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校徽> 上海理工大學校徽

上海理工大學校徽

上海理工大學校徽

  上海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上理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國防特色高校,上海市屬重點大學,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研究型大學,享有中國“製造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學校辦學文脈源於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工學堂。20世紀50年代初,根據國家工業化發展要求,原滬江大學和原國立上海高階機械職業學校(在原德文醫工學堂校址)分別改建為上海機械學院(1994年更名為華東工業大學)和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1996年兩校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1998年,學校由原國家機械工業部轉入上海市管理。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4900餘人,其中本科生17700餘人,研究生7200餘人,留學生1000餘人;下設18個學院,2個教學部,44個研究院(所),26個研究中心;有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21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有54個本科專業,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2個;光學工程、系統科學兩個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入圍全國前十,工程學躋身ESI全球前1%。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滬江大學

  滬江大學(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20世紀上半葉一所位於上海的浸會背景的教會大學。

  1900年,庚子之亂期間,美南浸信會的華中差會(在江蘇傳教)和美北浸禮會的華東差會(在浙江傳教)成員都來到上海避難。期間他們達成了共識,決定在上海聯合創辦一所高等學校。

  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開辦了浸會神學院,校長是美南浸信會傳教士萬應遠博士。

  1909年開設浸會大學堂,校長是美北浸禮會傳教士柏高德博士。

  1911年,浸會神學院和浸會大學堂合併組建 “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上海浸會大學),校長為美北浸禮會傳教士魏馥蘭,校址選定在滬東軍工路。

  1914年中文校名定為滬江大學,並確定校訓為“信、義、勤、愛”。1917年由美國弗吉尼亞州頒發學位。

  1921年開始招收4名女生入學,實行男女同校,開在華基督教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

  1927年神學院分立。1928年1月,經過改組的滬江大學校董會聘請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年僅31歲的劉湛恩博士為校長,這是滬江大學歷史上首任華人校長。

  1913年在楊樹浦眉州路創設滬東公社,這是一個以宣傳基督教教義為主,同時兼辦社會福利的教育機構。劉湛恩就任校長後,滬東公社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除了為工人區兒童創辦幼兒園和中小學,還開辦了醫院和診所,免費為周圍工人及附近農民施醫送藥,受到社會的'歡迎。

  1929年,滬江大學向中國政府立案,是上海第一所政府立案的教會大學。英文校名也由Shanghai College改為University of Shanghai。相繼成立了文學院、理學院、教育學院等院系,從院長到系主任皆由華人充任。

  1932年,劉湛恩校長在圓明園路真光大樓創辦了滬江商學院,又稱城中區商學院,這是滬江大學最富盛名的學院,院長為朱博泉。抗戰爆發後,滬江大學因地處戰區,校區遭到嚴重破壞,學校本部遷往城中區商學院。

  1938年4月7日,樊正康接任校長。

  1942年1月,滬江大學被迫作出了學校無限期停辦的決議。滬江大學同學會根據校董會等各方面意見,決議成立滬江書院。朱博泉、鄭章成先後主持院務工作。

  1943年2月,部分滬江大學校友在重慶和東吳大學校友聯合開辦東吳滬江聯合法商學院,凌憲揚任商學院院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在上海的滬江大學校董會立即恢復活動,於8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自即日起本校恢復滬江大學繼續辦理。”

  1946年2月,遷回楊樹浦軍工路原址,凌憲揚出任校長。

  1949年上海解放後,滬江大學成立了有學生代表參加的校務委員會。校務由校務委員會正副主任餘日宣、蔡尚思主持。1951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辦滬江大學。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滬江大學各系科分別併入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相關院校,原址組建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機械製造學校、上海工業管理學校;1958年兩校合併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60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學院。1988年,臺、港、滬三地滬江校友聯合上海機械學院在滬江大學原址設立“滬江城中區商學院”暨復辦滬江大學商科。1994年,上海機械學院更名為華東工業大學。

  德文醫工學堂

  1891年德國海軍隨艦醫生埃裡希·寶隆來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亂、傷寒、瘧疾等疾病,並且缺醫少藥,就決定離開海軍來上海開設診所。他先回到德國繼續進修醫學,提高外科水平,並籌集資金。

  1893年再次來到上海,就在當時的上海德國教堂附近設立診所,並與在上海的幾名德國醫生一起發起了“德醫公會”。

  1899年,“德醫公會”營業不振,埃裡希·寶隆透過中國實業界和德國公司、企業私人募捐到一筆資金。當時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克納佩派領事館參贊費舍爾與上海的中國官員上海道扎飭善堂協商。上海道決定把坐落在張家浜新馬路(今鳳陽路)旁的一塊地,用於籌辦醫院。

  1900年前後,由埃裡希·寶隆創辦的“同濟醫院”正式掛牌,這所醫院就是後來武漢同濟醫院的前身。醫院的醫師大都是"德醫公會"成員。

  1906年,院方設立了一個支援醫學堂開辦的基金會,得到了德國“促進德國與外國思想交流的科佩爾基金會”的協助,籌集到一批醫科書刊及新式的外科手術電動器械等物品。

  1907年6月醫學堂開學前,德國駐滬總領事克納佩在上海不僅號召德國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國洋行向中國商人募捐。同時,費舍爾還要求中國官方的資助和支援,克納佩利用在中德兩國募來的捐款,成立了“為中國人辦的德國醫學堂基金會”。當時規定,捐款金額較多者可成為醫學堂董事會董事。醫學堂建立時定名為上海德文醫學堂,併成立了董事會負責學校的管理。醫學堂的校址設在同濟醫院對面的白克路(今鳳陽路)。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醫學堂舉行了開學典禮。1908年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開始在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新址建設校舍。1912年,德文醫學堂增設工科,校名改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後學校幾經易名和發展,歷經中法國立通惠工商學校、中法國立工學院、國立上海高階機械職業學校、華東工業部上海第一機器工業學校、上海動力機械專科學校、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等時期。

  1983年升格為上海機械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

  合校之後

  1996年5月,華東工業大學(原上海機械學院)與上海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上海理工大學。為紀念前身滬江大學,

  1998年,學校由機械工業部劃轉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

  1999年,上海光學儀器研究所併入學校。

  2003年7月,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劃歸上海理工大學管理。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08年,原上海海洋大學軍工路318號校址、原上海電機學院軍工路1100號校址併入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

  2016年,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理工大學。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