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彙編15篇)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彙編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1

  新年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新年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舅舅一個,姥爺一個,外婆一個……我滿載而歸,手中十幾個大紅包。新年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新年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2

  我家住在平鄉,這個地方人人都知道,我在那裡經過的,我覺得熱鬧的是逛廟會。

  廟會從很早的時候開始,一開始就很熱鬧,我家離廟也不算遠,但是,從我家裡就能清楚的聽見廟會的熱鬧聲。

  廟會從早上五六點開始,到那時候,我們那裡的小孩子就會起得很早很早,都等待著廟會的開始,因為,廟會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還有炸東西的,有小型的充氣蹦蹦床,還有許多表演節目的,買東西吃的:棉花糖、奶糖、辣條……各種各樣零食,還有賣冰糕的!

  小孩子們大部分都是在充氣蹦蹦床裡面玩,不管什麼都在裡面看,我也在裡面玩、看。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炸東西,這下炸東西的幸福了,收了很多很多的錢,賣汽水的也幸福了。哪裡還有賣裝飾品:掛在脖子、手上的鏈子,稀奇古怪的、有男孩子女孩子都能帶得髮卡……

  在廟會中,大人們最喜歡的就是表演,一到這個時候小孩子們都從充氣蹦蹦床上面下來了,他們要看小品,他們要試著敲鼓。表演有很多種:又穿服裝表演的、小品、戲曲表演、唱歌、打鼓……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小品和打鼓,小品把孩子和大人們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後仰,敲鼓的時候,小孩子們躍躍欲試,有很多都是亂打的,逗得大人哈哈大笑。看完以後,人們就繼續購買東西,還有的把它們買回家,掛在門上,讓朋友們都看見,把廟會上的各種玩具、各種零食、炸東西,拿回家,跟朋友們一起吃、一起玩。

  在逛廟會的時候香客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並買一張讖圖,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兇,以便做好趨吉避凶的準備,這個時候許許多多的大人就開始再佛祖前開始求籤了,外面幾乎就沒有大人。

  逛廟會到很久很久才結束,快樂地聲音還在耳朵縈繞,人們戀戀不捨結束了廟會。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3

  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是團圓夜,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的,慶祝一年平安結束,新的一年好的開始。

  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年夜飯的食材,一大早就能聞到雞鴨魚肉的香味。大人們就會給我們小孩壓歲錢,我們小孩在新年裡最開心,因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了。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則幫媽媽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媽媽連忙阻止我,說道:“‘福’字應該倒貼,就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了。春節帖春聯有喜慶、財氣、吉祥之意。”我一聽,趕緊把“福”字倒貼了。爸爸也在精心準備,掛起了一盞盞紅燈籠。我想:這紅燈籠難道不就代表著我們祖國的面貌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嗎?

  爸爸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門口,把一個個的圓形鞭炮也放在門口。他拿著打火機把一個個的鞭炮全點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裡啪啦”得響,圓形鞭炮“嗖”飛上天,再“轟”得一聲爆炸。我們小孩子開心極了。

  晚上放完鞭炮後,一家人就圍著一張桌子吃餃子。吃餃子最有趣了,這吃餃子還能吃到錢,誰吃到錢了那誰在新的一年裡的運氣將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爭著吃,看誰也搶到那個有錢的餃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沒吃到的也好,這種搶著吃餃子的氣氛是最難忘的。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讚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盪漾在客廳。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4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習俗,春節的習俗有貼春聯,包餃子、吃元宵、扭秧歌、舞龍燈、燈展、逛廟會等等。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貼上一幅大紅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圍在一起吃餃子,餃子裡面還包郵硬幣,誰吃到硬幣餃子預示誰有好運。

  春節晚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晚輩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晚輩收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緊接著又迎來了熱鬧非凡的元宵節,正月十五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象徵著團圓、幸福、安康。

  每年的元宵節都有舞獅舞龍、扭秧歌等文藝表演,場面真壯觀。晚上人們不約而同地走向了中心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盞盞紅彤彤的小燈籠,還有用燈光做成的各種動物造型,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栩栩如生、好像在人群中游動。

