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風>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7篇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家的家風的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1

  家風就像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讓我看清自己的不足。校有校規,班有班規。家,也有家規。

  媽媽教我要勤儉節約。有一次,我我用錢買了幾隻筆,回家之後,我告訴媽媽,原本以為她不會說什麼,可她聽了,臉色頓時變得嚴肅,略加思索了一會兒,語重心長的說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掙錢不容易,你要學會勤儉節約。你看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只有一支筆,你看你,這麼多筆。其實你要買也可以買筆芯可以不買筆套。”聽了媽媽的話,我羞愧不已。熟話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我家的一個家風。

  爺爺教我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學腳踏車,學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心不在焉,不想繼續學下去了。爺爺發現我已經厭倦了,他說道:“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要有恆心,有毅力,就算再困難,你也不能放棄,應該繼續堅持不懈的去克服困難。”那一次,我聽了爺爺的話,學會了騎腳踏車。困難就像絆腳石,面對困難,我們要堅持不懈。

  爸爸告訴我,學習做任何事都要專心致志。有一次,老師佈置作業,我一做完,就出去玩了,第二天,我錯了好多題目,爸爸見了,沒有批評我,他說道:“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一絲不苟,學習也一樣,作業寫完後,應仔細檢查,檢查好了,再出去玩,這樣你玩著也覺得心安理得。難道不是嗎?”爸爸這話讓我記憶深刻。

  我的家風很多,我在家風的陪伴下成長著,家風如一盞明燈,照亮著我的前行的道路。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2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風。我的家風是:“誠實做人,好好學習”。

  “多讀書才會有知識,有了知識才會有眼界”!這是奶奶常用來教育爸爸的話。由於奶奶沒有文化,所以她十分重視學習,也把所有的寄託都放在了爸爸的身上,在爸爸上學的年代,人們還不太重視讀書,可奶奶嚐盡了文盲給自己帶來了太多的不便。於是,特別支援爸爸讀書,寧可自己苦著,累著。

  “知識改變命運”,在爸爸的身上得以體現。沒事的時候,他總是書不離手。後來不知不覺中,他的這種習慣影響了我。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很多書,每晚睡覺前,他們就會給我講故事,講的次數多了,我幾乎可以把一本故事書從頭講到尾。家裡一來客人,我就會拿著故事書給他們講,還真像個小大人兒呢!慢慢的我長大了,開始自己認字了,於是就學爸爸的樣子,總是拿著一本書看。有時還會學著老師的樣子,在黑板前講課。隨著我識字量的增加,我可以讀很多書了。讀書對我的幫助很大,每次寫作文都可以把從書中積累下來的詞句放在裡面。為此,也沒少得到老師的誇獎。

  媽媽教育我謙虛,二年級的時候一次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家以後我得意洋洋的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女兒真棒,再接再厲。”“不過要記住你的驕傲已成為歷史,以後更要戒驕戒躁。”

  三年級的一次期中考試,我考得不太理想,在回家的路上,心裡很是忐忑,但是回到家,媽媽卻對我說:“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為起點,爭取下次更好的成績。”然後,媽媽和我一起做了試卷分析,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抓緊自己不足之處,希望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一定要發揚好好學習這種精神。只有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強大。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3

  我家有一些好的家風,如持之以恆、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自立自強等。

  我有一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榜樣,那就是我的爸爸。他每天早晨五點半準時起床練習毛筆字,而我總是接近七點時才起床,起床後也不會利用早晨寶貴的時間,就在茶几上玩玩具。早飯前,爸爸叫我去把練過字的毛邊紙擺整齊,看到爸爸寫了那麼多張紙,我心裡不禁有些慚愧。經過持之以恆的練習,爸爸已經寫了4萬多張紙了,他的字越來越遒勁有力了。爸爸教育我幹一件事就要堅持到底,絕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堅持到底,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媽媽是尊老愛幼的典範。每年過年,她都會給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買棉襖、棉鞋、暖寶寶以及一些老人們需要的東西。他們收到媽媽的禮物,臉上都會露出笑容。每當我生病的時候,她總會立刻帶我去醫院就醫;每當我難過時,媽媽也會安慰我,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

  勤儉節約和自立自強的,是我的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對自己簡樸節約,對兒孫慷慨大方的人。有一回,我去他們家吃飯,剩了很多飯,被外公發現了,外公說:“阿於,不要浪費,快把飯吃掉,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有時候,外公外婆還把我們這些小孩吃不掉的飯,倒進自己的碗裡吃掉。除此之外,他們還去體育場附近的空地裡種菜,很多家常蔬菜,如白菜、蘿蔔、大蒜,都能自給自足。

  爺爺奶奶住在山區,有時長期不下雨,他們只好喝井裡的水。井裡的水乾了,他們就到更低窪的地方去挑水。爺爺奶奶翻蜈蚣、剝麻、採藥材、種菜,一干起活來常常忘記了時間,有時甚至到下午四點多鐘才能吃上午飯。大伯、二伯和爸爸心疼極了,挨個勸爺爺奶奶不要再辛苦幹活了,多享點清福。可爺爺奶奶總是說:“我們又不是不能動,乾點活有利於身體健康。”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一定要發揚他們的優點,傳承這些好的家風,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做一個有理想、有目標、有行動的小學生。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4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每個家都有一個好的家風。每個孩子都會在爸爸媽媽溫暖的陪伴下,在好的家風中健康的成長。可家風是什麼呢?家風簡單的講,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良好的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

