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兵馬俑> 【精選】西安兵馬俑作文彙編6篇

西安兵馬俑作文

【精選】西安兵馬俑作文彙編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安兵馬俑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安兵馬俑作文 篇1

  去年暑假,我來到了規模宏大、雄偉壯觀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走進大門,正對著我們的是一號俑坑。這是一個由步兵和車兵組成的長方形軍陣,這些兵馬俑人高馬大,同真人真馬大小相同,似真人真馬。他們的面部表情千奇百怪,沒有哪兩個是完全相同的,臉部表情有喜,有怒,有哀,有樂,真是惟妙惟肖,巧奪天工。他們的形態似乎都在時刻準備著牛角號的吹響,生動形象的為我們展現了秦代軍隊的真實面貌。突然,我對兵馬俑的來歷產生了好奇,導遊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便說道:原本這裡是一個村莊,一位村民到井邊打水,無意中撈到了一個俑碎片,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最後考古學家把兵馬俑挖了出來。可這時他們卻發現卻大事不妙,因為兵馬俑一遇到陽光和空氣,原本五顏六色的身體就會褪色。

  走出一號坑,正對面是三號坑的入口。這裡雖然小,但是性質很重要。考古專家認為,它應該是一、二號坑的指揮機關,也就是將軍和參謀所居住的地方。這裡還有一半的兵馬俑沒有發掘出來,是因為現在的文物挖掘技術還不先進,如果挖掘可能會造成文物損壞。不過我相信,這些兵馬俑一定會再次重見天日。

  接著我們來到了二號坑,坑內佈局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是弩兵;第二單元是戰車;第三單元是騎兵與步兵;第四單元是騎兵與馬俑組成的騎兵陣。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俑是不完整的。有的頭沒了,有的缺了胳膊,有的腿斷了,還有的成為了一片廢墟聽導遊說,這是叛軍所造成的損傷。

  最後我們來到了文物陳列廳,這裡陳列著青銅馬車和各式各樣的兵馬俑,這裡最珍貴的是兩輛巨型彩繪青銅馬車,上面的金銀飾品足達14公斤,表現了它高貴而又顯赫的等級。

  秦始皇陵兵馬俑不愧為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我為祖國有這樣的文物而驕傲,我為祖國有這樣一段歷史而自豪!

西安兵馬俑作文 篇2

  今天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西安,我們來西安,其實就是為了去看兵馬俑。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兵馬俑,看見人山人海的人,我們買了票,進了兵馬俑的大門,我們走了一段小路,有花有草有樹木。我們看到有賣地圖的,我們就買了一個,因為買這讓我們看見接下來怎麼走?媽媽又去請了一個講解員,把我們帶著邊走邊講解。

  她讓我知道了,秦始皇兵馬俑的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5A級旅遊景區。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園中一處大型葬坑,陵園面積218萬平方米。博物館以秦始皇兵馬俑為基礎。在兵馬俑坑原址上建的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共有三個兵馬俑坑。一號坑是個以戰車和步兵的主力軍陣,總面積14260平方米。約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

  2號坑是秦俑坑中的精華,面積6000平方米,由四個單元組成。四個方陣由戰兵、騎兵、弩兵組成編組。平整有序,無懈可擊。3號坑,是軍政的指揮系統。面積524平方米。

  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1976年,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1979年向國內外公開開放。兵馬俑的發現叫20世紀古史上偉大發現。我為自己的中國驕傲。

  你現在為自己的國家感到自豪嗎?

西安兵馬俑作文 篇3

  西安兵馬俑,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為了目睹這奇蹟的真實風采,去年寒假,我們一家來到了西安參觀兵馬俑。

  兵馬俑一共有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光一號俑坑就有6000多個陶俑。剛進入俑坑,我就被兵馬俑的雄偉壯觀震撼了。一眼望去,坑裡全部都是一列列排列整齊的兵俑,中間用土隔牆隔開。牆的兩邊排列木製立柱,柱上放置橫木。但是這些木柱早已被項羽燒了。俑坑裡的陶俑精神抖擻,整裝待發,彷彿隨時做好了戰鬥的準備,那麼的威風,那麼的神氣。讓人不得不感慨幾千年前秦軍的強大。

