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作文合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理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作文 篇1
心靈主宰人的思想,心靈主宰人的行動,當我們的心靈決定了一件事時,我們的行動便會跟著上來,當心靈呈現不同的顏色時,我們的人生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瞭解自己的心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別讓自己的情緒影響行動,更而導致無法挽回的錯誤。其實,心靈的美更加大於世界的美,可以製出幸福。把幸福當成一種習慣,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美好;當你向別人付出真情時,別人回報你的也是真情……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你也能收穫別人的好感……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那麼久讓不同的聲音存在著吧,就以包容的形態讓形形色色的人都存在著吧!
讓人生多一分對生活的寬容和理解,當我們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情對待生活時,生活也將變得其樂無窮;當你為別人的心靈注入絲絲暖流時,也會溫暖自己的身心;付出一分真誠,收穫一分感動。何不是治癒自己的心靈,陶冶自己的靈魂?
每天和自己談話,與自己的心靈共同上課,也許,會更智慧地處理問題,也許會讓自己的性格更趨於完美,也許會讓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華麗的逆轉……
關鍵這一秒。
就是現在。
這本書給我許多感慨: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心理作文 篇2
當一些老師在講臺上“趾高氣揚”地“您必須給我做完這個……”“今天必須做完那個……”“今晚檢查,一定要背過……”,……當我每聽到這些命令時,心裡總是咯噔一下,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憑什麼讓我必須今天做完這麼多?老師你自己為什麼不做?你讓我做我偏不做。”這種思想時時浮在腦海裡,一天、兩天、三天……到後來一見到老師眼就想斜視,一見到他就心裡不痛快。隨著時間的增長,我的學業,終於沒有學好。而那位老師仍然每天都在釋出“命令”,仍然掙著他的工資,我終於被氣死了。
這位同學的思想叫做“逆反心理”,“逆反”就是說觀點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一定要與你的意思相反,而不管誰的觀點正確。“我對,當然神采奕奕,得意洋洋,你對,我也要從牆縫裡找個理,和你辨辨,就是和你過不去,把你氣死我最高興”。好、好、好,真勇敢,把老師氣死了,同學們可能就都考上大學了。三天氣死一個老師,五天換個新老師,那我們的學業就……
15-22週歲的高中生已經長大成人,思維方式日漸成熟,自然不會束縛在傳統的觀念中,總想有些創新,這是好的,這也是發展各種能力所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不過如果把這種思想變為和同學、和老師、和家長對立的思想,那也是特別見效的,不過結果是:不團結和學業無成。
如何利用我們日漸成熟的思維能力呢?我們應該把自己要思考的物件正反兩方面都想一想,我問幾個“為什麼”“行不行”“好不好”。你是否同意別人的建議、你是否服從或部分服從別人的“命令”,這要看別人的建議和“命令”中,有多少對自己和大家有利的成份,有多少負面影響。聰明的人總是能找到自己學習和事業成功的好方法,那麼此時別人的建議和“命令”就會成為你前進的動力。他們知道,不分清紅皂白的“逆反心理”只會葬送自己的能力和前途,而老師、天氣、不平的事天天不斷,這些只能作為我們生活中,苦、辣、酸、甜的調味品。
你說呢?