  春節習俗最有趣也是最有收穫的就是逛廟會,正月十六上午,大約經過四十分鐘的路程,到了我的老家去趕倉頡廟會,廟會上人山人海,在碧波盪漾的人海里,一隻調皮的小龍在追逐著一顆寶珠,那寶珠好像故意戲弄小龍,小龍怎麼也追不上,隨著人們的搖旗吶喊,我知道這是在舞龍燈呢,看得我心花怒放。

  沒等我看夠,就隨著鬧嚷嚷的人群來到了小吃攤旁,忽然,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不由得吸吸鼻子,各種美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我舔舔口水,一種種、一樣樣地吃,什麼也不用想,儘管吃,一直吃到撐,真是飽了口福。

  另一旁石工藝品的攤位,每件看上去都精雕細琢,有小猴上樹、孔雀開屏、嫦娥奔月等等,每一樣都那麼晶瑩剔透,每個都讓我愛不釋手。

  還有兒童遊樂園,過山車、海盜船、高空彈跳、魔鬼世界等等好多好玩的專案。

  這次逛廟會,既飽了眼福,又飽了口福。春季還有許多習俗,我就不一一講了,春節的習俗真有趣!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5

  年獨特的聲音,在臘月廿五就開始了。

  臘月廿五一早,在村子裡醒來,聽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掃帚用力掃在粗糙的水泥地上的聲音,腦海裡浮現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緊握著掃帚把,與掃帚一起移動到門口的情景,身體甚至能感覺到灰在空中揚起。

  起床後,是一連串我最喜歡的聲音——潮潮的抹布在乾淨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產生的短暫刺耳的聲音,整齊的書籍在書桌上立起的低重的聲音,已經理好的衣櫃櫃門合上的細小的聲音,衛生間洗拖把的水流聲……平日裡不喜嘈雜的我也不反感這些代表家已一塵不染的聲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結時塑膠摩擦的聲音了。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寫的大概是詩人陸游看到除夕之夜迎來瑞雪,心裡非常高興,來不及喝酒慶祝,趕著寫桃符換下舊桃符迎接新年的樣子。村子裡的除夕,雖然沒有下雪,但人們的心裡可與陸游無異,因為整整一年沒見的兒女們都早早的回來幫著洗菜做飯,好不熱鬧。晚飯很早就燒好了,但先要把魚肉端去正廳,點上蠟燭,斟上燒酒,開始燒紙錢、紙元寶,然後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飯,大人們聊天時,才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間——放鞭炮。其實也不能叫它“鞭炮”,因為有很多樣式:丟丟炮——往地上一扔就會響的、仙女棒——女孩子最喜歡的、竄天猴——一點著就往天上衝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個打火機,幫每個年齡小點兒的孩子點著煙花,最後才點燃自己的。

  丟丟炮的聲音清脆“啪”;仙女棒的聲音很長“呲——”;竄天猴的聲音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種鞭炮都有它自己獨特的聲音。

  年的聲音,很獨特。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6

  我的家鄉有很多獨特的習俗,炸油角和炸煎堆是其中之一。

  俗語都說:“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每到過年時,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總少不了兩種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過年前,我和奶奶都會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總會炸一大鍋。炸完後,無論誰到我們家來拜年,都會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來,給客人們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時候,還會把其中一些送給客人們帶回家吃。因為,它們都寓意著好兆頭。

  除夕一大早,我們就回家鄉幫奶奶製作過年必備食品——油角和煎堆。雖然它們看起來很平凡,但是製作起來可不簡單呀,必須經過許多工序,才能把它們做的好吃又好看。做煎堆要準備: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種材料。煎堆的陷做起來比較複雜,要將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熱攪拌在一起,然後趁熱用雙手把它們捏緊,把它們捏成一個個圓球狀。這是一個考驗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們就只能做簡單的油角陷,只要將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製作完內陷,就要做外皮了。將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開水攪拌,搓成粉團備用。

  最令人開心的製作馬上就要開始了。每個人都要動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團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後我們用它把內陷包起來,搓成一個個的圓球。包油角更可笑,每個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狀各異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擺得滿滿的。由於我的手上沾滿了麵粉,不一會兒,就把小臉蛋弄成一個大花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最後的工序就是下油鍋了。首先用猛火燒開油鍋,然後改用慢火,將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進油鍋慢慢翻滾,讓它們受熱均勻。不一會兒金燦燦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鍋了。

