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精華】春節習俗的作文七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

【精華】春節習俗的作文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1

  今天,老師要求寫一篇有關傳統習俗的作文。由於我是小孩嘛,老盼望過年又最愛吃餃子,所以我決定寫寫有關“春節吃餃子”的傳統風俗。

  於是,我上網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真奇妙——

  原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朝與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而子時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春節吃餃子有非常多神奇的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說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三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捏土造人時,由於天寒地凍,人的耳朵非常容易被凍掉。為了使人的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便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兒,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其實,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深受老百姓喜愛,民間就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春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方面,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另一方面,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的新年祈望。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與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方春節吃餃子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吃魚團、肉丸與髮菜,象徵團圓發財。還有些地方吃法非常獨特。如:在我國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麵條與餃子一起煮著吃,取名“金錢穿元寶”。你說有趣不有趣?

  看來,愛吃餃子真不錯!查著查著,我又想吃餃子啦。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2

  農曆正月初一是新春佳節。新春佳節是中國農曆歲首,也是中國民間最熱鬧的古老傳統節日。中國民間過新春佳節的習慣大概是從原始社會的時代‘臘祭’演變而來的。

  新春佳節的習俗有:每家每戶門口都要貼紅對聯,有的人家大門上有掛紅燈籠,放鞭炮,拜年。有的家長拿壓歲錢給我們。人們都穿新衣服,舞龍,登山玩樂。

  每年的新春佳節都一樣。過年這天我們穿好新衣服去跟長輩拜年,要說好話祝福語。吃團圓飯,熱熱鬧鬧的。小孩子都喜歡過新春佳節。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3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在廣州生活了十幾年,自然也對這裡的風俗瞭如指掌。我覺得廣州的.春節不僅有著獨特的風俗,而且還分外熱鬧。

  除夕前一天,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準備除夕夜團圓飯的飯菜,還得進行一次大掃除,好在新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除夕夜,到處都瀰漫著過年的氣息,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準備著這一年中最豐盛,且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飯菜端上來了,桌面上有魚有肉,各具特色的廣州名菜盡收眼底:紅燒豬手,黃埔蛋,燒鵝……應有盡有。吃飯時,大人們聊著這一年中的趣事與下一年的計劃,孩子們也不甘示弱,聊得熱火朝天,不過他們聊的一般都是吃飽飯後玩些什麼?去哪放鞭炮不會被大人發現?總之,此時每家每戶都過著一年中最幸福,韻意最深的時光。

  吃完團圓飯後,老人家開啟電視,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年輕人負責洗碗,貼春聯,小孩子們這時是最開心的,他們用大人給的錢去街上買新年禮物,買燈籠,買沙炮,一邊走,一邊玩了起來。

  這一天,長輩們還要給晚輩們紅包,聽說這意味著一年都富富裕裕。除此之外,這一天晚上,男女老少都不準睡覺,大家都要守歲,快活地玩上整一夜,盼望著美好的新一年到來。

  元宵是春節的尾聲,也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這一天,大家都要去賞花燈,無論大街小巷,處處張燈結綵,這些花燈形態各異,上面印著許多五花八門的圖案,五顏六色的花燈將廣州城裝扮成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另外,大家還要在這一天裡吃湯圓,據說這意味著全家幸福安康,團團圓圓。

  就這樣,春節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可大家都還沉浸在新年熱鬧的氣氛中,大人們念念不忘地回單位上班,孩子們依依不捨地回學校上學,一切又平靜了下來。廣州雖然是城市,但並不機械化,它也是有自己的節日風俗的,尤其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位於美麗的嘉陵江畔,這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縣城,安寧而熱鬧.在家鄉的民間傳統節日中,最熱鬧的要數春節了,在我們當地俗稱"過年".

  武勝人對於一年一度的春節都很重視,剛過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就熱火朝天地忙著採購各種年貨了,賣鞭炮,賣春聯的門店生意火爆.超市裡人頭攢動,收銀臺前排起了條條長龍.除夕一早,各家各戶都喜氣洋洋地在自家門前貼上了象徵吉祥如意的春聯,掛上了意味著團團圓圓的大紅燈籠.在天南地北工作的親人們都高高興興地踏上了歸途家鄉的春節.

  除夕夜,闔家團圓,吃完年夜飯後,小孩子們在大人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來到小區空曠處燃放煙花家鄉的春節,只聽"嗖嗖"的幾聲響聲後,黑漆漆的夜空中盛開了朵朵絢麗的花朵,它們重疊在一起,五彩斑斕,閃閃發光,天空成了光的海洋,最後漸漸變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墜落下來,漂亮極了.孩子們興奮得手舞足蹈家鄉的春節.放完煙花,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家鄉的春節前興致勃勃地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其樂融融地一起"守歲".深夜12點正,窗外就會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此為"除舊迎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刻,孩子們恭恭敬敬地向長輩們作揖、拜年,口裡還不忘調皮地念著"恭喜發財,紅包家鄉的春節拿來",引來陣陣笑聲,大人們則笑呵呵地給著一個個紅包,名曰"壓歲錢",期盼來年孩子們健康平安!

