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小鄭和造船這課文內容

小鄭和造船這課文內容

小鄭和造船這課文內容

  小鄭和造船是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篇科學,下面請看小編特地為大家收集的小鄭和造船的課文內容!歡迎閱讀!

  小鄭和造船這課文內容

  小鄭和造船明朝時候,有個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戰勝過數想不到的困難,先後訪問了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過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傳播了我國古老的文化和生產技術,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文化、經濟的交流,這些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這個航海家就是鄭和。 鄭和是雲南昆陽人。小的時候,他的祖父和父親曾經乘著大船,去過很遠很遠的地方。每逢他們歸來,小鄭和都要纏著他們講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紮下了根。他多麼盼望自己也能駕著一條船去遠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駕駛不了大船,他就經常做些小船玩。 小鄭和找來紙,疊了許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讓微風把它們吹向遠方。

  他目送著順水飄蕩的小船,心中有了遠航的願望。鄭和暗暗下定決心:長大以後,一定要做個航海家,像祖父和父親那樣,乘上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漸漸地,鄭和不再疊紙船了。只要一有空兒,他就圍著造船的叔這一天,鄭和撿了一些碎木條和小木片,在屋後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來啦! 鄭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別的事情都丟在了腦後邊。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飯和睡覺。沒用多少天,鄭和就造出了三十多隻小木船。 船造好了,鄭和的歡喜勁兒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運到湖邊,用繩子一隻一隻地連起來,鄭重地放到水裡,系在大船後面。看著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隊,鄭和高興地又蹦又跳,嘴裡喊著:“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夥伴們好多天沒看見鄭和了,聽到他的喊聲,都跑過來,一看:“嗬,鄭和造了這麼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個個都高興得拍起手來。

  鄭和一本正經地說:“我的船隊就要出發了,你們願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遠航嗎?” 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說:“願意!願意!” 鄭和讓夥伴們上了大船,他自己當船長,等夥伴們拿起船槳,就大聲說:“現在起航!” 孩子們一齊划起船來,三十多隻小木船跟在大船後面,像一條長龍似的在水面上遊動叔、伯伯們轉,問這問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記在心裡。 。鄭和挺著小胸脯,站在船頭,不斷地下著命令,可威武啦! 這一年,鄭和才10歲。

  【小鄭和造船】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為了??常常??”“每逢??都要??”造句。

  2、透過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鄭和從小的願望和他是怎樣造船的。激發學生奮發、進取的精神。

  3、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小鄭和從小的願望和他是怎樣造船的,激發學生奮發、進取的'精神。

  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絡。 教具準備:

  大字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匯入課題:

  1、板書設計:15、小鄭和造船

  2、揭示課題

  三、教學生字新詞:

  chán    yòu  纏      幼

  1、指導拼讀:

  2、結合課文,講解含義。

  纏—纏著。糾纏。課文中指小鄭和磨著祖父和父親講故事,不讓他們走開。

  幼—幼小。課文中指未成年的意思。

  四、講讀第一自然段。

  (1)指導朗讀,理解句子含義。

  (2)師生討論:

  1)鄭和是個怎樣的人? (鄭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

  2)鄭和的祖父和父親幹什麼? (開船。而且去過很遠很遠的地方。

  3)受他們的影響,鄭和立志幹什麼? (做個航海家。駕著船去遠航。)

  五、講讀第二自然段:

  (1)指導朗讀:

  1)小鄭和幹了什麼? (疊了許多紙船。)

  2)他看著小船,下了什麼決心?

  (長大以後,一定要做個航海家,像祖父和父親那樣,乘上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六、鞏固練習:

  1、朗讀課文

  2、說說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內容。

  七、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生字新詞以及第一、二自然段的內容。

  八、作業:

  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