  製作油角和煎堆既費時又煩瑣,但卻是我們的春節習俗之一,人人都樂意去做。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7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歡快、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又叫過年,含有辭舊迎新的寓意。我的家鄉在周至,我們家鄉春節的習俗很多,下面我就為你一一介紹吧。

  春節前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也叫“對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時開始,明清兩代更加興盛,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都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的名字,可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的春聯是在紅色的紙上,用毛筆蘸墨,書寫一些象徵吉祥、祝福的話語,寄託人們美好的心願。

  除夕夜,我們每家每戶都要“燃爆竹”。當午夜鐘聲響起的時候,就會響起雷鳴般的爆竹聲,為什麼要燃放爆竹呢?這兒有一個傳說:相傳每到過年時節,年三十的晚上,出來一頭叫“夕”的怪物,它常常出來吃人、吃牲畜,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竹子截成一個小筒一個小筒的樣子,把桶裡裝上火藥,把它們放在“夕”出沒的地方,當“夕”出來的時候,點燃火藥,立刻發出震天的巨響,“夕”聽到這聲音,嚇得撒腿就跑,人們就平安了。所以就把這種發出巨響的東西叫做“爆竹”。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就是“守歲”。聽媽媽說,守歲既有對過去一年的留戀,又有對來臨的新年的美好希望。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傍晚開始,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古人有作詩等風俗,而我們現在更增加了豐富的內容,除夕之夜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成了大多數人盼望的事情,連小孩子都非常喜歡。

  家鄉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每一個習俗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它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呢!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8

  一個地方的習俗,是一個地方特色和精華的體現,而對於我的家鄉,年年都能感受到習俗,甚至到如今都能倒背如流。

  老家是一個小村子,規矩和那是多的不能再多了。

  俗話說,大年初一要洗舊迎新。當公雞還沒有鳴叫時,我便從溫暖的被窩中爬了起來,在寒冷的空氣中打開了老宅的大門,那瞬間,寒風似冰刀一樣朝我臉龐括來,臉上都有些括紅了。我凍得直囉嗦,趕緊跑回屋裡。

  而我看到母親單單隻穿了一件長袖在用抹布擦拭著佈滿灰塵的牆壁,瞬間水變得透黑。掃地是一項特別好“玩”的家務,我喜歡在灰塵中掃地,也喜歡用掃把讓地上的灰塵翩翩起舞,所以我從沒掃好過一次地。

  這些都是有關勞動的,對於我來說,更喜歡美食方面。爺爺有一個自己的農場,每年都養一些豬,雞,魚之類的以便過年的時候食用。而令我最喜歡的場景莫過於殺年豬。

  村裡幾個比較強壯的男子,用繩子牽著膘肥體壯的豬豬,把它眼睛蒙上,帶到殺豬場,只見一名強壯的男子用嫻熟的技藝把豬的四條腿給切斷了,豬用刺耳的叫聲來衝斥著自己的痛苦。不過一會兒,豬便不在亂動了,男人們用盡了全身解數讓它不動,男人們的汗水在寒冷的空氣中滴了下來,地面不一會兒就打溼了。一把比我還高的刀一掃而過,地上便是滿地的豬肉。

  人們用清水洗好後,把這些肉掛在屋頂,用祖傳手藝來製作臘肉。那臘肉從家家屋頂飄過來,在不斷地誘惑著我的鼻子。

  到了大年除三,初四才是最熱鬧的時候,人們開始走親戚,在此期間,我們接待了很多親戚,家人們座在火坑旁聊天,吃零食,享受天倫之樂,其樂融融。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樸實無華,在簡單中享受了快樂。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9

  “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一陣風風韻韻的旋律送來了喜氣洋洋的春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大街上的人絡繹不絕,人們個個神采奕奕,容光煥發,一派節日的風光。

  一大早,我們一家就依依不捨地從暖洋洋的被窩裡爬了起來,媽媽“施號發令”,我們便開始不可開交地忙碌。首先,爸爸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對聯、燈籠等“新年紅色標誌物”將乾乾淨淨的家佈置得完美無暇;接著,媽媽乾淨利落地將新床單、新被褥鋪到了床上,給床兒換上了新衣裳……

  下午,我們全家都清洗完畢後,媽媽把我們的新衣新襪都拿了出來,並告訴我:“新的一年穿上新的衣裝就會有新的面貌,新的成就!”