心理作文 篇3
偶爾轉街,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叫賣的人,不知怎麼回事,便也急忙湊過去想看看究竟。哦,原來是賣水果的。過節,人們大包小包的買,問價格,和市場上差不多。本也想擠進去買點,可由於體力太差,終究沒買成。於是退出來,看見隔壁也在賣同樣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便買了些。問:為什麼那邊那麼多人?回答說:現在的人都是這樣,看見別人買,覺得可能便宜或更好,便跟過去買,別人不怕吃虧我也就不怕。另一人插話道: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
想想也是,當下人們有的上當受騙多了便害怕,願意往人多的地方跑,這樣就不怕受騙。因為人多嘛,總有聰明的人識破而不至於上當。所以,眼下很多賣保健品的、淨水器的、藥酒的、豆漿機的……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天花亂墜的人,聽得津津有味,忘記身外。這樣聚的人越來越多,有時還發點小禮物,一些老頭、老太太愛佔便宜,便都圍攏過來。再後來就是兜售一些看似好的東西。大叔、大媽已經聽進了,紛紛掏腰包去買。有的人本不想買,看見買的人多了,怕以後買不到了吃虧,於是便回家去拿錢小跑回來買一大堆回家。
我認識的一位大媽就是這樣,本來家境不富裕,租的人家的房子,兩個兒子都還沒有結婚,可她偏聽信了那個吹牛的人,說衣服可以治病,延年益壽,不惜向人家借了上千元的錢買了一套。可沒過多久,她便生病,兩個兒子趕緊從打工的地方趕回家,花了上萬元的醫藥費。等她病好了,兒子說:這衣服是騙人的。她才把衣服扔了。有人問:你當初就不該買。她說:看見人家都買,我怕以後買不到了能治病的衣服,所以也買了;當時穿著挺好的,誰知是騙人的。這個大媽就是從眾心理,覺得別人都買得,我為什麼不行。
當下在醫院看病也是這樣:很多人到醫院後並不馬上找醫生看病,而是東瞅瞅,西瞧瞧,看見哪個醫生病人多,便掛誰的號。正常情況下醫術高的人病人固然多,但也要分情況喲。看病你得分什麼科,什麼狀況,然後再就醫。可由於人們的從眾心理,一味的認為只要人多的'地方,肯定好,也不分析具體情況。這種從眾心理,讓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不該買的買了,不該用的用了,不該耽誤的耽擱了,反而事倍功半。
總之,這種從眾心理不敢恭維,任何事物應該思考後才行動,別一味跟隨別人而動。
心理作文 篇4
美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時時刻刻追求著美。許許多多種的美,如:善良的心靈.面貌的美麗.風景的美……而我要講的是一個人心靈的高尚。
每個人都有一顆高尚的心靈。但是著一顆高尚的心靈是怎樣用來對待別人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在一個車水馬流的公路上,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奶奶要過公路,她二話不說,向前走去:“老奶奶我扶您走過公路吧!她在公園裡,發現有人將香蕉皮仍在地上,她馬上跑過去:“叔叔阿姨請不要亂仍垃圾,好嗎?”叔叔阿姨覺得很慚愧,馬上彎下腰,撿起香蕉皮,仍進垃圾桶裡。在教室裡,同學發生了矛盾,她會去勸勸。有人因老師的批評而不服,她會安慰安慰別人,談談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有一些人亂砸門窗,她會對那人說:“你怎麼可以這樣,這可是公共財物,你不能這樣的”別人在課堂上玩,她會用嚴厲的雙眼看他表示說:要注意,現在是在上課呀!小朋友在路邊摘花,她看見了說:“小妹妹,你不要摘花,要保護花草樹木。
以上所有說的你們都做到了嗎?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你就是一個有高尚心靈的人。
美就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們要好好的對待這顆美麗的心哦!
心理作文 篇5
前段時間,在西安一位頗有才華的高中生寫出了震驚學術界的歷史著作。今年春季開學的第二天,男孩便跳樓自殺了。為什麼,一株新苗會這樣夭折?不是學業的壓力,不是家庭的矛盾,而是心理上的抑鬱。
為何家長沒有注意?為何老師沒有開導?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正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生理發育的同時,心理也在飛速成長。在自身需要被照顧的前提下,不想被家長照顧,所以有事藏著掖著,不給家長說,長此以往,家長、老師變成了形同陌路人。
那麼,對這樣的狀況我們的學校、社會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和辦法了呢?
現在看來,有兩方面。一是學校內設定了心理診所。城市中,大部分學校都有,可一年下來,有幾個學生去過呢?
因為學業負擔,想必是學生無暇光顧,使其成為“人跡罕至”的地方;二來是政治課,課堂上沒有幾個人聽講,課下也沒有人看教科書。畢竟不是“語、數、英”,又有幾個人會真正重視?這樣一來,青春期的孩子有如與外界相隔一堵牆,身邊人,其實與陌生人、陌路人無異。
大多的孩子們在獨自承擔心裡壓力的同時,還得承擔來自學業、家庭、感情等方面的壓力,一切的一切,都像厚重的磚壓在了孩子瘦小的身板上。而裝置的不到位,就讓孩子少了一條“求生”的出路。
在一片花圃中,新綠的幼苗枯萎了。他們呻吟地找著“辛勤”園丁,可是,那“辛勤的園丁”呢?