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範文(精選5篇)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範文(精選5篇)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並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範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1

  20xx年,水產工作根據《20xx年全省養殖業工作意見》及《20xx年市養殖業工作意見》,以“養殖業轉型升級、率先實現現代化”為主線,加快轉變養殖方式,加快推進轉型升級,突出抓七項工作:圍繞園區建設,發展現代漁業;開展健康養殖,建設標準漁業;推廣名優品種,打造特色漁業;強化苗種管理,升級現代種業;結合精準扶貧,挺進大山漁業;實施多項舉措,再創輝煌漁業;提升自身素質,塑造形象。水產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冷水魚特色養殖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成功建立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5家,在全省同類地市中排名第一;參加首屆全省水產技術推廣職業競賽,包攬全省三個一等獎,團體成績全省第一,並有2人代表省局組隊赴北京參加農業部組織的全國競賽,獲得全國團體三等獎;預計20xx年放養水面達到47萬畝(去年同期47萬畝);預計完成水產品產量11.5萬噸(去年同期10.7萬噸),增長7.3%。

  一、主要工作

  (一)圍繞園區建設,發展現代漁業

  園區漁業,具有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的特點。為此,我們立足於漁業園區與漁業景區同時打造,商品魚與文化魚同時培育,有形魚無形魚同時共享,創新漁業工作思路,培育新的漁業亮點。我們先後做了2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發展休閒漁業,實施漁業一二三產業並舉,目前已成功建立省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15家,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2家,是全省最多的地市。良美鱘龍科技有限公司、xx區四清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把漁業生產、漁業休閒、漁業文化、漁業美食同時進行,集養魚、觀魚、戲魚、侃魚、品魚於一體,讓漁業亮點紛呈:三文魚美食城成為金色名片,省內外眾多遊客慕名前來品味三文魚已成一道獨特風景,尤其在國慶等黃色週期間客人爆滿,品償三文魚一席難求;良美鱘龍科技有限公司參與xx市委政府舉辦的20xx年東江湖“魚王節”活動,8月20日在xx市環湖公路桃花谷隆重舉行,湖南都市頻道《直播大事件》欄目對捕魚活動進行了全程現場直播。近萬名遊客齊聚東江湖畔,共同見證長2.15米,重205斤的“東江湖魚王”鱘魚,捕撈出水的震撼場面,引得眾人一片歡呼。活動主辦方還準備了一口特製的船形魚鍋,鍋長11米、寬2米、深0.5米,最多可裝食材5.5噸。扛旗世界紀錄的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鑑定後,正式將此鍋命名為“天下第一魚鍋”,成功挑戰扛旗世界之最紀錄。同時,在場遊客現場品嚐鮮美的“天下第一鍋魚王湯”。

  二是發展設施漁業,實施工廠化養魚。我們採取鼓勵、引導、指導等措施發展設施漁業。漁業出現了不少新鮮事:池建在房裡,崽養在箱裡,魚養在洞裡。

  池建在房裡:把大片的規模魚塘建在室內,坐在家裡就能養魚,不曬太陽不淋雨,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這是漁業的一件新鮮事。宜章洪成特種水產養殖繁殖場,有室內魚池8000多平方米,是目前省內最大的生魚工廠化養魚基地。今年5月22日,省畜牧水產局袁延文局長、漁業處楊開吉處長等領導在該場調研時,稱讚該場起點高、規模大、特色突出,並寄予為工廠化養魚作出更大的貢獻。

  崽養在箱裡:讓魚媽媽把崽生在泡沫箱裡,這是漁業的又一件新鮮事。宜章洪成特種水產養殖繁殖場,首創採用塑膠泡沫箱為生魚新郎新娘之洞房,讓其在內生兒育女。利用天然溫泉水源,實施生魚常年規模化育苗技術,以湘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生魚為親本,年生產能力在2億尾以上。

  魚養在洞裡:漁業還有一件新鮮事,就是把魚養在山洞裡。時下,找洞養魚、打洞養魚、造洞養魚、地道養魚,成為漁業的一道風景。xx區青龍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開展健康養殖,建設標準漁業