  大年初一的早晨,無論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吃過象徵團團圓圓的湯圓或意味著富貴長壽的麵條後,一家人相攜相伴地出行.大街上,鑼鼓聲聲,鞭炮齊鳴,扭秧歌、踩高蹺、耍龍燈、舞獅子……滿街的人目不暇接,人聲鼎沸,小孩子們騎在爸爸的脖子上追著隊伍叫,年輕人攙扶著老年人跟著隊伍跑.在一陣陣鞭炮聲中,那條條長龍和大紅大綠的獅子正賣力地在各商戶門前舞動著,向各家各戶拜賀新年,人們早已經將這裡圍了個水洩不通,個個伸長了脖子,踮起了腳尖,瞪圓了眼睛,津津有味地觀看著這精彩的場面,這熱鬧的場面為春節增添了濃濃的歡樂氣氛.

  從初二到初六,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鄉間小路上處處可見三三兩兩的人們手提禮物,到親朋好友家去拜年,到處一片歡聲笑語.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5

  今年,我們一家回老家過春節。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裡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使我們最值得慶幸的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家裡的所有人都會回來與家人團聚,不管有多遠,在除夕當晚,享受著一大桌的年夜飯,大夥在一起說說自己的事業,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奶奶做的美味佳餚。聽說除夕前一兩天,爺爺可忙了:打掃大庭院,還要炸丸子,炸出一大鍋來,這丸子可是我們那兒的特產!爺爺還要炸“蘇菜”,真聽不懂!吃完飯,我們就去村頭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傾聽者四周每一處喜慶的聲音,真是激動人心的時刻。最值得說說的是守歲,一家大小,(除了很小的小孩子)都不睡覺,就是來迎接新年敲響鐘聲的那一刻,儘管很冷,但是也阻擋不了大家的那一份激情!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都很早起床——包餃子。擀皮的擀皮,包餡的包餡,這是我們家鄉大年初一都要做的事情,然後把一元硬幣包在任何一個餃子裡,誰吃到今年就會有福氣。結果又被姑姑吃走了,上次也是,姑姑就在那年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把我奶奶樂死了。看來吃到福真會有好事情!從初二到初五這段期間,我們都要出去拜年,走親訪友,我們那兒一般不派紅包,就是讓家裡的男人向長輩磕個頭,我覺得這樣才實際化,發紅包太見外了,還要“禮尚往來”! 有些是發紅包的,每當我和弟弟拿到壓歲錢後,心裡是美滋滋的!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裡,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著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自己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6

  傳統節日是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而來的。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每個節日也都有自己的慶祝形式,內容豐富多彩,這些也都屬於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春節這個傳統節日也是從遠古發展而來的,從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裡,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掃塵、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守歲……但是由於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春節的習俗也會有所不同。然而,不管在哪裡,春節的習俗含義是相同的——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喜氣洋洋,閤家歡樂。

  我家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部分的南方人是一樣的。過年的前幾天,我們全家人就一起忙上忙下的打掃衛生,把家裡打掃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因為按著民間的說法“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一切的“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所以我們家每一個人都出了一份力,目的就是為了使新的一年家中財源滾滾,一帆風順。

  於此同時,爸爸媽媽也從網上、超市、菜場等地打年貨,購買了:各種酒水、牛奶飲料、蔬菜水果、雞鴨魚肉、乾果雜貨……使家裡的儲物櫃堆得滿滿的。就連從來不愛吃零食的奶奶也從儲物櫃裡拿了一包餅乾放在房間裡。

  在大年三十白天,我們全家還忙裡忙外地貼春聯、粘年畫、放鞭炮……忙得不亦樂乎。雖然有點兒累,但是每個人的心裡都樂開了花,臉上也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令我這個吃貨最開始的莫過於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這一頓團圓飯。這頓團圓飯爺爺奶奶燒了很多菜:冬筍炒腰花、清燉土雞、羊肉火鍋、清蒸鮭魚……每一道菜都是那麼得豐盛,每一道菜都是那麼得美味,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真是令人垂涎三尺,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嚐嚐。在吃飯的時候,我與家人們一起喝起了飲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家裡到處洋溢著幸福與溫馨。飯後,大人們還給了我壓歲錢,我樂得合不攏嘴。

  看著家人過春節,使我不禁想到了宋朝大詩人王安石所寫的千古絕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真希望在生活中能夠月月過春節,天天是新年。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7

  我們的國家,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就連一些傳統節日也折射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莫過於春節。

  今年的春節比往年更熱鬧,更有年味。大約傍晚時,我們一家人在思南陪外公、外婆吃過團圓飯之後,就乘車趕往老家。沿途看見城內掛滿了一盞盞火紅的燈籠,彷彿置身於燈的世界,使年味更濃了。此時,我的心早已飛到老家。到了老家,看到久違的夥伴欣喜若狂。家家戶戶早已貼上了對聯。

  夜幕降臨,讓人夢寐以求的時刻終於來臨了。只見爸爸拿著煙花筒放在院子,點燃引線“轟”地一聲,新的一年來了。天空中呈現出五顏六色的煙花,把整個夜空裝點得更加漂亮。看了讓人陶醉不已。

  大人高興的時刻已過,現在該是我們表演的時候了!“衝、衝”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傳入我的耳中。哇!煙花筒把煙花送到了空中,沖天炮也不甘示弱,急速地飛上雲宵,討人們歡心!

  歡樂的時間總是那麼短暫,直到現在,那一聲聲炮竹聲都似乎在我耳邊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