  我家的家風是好學、上進、誠實、善良、勤儉、孝順。

  從我上學起,媽媽就告訴我一定要好學上進,勤奮刻苦。爸爸、媽媽在這方面都做了榜樣讓我學習。爸爸平時工作很忙,可為了能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他每天晚上都要看書學習到很晚才休息。媽媽是一名口腔科醫生,為了讓自己的技術得到提升,經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到口腔醫院學習進修,無論寒冬與酷暑,媽媽從來不間斷。媽媽說,人的一生要不斷學習,要幹到老學到老。

  說到誠實善良,讓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一件事。那是在語文課上,顏老師讓我當小組長負責統計同學的日記篇數,然後貼星星,我一時虛榮,為了能多得一顆星星,得到老師和媽媽的表揚,就利用職權在自己的日記篇數上多加了一篇。原以為我做的天衣無縫,任何人都不會知道,可還是被火眼金睛的顏老師發現了,顏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放學回到家媽媽狠狠的批評了我一頓,並教育了一番。媽媽說,做人一定要誠實善良,任何時候都不能撒謊,這是最基本的。從那件事後,我牢牢記住了媽媽的話。

  在我的家裡,最勤儉節約的人非奶奶莫屬了。每次家裡有剩菜剩飯,奶奶從不倒掉,而是自己吃了。媽媽擔心她胃不好,不讓奶奶吃剩的飯菜,奶奶只好偷偷地吃。每次洗完衣服,奶奶總會把洗衣服的水用桶盛好,留著沖廁所。

  爸媽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在我的家裡孝順是無處不在的。奶奶老了,聽力和視力都不好,為了能及時聯絡上奶奶,媽媽跑了好多家商店,幫奶奶買了一個專門適合老年人用的手機,螢幕大,聲音高。媽媽知道奶奶的牙齒不好,每次吃菜時,總是把軟的,沒骨頭的菜夾給奶奶吃。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5

  前段時間電視上一直在放著家風這個話題,說每個人的家裡都要有家風和家規。我是根據新聞上的專題,來寫這篇作文的。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家裡的風氣,風氣的範圍有大有小,有國風、也有班風,今天就來講一下這個家風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首先是要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家風也好幾種,在家裡做的事、在家裡做家務等等,在家裡做的事情的是好家風。家風也叫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分為傳統風尚。

  家規很嚴格的,所以家裡的規則必須要嚴格遵守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範,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範後代子孫的準則。家規也叫家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指家庭的規矩,做任何事都要懂得講規矩。

  最後,我覺得好的家風和家規每個人都要嚴格的遵守,我們小學生也要自己遵守好的行為規範,講規矩,要正義。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6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其實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庭做事的風格,也就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一個家庭如果沒有好的家風,就可能會影響社會的風氣,甚至改變。你可能會問:“一個家庭的家風跟社會的風氣有什麼關係?”我告訴你,關係可大了呢!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一個家庭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做好榜樣,就會有數多家庭仿照,到那時候,社會會變成什麼樣?所以說,一個家庭的家風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家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家庭,但是也有自己的家風。

  奶奶以前常跟我們姐妹三人說:“別看你們現在生活好了,什麼都不缺了,跟你們說,以前我們國家不知經歷了多少苦難,走過了多少坎坷,才換來了今天這榮華富貴的祖國。就算現在社會變好了,國家富裕了,你們也要做到節儉,不能浪費。”奶奶不僅口頭上這樣說,在日常生活中行動也不少。

  記得有一次,我們全家出去吃飯,爸爸點了很多菜,奶奶就不高興了,對爸爸說:“就六個人吃飯,點這麼多菜乾什麼?把能退的都退了。”爸爸為了使奶奶高興,叫回了服務員,可服務員說:“對不起,先生,我們飯店有規定,點了的菜不能退。”爸爸對奶奶做了一個很無奈的表情,奶奶也沒有辦法了。等我們吃完飯,爸爸剛要去結賬,奶奶叫住了爸爸,對爸爸說:“你去要幾個塑膠袋或塑膠盒兒,我們把剩菜剩飯打包帶走。”爸爸說:“不用了吧!”奶奶說:“還剩下這麼多菜,拿回家熱熱也一樣吃,別浪費了。”說完,好像又要給我們講大道理,爸爸見狀,只能照辦。

  現在我們姐妹三人已經都養成了節約,節儉的好習慣,我知道,這與奶奶的教育努力是分不開的。

  我希望每個家庭的好家風都能發揚下去,使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也能牢記祖祖輩輩做事的風格,並傳承。

我家的家風的作文 篇7

  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而我們家的家風就是艱苦樸素。

  艱苦樸素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指吃苦耐勞,不鋪張浪費。

  爸爸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浪費是犯罪,是最不應該做的事!”有時我買了一些不該買的東西,他就會嚴厲地批評我。

  記得一次在二年級期末考試中,我得了雙百,奶奶說要給我獎勵,我與奶奶就去了我家樓下文具店,看著那琳琅滿目的貨架,我恨不得把它們全搬回家。看著看著,售貨員阿姨給我介紹了一支裝飾得像鑽石一樣漂亮的圓珠筆,我心想“正好也缺一支新的圓珠筆呢,把它買下來吧”,奶奶結完帳出來後,我才發現這支圓珠筆三十元呢,心想這也太貴了吧!可是後來又一想反正是獎勵,買就買吧!到家後,爸爸一知道這支筆的價錢後,很是生氣的批評了我說:“家裡那麼多支筆,都夠開個文具店了,再說了,你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用得著買一支三十元的筆嗎?下次不允許再這樣浪費錢了!”爸爸的話時刻在耳邊提醒著我。

  艱苦樸素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良好的家風,伴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