  往裡走了一些,我便開始細緻的觀察兵馬俑。這些兵馬俑乍一看都是一樣的,其實仔細看才發現他們的衣著服飾造型各有千秋。排在前面的一個是立射俑,它身高178釐米,頭挽髮髻,右腳左前斜出半步。左臂半舉,右臂橫曲胸前,手掌伸張。從他身上,我彷彿能看到當年秦國士兵的勇猛與紀律。還有一個與立射俑有許多相似之處的俑,它就是跪射俑。跪射俑高132釐米,可是它身上竟有一些彩色的花紋,我也不禁驚歎起當年工匠們的高超技術。其實在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它們全都是彩色的,可因為氧化作用,兵馬俑身上的彩色幾乎都脫落了,所以這些兵馬俑看起來都灰溜溜的。跪射俑的處理非常細緻,它的衣著表情,甚至連鞋底都是由工匠精心雕刻出來的。在普通兵俑的`後面,有幾位身材高大,身穿雙重長襦外披彩色魚鱗甲的兵俑,他們就是高階軍吏俑。高階軍吏俑高196釐米,頭戴鶡冠,雙手交垂於腹前。一看就是在認真思考,準備出謀劃策的將軍。還有幾輛用馬拉的戰車,它們就是銅車馬。銅車馬車長3.17米,高1.06米,總重量1241千克。每輛銅車都由四匹銅馬拉著。這些銅馬體態輕盈,神形兼備,中間兩隻正對前方,左右兩隻側身向前。那威武碩大的身軀,正如杜甫手下的竹批雙耳駿,風入四蹄輕。”它車上的御官銅人兩臂前舉,雙手執轡,每個手指的關節,指甲都塑造得非常逼真。它們栩栩如生,透過它們,我彷彿看到了宏大的古戰場上,成千上萬的秦軍在黑龍旗的指揮下統一中國的過程。

  關於兵馬俑的來歷,也是有許多的故事。據說當時秦始皇認為,人活著怎麼樣,死了也要怎麼樣,於是下令大規模的為他修建陵墓。因驪山風光秀麗,金玉雙全,正和他意,所以他把墓地選在驪山北麓,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據說他最先想殺一支軍隊為自己陪葬,但因為一位大將制止道:兵還是得用來打仗的,殺了太可惜,不如照著他們的模樣一一對應地做許多個陶人。”秦始皇同意了,便請當時的能工巧匠照著那隻最驍勇善戰的軍隊做了許多兵馬俑。因此,兵馬俑才能做到千人千面,千姿百態。”在秦始皇死後,項羽來到這裡,不僅燒了俑坑,還奪走了兵馬俑手中的兵器。由於項羽手重,所以我們在發現兵馬俑的時候,全都是碎的,甚至連一個完整的都沒有。還得用工作人員一塊一塊拼起來,所以缺頭少腿的陶俑自然也就不那麼奇怪了。主要是因為碎片丟失,就乾脆讓他這樣。看完了兵馬俑,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受到了古代戰場上的氣勢磅礴,驚心動魄,也彷彿看到了士兵們奮勇殺敵的情景。但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古代人民的智慧,他們在技術落後的古代,卻能做出令現代人都驚歎不已的工藝品。我們也應該學習他們的智慧,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西安兵馬俑不愧被稱為天下奇蹟”,這次旅行的收穫真大。

西安兵馬俑作文 篇4

  暑假的時候,我去西安參加中國青少年語文風采大賽,真確感受到了這個文化古城的風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聽到了歷史的回聲,這讓我永生難忘。

  這個古城的早晨特別清爽,我早早地爬起,和著涼風散步,感到內心無比的愜意。鳥兒是我的陪伴,樹兒是我傾訴的物件,它們這時候都變成了我的知心朋友。每棵樹都那麼青翠,那麼挺拔,我閉上雙眼,用心感受古城的風韻。

  吃過早飯,我們排著隊,提著包,等待的大巴不斷地催促我們上車,它的脾氣可不怎麼好。大巴一直駛向兵馬俑的方向,到了廣場,一排一排的人湧進入口,好多外國朋友和我們打招呼,我們也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大聲和他們打著簡單的招呼,努力讓外國人感受到我們國人的熱情。