  抓水產健康養殖示範既促進水產健康養殖,又促進水產品牌建設。我們大力開展建立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工作,全市已成功建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20家,其中,今年新增5家。透過主推“東江魚”健康養殖,先後有鰱魚、草魚、鯉魚、三角魴、虹鱒魚、青魚、鱅魚等18個品種通過了無公害產品認證。“東江魚”以其優良品質,暢銷全國各地,並遠銷美、日及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去年11月,“東江魚”又成為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今年以來,我們又大力度推進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建立,有5個水產養殖場成功建立,佔全省40個的八分之一,在全省山區地市中排名第一。期間,我們採取了三條措施建立健康養殖示範場:

  一是部署發動,在全市範圍內組織發動,先後有15家漁業單位申請建立,是近年來最多的,競爭最激烈的。

  二是稽核推薦,透過對上報的15家養殖場進行認真的核實比較,選擇其中的宜章洪成特種水產養殖繁殖場、市水產科學研究所、臨武嵐橋宏祥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xx縣水溪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永興鑫和種養殖專業合作社、xx區四清湖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6家作為推薦單位,報送省局。

  三是現場指導,我們先後深入到6家推薦單位,在現場進行指導,要求對照建立標準,要高不能降低;對照建立專案,要全不能缺漏;對照建立時間,要早不能推遲,對照建立資料,要規範不能隨意。建立單位務必做到:確定負責人,明確路線圖,制定時間表,簽訂責任書,確保成功建立。在10月底,我們還將組織了各建立單位報送的資料,統一裝訂成冊,並安排專人送到省局和銜接驗收工作。

  (三)推廣名優品種,打造特色漁業

  首先,冷水魚。以鱘魚、三文魚為主體的冷水魚養殖在全省獨樹一幟,繼續保持龍頭地位。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有冷水魚養殖單位或企業達到34家,養殖面積220520平方米(不包括大水面混養方式面積),冷水魚產量6915噸(不包括高海拔稻田養殖產量)。養殖的冷水魚主要品種有鱘魚、鮭鱒魚、銀魚及特色水產中的娃娃魚、石蛙等。冷水魚養殖方式主要有網箱養殖、流水養魚、大水面混養和精養池塘專養等四種。

  一是網箱養殖冷水魚,主要集中東江河流域,形成了獨有的冷水魚養殖產業帶。從資興到永興20多公里河道的冷水魚產業已初具規模,共有冷水魚規模企業8家,網箱養殖面積197520平方米,年產鱘魚5078噸,三文魚750噸。

  二是流水養殖冷水魚,主要集中在永興、蘇仙、宜章、北湖、資興、桂東、臨武等地,主要採用溶洞引水養魚、挖井提水養魚、山澗攔水養魚等三種方式。共有規模養殖單位21家,年產鱘魚384噸、三文魚90噸、娃娃魚9.7噸、石蛙4噸。與此同時,在市水科所新場址正在建設的冷水魚產業園正在進行之中,目前,日供水16800立方米的大型引水工程已經完工,建設中的二期工程是規模上萬平方米的工廠化流水養魚池。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工廠化冷水魚養殖基地。

  三是大水面混養冷水魚。主要集中在東江湖和歐陽海等大水面。主推品種為銀魚和匙吻鱘。其中,東江湖年產銀魚600噸左右、歐陽海年產銀魚10噸以上;在歐陽海和嘉禾千家洞水庫開展大水面混養匙吻鱘,也在探索中。

  四是精養池塘專養冷水魚。主要在宜章洪成和鑫歸實施養殖匙吻鱘。其中,宜章洪成完成培育與提供規格5寸匙吻鱘10多萬尾,自己養殖2萬尾,於20xx年4月投放,投放規格5寸,目前已長到1斤多,預計到元旦上市將達到2斤規格。

  其次,熱水魚。宜章洪成一六利用溫泉控溫技術繁養殖生魚,年生產能力上億尾,成為省內最大生魚繁殖場,其種苗透過網路銷往廣州、佛山、江西等地;永興先步鱷龜繁殖場,現有親本1萬隻,年生產苗種10萬隻,是省內最大的鱷龜繁殖場,其種苗透過網路銷往廣州、浙江、江蘇等地。

