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陸游> 陸游的詩集遊山西村

陸游的詩集遊山西村

陸游的詩集遊山西村

  《遊山西村》陸游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告訴我們,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於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

  

  遊山西村

  宋代: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註釋

  ⑴臘酒:臘月裡釀造的酒。

  ⑵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餚。足:足夠,豐盛。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⑶山重水複: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豔。

  ⑸簫鼓:吹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穀神,祈求豐收。

  ⑹古風存:保留著淳樸古代風俗。

  ⑺若許:如果這樣。閒乘月:有空閒時趁著月光前來。

  ⑻無時:沒有一定的時間,即隨時。叩(kòu)門:敲門。

  譯文

  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裡待客菜餚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豔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儲存。

  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我一定拄著柺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賞析

  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描寫豐收年景,農民熱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頷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描繪山村風光,被後世用來形容已陷入絕境,忽又出現轉機。

  頸聯:“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既寫出春社歡快,又表達民風的淳樸可愛。

  尾聯:“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寫出詩人乘月閒遊,夜訪村民。

  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臘酒,指臘月釀製的酒。豚,是豬。足雞豚,意謂雞豬足。這兩句是說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

  次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彷彿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其喜形於色的興奮之狀,可以想見。當然這種境界前人也有描摹,這兩句卻格外委婉別緻,所以錢鍾書說“陸游這一聯才把它寫得‘題無剩義’”(《宋詩選注》)。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迴路轉、撲朔迷離,出路何在?於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捨,繼續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給人們的啟發,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人們讀後,都會感到,在人生某種境遇中,與詩句所寫有著驚人的契合之處,因而更覺親切。這裡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陰道上,信步而行,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不僅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於是這兩句詩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而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

  此聯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圖;下一聯則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村風俗畫卷。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熱愛傳統文化的深情。“社”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這一天農家祭社祈年,熱熱鬧鬧,吹吹打打,充滿著豐收的期待。這個節日來源很古,《周禮》裡就有記載。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也說:“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到宋代還很盛行。而陸游在這裡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讚美著這個古老的鄉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

  前三聯寫了外界情景,並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無時,隨時。詩人已“遊”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後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於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願而今而後,能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躍然紙上。

  詩人被投降派彈劾罷歸故里,心中當然憤憤不平。對照詐偽的官場,於家鄉純樸的生活自然會產生無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詩人雖貌似閒適,卻未能忘情國事。秉國者目光短淺,無深謀長策,然而詩人並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否極泰來。這種心境和所遊之境恰相吻合,於是兩相交涉,產生了傳誦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聯。

  陸游七律最工。這首七律結構嚴謹,主線突出,全詩八句無一“遊”字,而處處切“遊”字,遊興十足,遊意不盡。又層次分明。尤其中間兩聯,對仗工整,善寫難狀之景,如珠落玉盤,圓潤流轉,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陸游《西村》閱讀練習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在2吹拂、新月初現的黃昏時分。

  B.“初轉馬”與“小喬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剛剛”的意思。

  C.“茂林風送幽禽語”意謂清風送來茂林深處的鳥鳴,襯出西村的幽靜。

  D.“壞壁苔侵醉墨痕”意謂殘壁土青苔侵蝕了昔日醉後留下的字跡。

  16.“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兩句,以“聲”“色”調動人的聽覺和視覺感受,下列詩句:聲色兼備“的一項是( )(3分)

  A.梁臺歌管三更罷,猶自風搖九子鈴。(李商隱《齊宮詞》)

  B.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陳羽《從軍行》)

  C.春來茗葉還爭白,臘月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D.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

  17.“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陸游的另一首紀遊詩《遊山西村》。結合具體詩句,比較這首詩和《西村》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6分)

  【答案】

  15.A

  16.B

  17.相同點:都寫鄉村風光和對鄉村的熱愛之情。不同點:①《西村》側重寫自然風光,《遊山西村》側重寫鄉村人情和古民風俗。②《遊山西村》還體現出深刻的哲理。

  【解析】

  15.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可根據對詩歌整體內容的感知與理解,抓住關鍵詞“往歲”“記今夕”可判斷出時間的不同,因此選A 。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此題從選項設定來看,分別是從詞語、詩句、表現手法等方面來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要在整體感知與把握詩歌內容大意的基礎上,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分析判斷。例如詩歌中的關鍵詞“往歲”“記今夕”已經表明了作者到西村“叩門求漿”是往昔的回憶。所以選A。

  16.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可根據常見的詩歌賞析運用的表現手法,結合著具體詩句分析作答。B項,“橫笛”“聞聲”屬於聽覺;“紅旗”“雪”屬於視覺描寫,故符合題幹要求,所以選B。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古代詩歌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是複雜多樣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多為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現手法上,多用比興、對比、象徵、虛實結合、動靜相襯等;此外,還有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比喻、襯托(以樂襯哀、以哀襯樂、以靜寫動、以動寫靜、欲揚先抑、欲揚先抑。)例如本題就是考查寫景的角度,即視覺和聽覺。思考時,應從選項詩句是從哪些寫景角度來寫的,是否體現出這兩個角度來判斷。

  17.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詩歌內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可根據兩首詩歌的標題、詩歌註釋、作者等來了解詩歌寫作背景,然後抓住詩歌關鍵詞,從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兩個角度分析作答。例如兩首詩歌都描寫了西村的自然風景之美,由此可得出作者對西村田園生活的喜愛與讚美之情。然後再根據作者不同時期的心境,聯絡寫作背景分析其不同點。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鑑賞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題思路:(1)抓關鍵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的詞語。這些詞往往是“詩眼”。(2)抓關鍵句:指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議論性的句子。這樣的語句一般出現在詩歌的結尾。(3)緊扣詩題:不少詩歌的題目對詩歌的內容和詩人情感起著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詩歌的意象作為切入點來解讀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5)抓註釋:註釋一般是對題目、作者、朝代、寫作背景等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解釋或提示,很多情況下它們對我們的解題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本題,便可根據作者蘇軾、題目及關鍵詞語及詩句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