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莫言> 選擇翻譯莫言

選擇翻譯莫言

選擇翻譯莫言

  莫言及其作品被西方關注,美國漢學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功不可沒。從第一部小說《紅高粱》到獲得諾獎的作品《蛙》,葛浩文已將莫言的10本書翻譯至國外。昨天下午,這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國文學翻譯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希望中國作家寫的好小說,都能透過自己的翻譯走向世界。“我一般不看作品在中國的影響力,而一定要看將來在美國的影響力,選擇翻譯莫言之前,我考慮了一個禮拜。”

  莫言不會英語不利宣傳

  作為莫言作品的譯者,葛浩文表示當自己獲知莫言得獎時非常興奮。“莫言之前的中文作品在美國出版得很多,他得獎後市場更開闊是必然的,尤其是他獲諾獎的三個月內,書賣得真棒。”儘管如此,葛浩文還是不無惋惜地認為,莫言不會英語還是限制了他在國外的知名度。“過去很多得獎的人都會外語,這樣方便出國宣傳。但因為莫言不會講英語,他去歐洲、美國都要有翻譯跟著,這對於他到國外宣傳是一種制約。”

  從事翻譯工作30多年的葛浩文,翻譯風格嚴謹,被讚譽為“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除了市場因素,談及自己的翻譯標準,葛浩文表示自己偏重語言。“能朗誦的,語言美的,我非翻譯不可。”有人曾說,莫言獲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葛浩文的翻譯。“評委們第一看的是瑞典語,法文、英文也看,但不能這樣說。翻譯的貢獻毫無疑問,可是最終還要歸到作者本人。”

  國外評論家愛悲情故事

  葛浩文說,國外讀者喜歡哪種文學作品,很難判斷,但可以肯定一點,他們漸漸愛看長篇故事。“莫言的編輯把《豐乳肥臀》交給我時說,莫言交稿時跟他說,40萬字一個字不能動。我翻譯的時候也就一字不動,但後來還是刪了一點。”莫言的小說作品受到國外讀者追捧,在葛浩文看來,似乎並不感到意外。“最近美國人漸漸開始喜歡長篇故事。”

  “國外的評論家喜歡看悲苦的,但讀者一般愛看的是幽默輕鬆的。”談及中國文學作品在西方的接受情況時,葛浩文這樣總結。“比如說,閻連科的小說與劉震雲的小說就是兩碼事。我認為美國評論家還是比較喜歡閻連科,因為他比較批判,而劉震雲是正面的。我給美國的代理人寄了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不到兩個禮拜,他們就打電話說:好小說!”

  下一個得獎者難有定論

  在翻譯莫言作品時,葛浩文和莫言並無過多的交流,但如果遇到問題,兩人就會透過傳真進行溝通。“比如在翻譯《炮》時,我問他能不能畫個圖說明問題,他就真的`畫了圖給我。再比如《蛙》,討論很久是單數還是雙數,最後用的是雙數。”葛浩文表示,因為文化等因素的差異,譯者會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這些作家們每次都會客客氣氣地回覆我,這對他們和對我的翻譯都是有好處的。”

  除了莫言,葛浩文還翻譯了蕭紅、白先勇、楊絳、馮驥才、賈平凹、劉恆、蘇童、王朔等20多位中國作家的作品,最近他正和夫人林麗君合譯阿來、畢飛宇等作家的書。對於中國作家有誰能夠成為下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葛浩文笑稱難以有定論。“這就像我家有7個孩子,你問我最喜歡當中的哪一個一樣,這個問題真的無法回答。”( 李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