  晚上,該是吃年夜飯的時候了。廚房裡瀰漫著香氣,桌上擺放著豐盛的年夜飯,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子中間有一條魚,那就表示年年有“魚”。客人們也都到了,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年夜飯。爸爸媽媽笑容滿面地招呼著客人。全家人都其樂融融,屋子裡充滿了幸福的氣氛。

  飯後,我們全家歡聚一堂,坐在電視機前,準備觀看焰火晚會。突然,一朵漂亮的煙火在天空中跳著美麗的舞姿。“轟”的一聲,煙火迅速飛上天空只聽聲音一響火花形成了不同的形狀,有圓形;還有半圓形。火花在天空閃爍著五顏六色的光芒,似乎照亮了整個天空。好一個色彩斑斕的天空。

  一年的最後節目便是倒計時迎接嶄新的一年的到來。我走出家門,去邀請近鄰和我們一起倒計時。突然,我發現室外似乎也被渲染上了春節喜慶的氣氛,變得不那麼寒冷了。一朵又一朵絢麗的煙花在夜空中開放,我們頭仰著,沉醉在這美麗的天幕中。“5、4、3、2、1、0!”隨著我們一起倒計時,新年終於在我們的歡呼聲中到來。喜悅、歡欣溢於言表,大家都互相微笑凝視著,默默無言。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10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著貼春聯兒,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且“規矩”也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奇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在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我大喊道:“貼錯了,貼錯了。你把它貼反啦!”爸爸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沒貼錯。”那為什麼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爸爸卻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著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如此,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呀?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了起來。原來過年還有一種習俗來源於年獸。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挨門串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年臘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走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有了放炮,穿紅衣,貼春聯的方法驅趕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了,直到今日。我聽完爸爸的講解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為什麼理髮要趕在二十七呢?哦,原來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啊,我又問爸爸為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中的晦氣,這是好兆頭呀!

  這就是我家鄉熱鬧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11

  “春節”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一般在農曆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曆二十八的時候把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乾乾淨淨。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於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餘;髮菜,代表發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後,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錶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物件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麼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12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為盛大的節日。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節習俗。我們亳州地區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就準備,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春節活動延續達一個月之久。

  臘月初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裡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著手辦年貨了。殺豬宰羊、做新衣服、採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掃除的日子。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一天還要把家裡打掃乾淨。

  臘月三十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圓,除舊迎春,還要到墳地裡祭祖。這一天早晨,家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中午閤家要吃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充滿了融融的天倫之樂。晚上吃過飯,親人團聚在一起,把瓜子、花生、飲料、水果等都擺在茶几上,然後一起看春晚。晚上還要“守歲”,年輕人很少睡覺,一直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放炮。

  大年初一最為隆重,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穿著新衣,向神主、祖先、長輩拜年。這一天早晨只准吃餃子。如果誰吃到了餃子裡包的錢幣,誰就在這一年裡好運連連,財源滾滾。小孩子們要給長輩磕頭要壓歲錢。吃過餃子,男的要去鄰居家串門拜年,女的則在家裡接待客人。到了中午,親人們仍在一起吃團圓飯。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燈節。晚上人們在街上放煙花,每一戶人家都要在門前放兩盞燈,街上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另外,在春節期間,我們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如過年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裡,以免亂說話。正月初五不能動剪刀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家鄉的春節真是熱鬧有趣!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13

  我有一個可愛的想家,那裡有許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純潔,農民栽的稻子是最燦爛的。這麼美好的故鄉也有它的習慣,也有它的習俗。