  再次,本土特色魚。主要養殖:特大鱅魚、翹嘴鮊、黃顙魚、鱖魚、泥鰍、大口鯰等。汝城鑫歸有泥鰍高標準魚池500畝,是省內最大的鰍苗種生產基地,今年上半年生產苗種5000萬尾,除滿足本市外,還銷往江西;桂陽春陵江生態漁業,年生產特大鱅魚1000多噸,其產品遠銷往重慶、四川、廣州。

  (四)強化苗種管理,升級現代種業

  我們主要做了3件事:

  一方面,抓水產苗種督查。根據《湖南省畜牧水產局辦公室關於開展20xx年水產苗種生產專項整治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立即行動狠抓落實,並取得了預期成果:全市完成普查登記造冊17個魚苗魚種場,並全部達到專項整治要求;苗種生產形成了制度化、常態化、規範化的長效機制。5月12—13日,由省局領導帶隊組織的苗種生產專項督查組,分別對我市xx縣魚苗魚種場、宜章洪成特種水產養殖繁殖場、xx縣魚苗魚種場和xx市水產良種場等3縣(市)4場,對照本次苗種督查要求嚴格進行現場檢查,不僅順利透過,而且獲得高度讚揚:認為宜章洪成特種水產養殖繁殖場,是山區漁業的一面旗幟,是全省工廠化漁業的典型。

  另一方面,抓苗種場升級。我們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一是縣級場升級為市級場,為晉升為省級場奠定基礎,今年有臨武嵐橋宏祥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水產良種場,成功建立市級水產良種場。其中,鱖魚苗種培育與鱖魚規模商品魚養殖,成為該場的突出特色,年培育鱖魚苗種100萬尾,年上市商品鱖魚50000斤以上,是目前最大的鱖魚養殖基地。

  二是市級場升級為省級水產良種場,全市已成功建立省級水產良種場4個,是目前全省最多的地市。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支援宜章洪成、市水科所等建立省級水產良種場,併力爭在20xx年前成功建立。目前,我們正按建立計劃朝省級水產良種場方向邁進,建立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中。

  再次,我們瞄準水產現代種業,申請建立國家級水產現代種業示範場。先後採取五項措施助推建立:

  一是選擇條件較好的xx市水產良種場,作為推薦單位上報省局;

  二是深入資水產良種場現場進行現場指導;

  三是親自稽核建立資料;

  四是主動與省局等相關部門與領導取得聯絡,做好銜接工作;

  五是邀請評審專家,針對建立具體工作,審資料、查不足、提建議、求完美、抓落實,力爭成功建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xx市水產良種場申請建立國家級水產現代種業示範場進展順利,有希望將成為市第一個國家級水產現代種業示範場。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2

  20xx年我場畜牧獸醫工作,在總局和分局畜牧獸醫會議的指導下,=畜牧獸醫工作取得了很豐碩的成果,尤其是肉牛養殖業在20xx年工作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一大步。肉牛存欄由20xx年的3500頭,發展到現在的5100頭,同比增長45%,出欄4000頭,與去年同期3500頭相比增加了14%;絨山羊存欄132306只,與去年同期108699只相比增加了21%,出欄34800只,與去年同期32260只相比增加了7%;生豬存欄4230頭,與去年同期3853頭相比增加了9%,出欄34940頭,與去年同期15000頭相比增加了132%。

  肉禽存欄63420只,與去年同期61284只相比增加了3%,禽出欄100000只,與去年同期70000只相比增加了42%;狐狸存欄4350只,與去年同期2550只相比增加了70%,出欄17200只,與去年同期8600只相比增加了100%;貉存欄8460只,與去年同期6515只相比增加了29%,出欄28460只,與去年同期18800只相比增加了51%;羊絨生產56噸,與去年同期51噸相比增加了9%,禽蛋生產239噸,與去同期183噸相比增加了30%,鹿茸生產40公斤,與去年同期38公斤相比增加了5%;畜牧業總產值7000萬元,實現養殖戶戶均純利潤11,600.00元。

  20xx年我場的畜牧業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年,五個標準化肉牛養殖小區的正式投入使用,第五作業站萬噸青貯窖的落成使用,防檢疫體系的不斷完善,畜牧獸醫人員隊伍的壯大,是我場的畜牧業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養牛業將成為我場實現農牧各半壁江山的新亮點,畜牧業生產將真正成為振興農場經濟的支柱產業。現將20xx年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領導重視,是畜牧業發展原動力

