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創造文明城市手抄報圖案

創造文明城市手抄報圖案

創造文明城市手抄報圖案

  在社會做禮貌公民,在單位做禮貌員工,在家庭做禮貌成員。這就是文明城市的標準。我們為大家整理了創造文明城市手抄報圖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創造文明城市手抄報篇一:認識建立文明城市

  最近,我們的家鄉——哈爾濱市上上下下都在積極地做著一件事,那就是力爭三年內進入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列。為了達此美好目標,我們的城市正在一邊進行社會動員,一邊切實推進城市文明建設的步伐。城市要發展,人民要幸福,城市要文明,這必將成為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一個重心所在。

  首先,談談我們為什麼要建設文明城市。儘管我們已經知道,在此時此地建設文明、健康、和諧的城市與其說是個權宜之計,不如說是個必然選擇,但是,仍有必要再重申一下城市與文明的關係問題。毫無疑問,城市作為現代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無論是外顯抑或是內隱的方面都包含了文明的基本元素。正如美國芝加哥學派社會學家沃思在《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一文中所說,城市對文明而言意義重大。城市化不僅僅意味著是人們被吸引到城市、被納入城市生活體系這個過程。它也是指與城市的發展相關聯的生活方式具有的鮮明特徵的不斷增長。現代城市文明的標誌,不僅體現在工廠、商場、交通、電視臺、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公園、醫院和大學等硬體載體上,同時也體現在風俗、習慣、社會公德、群體性格和精神氣質等軟體載體中。換個角度看,文明也會推進城市的發展質量。說到底,城市化的水平就是現代性或當代文明的標杆之所繫。可見,要提升哈爾濱的城市發展水平和文明形象,就不能不盡快地推進其城市的各種文明建設行動。

  第二,談談什麼是文明城市,以及哈爾濱的文明城市風格問題。所謂文明城市,應該是在硬體環境建設和軟體精神建設上更多地體現出現代性文明特質的城市。文明既是一種社會行動,也是一種社會力量,還是一種社會過程。說一千道一萬,文明的城市不僅僅是富裕、漂亮和享樂的地方,而且是市民安居樂業、和諧共生的世界;文明的都市,理應是一個市容美觀、市民和善、政府廉潔、公務員講效率、市場成熟與開放的富於吸引力和魅力的所在。總之,它應該是一個令外地人可以生出賓至如歸感覺和本地人出門在外特別想回來的地方。反之,一個不文明的城市則是一個充滿了諸如樹倒房歪、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垃圾堆積成山、小廣告滿牆、交通擁塞、乞丐遍地、馬葫蘆蓋不翼而飛、打架鬥毆橫行、偷盜誆騙搶劫頻仍、安全感普遍下降等社會問題的地方。鑑於文明的城市既要符合國家或公認的標準,還要突出自己的城市文化個性特徵,所以我們有必要深入瞭解我市的諸如冰雪文化、移民文化和老工業基地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質,並在市民中廣泛展開有關哈爾濱市文明風格方面的大討論,以求得社會公眾對建立什麼樣的文明城市模式的認同感。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城市文明品格問題,對此我們要對城市的美德和陋習有正確的、全方位的認知,絕不能文過飾非或是“水過地皮幹”。

  第三,談談對我們的城市如何進行文明建設的問題。這個問題和認識一樣重要。我們建設文明城市,不光要有響亮的口號,還應注重踐履,要在“行”上下功夫。我們不僅要最大限度地改善哈爾濱市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的社會或政府管理水平、廣開媒介民主渠道、加強數字化城市建設、發揮大學的教育功能和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而且還要利用一切機會提高廣大市民或公民的素質。我們要成為文明城市的建設者、保衛者或守護者,而不僅僅是旁觀者、批評者和分享者。要讓每一個哈爾濱人知道,城市是我們的城市,文明也是我們的.行為凝結而成的。我們這座城市是誕生過蕭紅和李敖的文化名城,我們沒有理由不將文明進行到底。埃利亞斯在《文明的程序》中說過,文明不是現成的財富和天然的東西,文明是一種過程,是歷經幾十甚或千百年逐漸演變和心理積澱規範的結果。因此,每一個生於斯長於斯和真心關心這座城市前景的人,都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了城市的文明理想而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為一名普通的市民和社會學研究者,我想從自己的職業視角出發,談談對我市建立文明城市的幾點認識,以表達我對這個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城市的熱愛和祝願之情。

  創造文明城市手抄報篇二:創城讓市民更文明

  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看望關心這部分特色群體。戰春遠是大連路社群的空巢老人及低保物件,現已是82歲的高齡老人,因子女常年在外工作和生活,只留老人獨自居住,晚年生活十分孤單。志願者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常來看忘老人。

  人們在改造著環境,環境也在影響著人。文明悄悄地被帶到了每個居民中間。

  在樓道內亂堆亂放可是城市居民生活中常見的“小毛病”,你放個箱子,我放張桌子,長此以往,好像誰不放誰就吃了虧,為此引發的鄰里糾紛也不少見。經開區就從這個不文明現象著手,發動了一場“樓道革命”,進而引導群眾自覺做到不亂寫亂畫,不亂倒垃圾,不在樓院內亂搭亂建。

  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

  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向不文明行為告別,群眾參與社群文明建設的主人翁意識明顯增強。

  “我們既是創城活動的組織者,也是普通市民,雙重身份要求我們增強爭做文明市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開區愛衛辦主任邱洋這樣說。

  “我們都是這個城市的主人,每個人都應該儘自己所能,為我們城市的文明創建出一份力。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眾人拾柴火焰高。”家住經開四區的崔女士說。

  “透過對‘創城’的集中宣傳和對不文明行為的勸導,市民的文明意識在逐漸增強!”一位大學生志願者補充說,“現在很多市民會自覺把垃圾雜物扔進果皮箱,地上的垃圾少了,我們的工作量也明顯減少。”

  “作為一名外來投資者,我最看重的是投資回報和生活環境。近年來,經開區的變化很大,不但城市越來越美,像扶貧濟困、拾金不昧、助人為樂這樣的好人好事也越來越多……這種軟實力對我很有吸引力。”一位來自深圳的開發商如是說。

  一對長期在外工作的老夫婦回經開探親,剛踏上無人售票公交車,立即就有年輕人熱情地讓座。他們感慨地說:“經開區不僅變綠、變美了,人也變得更加文明!”

  這對夫婦的一番讚語,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正在走向文明的經開人的精神風貌。

  當越來越多的人親身參與到文明建立中時,這座城市離人們追求的文明目標就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