  特別是春節的時候,一早上家家戶戶都起床刷牙、洗臉、疊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著再去準備早飯。一般來說春節的早飯和平常一樣,不需要很豐盛。對了,早上,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這是我們家鄉習俗之一。吃飯之前還要放鞭炮這也是我們家鄉春節習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豐富,幾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種菜,那便是魚。因為人們知道“年年有魚”嘛。每年春節都要有魚,所以少於也成為家鄉春節的一種習俗。無論哪一頓飯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隨著鞭炮聲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飯。其實純潔的這一天,全世界都應該在這一天辦大喜吧作文,這應該不算進去的。

  晚上,對於每一戶家庭來說是最開心而又幸福的時刻,因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餃,而且水餃裡面還包錢,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而且聽家人說,如果,孩子吃到錢便會學習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錢,就會發財有很多錢;如果老人吃到錢,就會使他們延長年壽。家鄉的春節習俗好有趣呀。吃完飯後還要放煙花,這也是家鄉春節習俗。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的煙花,好開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鄉春節還有一個習俗——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我也要到了好多錢,真高興家鄉有這麼多的春節習俗。

  算一算,家鄉有哪些習俗:放鞭炮、吃水餃、貼對聯、放煙花、燒魚、給壓歲錢。哇、這麼多的家鄉春節習俗,好愛我的家鄉,好喜歡在家鄉過春節呀!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14

  象山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就開始。從那天開始,整條街上人山人海,小區裡更是熱鬧,掛燈籠、貼對聯,到處張燈結綵,超市、菜場裡更更更是熱鬧。

  臘月二十三到二十四,也就臨近春節,人們便忙得不可開交,大人們那著掃把從上掃到下,從東掃到西,每一處地方都不放過,拿著抹布,踮起腳擦著玻璃。

  臘月二十五這天還要做青團,大姨媽把昨天調製好的艾汁,倒進了麵糰裡,便倒,便揉。

  漸漸的氣味變香了,拿出一小坨,搓成圓,用大拇指嵌進去,旋轉,中間後點,邊薄,不要放太多餡,以免露出來,收口後放虎口慢慢收,滾圓。一個精緻的青團就做好了,放入紅米,擺上蒸屜。大姑父抱著它,放到了爐上。剛一開啟鍋蓋的那一刻,艾葉與紅豆香氣攪合在一起,咬一口,軟糯香甜。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大人們去買玩具,在超市裡東挑一樣,西挑一樣,大人們也沒管,過年嘛就是要開心。孩子們忙亂,大人們緊張。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須給孩子買新衣服,好在過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著做年夜飯,晚上家人們聚在一起,舉杯聲、說話聲此起彼伏,每個人的臉上都泛著紅暈。吃完飯,孩子們拿著鞭炮使勁的放,劈里啪啦。有的拿出孔雀開屏,在漆黑的夜裡,格外鮮亮、有的孩子拿出壓軸大戲,加特林把夜空都點亮了,這個村裡鞭炮聲不停。

  初一就分外熱鬧了,大人們帶著小孩子去拜年了,帶著各式各樣的點心,拿到紅包後,小孩子都笑的合不攏嘴了,哪一家不是臣門如市。過完年之後大家都各忙各的,別有風味。

家鄉的春節習俗作文15

  宜昌,古稱夷陵,為湖北近代三大城市之一,地 處江漢平原與鄂西山區交界點。其春節禮俗融匯 了東部和西部的地方氣息,特別是19世紀下半葉宜昌被闢為通商口岸以來,各地商賈雲集於此,以致春節習俗內外交流,形成了既與各地大致相同但又有地方特點的格局。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 “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中國人民素有 的傳統習慣。室外屋內,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乾乾淨淨迎新春。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 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 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 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 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農曆年的 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 “除夕”。 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 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本年的最後一 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臘月28日中午,周家的團年飯菜端上餐桌後,羅婆婆給飯碗裡添一點點米飯,將一雙筷子擱在飯碗上,在酒杯裡酙了 一口酒,這些是供一房的長輩亡人靈魂回來團圓過年的食物。

  傳說這些叫了陰間列祖列宗吃過的飯菜禁止給人吃,忌給狗貓吃,如果吃了將會失去部分記性。

  收拾好這些廢物後,一家人就可以上餐桌吃團年飯。春節吃餃子是一項傳統, 吃餃子取“更歲交子” 之意,“子”為“子 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祝大家度過一個快樂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