  1、分局領導重視,分局各級領導親臨我場視察指導畜牧方面的工作,尤其對肉牛科技園區和育肥小區的建設,飼養管理,防疫滅病等項工作做出了重要的指示。

  2、農場領導重視,為了發展肉牛養殖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農場領導將畜牧工作擺上了議事日程,多方籌集資金,建立高標準化肉牛科技園區和育肥小區,本著萬事畜牧先行的原則,加快了畜牧發展的步伐。

  3、作業站領導班子的重視,今年農場對各個作業站下達了肉牛養殖和上交任務,作業站的領導積極主動的同畜牧科溝通,並作了大量的工作,掀起畜牧養殖的`熱潮,使各作業站超額完成下達的指標。

  二、基礎設施建設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

  在20xx年的基礎上,對五個高標準園區進行了修建,改造和完善,13276平方米,其中第五作業站新育肥牛舍建6000平方米,月出欄1000頭肉牛基地。第一作業站500頭小區1個,第七作業站500頭小區1個,第八作業站400頭小區1個,二十作業站500頭小區1個,畜牧科實驗小區300頭小區1個,在第五作業站建青貯窖7座,貯青貯3噸,改善了飼養條件,提高肉牛的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

  另外、服務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分別在第一管理區、第三管理區、第四管理區建立了獸醫服務站,提高服務質量,強化服務效率,充分利用好各種畜牧獸醫技能培訓機會,選派人員參加。為畜牧業的防疫滅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真正實現規模化養殖和規範化、標準化、程式化、網路化管理。

  三、加大投資、擴大引資、強化融資加快發展步伐

  今年在發展肉牛生產上注入資金1398.8萬元,其中農場投入526萬元,分別用於(養殖戶貸款貼息54萬元;飼料地補貼合計38.2萬元、上交肉牛補貼30萬元、青貯飼料補貼60.8萬元;科技園區建設牛舍補貼款合計343萬元)。外引養牛大戶吳洪江、陳格存投入資564.8萬元,掙取上級投資208萬元。為加快我場養牛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加快了我場畜牧業發展的步伐。

  四、增加科技含量,向科學要效益

  1、肉牛育肥配套技術,主要採用“良種牛,拴系喂,補精料,青貯草,驅蟲防疫”五項配套技術,搞高生產水平。

  2、推廣五化管理技術,即:“品種良種化,管理規範化,營養科學化,環境衛生化,防疫程式化”。

  3、技術培訓,“本著走出去,引進來的原則。”將畜牧獸醫人員派出學習,將外面的先進經驗引進來講,並學以致用“吸取精華,替其糟粕”。經實驗全面推廣,畜牧科人員深入養殖戶,走進養殖場進行技術指導。

  在全場辦畜牧養殖培訓班五次,其中有養牛、養豬、養鵝、養狐、養貉培訓各1次,參加人數達1000人次。提高全體養殖戶的整體素質。

  4、肉牛凍精改良技術,生豬的強度育肥技術,採用1+7模式和2+3模式飼養絨山羊和肉牛實現過腹增殖等一系列配套技術在我場進行了普遍推廣併產生了可喜的經濟效益。

  五、防疫滅病是畜牧業發展的保障

  1、今年的畜禽的防疫滅病,全科人員起早貪晚,親自操作,對全場的肉牛、絨山羊、生豬注射口蹄疫3次,羊痘疫苗春秋各1次,豬瘟、豬丹毒、豬肺疫疫苗春秋各1次,禽流感疫苗春秋各1次,並及時地進行補針。防疫密度達到100%。同時對我場的牛、羊進行了布魯氏桿菌病進行抽檢化驗,使我場全年沒有畜禽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2、生豬屠宰管理,加強了執法力度,加強集貿市場的監督檢查,上集的生豬必須集中屠宰,集中檢疫,防止病害肉流入市場,讓消費都吃上健康肉。

