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弟子規> 【精華】弟子規學習計劃四篇

弟子規學習計劃

【精華】弟子規學習計劃四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一輪的學習,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為寫學習計劃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弟子規學習計劃4篇,歡迎大家分享。

弟子規學習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兒童道德素質,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經研究,我校決定開展《弟子規》的誦讀比賽活動。

  二、活動主題:

  “讀聖賢書,做儒雅人”。誦讀《弟子規》,用經典詩詞、雅言滋潤學生童年,提高國學素養和文化素養,爭做華夏文明少年.

  三、《弟子規》簡介:

  敓敗兜蘢庸妗氛獗臼橐讕葜潦ハ仁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它比《三字經》更通俗易懂,更易讓人接受,是一本啟蒙養正,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弟子”,指學生、晚輩。而知識是沒有止境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的生命過程就是一個終身不斷學習的過程,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弟子,都應該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規”是什麼意思?就是規範、道理,做人的道理及應遵守的規範。如何在世間上為人處事,做好一個人?就需好好學習《弟子規》。

  四、活動物件:

  學校全體學生。

  五、活動地點:多媒體經典誦讀教室。

  六、活動時間:每週週二、週四下午第三節,週六上午。

  七、活動佈置:

  第一階段:啟動階段(九月份)

  營造氛圍,創設環境:

  (1)學校懸掛橫幅;開學初校長做動員講話,各班以“經典誦讀”為主題出手抄報,書寫工整端莊,設計大方,色彩明麗,並張貼全校展覽。

  (2)各班每天利用上午早讀、晨會20分鐘開展誦讀《弟子規》。

  (3)每週班會課“確定主題——教師講解——尋找事例——開展教育”,並利用班會開展學習《弟子規》 交流心得體會活動。

  第二階段:校內評比:

  “誦讀經典,收穫成長” (十月份)

  內容:“誦讀經典,收穫成長”弟子規校內誦讀活動。

  要求:校內《弟子規》誦讀表演.形式可多樣化。以班為單位的集體朗誦,或個人朗誦,任選一篇上臺誦讀(分低中高年段比賽,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授予校級”經典誦讀”優秀班級與”經典誦讀星”稱號)

  第三階段:中心校誦讀比賽

  計劃在11月底,各校中高年段一等獎獲得者將參加中心校誦讀比賽(低年級不參加個人比賽專案).共誦讀兩篇,先有自選專案: 《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任選一篇,再抽籤決定誦讀一篇.最終成績取兩篇總得分.

  評分標準:朗讀、背誦流利、親切,普通話標準,服裝整齊,態度自然等

  第四階段:總結表彰

  學校要精心組織誦讀活動, 開展集體朗誦比賽的學校要評選“經典誦讀”優秀班級;選送學校參賽的學生將獲得學校“經典誦讀星”的稱號,以資鼓勵。

  20xx年秋

弟子規學習計劃 篇2

  《弟子規》學習活動實施計劃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讓小學生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開展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活動非常有必要,。本班為使誦讀活動紮實有效地推進,切實提高其實效性,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誦讀經典

  把《弟子規》作為早讀的必讀內容,每日讀一句,教師做好解讀和檢查。在學校老師和學生共讀,在家中學生和父母共讀。採用各種形式,確保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背誦。

  二、抄寫經典

  由班主任老師每天抄寫一至兩句《弟子規》經文,並指導學生規範書寫到練字本上,要求做到字跡端正、整潔美觀。從而達到心領神會。

  三、感悟經典

  經典世界相對現在生活來說是靜止的,是灰色的,但是隻要學生以自己的生命活力去充實,以自己的生活理解去解讀、力行,經典就會真正浸潤心靈。

  1、每週堅持寫兩篇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並附有家長寄語。

  2、定期開展班級主題活動,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每兩週組織一次形式多樣的誦讀《弟子規》成果展示主題班會,如:吟誦、歌舞、演講、誦讀日記、故事會、“讀書心得”交流等。

  3、踐行《弟子規》,對照《弟子規》生活力行表,反思自己的不足,作為今後努力的方向。如:早晨起床,自己疊被子。(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汙穢);主動刷牙洗臉。(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自己穿好衣服。(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進了學校,見長輩或老師主動問好,見同學也相互問好。(揖深圓 拜恭敬);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與同 學不打鬧,不到危險的地方玩耍。(身有傷 貽親憂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4、製作《弟子規》錦句卡:摘錄自己喜歡的`《弟子規》中的語句,製作《弟子規》錦句卡。時刻以警醒自己。

弟子規學習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教我們做人的一些基礎規範,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全書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體諒父母。

  2、培養學生的愛心,愛長輩,愛老師,愛同學,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3、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學生誠實、守信。

  5、指導學生的生活習慣,行為規範。 三、教學內容:

  《弟子規》總敘、入則孝、出則弟、謹、信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流利背誦。

  難點:理解含義,並能在生活實踐中應用。

五、學習時間:

  每週安排一節誦讀時間,平均每節課學習16句。利用中午課前預備時間複習鞏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動的故事來打動學生的心。

  2、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討論中真正理解含義。

3、舉例子,讓學生深入理解含義。

4、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教學進度安排表

弟子規學習計劃 篇4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讓學生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開展學習“中華傳統文化”、踐行《弟子規》活動非常有必要。為使學習活動紮實有效地推進,切實提高其實效性,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誦讀經典

  把《弟子規》作為早讀的必讀內容,每日誦讀兩次,早讀課開始前誦讀一遍,中午預備鈴響起開始誦讀《弟子規》5分鐘,班主任安排學生做好領讀和解讀,政教處及學生會檢查。在學校老師和學生共讀,在家中學生和父母共讀。採用各種形式,確保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背誦。

  二、抄寫經典

  由班主任老師每天在固定宣傳陣地抄寫一至兩句《弟子規》,並指導學生規範書寫到練字本上,要求做到字跡端正、整潔美觀。從而達到心領神會。

  三、感悟經典

  經典世界相對現在生活來說是靜止的,是灰色的,但是隻要學生以自己的生命活力去充實,以自己的生活理解去解讀、力行,經典就會真正浸潤心靈。

  1、每週堅持寫一篇學習《弟子規》的心得體會,並附有家長寄語。

  2、定期開展班級主題活動,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每週組織一次形式多樣的誦讀《弟子規》成果展示主題班會,如:吟誦、演講、誦讀

  日記、故事會、學習心得分享交流等。

  3、踐行《弟子規》,對照《弟子規》生活力行表,反思自己的不足,作為今後努力的方向。如:早晨起床,自己疊被子。(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汙穢);主動刷牙洗臉。(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自己穿好衣服。(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進了學校,見長輩或老師主動問好,見同學也相互問好。(揖深圓 拜恭敬);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與同 學不打鬧,不到危險的地方玩耍。(身有傷 貽親憂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4、製作《弟子規》錦句卡:摘錄自己喜歡的《弟子規》中的語句,製作《弟子規》錦句卡。時刻以警醒自己。

  (為不給學生造成學習壓力,學校原則上不做要求學生多久背誦《弟子規》,但各班主任可適當要求不同學生在不同時間內完成背誦,最長不得超過4周。)

  四、學唱孝親歌曲

  每班兩週完成一首孝親歌曲學習,由班主任及音樂教師組織實施,學習形式不限,由德育處每四周組織一次“校園孝親歌曲演唱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