不得出離,其主要原因是虛妄計度的我執心特別強烈而不易斷除。由此執我實體之無明,而起種種惑,造無量業,如是因必有如是果,眾生因此遭受業感輪迴,未出三界。根據佛經中言,我人的色身是由五蘊假合而成。色、受、想、行、識五原素可以歸結為“物質”(色法)和“精神”(心法)兩大部分。其中宇宙的一切物質現象,都是憑籍種種的因緣而生變遷流。如此則必無永恆、獨立的自體實在性,故<中論)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另者,我們的精神是依附在色法之上,受、想、行、識屬精神現象中的心理感觸和意識活動,它必須依據外緣而得以生起現行,並隨外緣的差異而有變化,故此心法亦是綠生無自性而當體即空。所以針對凡夫對色心的迷著,而首先破除五蘊,經中所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鮮明的提出,五蘊與空是不二平等,執空或執有就將偏墮斷常二不正見。

  其次,針對凡夫迷色重者,破十二處相。十二處包括六根六塵。根、塵皆屬色法,根與塵相觸而能生了別的識。“處”即為依託生長義,故此十二支法稱為十二處。宏生無明心動,執六根為我,則眼等悅逐於色等六塵,從而易流入邪淫、盜貪、殺生、惡口綺語等諸惡。假使明瞭諸法緣生空性之理,用般若真智觀照,則可了知,眼等六根皆是緣生,其組織細胞在時刻不停地新陳代謝。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功能亦漸漸減退,病目空花,老眼昏花,耳背齒落,發白面皺,思維遲鈍,行動蹣跚,誰也逃避不了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的發生。無常是人生的真理。只因為是緣起的生滅變化的事相,故其內在本質就含攝著性空之理。與六根相對的六塵本身也是因;緣和合所成,它示現的是假相,安立的'是假名,根本毫無實體可得。宇宙萬物皆在不斷變化,生、成、住、異、壞、減、空,沒有一物能永遠保持它固有的體相與性質。六根六塵是能所相待關係,在般若的觀照下,真空實相之中就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最後,對於色心二法皆執迷不悟者,則須破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塵、六識。既然已破六根六塵乃性空無實,則依附於根,並且由根塵相緣而產生的六識亦是緣起無自性。我們修習這般若觀空的法門,則能照了色心諸法(包括蘊、處、界)皆是有為緣起,進而悟入性空真常,親證諸法性相之實際理地。

        二、破二乘法相

  緣覺和聲聞二乘聖者,所修的是十二因緣和四諦法。若依大乘菩薩所修的般若觀照,則此二法亦是空不可得。十二因緣中從無明到者死周先生流轉生死門,從老死逆推至無明是涅盤還滅門。十二有支,支支相聯,任何一支的現起,即會起連鎖反應,生死涅盤都在此反應中產生。所以說世出世間的因果法,皆是緣起而無實體。《中論》說:若果從緣生,是緣無自性。假如無明有它寅有的理性,則其將永存,而決不可能被諸善淨之法熏習,以至最後斷除。如《心經》中言“無無明盡”。那麼,佛法提倡的斷惑證真,出三界了生死顯得毫無實際意義,大覺世尊豈不成了大妄語者哉?十二因緣又可以歸納為惑、業、苦三支,若了知煩惱無自性,則煩惱當下即是智慧。業性空寂,當下即得無縛自在解脫,一切生死痛苦從緣起,生死非實在,無生而生,非誡而滅,如是生滅,即是如來法身。級生的惑業苦在般若正智的觀照下,即成了如來般若、解脫、法身三不思議功德。

  四諦法所說明的是世間有漏的雜染因果和出世間無漏的清淨因果。一切染淨因果諸法,在般若理性上說,都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故《中論·觀四諦品》中說:若一切皆空,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假如四諦法都非從緣起,皆是本具定性,則“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成一紙空文,永無梵行已立,生死已盡的無學道。所以《中論·四諦品》接著說:若汝見諸法,決定有性者,即為是諸法,無因亦無緣。否定因緣生法——佛法的基本理論,則成了外道邪見,撥無因果之大闡提。故須破此四諦有執,明瞭諸法實相,當體是空,無苦可離,無集可斷,無減可證,無道可修。正如六祖大師所言: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由此觀之,四諦法亦是畢竟空寂。

  三、破權教菩薩之法相

  菩薩在具體實踐般若空觀時,生起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理。因權教菩薩尚未證及法身,故仍有菩提可證,涅盤可得,眾生可度之潛意識,能所尚有相待。實際上,智和理僅在言說上有假名相待,而在親證諸法空性時,能所雙忘,智理合一,智與理在本性上是一體的。唯識學的“轉識成智”也可說明,在染汙迷執時稱為識,在清淨明悟時即成智,識智一體,僅相用有所差別。《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在權教菩薩位上繼續觀照空理,行深般若,最終觀行成就,圓明寂照達“無智亦無得”,即親證畢竟空寂,而得究意涅盤。那麼,修習般若空觀,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位時,是不是有所得呢?《般若經》說:初發心時便學無所得,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還是個無所得,

  統觀《心經》的思想體系是先顯境(觀自在菩薩之境),次破相(凡夫、二乘及權教菩薩所執相),後證果(三乘共果及如來不共果)。目的是顯般若膀用與觀空妙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者修般若觀照,證悟諸法空性可得涅盤果。過、現、未三世十方諸佛皆依般若而得圓滿覺悟,親證法身菩提果。古德說:般若為諸佛母,顯第一義空,一切賢聖莫不由此而得解脫。這就是《中論》所記的:不籍第一義,則不得涅盤。所以,在實踐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八萬四千菩薩行門時,都必須以般若為先導,依此般若起正觀空,究竟諸法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