  走進一號坑,我來訪問我的新朋友。那個蹲下的陶瓷人,就是我第一個要拜訪的新朋友。瞧,他猶如一名請功領賞的將軍,他打了多少次的勝仗,為國家立功就是責任。他蹲下身,目光直視著前方的敵人;他發出命令,指揮著大軍把敵軍殺個片甲不留。

  往更深處走,馬和我打招呼,士兵與我分享勝利的喜悅,每一個軍士都是我的好友,他們千姿百態、形態各異。每一個士兵都望著我,他們彷彿對我這個從未來走來的朋友感到好奇,我靜靜地望著他們,一動不動,好像自己也進入了他們的世界。

  領頭的將軍很威武,手提軍器,雖然他面無表情,但從他的樣子和姿勢可以看出,他是那麼勇猛直前、所向披靡。他總是在第一個衝鋒,面對敵人,他好像沒有半點懼怕,保家護國是他的職責。他那百戰百勝的戰績給了軍士們無窮的鼓勵,也是軍士們的榜樣。

  拾起一粒細小的沙礫,放在指間,我看到了歷史的模樣;拾起一把沙礫,輕輕搓動,我聽見了歷史倒退的回聲;捧起一手的沙礫,放在鼻尖,我嗅了戰爭的火藥味……

  突然,太陽出來了,像許多俠客盯著我們,又彷彿是天空打開了微波爐。用心感受了歷史的輝煌,該告別這些可愛的歷史朋友了,我戀戀不捨地揮揮手,把他們記在了心頭。

西安兵馬俑作文 篇5

  各位好,我姓趙,大家可以叫我趙導遊,咱們今天就去觀看西安的秦兵馬俑,它舉世無雙,是享譽全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秦兵馬俑規模宏大,總面積近20xx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的兵馬俑近八千個。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型別眾多,個性鮮明,下面我來給你們介紹幾個吧。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燕尾長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這個是武士俑,他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型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那個是騎兵俑,他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褲足登長靴,又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上馬衝殺。

  陶馬與真人一般大,一批批都體形健壯,肌肉豐滿。

  我的解說完了,請大家自由觀看。

西安兵馬俑作文 篇6

  恰逢春節,我們一家去了古都西安。那裡有著名的古城牆城,圍著西安的市區,也圍著西安人民的心;美麗的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象徵;離西安市區100多公里,還有“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

  在西安,名勝古蹟不只是這些,享譽世界的是秦始皇兵馬俑。

  秦兵馬俑位於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臨潼區城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的時間長達38年。導遊小高叔叔告訴我們:兵馬俑的平均身高在180釐米左右,最矮的173釐米,最高的190釐米。除了跪射俑的頭髮是紮在左側以外,其它的俑的頭髮都是紮在右側的。我問小高叔叔“這是為什麼呢?”叔叔說:“第一是為了方便區別跪射俑和立射俑;第二是在打仗時,立射俑發箭時,跪射俑的頭髮就不會擋住他們的視線。其實,秦始皇陵還有很多坑沒有挖掘,那是因為兵馬俑需要保護。一旦兵馬俑出土後,不久就會氧化,原來的青銅色就會轉化成別的顏色。”

  我們來到了一號坑大廳,哇!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是難以想像到那種雄偉、壯觀,兵馬俑一排排、一列列,真不愧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形象。最早發現的一號俑坑,它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過洞中。

  兵馬俑的形象只有男的,沒有女的,而且裡面的馬的高矮只有馬駒一般,因為馬背太高,將士們會跨上不去的。兵馬俑的容貌是按當時在秦始皇手下立過大功的將士才定制的。燒做一個兵馬俑需要由四個人來完成,只要一個人有差錯,其它三個人也跟著死,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在兵馬俑的底板上刻上四個人的名字了。我還知道了一個小秘密:兵馬俑在側面看會看見有些俑的肚子是微微突出來的,那是在正面不容易發現的。在當時,秦始皇是不允許有胖的將士的,太胖了就地被砍頭的。

  秦兵馬俑坑真讓我大開眼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和我們在課本上講得一模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