  六、20xx年工作打算

  1、20xx年對畜牧方面注入資金500萬,將肉牛存欄發展到10000頭,建4噸青貯窖5座。

  2、20xx年將在今年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養牛,提倡千萬戶養牛,走規模化養殖和全民養殖之路,充分利用牧業資源,穩定發展生肉牛養殖,努力擴大耗糧少、轉化率高的畜禽生產;逐步實現以養牛業為主杆,以養羊業為分枝,以養鵝業和特種養殖為樹葉,把我場的畜牧業發展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3

  在20xx年一年中,我站在主管局區和畜牧中心直接領導和幫助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援配合下,對畜牧業的發展,品種改良、防檢疫、新科技推廣示範、飼料飼養、種草養畜、強化防檢疫和服務體制等工作,尤其是聘用村級防疫員工作中,職工對自己本職工作起到積極作用。我站認真抓好管理工作,做好乾部職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透過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畜牧生產任務和經濟任務。在著一年中做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

  我站把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落實到人頭,以發展畜牧業生產為主,職工抓好五戶試點示範戶,以點帶面,服務於“三農”,我站發放科技宣傳資料300餘份,完成種草面積達1334畝,我鄉出現1個養殖大戶和不少的重點戶,龍大養殖場實際存欄能繁母豬587頭,農村散養戶實際存欄能繁母豬1042頭;存欄10頭以上8戶,出欄10—20頭的達26戶;牛存欄5頭以上的1戶;羊存欄10—20只以上的1戶,出欄10只以上的1戶;雞存欄500—6000只的2戶,出欄100只以上2戶;鴨存欄100—1000只1戶,出欄100只以上3戶;在這些專業戶和重點戶的帶動下,對農民的養殖起到促進作用,我站截止12月份生豬存欄19278頭,其中能繁母豬1680頭,仔豬3456頭;馬存欄63頭,牛存欄1349頭,其中水牛820頭;羊存欄4270只,出欄1314只;小家禽兔存欄272890只;蜜蜂820箱。

  二、基本情況和學習情況:

  ⒈我站有幹部職工6人〈其中女職工2人〉,離崗待退2人,退休人員4人。房屋面積約287.44㎡(160㎡新廟127.44㎡),在職幹部職工服務範圍14個村1社群115個社。以發展畜牧業生產為主,認真抓好防檢疫工作,尤其是產地檢疫,堅持仔豬時做好防疫工作,打好兩針一標,做好醫療、飼料飼養、新科技推廣、科技下鄉宣傳等服務工作。

  ⒉學習情況,我站幹部職工文化素質,今年鼓勵中專生參加成人高考,有3名幹部職工被錄取為大專生。我站利用防疫工作開會時間對幹部職工、村級防疫員進行培訓,全年達100餘人次。為動物免疫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礎,適應當前畜牧業發展需要,提高素質,更好地為“三農”服好務。

  三、防檢疫工作:

  ⒈防疫工作:今年的防疫工作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開展了春防、夏防(一次鏈球菌免疫、一次豬藍耳免疫)、秋防、冬防以及犬防工作。任務重、工作量大。按照檔案精神,“以防促檢、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執行仔豬免疫,按規定程式操作,打好兩針一標,全年生豬免疫豬瘟和w病6128頭,免疫牛w病435頭,羊w病1426只,禽流感和雞新城疫免疫達87495只,疫病普查豬、牛、羊、禽達1xx625頭(只),犬免疫達1340只,鴨肝炎、胸膜炎、鴨瘟免疫達60000只。專業戶和重點戶嚴格按照“三個制度”和“三個紀錄”要求執行,全面完成。平時搞好綜合防治工作,如消毒、驅蟲等工作,經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我站無一例禽流感和其它重大疫病發生。春、夏、秋三季防疫針,經上級抽查密度達100%。我站出動動物防疫人員130餘人次,按上級的要求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確保我站轄區內潔淨無疫。

  四、獸藥、飼料工作:

  按照《兩個條例》和主管局有關檔案開展工作,對轄區內進行監督檢查達36場次,出動人員108餘人次。禁止無證經營和假劣獸藥、飼料上市,必須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為安全肉類食品打下堅實基礎,為養殖戶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確保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蛋、喝上放心奶”。

  五、品種改良工作:

  按上級的要求認真貫徹《種畜禽管理條例》及有關檔案精神,宣傳優良品種。特別是龍大養豬場引進587頭良種能繁母豬,為品種改良工作打下了基礎。

  六、安全保衛、計劃生育工作:

  ⒈安全保衛,按上級主管局有關檔案精神執行,安全生產是重中之重,在節假日前,都要召開站內全體職工會議強調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性,本年度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無一人違反治安管理條例,安全工作一刻也不能鬆懈。

  ⒉計劃生育工作:該項工作是我國的國策,自覺遵守,人人響應計劃生育號召,一年來我站未發生一例計劃生育現象。

  七、財務管理工作:

  嚴格按照主管局計財科有關檔案執行。全年總收入118735.00元,其中:

  ①財政撥入經費43920.00元;

  ②站內防檢費、耳標費、消毒費等收入66500.00元;

  ③其它收入房租費6000.00元,站內多收入防檢費充轉帳有毒有害津貼2315.00元。全年總支付118726.00元,其中

  ④上繳財政專戶款66500.00元;

  ⑤財政撥入經費和其它收入支出45166.90元;

  ⑥房屋維修費7059.10元。收支品迭餘9.00元。根據主管局計財科有關檔案規定,嚴禁聯單、白髮票入賬。

  在這一年中,我站的工作做得不夠紮實,不夠全面,離上級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在來年的工作中,要求全體職工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牢記“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畜牧生產任務和經濟任務。為畜牧業發展,做出我站應有的貢獻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4

  今年,全鎮的畜牧工作,在鎮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縣農業局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援、幫助下,認真實施“十二五”規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提升畜牧產業發展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為核心,以加快生產方式轉變,強化動物疫病防疫工作和發展畜牧產業化經營為重點,推進規模經營、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養殖效益為指導思想,努力打造畜牧強鎮,使畜牧業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產業。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圓滿完成全年畜牧生產的各項指標。

  今年,全鎮生豬存欄43萬頭,出欄生豬43萬頭;牛存欄45頭,出欄牛65頭;家禽存籠32萬羽,出籠34萬羽(其中寧都黃雞存籠43萬羽,出籠32萬羽)。全年累計完成肉類總產32噸,禽蛋總產32噸,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54%。

  二、狠抓動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一是狠抓強制免疫工作。年初,鎮政府與縣政府簽定動物防疫目標責任書,集中開展春秋兩季的動物免疫工作。嚴格按照“一畜一標一證一針一帳”五個一的要求,堅持做到“四不漏”(鎮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畜不漏針),全年共免疫注射生豬口蹄疫苗4萬頭份,牛口蹄疫苗54萬頭份,禽流感疫苗24萬羽份,防疫密度達到100%。同時,注射豬瘟苗52萬頭份,豬鏈球菌苗43頭份,雞新城疫苗65萬羽份,防疫密度均達98%以上。對規模養殖和農村散養畜禽建立了防疫檔案,對免疫情況實行跟蹤制度。全鎮疫情穩定,沒有發生大的疫情。

  二是狠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年初,,我鎮對規模養殖大戶和散養畜禽進行了調查摸底,建立了聯絡制度和防疫檔案。對規模養殖大戶的免疫情況實行跟蹤服務,督促大戶及時採取免疫和消毒等綜合防控措施。今年入夏以來,隨著全國很多地方相繼發生禽流感疫情和人感染病例及生豬高熱病的報道,使得整個防控形勢變得十分嚴峻和複雜。我鎮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的發生和蔓延。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防控應急預備隊,出臺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應急及時啟動應急指揮系統。實行幹部聯絡村的督查和宣教活動。嚴格管理畜禽交易市場,實行查驗三證和禁宰令。農村散養畜禽和規模戶的畜禽實行100%的免疫,免疫規模養殖戶生豬32戶、黃雞養殖戶43戶,做到真苗、真打、真見效。廣泛宣傳防控知識,採取告養殖戶通知書、掛圖、標語、鄉村廣播、電臺電視以及報紙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加強部門之間的配合,同工商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畜禽交易市場的監管工作;同衛生部門密切配合,做到“三同時”,防止疫情向人傳播。向社會公佈防疫監督舉報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嚴格處置病死畜禽情況,針對防控工作中出現的`病死畜禽報告,嚴肅對待,及時派出技術人員現場鑑定,及時做無害化處理,儘量在最短時間、最小範圍把問題解決。到目前,沒有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

  三是加強防疫知識培訓,提高綜合防治水平。加強規模養殖專業戶的培訓工作,有針對性舉辦規模養禽大戶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識培訓班,規模養豬大戶防疫技術培訓班,傳授防疫、消毒、飼養等科學技術,提高大戶綜合防疫水平,並以此帶動全鎮的防疫工作的開展。

  三、認真做好動物檢疫工作,確保畜產品的質量安全。

  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是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和保證。為確保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我站從狠抓人員素質、檢疫執法和監督管理三方面入手。實行動物檢疫員學習培訓月例會制度,加強業務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生豬定點屠宰集中檢疫和市場牛肉、家禽等畜禽產品的檢疫和執法。生豬定點屠宰場實行24小時值班,嚴把宰前、宰後的檢疫關,全年累計檢疫豬肉34頭,剔除病害豬肉1364公斤,檢出外來染疫生豬53頭,全部做撲殺、焚埋處理。加強農貿市場畜產品的檢疫和監督,檢疫活禽32萬隻、牛肉34頭,剔除患病家禽66只、病害牛肉43公斤,全部做銷燬處理,有效保證了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對外地調入畜禽實行報檢制度,嚴格實行家禽及其產品的檢疫和消毒,防止外來疫情的傳人。

  四、加快畜牧業的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畜牧業是我鎮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佔農業總產值的35%。近年來,鎮政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牧業的規模化、科學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今年全鎮規模養豬戶5戶,飼養生豬23萬頭,佔養殖總量的13%。寧都黃雞養殖大戶4戶,飼養家禽43萬隻,佔養殖總量的43%。不僅在規模上有所提高,在品質也大有提高,實施標準化生產,建立養殖生態小區8個。

  五、存在問題:

  1、畜牧業生產規模較小,生產水平低,對市場和價格資訊變化反應滯後,承擔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2、動物疫情形勢複雜,防疫壓力大。

  3、養殖小區管理滯後,標準化生產製度不夠健全。

  4、規模化養殖與環境汙染的矛盾日趨嚴重。

  六、下一步工作要點:

  1、規範和完善畜牧小區建設,引導畜禽養殖小區朝標準化、生態化方面發展。

  2、進一步加強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力爭不出現重大疫情。

  3、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4、加強畜牧業新技術的推廣。

  5、進一步加大檢疫工作力度,加強畜產品和投入品的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在養殖環節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的違法行為,確保畜產品安全。

  獸醫站考核個人總結5

  今年,全鎮設施畜牧業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區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鎮政府的精心組織和安排部署,透過各村和養殖戶的共同努力,各項工作開展順利,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指標,現將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養殖小區建設。全鎮共建成肉羊養殖小區1個,該小區建設羊舍2棟,引進小尾寒羊104只,目前存欄283只。

  二、青貯氨化工作。全鎮藉助地膜雙壟溝玉米這項高效旱作農業的優勢,大力興建氨化池,宣傳動員廣大農戶對玉米秸杆進行青貯氨化,做高效的牛羊飼料,截止目前,全鎮共建成青貯氨化池30座。

  三、圈舍改建工作。經區上圈舍補貼資金的扶持和廣大農戶的積極配合,到目前為止,全鎮共新建高標準的規範化圈舍220間。

  四、品種改良工作。全鎮新建肉羊改良點1個,此改良點已改良羊2300只,xx村xx牛改良點已改良良種牛312頭。

  五、基礎母畜擴繁工作。全鎮引進基礎母羊300只,其中xx的肉羊小區104只,xx村100只,xx村105只,寒樹村80只。

  六、動物防疫工作。全鎮春秋兩季共免疫牛480頭/次,豬2650頭/次,羊3172只/次,雞9973只/次,兔疫密度均在90%以上,防疫經費和防疫員報酬均落實到位,年內沒有重大疫情在鎮內發生。

  雖說前半年全鎮設施畜牧業重點工作進展良好,但是於區畜牧局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我鎮今後打算要爭取更多的設施畜牧專案,完成高標準的圈舍和青貯氨化池,借"養羊大縣"的機遇,申請建設肉羊養殖小區和1個整村推進專案村,讓全鎮的畜草產業上臺階、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